声声慢的全文翻译

时间:2022-09-28 07:10:41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声声慢的全文翻译

  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声声慢的全文翻译,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的翻译

  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声声慢的字词解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声声慢的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关于开首这几句,人们说的已经够多,但我认为有需要补充的很多话。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这里是外感与内感词语的相互作用的结构体。“寻寻觅觅”是人物的外部表现,是她的动作行为,但对表现作者的心灵状态却有极为强烈的表现性;“冷冷清清”是内感外感的同时呈现,因为“冷清”既可是外部感觉,又可是内心感受,是直接连接了内感与外感的极富表现性的词语;“凄凄惨惨戚戚”则主要写内心感受,它的表现性不来自自身,但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两句之后,它起到了无限伸展前两句的表现性的作用。如果我们只读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两句,后面紧接着很富表现性的外部动作或感受,很可能不足以体味这两句所表现着的作者的心灵感受,在这时的“凄凄惨惨戚戚”一句,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并且它给人留下了一段时间空白。“凄凄惨惨戚戚”的自身的表现性在它的声音,它的凄惨的说明性言语远不如它的哀婉的语调更能象征出作者内心的感受,从而也为体味前两句所表现的作者的内心情绪造成一个合适的音乐的氛围。“寻”“觅”是寻觅失落了的东西,这种外部动作本身便是伴随着人物的内心失落感产生的,同时它也能引起人们的内心失落感。“寻”“觅”是同义反复,“寻寻”、“觅觅”更让人感到动作的多次无规律的重复,这是一种无目的性的、无方向性的、无明确理智思考的动作状态,它与有目的地寻找某件失落物件的行为是不同的,所以这种东寻寻、西觅觅、摸摸索索、不知如何的行为与其说是人的行为动作的表现,不如说是一种情绪状态的外化形式。它反映了人物内心的一种不知若何的落寞感。她在找,但又不知自己找什么,说明她失去的不是某件具体物事,不是物质的实利,不是可以明言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的失落,一种生活意义的丧失。“冷冷清清”是身体的感觉,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这两种感觉是可以过渡的,由身体的冷清感可以产生心灵的冷清感,由心灵的冷清感也可产生身体的冷清感。身体的冷清是由于无事可干,无事可干又因为内心感不到任何事情对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故而它仍然是一种精神失落的表现。“凄凄惨惨戚戚”概括了她这时的心情,但这种心情的具体内涵则是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所具体提供出来的。

  需要注意的还有这些词语的度,不论是动作、感觉,都属于中国色彩的。“寻寻觅觅”是一种动作,但这种动作却不带有任何急遽性、紧迫性和鲜明性,似做非做,似动非动,在闲与非闲之间,这是一种似活非活的生命表现,是一种若思非思、既想非想的心灵状态;“冷冷清清”是一种感觉,但这种感觉也不具有任何强烈性;似寒非寒,只是觉得不舒适,但又难以说多么不舒适。酷热令人燥急,严寒令人振奋,只有这似寒非寒的感觉使人的精神难以舒展;“凄凄惨惨戚戚”是一种心灵感受,这种心灵感受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是相应的。这里的心灵感受不带有任何剧烈性,是痛苦又不是痛苦,似舒适又不是舒适,淡淡的,凉凉的,若有若无,似在非在,一点凄凉,半段愁绪,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它只在你内心深处若烟似雾地笼罩着。

  最后我们再体味一下它的叠字。叠字实质是叠音。这里的音,“i”韵的有三个:“觅”、“凄”、“戚”;“en”韵的一个:“寻”;“eng”韵的一个:“清”;“an”韵的一个:“惨”。其中较为响亮的是押“an”韵的“惨”,但它的响亮度也是极有限的,并且被夹在“i”韵的字之间,虽然给全句的音调带来了些微的变化,但却根本不可能改变整个音调的低沉和疲弱,这种低沉和疲弱的音调与一个人心灵上的消沉无力又是相应和的。这几句的音调不但低沉,而且极不舒畅明朗,全句既没有因气流严重堵塞而突然爆破发生的强而有力的音,也没有气流毫无拦阻地畅然冲出口腔所发出的音质单纯的音,几乎都是小有阻遏气流被送出口腔的音,并且以塞擦音为主,如两片沙纸对搓,嘁嘁擦擦,一片噪音(但又不是尖锐刺耳的噪音),给人的心灵带来一种烦乱不舒适的感觉。同音的重叠还带来了变化的迟缓,减缓了速度,即使在“寻”、“觅”、“冷”、“清”、“凄”、“惨”、“戚”这些变化的音之间。这样,全句的音调便带有单调、迟缓、疲软的特征,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给人产生的是郁郁的、闷闷的感觉。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也是外感词语与内感词语共用的。“暖”和“寒”是外部感觉,“难”是内心的感觉,是对“乍暖还寒”情景的心灵综合。显而易见,“难”字自身所表现出的感受极少,它所涵盖的是“乍暖还寒”给人产生的感受。我认为,如果不把外感与内感结合起来而仅仅把“乍暖还寒时候”当作纯客观的节令或时节,在解析这首诗的时候便会遇到一个无法逾越的困难。

  多数诗评家都意识到它指的不是节气,因为下文的“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明确标明了该诗不是写于春天,而“乍暖还寒”就节气而言只能是“春天”,“秋天”应当是“乍寒还暖”。但在解决这一困难的时候,多数诗评家却依然想在有普遍共感的时令中找到答案。他们认为这里的“时候”指的是早晨,因为晚上是越来越冷,早晨才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我认为,这种解释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固有的矛盾,因为它仍然无法建立起全诗的统一的时空结构。该诗是一首抒情诗,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它抒的是何时之情?作者把抒情的时空基点放在了何处?“到黄昏,点点滴滴”说明诗作者已经是在黄昏时撰写该词,抒的是这时的情感。假若“乍暖还寒时候”是指有别于现在的早晨,那就是说“最难将息”的时候已过,现在并不难于将息了;假若说现在仍感“最难将息”,也就是说现在仍是“乍暖还寒时候”,把“时候”确定为早晨也便不能成立了。

  显而易见,该词是共时性的结构,它抒的是现在之情,而并非历时性的结构,历时性的结构应写出情感的变化和波动起伏来。我认为,这里的“时候”不必是作者与人们有共感的“时候”,她抒的是个人之情,是她能感到“乍暖还寒”的情景就可以了。如若回到作者的纯个人感受,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里的“乍暖还寒”是完全可以从下句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中找到解释的。作者在冷清寂寥的生活中,企图用啜酒抵御身心的寒意。“三杯两盏淡酒”使作者的身心都感到一点暖意,但她的整个环境和心灵的基础都是寒冷的,这酒的暖意怎能抵御“晚来风急”呢?所以她的身心并未因三杯两盏淡酒而暖起来,而是“乍暖还寒”,而作者说,这样的时候,实际是“最难将息”的。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乍暖还寒时候”仍然指的是作者写诗时的黄昏时候,所以下边的“晚来风急”也不应改为“晓来风急”。

  “暖”和“寒”同“冷清”不同,它们是强感受的词语,但将这两个词语结合在“乍暖还寒”这样一个语言结构里之后,其语言效果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人感到了一种既非“暖”又非“寒”的别扭感觉。它的心理效果也是别扭的、不好受的。“最难将息”把身心这种别扭的、不好受的感觉概括起来,给读者一个综合的说明。如果再细致分析起来,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是有很强的适应性的,单纯的“暖”易于适应,单纯的“寒”也是可以适应的,惟有这既暖又寒的环境才使身体最难于应付,它造成的是身体组织的轻度紊乱,使人颇感不适,并且又是无法适应,不知如何去适应的情况。

  人的心灵也是如此,在有希望的、温暖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心情放松、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无望的、险恶的环境中,人们可以调动起自己的精神,与外界的环境进行斗争。但惟有在寂寞中,在似有希望而又无希望,说不出来在多么困难而又处处不顺心的环境里,人们反倒不知如何是好,并且不知应当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

  总之,“乍暖还寒”时候把作者不知若何的别扭感觉集中体现了出来。“将息”有“将就”、“应付”的意味,当连“将就”和“应付”都感到十分困难的时候,她心里该是多么不舒适啊!“寻寻觅觅”是作者落寞心情的动作表现,“冷冷清清”、“乍暖还寒” 是身体对外界气候的感觉,“淡”则是“味觉”。这里的“淡”,未必是酒自身的淡,未必是低度酒,而是作者感觉中的“淡”。没有可追求的东西、没有生活的目标、生活乏味,心神无着,口中的食物也感觉不出味道来。“三杯两盏”给人以疏落、散漫的感觉,因而在“三杯两盏淡洒”中,我们也能透视出作者疏落、散漫的心情来,但只有这疏落和散漫,人们才会感到一种慵懒式的舒适,作者的凄凉感又像晚风一样时时袭上心头,使这种疏落、散漫的慵懒感也难以维持。正像前句是暖和寒的两极混杂一样,这里是有疏落、散漫和强劲、峻急的两极结合,把作者内心的复杂、别扭的感受象征了出来。

  “晚来风急”是身体的感觉,所以尽管晚风急骤,未必有呼啸的风声。很可能在这无声无息之中,晚风的遒劲才愈加显得有力。也就是说,在前面的描写中,一直没有声感,给读者的是一种寂然郁闷的感觉。“雁过也”则不仅是形象描写,同时也在人们耳中响起了南飞雁的凄厉的哀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伤心”是一个内感词语,说的是作者的心灵状态,但它自身难以引起读者的伤心之情,它的作用是为“雁过也”所造成的视觉形象提供一个心理背景与感情氛围。正是在这伤心的心境下,雁的叫声才显得凄凉,南飞的雁行才能唤起人的忧伤。但是,这突然传来的雁声和出现在天空的雁群如若能够引发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唤起她强烈鲜明的感情,也还能带有一些痛快感、舒畅感,也还能使生活与心灵感受到一点新鲜的刺激,但事实却非如此。连这雁群也不再带有新鲜的感觉。在作者漫长的凄凉人生中,她已经多次在寂寞伤心之时看到过南飞的大雁,听到过这凄凉的叫声。

  “却是旧时相识”可以说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落寞感。在自己的生活中,一切的东西都没有了新鲜感,一切都是唤不起精神感兴的陈旧物事。这寂寞无味的外部生活与作者寂寞无聊的内心感受是互相印证的。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里写的是视觉形象,写的是黄花。作者先从落花写起,从落花之多写花自身之凋零。这里的“满”、这里的 “堆积”,一方面写落成之多,一个方面也给人愁绪堆积、凄情飘零的情绪感受。憔悴是个形容词,它本身是抽象的,但“满地黄花堆积”却赋予了它以具体内涵。落花如此之多,可见它或它们是如何之憔悴。

  显而易见,这里的黄花也便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因为从黄花的憔悴很容易使她联想到自我的处境,或曰正因为自己处境的孤独落寞才使她对落花憔悴的黄花倍加关注。作为一个女性,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惟一的寄托是能获得男子的赏识,有男人爱她,占有她,并在所爱的男子身上获得自我存在价值的意识。但现在自己已经如末日黄花,姿色褪尽,还有哪一个男人能够爱上自己呢、“如今有谁堪摘”,明说黄花,实指自己,它使我们领悟到全诗所流露的愁苦、寂寞、冷清、抑郁、悲哀内心情绪产生的主要心理根源。那空前的孤零零的黄花,在黄昏时分,被罩在暮色的阴影里,孤独、寂寞、消瘦,诗人对黄花的怜爱,也就是自我怜悯,因而这孤独、寂寞、消瘦、憔悴也是作者内心的情绪感受和对自我形象的感受。下阙至此都是视觉形象,并且没有声音的感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的是声音。梧桐、细雨赋予了“点点滴滴”以特定的声感,细细的雨点落在肥厚的梧桐树叶上,繁密、清晰、单调,“到黄昏”不但写了周围环境的昏暗,同时也写出了细雨淋漓,雨声绵延,无休无止,点点滴滴已经单调、乏味地响了很长时间。这里的雨声描写,使我们能亲感到作者内心那杂糅着烦乱情绪的寂寞心情,并且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意味。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是状写心灵感受的词,这个“愁”字概括了作者这时的情绪,但由于愁字的抽象性,由于它自身缺乏表现性,所以作者又感到用“愁”字难于表现自己的复杂内心感受。“怎一个愁字了得!”体现了作者无法说清自己内心感受的缺憾心情,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把全词所表现的情绪感受都纳入到最后的这个提示性的词中来,并调动了读者的全部想像力和感受力,来主动地去体验作者内心感受的复杂性。

  威廉·詹姆斯说:“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能从时间的连续中看到心理事实与物理现实之间的同一性,就是在它们的某些属性当中,比如它们的程度和响度、简单性和复杂性、流畅性和阻塞性、安静性和骚乱性中,同样也能看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我们上文从每个独立意象的描写中分析了外感描写与心理情绪表现之间的结构上的同一性、对应性,下面我们从整体的结构上看一下外在描写与内心情绪的结构上的关系。“李清照这首词直接写心灵感受的地方只有三处;“凄凄惨惨戚戚”、“正伤心”、“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愁”。如上所述,这些词语自身都没有很强的表现性能,它们的丰富内涵都是从前后的外感描写中取得的,它们主要起的是概括说明的作用和提示的作用。

  在所有感觉中,视觉形象是最丰富也最有表现力的,形状、大小长短、动作、颜色都是通过视觉感受到的,在该词中属于视觉形象的也占有较大比重:“寻寻觅觅”、“三杯两盏淡酒”、“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都属于视觉感觉中的内容。但在整个视觉形象中,动态描写少于静态描写,而在动态描写中,“雁过也”的动作性不很明显,介于动态与静态环境之间,另两处的“寻寻觅觅”和淅淅沥沥的秋雨。其特征是细碎、没有力度、没有确定的逻辑顺序。动作性很不鲜明,这样的动态描写出现在全诗的静态的背景上,使整首诗的动静结构与作者的情绪结构是统一的:一个心情抑郁、内心寂寞的人,其情绪变化少而细碎,没有明确的目标感,不带有决绝的性质,所以心理波动的曲线是疲弱的,没有力度感。

  除了视觉形象外,听觉形象是最有表现力的,但该诗的声感描写极少。在上阙只有“雁过也”一句可以让读者产生听到雁叫的感觉;在下阙,点点滴滴的雨声是惟一有声感感觉的描绘。这种声感的描写,使全诗不是一片死寂,有了变化和起伏,但雁声是低沉、遥远、朦胧的,雨声是繁密细碎、单调枯燥的,这在全诗的无声感感觉的背景上,构成了全词的声态结构,与它同构的心理情绪是凄寂,郁郁不舒的。响亮的声音产生热烈的感情,嘈杂的声音产生烦乱、燥急的情绪,寂静的环境,产生平静的心情和清晰的思路,而这里在细碎、单调、凄凉的声音衬托下构成的凄寂环境,则只能造成凄寂的情绪。这里还应当提到由词的语言构成的音乐性结构。我们不太能够通过每个字词的分析浮现它的全部结构系统,我认为只须指出下列几点就够了:一、它押的是仄声i韵。仄声韵原本就不如平声韵来得舒展,而“i”又是所有元音中最不响亮的一个元音,它的气流只通过一个很狭窄的隙缝被送出口外,不像a、o、u等元音那么响亮和舒展。二、全诗的节奏是徐缓的。“词以慢名者,慢曲也”,“声声慢”这个词牌的名字便说明该词的节奏是缓慢的。而就词的意义结构而言,它属于共时性的铺排结构,亦即各项内容不是以时间先后的历时性原则组织起来的,而是各种并列感受的横向铺排,它的推进力不大,因而也没有历时性结构所能具有的蝉联绵延、波动起仗乃至一泻如注的感觉。“一个心情十分悲哀的人,其心理过程也是十分缓慢的,而且很少能够超出与他的直接经验和眼前的喜好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状态,他的一切思想和追求都是软弱无力的,既缺乏能量,以又缺乏决心,他的一切活动看上去也都好像是由外力控制着。”该词这种松散的结构、迟缓的节奏、有些疲软的转折方式、眼前现象的平面铺排,不正是与作者内心情绪特征相应和的吗?

  最后再看看它的整个色调。全词就没有一个色彩鲜艳的“红”字,澄彻明朗的“蓝”字。黄花的黄字是鲜明的,但它是作为一个中性的植物名称出现的,写的是它的残败的落英。黄花的真正形象是“憔悴”,使人想到一种又黑又瘦的面容,在暮色笼罩下它是“独自怎生得黑”。除了“憔悴”、“黑“之外,“黄昏”给人一种昏暗的色彩感,梧桐给人以暗绿的色彩感,此外就没有可以呈现色彩的东西了。总之,全词的色彩是不鲜明的。内心情绪的不明朗、思路的不清晰,也被全词的色彩结构暗示着。

  偏于沉闷、较少动作描写的动静结构,偏于幽寂,较少声响描写的声响结构,偏于疲软、较少推进力、横向铺排的意义结构,偏于缓慢、没有急遽感的整体音乐旋律,偏于昏暗、缺乏鲜明色彩的色彩结构,都呈现着一个总体的特点:中性结构。没有任何鲜明性、强烈性、急遽性。悲哀、寂寞、冷落、疲惫、散漫、郁郁不舒、失望、无可奈何的内心情绪也是这样一种中性的情绪。这是一种没有剧烈痛苦也无狂热欢乐的情绪,一种没有强烈追求也无深刻绝望的情绪,一种没有旺盛的精神活力也非精神枯槁、心如死灰的情绪。但是,中性的东西却绝对不是什么也没有。与其说它什么都没有,不如说它什么都有。一切两极性的东西都同时存在这表面呈现为中性的状态里,它是两极搏斗而成的综合体。正像将一瓶黑墨汁倾入白水变成不黑不白的灰色,灰色中有黑也有白。

  我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里感到了一个心高气傲、富有才智、抱有理想充满生命活力的李清照。但她找不到施展自己才能的任何机会,找不到发挥自己生命力量的任何社会空间,找不到证明自身生命价值的任何方式,她执着地在寻找着但却又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怎样找?

  她成了灰色的,但又反抗着这灰色。

  她感到的是寂寞、冷落、孤独、悲哀、疲惫、失望、凄凉、伤感、烦闷、散漫、无抓无挠、无着无落、无情无绪、无可奈何……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名家评价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定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近时李易安词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明·杨慎《词品》卷二: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其词云(略)……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明·茅暎《词的》卷四:这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后人效颦,便觉不妥。

  明·陆云龙《词菁》卷二:连下叠字无迹,能手。“黑”字妙绝。

  明·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十二:(眉批)才一斛,愁千斛,虽六斛明珠何以易之!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惟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

  清·万树《词律》卷十:用仄韵。从来此体皆收易安所作,盖此遒逸之气,如生龙活虎,非描塑可拟。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人若不及其才,而故学其笔,则未免类狗矣。观其用上声、入声,如“惨”字、“戚”字、“盏”字、“点”字、“摘”字等,原可做平,故能谐协,非可泛用仄字而以去声填入也。其前结“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于“心”字豆句,然于上五下四者,原不拗,所谓此九字一气贯下也。后段第二、三句“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句法亦然。

  清·孙致弥《词鹄·凡例》:须戒重叠。字面前后相犯,虽绝妙好词,毕竟不妥,万不得已用之。如李易安《声声慢》,叠用三“怎”字,虽曰读者全然不觉,究竟敲打出来,终成白璧微瑕,况未能尽如易安之善运用。慎之是也。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双声叠韵字要著意布置。有宜双不宜叠,宜叠不宜双处。重字则既双且叠,尤宜斟酌。如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

  清·周之琦《晚香室词录》卷七:其“寻寻觅觅”一首,《鹤林玉露》及《贵耳集》皆盛称之,惟海盐许篙庐谓其颇带伧气,可谓知言。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二:诗有一句三叠字者,吴融《秋树》诗“一声南雁已先红,槭槭凄凄叶叶同”是也。有一句连三字者,刘驾诗“树树树梢啼晓莺”、“夜夜夜深闻子规”是也。有两句连三字者,白乐天诗“新诗三十轴,轴轴金石声”是也。有一句四叠字者,古诗“行行重行行”、《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是也。有两句互叠字者,“年年岁岁花常发,岁岁年年人不同”是也。有三联叠字者,古诗“青青河畔草”六句是也。有七联叠字者,昌黎《南上》诗“延延离又属”十四句是也。至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下十四叠句,则出奇制胜,匪夷所思矣。

  清·陆蓥《问花楼词话·叠字》:叠字之法最古,义山尤喜用之。然如《菊》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转成笑柄。宋人中易安居士善用此法。其《声声慢》一词,顿挫凄绝。词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二阕共十馀个叠字,而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词家叠字之法。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易安《声声慢》一阕,连下十四叠字,张正夫叹为公孙大娘舞剑手。且谓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然此不过奇笔耳,并非高调。张氏赏之,所见亦浅……张正夫此论甚陋。十四叠字,不过造语奇隽耳,词境深浅,殊不在此。执是以论词,不免魔障。又《云韶集》卷十:叠字体,后人效之者甚多,且有增至二十馀叠者。才气虽佳,终著痕迹,视易安风格远矣。“黑”字警。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

  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乙卷:家大人(按指梁启超)云:此词最得咽字诀,清真不及也。又:这首词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唐圭璋《读李清照词札记》:此词上片既言“晚来”,下片如何可言“到黄昏”雨滴梧桐,前后言语重复,殊不可解。若作“晓来”,自朝至暮,整日凝愁,文从字顺,豁然贯通。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这首词用了许多双声叠韵字。一开头就用连串的叠字,是为加强刻画她的百无聊赖的心情,从前人认为这是了不起的创造。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个字里。舌音、齿音交相重叠,是有意以这种声调来表达她心中的忧郁和惆怅。这些句子不但读起来明白如话,听起来也有明显的音乐美,充分体现出词这种配乐文学的特色。因为词原来是唱的,要使人容易听得懂。刘体仁说这首词是“本色当行”,就是指它明白易懂而言。这首词借双声叠韵字来增强表达感情的效果,是从前词家不大用过的艺术于法。李清照是一个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女作家,有真挚丰富的生活感情,又有她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她确实当得起婉约词派杰出作家的称号。她这首《声声慢》词以细腻而又奇横的笔墨,用双声叠韵啮齿叮泞的音调,来写她心中真挚深刻的感情,这是从欧(阳修)、秦(观)诸大家以来所不曾见过的一首突出的代表作。

  沈祖棻《宋词赏析》:此词之作,是由于心中有无限痛楚抑郁之情,从内心喷薄而出,虽有奇思妙语,而并非刻意求工,故反而自然深切动人。陈廷焯《云韶集》说它“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正因为并非刻意求工,“一片神行”才是可能的。但说此一句“自然妥帖”,“无斧凿痕”,也还是属于技巧的问题。任何文艺技巧,如果不能够为其所表达的内容服务,即使不能说全无意义,其意义也终归是有限的。所以,它们的好处实质上还在于有层次,有深浅,能够恰如其分地、成功地表达词人所要表达的难达之情。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馀》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吴熊和《唐宋诗词探胜》: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凄、惨、戚,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这首词用齿音、舌音特别多,齿音四十一字(如寻、清、凄、惨、戚等)。舌音十六字。全词九十七字,这两声字却多至五十七字。尤其到了末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个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看来是特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来表达忧郁恦恍的心情,这些都是经过惨淡经营的,却绝无雕琢的痕迹,同时用心细腻而笔致奇横,使人不能不赞叹其艺术手腕的高明。

  朱靖华《李清照词鉴赏·〈声声慢〉赏析》:这首词在艺术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把握了女主人公内在心绪和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了“滚雪球”般的推进描写。女主人公的主观情感和心理活动的每一个波澜起伏,全与客观景物的更迭发生密切的配合,一句扣紧一句,一事沾连一事,在心境与物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矛盾的不断扩大过程中,把愁绪愈积愈浓、愈结愈大,最后达到难以遏制的地步,而使人有九曲回肠、愁肠百结之感。

  吴小如《诗词札丛》: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不能列入婉约体。

  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此词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开头三句,有层次地表现词人寻求、失望,因而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突兀的开头,使词人的愁情第一次迸发出来,接着是比较平缓婉曲的借景抒情,以晚风、淡酒、归雁、黄花、梧桐、细雨,抒发种种愁情,到“独自怎生得黑”,感情渐趋强烈,最后一句则是将无边无际的愁情推向高峰,为全词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此词在语言上的成就历来为论者所赞赏。首先表现在叠字的运用上,开头三句全为叠字,却毫无雕琢的痕迹,自然妥帖地表现了词中的情和景,因此被誉为“公孙大娘舞剑手”、“情景婉绝”、“绝唱”。其次是口语的运用,如“最难将息”、“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浅俗之语入词,发清新之思,令人叹绝。

  刘乃昌《宋词三百首新编》:全篇字字写愁,层层写愁,却不露一“愁”字,末尾始画龙点睛,以“愁”归结.而又谓“愁”不足以概括个人处境,推进一层,愁情之重,实无法估量。全词语言家常,感受细腻,形容尽致,讲究声情,巧用叠字,更以舌齿音交加更传,传达幽咽凄楚情悰,肠断心碎,满纸呜咽,撼人心弦。无怪古人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冷庐杂识》卷五)。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声声慢的全文翻译】相关文章:

李清照声声慢翻译09-14

木兰诗翻译全文翻译02-21

《中庸》全文及翻译07-21

爱莲说全文及翻译05-29

《口技》全文翻译04-19

国殇翻译全文05-28

劝学翻译全文08-23

《声声慢》原文和翻译04-08

声声慢原文翻译赏析01-07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声声慢的全文翻译

  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声声慢的全文翻译,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的翻译

  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声声慢的字词解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声声慢的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关于开首这几句,人们说的已经够多,但我认为有需要补充的很多话。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这里是外感与内感词语的相互作用的结构体。“寻寻觅觅”是人物的外部表现,是她的动作行为,但对表现作者的心灵状态却有极为强烈的表现性;“冷冷清清”是内感外感的同时呈现,因为“冷清”既可是外部感觉,又可是内心感受,是直接连接了内感与外感的极富表现性的词语;“凄凄惨惨戚戚”则主要写内心感受,它的表现性不来自自身,但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两句之后,它起到了无限伸展前两句的表现性的作用。如果我们只读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两句,后面紧接着很富表现性的外部动作或感受,很可能不足以体味这两句所表现着的作者的心灵感受,在这时的“凄凄惨惨戚戚”一句,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并且它给人留下了一段时间空白。“凄凄惨惨戚戚”的自身的表现性在它的声音,它的凄惨的说明性言语远不如它的哀婉的语调更能象征出作者内心的感受,从而也为体味前两句所表现的作者的内心情绪造成一个合适的音乐的氛围。“寻”“觅”是寻觅失落了的东西,这种外部动作本身便是伴随着人物的内心失落感产生的,同时它也能引起人们的内心失落感。“寻”“觅”是同义反复,“寻寻”、“觅觅”更让人感到动作的多次无规律的重复,这是一种无目的性的、无方向性的、无明确理智思考的动作状态,它与有目的地寻找某件失落物件的行为是不同的,所以这种东寻寻、西觅觅、摸摸索索、不知如何的行为与其说是人的行为动作的表现,不如说是一种情绪状态的外化形式。它反映了人物内心的一种不知若何的落寞感。她在找,但又不知自己找什么,说明她失去的不是某件具体物事,不是物质的实利,不是可以明言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的失落,一种生活意义的丧失。“冷冷清清”是身体的感觉,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这两种感觉是可以过渡的,由身体的冷清感可以产生心灵的冷清感,由心灵的冷清感也可产生身体的冷清感。身体的冷清是由于无事可干,无事可干又因为内心感不到任何事情对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故而它仍然是一种精神失落的表现。“凄凄惨惨戚戚”概括了她这时的心情,但这种心情的具体内涵则是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所具体提供出来的。

  需要注意的还有这些词语的度,不论是动作、感觉,都属于中国色彩的。“寻寻觅觅”是一种动作,但这种动作却不带有任何急遽性、紧迫性和鲜明性,似做非做,似动非动,在闲与非闲之间,这是一种似活非活的生命表现,是一种若思非思、既想非想的心灵状态;“冷冷清清”是一种感觉,但这种感觉也不具有任何强烈性;似寒非寒,只是觉得不舒适,但又难以说多么不舒适。酷热令人燥急,严寒令人振奋,只有这似寒非寒的感觉使人的精神难以舒展;“凄凄惨惨戚戚”是一种心灵感受,这种心灵感受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是相应的。这里的心灵感受不带有任何剧烈性,是痛苦又不是痛苦,似舒适又不是舒适,淡淡的,凉凉的,若有若无,似在非在,一点凄凉,半段愁绪,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它只在你内心深处若烟似雾地笼罩着。

  最后我们再体味一下它的叠字。叠字实质是叠音。这里的音,“i”韵的有三个:“觅”、“凄”、“戚”;“en”韵的一个:“寻”;“eng”韵的一个:“清”;“an”韵的一个:“惨”。其中较为响亮的是押“an”韵的“惨”,但它的响亮度也是极有限的,并且被夹在“i”韵的字之间,虽然给全句的音调带来了些微的变化,但却根本不可能改变整个音调的低沉和疲弱,这种低沉和疲弱的音调与一个人心灵上的消沉无力又是相应和的。这几句的音调不但低沉,而且极不舒畅明朗,全句既没有因气流严重堵塞而突然爆破发生的强而有力的音,也没有气流毫无拦阻地畅然冲出口腔所发出的音质单纯的音,几乎都是小有阻遏气流被送出口腔的音,并且以塞擦音为主,如两片沙纸对搓,嘁嘁擦擦,一片噪音(但又不是尖锐刺耳的噪音),给人的心灵带来一种烦乱不舒适的感觉。同音的重叠还带来了变化的迟缓,减缓了速度,即使在“寻”、“觅”、“冷”、“清”、“凄”、“惨”、“戚”这些变化的音之间。这样,全句的音调便带有单调、迟缓、疲软的特征,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给人产生的是郁郁的、闷闷的感觉。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也是外感词语与内感词语共用的。“暖”和“寒”是外部感觉,“难”是内心的感觉,是对“乍暖还寒”情景的心灵综合。显而易见,“难”字自身所表现出的感受极少,它所涵盖的是“乍暖还寒”给人产生的感受。我认为,如果不把外感与内感结合起来而仅仅把“乍暖还寒时候”当作纯客观的节令或时节,在解析这首诗的时候便会遇到一个无法逾越的困难。

  多数诗评家都意识到它指的不是节气,因为下文的“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明确标明了该诗不是写于春天,而“乍暖还寒”就节气而言只能是“春天”,“秋天”应当是“乍寒还暖”。但在解决这一困难的时候,多数诗评家却依然想在有普遍共感的时令中找到答案。他们认为这里的“时候”指的是早晨,因为晚上是越来越冷,早晨才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我认为,这种解释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固有的矛盾,因为它仍然无法建立起全诗的统一的时空结构。该诗是一首抒情诗,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它抒的是何时之情?作者把抒情的时空基点放在了何处?“到黄昏,点点滴滴”说明诗作者已经是在黄昏时撰写该词,抒的是这时的情感。假若“乍暖还寒时候”是指有别于现在的早晨,那就是说“最难将息”的时候已过,现在并不难于将息了;假若说现在仍感“最难将息”,也就是说现在仍是“乍暖还寒时候”,把“时候”确定为早晨也便不能成立了。

  显而易见,该词是共时性的结构,它抒的是现在之情,而并非历时性的结构,历时性的结构应写出情感的变化和波动起伏来。我认为,这里的“时候”不必是作者与人们有共感的“时候”,她抒的是个人之情,是她能感到“乍暖还寒”的情景就可以了。如若回到作者的纯个人感受,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里的“乍暖还寒”是完全可以从下句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中找到解释的。作者在冷清寂寥的生活中,企图用啜酒抵御身心的寒意。“三杯两盏淡酒”使作者的身心都感到一点暖意,但她的整个环境和心灵的基础都是寒冷的,这酒的暖意怎能抵御“晚来风急”呢?所以她的身心并未因三杯两盏淡酒而暖起来,而是“乍暖还寒”,而作者说,这样的时候,实际是“最难将息”的。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乍暖还寒时候”仍然指的是作者写诗时的黄昏时候,所以下边的“晚来风急”也不应改为“晓来风急”。

  “暖”和“寒”同“冷清”不同,它们是强感受的词语,但将这两个词语结合在“乍暖还寒”这样一个语言结构里之后,其语言效果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人感到了一种既非“暖”又非“寒”的别扭感觉。它的心理效果也是别扭的、不好受的。“最难将息”把身心这种别扭的、不好受的感觉概括起来,给读者一个综合的说明。如果再细致分析起来,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是有很强的适应性的,单纯的“暖”易于适应,单纯的“寒”也是可以适应的,惟有这既暖又寒的环境才使身体最难于应付,它造成的是身体组织的轻度紊乱,使人颇感不适,并且又是无法适应,不知如何去适应的情况。

  人的心灵也是如此,在有希望的、温暖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心情放松、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无望的、险恶的环境中,人们可以调动起自己的精神,与外界的环境进行斗争。但惟有在寂寞中,在似有希望而又无希望,说不出来在多么困难而又处处不顺心的环境里,人们反倒不知如何是好,并且不知应当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

  总之,“乍暖还寒”时候把作者不知若何的别扭感觉集中体现了出来。“将息”有“将就”、“应付”的意味,当连“将就”和“应付”都感到十分困难的时候,她心里该是多么不舒适啊!“寻寻觅觅”是作者落寞心情的动作表现,“冷冷清清”、“乍暖还寒” 是身体对外界气候的感觉,“淡”则是“味觉”。这里的“淡”,未必是酒自身的淡,未必是低度酒,而是作者感觉中的“淡”。没有可追求的东西、没有生活的目标、生活乏味,心神无着,口中的食物也感觉不出味道来。“三杯两盏”给人以疏落、散漫的感觉,因而在“三杯两盏淡洒”中,我们也能透视出作者疏落、散漫的心情来,但只有这疏落和散漫,人们才会感到一种慵懒式的舒适,作者的凄凉感又像晚风一样时时袭上心头,使这种疏落、散漫的慵懒感也难以维持。正像前句是暖和寒的两极混杂一样,这里是有疏落、散漫和强劲、峻急的两极结合,把作者内心的复杂、别扭的感受象征了出来。

  “晚来风急”是身体的感觉,所以尽管晚风急骤,未必有呼啸的风声。很可能在这无声无息之中,晚风的遒劲才愈加显得有力。也就是说,在前面的描写中,一直没有声感,给读者的是一种寂然郁闷的感觉。“雁过也”则不仅是形象描写,同时也在人们耳中响起了南飞雁的凄厉的哀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伤心”是一个内感词语,说的是作者的心灵状态,但它自身难以引起读者的伤心之情,它的作用是为“雁过也”所造成的视觉形象提供一个心理背景与感情氛围。正是在这伤心的心境下,雁的叫声才显得凄凉,南飞的雁行才能唤起人的忧伤。但是,这突然传来的雁声和出现在天空的雁群如若能够引发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唤起她强烈鲜明的感情,也还能带有一些痛快感、舒畅感,也还能使生活与心灵感受到一点新鲜的刺激,但事实却非如此。连这雁群也不再带有新鲜的感觉。在作者漫长的凄凉人生中,她已经多次在寂寞伤心之时看到过南飞的大雁,听到过这凄凉的叫声。

  “却是旧时相识”可以说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落寞感。在自己的生活中,一切的东西都没有了新鲜感,一切都是唤不起精神感兴的陈旧物事。这寂寞无味的外部生活与作者寂寞无聊的内心感受是互相印证的。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里写的是视觉形象,写的是黄花。作者先从落花写起,从落花之多写花自身之凋零。这里的“满”、这里的 “堆积”,一方面写落成之多,一个方面也给人愁绪堆积、凄情飘零的情绪感受。憔悴是个形容词,它本身是抽象的,但“满地黄花堆积”却赋予了它以具体内涵。落花如此之多,可见它或它们是如何之憔悴。

  显而易见,这里的黄花也便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因为从黄花的憔悴很容易使她联想到自我的处境,或曰正因为自己处境的孤独落寞才使她对落花憔悴的黄花倍加关注。作为一个女性,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惟一的寄托是能获得男子的赏识,有男人爱她,占有她,并在所爱的男子身上获得自我存在价值的意识。但现在自己已经如末日黄花,姿色褪尽,还有哪一个男人能够爱上自己呢、“如今有谁堪摘”,明说黄花,实指自己,它使我们领悟到全诗所流露的愁苦、寂寞、冷清、抑郁、悲哀内心情绪产生的主要心理根源。那空前的孤零零的黄花,在黄昏时分,被罩在暮色的阴影里,孤独、寂寞、消瘦,诗人对黄花的怜爱,也就是自我怜悯,因而这孤独、寂寞、消瘦、憔悴也是作者内心的情绪感受和对自我形象的感受。下阙至此都是视觉形象,并且没有声音的感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的是声音。梧桐、细雨赋予了“点点滴滴”以特定的声感,细细的雨点落在肥厚的梧桐树叶上,繁密、清晰、单调,“到黄昏”不但写了周围环境的昏暗,同时也写出了细雨淋漓,雨声绵延,无休无止,点点滴滴已经单调、乏味地响了很长时间。这里的雨声描写,使我们能亲感到作者内心那杂糅着烦乱情绪的寂寞心情,并且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意味。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是状写心灵感受的词,这个“愁”字概括了作者这时的情绪,但由于愁字的抽象性,由于它自身缺乏表现性,所以作者又感到用“愁”字难于表现自己的复杂内心感受。“怎一个愁字了得!”体现了作者无法说清自己内心感受的缺憾心情,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把全词所表现的情绪感受都纳入到最后的这个提示性的词中来,并调动了读者的全部想像力和感受力,来主动地去体验作者内心感受的复杂性。

  威廉·詹姆斯说:“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能从时间的连续中看到心理事实与物理现实之间的同一性,就是在它们的某些属性当中,比如它们的程度和响度、简单性和复杂性、流畅性和阻塞性、安静性和骚乱性中,同样也能看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我们上文从每个独立意象的描写中分析了外感描写与心理情绪表现之间的结构上的同一性、对应性,下面我们从整体的结构上看一下外在描写与内心情绪的结构上的关系。“李清照这首词直接写心灵感受的地方只有三处;“凄凄惨惨戚戚”、“正伤心”、“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愁”。如上所述,这些词语自身都没有很强的表现性能,它们的丰富内涵都是从前后的外感描写中取得的,它们主要起的是概括说明的作用和提示的作用。

  在所有感觉中,视觉形象是最丰富也最有表现力的,形状、大小长短、动作、颜色都是通过视觉感受到的,在该词中属于视觉形象的也占有较大比重:“寻寻觅觅”、“三杯两盏淡酒”、“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都属于视觉感觉中的内容。但在整个视觉形象中,动态描写少于静态描写,而在动态描写中,“雁过也”的动作性不很明显,介于动态与静态环境之间,另两处的“寻寻觅觅”和淅淅沥沥的秋雨。其特征是细碎、没有力度、没有确定的逻辑顺序。动作性很不鲜明,这样的动态描写出现在全诗的静态的背景上,使整首诗的动静结构与作者的情绪结构是统一的:一个心情抑郁、内心寂寞的人,其情绪变化少而细碎,没有明确的目标感,不带有决绝的性质,所以心理波动的曲线是疲弱的,没有力度感。

  除了视觉形象外,听觉形象是最有表现力的,但该诗的声感描写极少。在上阙只有“雁过也”一句可以让读者产生听到雁叫的感觉;在下阙,点点滴滴的雨声是惟一有声感感觉的描绘。这种声感的描写,使全诗不是一片死寂,有了变化和起伏,但雁声是低沉、遥远、朦胧的,雨声是繁密细碎、单调枯燥的,这在全诗的无声感感觉的背景上,构成了全词的声态结构,与它同构的心理情绪是凄寂,郁郁不舒的。响亮的声音产生热烈的感情,嘈杂的声音产生烦乱、燥急的情绪,寂静的环境,产生平静的心情和清晰的思路,而这里在细碎、单调、凄凉的声音衬托下构成的凄寂环境,则只能造成凄寂的情绪。这里还应当提到由词的语言构成的音乐性结构。我们不太能够通过每个字词的分析浮现它的全部结构系统,我认为只须指出下列几点就够了:一、它押的是仄声i韵。仄声韵原本就不如平声韵来得舒展,而“i”又是所有元音中最不响亮的一个元音,它的气流只通过一个很狭窄的隙缝被送出口外,不像a、o、u等元音那么响亮和舒展。二、全诗的节奏是徐缓的。“词以慢名者,慢曲也”,“声声慢”这个词牌的名字便说明该词的节奏是缓慢的。而就词的意义结构而言,它属于共时性的铺排结构,亦即各项内容不是以时间先后的历时性原则组织起来的,而是各种并列感受的横向铺排,它的推进力不大,因而也没有历时性结构所能具有的蝉联绵延、波动起仗乃至一泻如注的感觉。“一个心情十分悲哀的人,其心理过程也是十分缓慢的,而且很少能够超出与他的直接经验和眼前的喜好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状态,他的一切思想和追求都是软弱无力的,既缺乏能量,以又缺乏决心,他的一切活动看上去也都好像是由外力控制着。”该词这种松散的结构、迟缓的节奏、有些疲软的转折方式、眼前现象的平面铺排,不正是与作者内心情绪特征相应和的吗?

  最后再看看它的整个色调。全词就没有一个色彩鲜艳的“红”字,澄彻明朗的“蓝”字。黄花的黄字是鲜明的,但它是作为一个中性的植物名称出现的,写的是它的残败的落英。黄花的真正形象是“憔悴”,使人想到一种又黑又瘦的面容,在暮色笼罩下它是“独自怎生得黑”。除了“憔悴”、“黑“之外,“黄昏”给人一种昏暗的色彩感,梧桐给人以暗绿的色彩感,此外就没有可以呈现色彩的东西了。总之,全词的色彩是不鲜明的。内心情绪的不明朗、思路的不清晰,也被全词的色彩结构暗示着。

  偏于沉闷、较少动作描写的动静结构,偏于幽寂,较少声响描写的声响结构,偏于疲软、较少推进力、横向铺排的意义结构,偏于缓慢、没有急遽感的整体音乐旋律,偏于昏暗、缺乏鲜明色彩的色彩结构,都呈现着一个总体的特点:中性结构。没有任何鲜明性、强烈性、急遽性。悲哀、寂寞、冷落、疲惫、散漫、郁郁不舒、失望、无可奈何的内心情绪也是这样一种中性的情绪。这是一种没有剧烈痛苦也无狂热欢乐的情绪,一种没有强烈追求也无深刻绝望的情绪,一种没有旺盛的精神活力也非精神枯槁、心如死灰的情绪。但是,中性的东西却绝对不是什么也没有。与其说它什么都没有,不如说它什么都有。一切两极性的东西都同时存在这表面呈现为中性的状态里,它是两极搏斗而成的综合体。正像将一瓶黑墨汁倾入白水变成不黑不白的灰色,灰色中有黑也有白。

  我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里感到了一个心高气傲、富有才智、抱有理想充满生命活力的李清照。但她找不到施展自己才能的任何机会,找不到发挥自己生命力量的任何社会空间,找不到证明自身生命价值的任何方式,她执着地在寻找着但却又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怎样找?

  她成了灰色的,但又反抗着这灰色。

  她感到的是寂寞、冷落、孤独、悲哀、疲惫、失望、凄凉、伤感、烦闷、散漫、无抓无挠、无着无落、无情无绪、无可奈何……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具体写作时间待考。多数学者认为是作者晚年时期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作者中年时期所作。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名家评价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定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近时李易安词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明·杨慎《词品》卷二: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其词云(略)……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明·茅暎《词的》卷四:这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后人效颦,便觉不妥。

  明·陆云龙《词菁》卷二:连下叠字无迹,能手。“黑”字妙绝。

  明·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十二:(眉批)才一斛,愁千斛,虽六斛明珠何以易之!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惟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

  清·万树《词律》卷十:用仄韵。从来此体皆收易安所作,盖此遒逸之气,如生龙活虎,非描塑可拟。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人若不及其才,而故学其笔,则未免类狗矣。观其用上声、入声,如“惨”字、“戚”字、“盏”字、“点”字、“摘”字等,原可做平,故能谐协,非可泛用仄字而以去声填入也。其前结“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于“心”字豆句,然于上五下四者,原不拗,所谓此九字一气贯下也。后段第二、三句“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句法亦然。

  清·孙致弥《词鹄·凡例》:须戒重叠。字面前后相犯,虽绝妙好词,毕竟不妥,万不得已用之。如李易安《声声慢》,叠用三“怎”字,虽曰读者全然不觉,究竟敲打出来,终成白璧微瑕,况未能尽如易安之善运用。慎之是也。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双声叠韵字要著意布置。有宜双不宜叠,宜叠不宜双处。重字则既双且叠,尤宜斟酌。如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

  清·周之琦《晚香室词录》卷七:其“寻寻觅觅”一首,《鹤林玉露》及《贵耳集》皆盛称之,惟海盐许篙庐谓其颇带伧气,可谓知言。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二:诗有一句三叠字者,吴融《秋树》诗“一声南雁已先红,槭槭凄凄叶叶同”是也。有一句连三字者,刘驾诗“树树树梢啼晓莺”、“夜夜夜深闻子规”是也。有两句连三字者,白乐天诗“新诗三十轴,轴轴金石声”是也。有一句四叠字者,古诗“行行重行行”、《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是也。有两句互叠字者,“年年岁岁花常发,岁岁年年人不同”是也。有三联叠字者,古诗“青青河畔草”六句是也。有七联叠字者,昌黎《南上》诗“延延离又属”十四句是也。至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下十四叠句,则出奇制胜,匪夷所思矣。

  清·陆蓥《问花楼词话·叠字》:叠字之法最古,义山尤喜用之。然如《菊》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转成笑柄。宋人中易安居士善用此法。其《声声慢》一词,顿挫凄绝。词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二阕共十馀个叠字,而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词家叠字之法。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易安《声声慢》一阕,连下十四叠字,张正夫叹为公孙大娘舞剑手。且谓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然此不过奇笔耳,并非高调。张氏赏之,所见亦浅……张正夫此论甚陋。十四叠字,不过造语奇隽耳,词境深浅,殊不在此。执是以论词,不免魔障。又《云韶集》卷十:叠字体,后人效之者甚多,且有增至二十馀叠者。才气虽佳,终著痕迹,视易安风格远矣。“黑”字警。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

  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乙卷:家大人(按指梁启超)云:此词最得咽字诀,清真不及也。又:这首词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唐圭璋《读李清照词札记》:此词上片既言“晚来”,下片如何可言“到黄昏”雨滴梧桐,前后言语重复,殊不可解。若作“晓来”,自朝至暮,整日凝愁,文从字顺,豁然贯通。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这首词用了许多双声叠韵字。一开头就用连串的叠字,是为加强刻画她的百无聊赖的心情,从前人认为这是了不起的创造。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个字里。舌音、齿音交相重叠,是有意以这种声调来表达她心中的忧郁和惆怅。这些句子不但读起来明白如话,听起来也有明显的音乐美,充分体现出词这种配乐文学的特色。因为词原来是唱的,要使人容易听得懂。刘体仁说这首词是“本色当行”,就是指它明白易懂而言。这首词借双声叠韵字来增强表达感情的效果,是从前词家不大用过的艺术于法。李清照是一个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女作家,有真挚丰富的生活感情,又有她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她确实当得起婉约词派杰出作家的称号。她这首《声声慢》词以细腻而又奇横的笔墨,用双声叠韵啮齿叮泞的音调,来写她心中真挚深刻的感情,这是从欧(阳修)、秦(观)诸大家以来所不曾见过的一首突出的代表作。

  沈祖棻《宋词赏析》:此词之作,是由于心中有无限痛楚抑郁之情,从内心喷薄而出,虽有奇思妙语,而并非刻意求工,故反而自然深切动人。陈廷焯《云韶集》说它“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正因为并非刻意求工,“一片神行”才是可能的。但说此一句“自然妥帖”,“无斧凿痕”,也还是属于技巧的问题。任何文艺技巧,如果不能够为其所表达的内容服务,即使不能说全无意义,其意义也终归是有限的。所以,它们的好处实质上还在于有层次,有深浅,能够恰如其分地、成功地表达词人所要表达的难达之情。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馀》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吴熊和《唐宋诗词探胜》: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凄、惨、戚,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这首词用齿音、舌音特别多,齿音四十一字(如寻、清、凄、惨、戚等)。舌音十六字。全词九十七字,这两声字却多至五十七字。尤其到了末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个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看来是特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来表达忧郁恦恍的心情,这些都是经过惨淡经营的,却绝无雕琢的痕迹,同时用心细腻而笔致奇横,使人不能不赞叹其艺术手腕的高明。

  朱靖华《李清照词鉴赏·〈声声慢〉赏析》:这首词在艺术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把握了女主人公内在心绪和外界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了“滚雪球”般的推进描写。女主人公的主观情感和心理活动的每一个波澜起伏,全与客观景物的更迭发生密切的配合,一句扣紧一句,一事沾连一事,在心境与物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矛盾的不断扩大过程中,把愁绪愈积愈浓、愈结愈大,最后达到难以遏制的地步,而使人有九曲回肠、愁肠百结之感。

  吴小如《诗词札丛》: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不能列入婉约体。

  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此词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开头三句,有层次地表现词人寻求、失望,因而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突兀的开头,使词人的愁情第一次迸发出来,接着是比较平缓婉曲的借景抒情,以晚风、淡酒、归雁、黄花、梧桐、细雨,抒发种种愁情,到“独自怎生得黑”,感情渐趋强烈,最后一句则是将无边无际的愁情推向高峰,为全词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此词在语言上的成就历来为论者所赞赏。首先表现在叠字的运用上,开头三句全为叠字,却毫无雕琢的痕迹,自然妥帖地表现了词中的情和景,因此被誉为“公孙大娘舞剑手”、“情景婉绝”、“绝唱”。其次是口语的运用,如“最难将息”、“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浅俗之语入词,发清新之思,令人叹绝。

  刘乃昌《宋词三百首新编》:全篇字字写愁,层层写愁,却不露一“愁”字,末尾始画龙点睛,以“愁”归结.而又谓“愁”不足以概括个人处境,推进一层,愁情之重,实无法估量。全词语言家常,感受细腻,形容尽致,讲究声情,巧用叠字,更以舌齿音交加更传,传达幽咽凄楚情悰,肠断心碎,满纸呜咽,撼人心弦。无怪古人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冷庐杂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