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 1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正确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夹种子的数量。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自制记录单,黑色水笔;提供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摆放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对,我们要玩"看谁夹得多"的游戏。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二)感知10以内数量--幼儿第一次游戏。
1.提出游戏要求。
教师:今天我们不仅要看谁夹得多,还要看谁能准确地把自己夹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
2.教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你夹的是什么,就在记录单上找到相应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数字记录你一共夹了几颗。听到开始口令时才能夹,听到停止口令时就要放下筷子。
3.幼儿游戏。
4.幼儿交流。
教师: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么?他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子的数量多?
5.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仅数对了,而且也记对了。
(三)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幼儿第二次游戏。
1.提出第二次游戏前的要求。 、
2.幼儿游戏。
3.幼儿交流。
(四)怎样夹得多--幼儿第三次游戏。
教师:每人想一想,怎样夹才能让自己夹得更多?这次夹完后不但要记录你夹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夹得最多,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对最多的一次做上标记。 、
活动反思:
《比比谁最快》,这是一堂数学课。让幼儿根据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学习用数字表达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在第一环节中让幼儿分清左右边的位置。针对这个问题有几个幼儿不是很明白,因为他们对左右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就问他们:“你们是用哪只手写字呢?”问题一结束小朋友就举起握笔的那只手,我便告诉他们就是右边,任何靠近你这只手的物品都是在你的右边;“那小朋友你们的左边在哪里呢?”聪明的他们一下就明白了,兴奋的伸出了左手。然后我利用教室里的`一些物品问小朋友这些物品分别在他们的哪一边,通过不断的提问,幼儿基本掌握了左右方向,已经把这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吸收了。
接下来就是让幼儿明白同一物体在不同方向的先后顺序,从左往右看和从右往左看位置不一样。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练习,把教具摆在了相应的位置上,有几个小朋友一下就看出了谁跑在最前面,对于这一重点我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磁性教具:另一种是请了几个小朋友上来进行操作,他们要给把相应的数字卡片分别给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小朋友这一环节幼儿一下就明白了。
《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 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以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2、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材料准备:
设置运动障碍:小河(宽30-40厘米的平行线),海绵垫,小屏风,小猴、小兔头饰若干,桃子,蘑菇若干;红五角星若干。
一、准备活动:
活动身体的各个部分
1、幼儿玩机器人的游戏:分别做上肢、下肢腰腹及全身的准备活动。
2、追逐跑(听音乐,教师追,幼儿躲闪跑)
二、幼儿第一遍游戏
1、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第一跑到小河边,双脚并拢立定跳远跳过小河;第二爬过草地;第三绕过树林原路返回;第四回到队伍时拍一下第一个小朋友的手接着玩;完全按老师规则做的幼儿能得到一颗红星。
2、 幼儿按规则游戏,教师记录结果。
3、 给完全遵守规则的幼儿得红星。
4、 集合提问:为什么他们得到了红星?为什么老师要制定规则?规则有什么好处?
三、第二遍游戏:
1、交代新规则:第一先跑到篓子处,男孩子取小猴头饰,女孩子取小兔头饰并戴好;第二双脚并拢立定跳远跳过小河;第三爬过草地;第四小兔采2只蘑菇,小猴采了3只桃子返回;第五拍下位小朋友的手继续玩。
2、幼儿按新规则游戏,教师记录情况。
3、给遵守规则的幼儿得红星。
4、小结后再次游戏,鼓励没得红星的幼儿要遵守规则。
四、评价小结活动的情况:
1、提问讨论:除了在体育活动中有规则,什么时候我们还要遵守规则?规则有什么好处?
2、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规则,有了规则我们可以有秩序、安全、愉快地活动,小朋友们就要上小学了,更要懂得遵守规则。
3、表扬三次都得红星的小朋友,教育大家向他们学习。
活动中教师记录结果如下
第一次游戏(人) 第二次游戏(人) 第三次游戏(人) 遵守规则的幼儿数 3 12 17 不遵守规则的幼儿数 17 8 3
由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教师一次次发红星进行鼓励,并采用游戏形式不断强化,遵守规则的幼儿越来越多。既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又发展了幼儿跑、跳、爬等体育技能。幼儿懂得了不仅在竞赛中速度要快,更重要的是不能违反规则。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采用多种鼓励方式强化幼儿执行规则的能力,及时地对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肯定,树立幼儿目标的信心。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开展类似的活动:制定活动区游戏规则,制定午睡,午餐的规则。
2、表扬在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的`幼儿,并给予奖励,为其它幼儿树立榜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经验。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故事虽然远离孩子们现在的生活,的但故事中冬子的具体形象所表现出的聪明、机智、勇敢、顽强等品质能激发孩子情感共鸣,冬子的年龄与大班孩子的年龄相仿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激发了幼儿探究冬子生活年代,找到了思考的话题。他们喜欢冬子,在活动中孩子能用影片的事例从不同的情节来讲述冬子的机智、勇敢等品质。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我们民族的精髓。而大班的孩子喜欢模仿英雄这对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作用。
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争抢着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在比较中孩子既感悟到今天自己很幸福,如,谢林说,我家坐在高楼大厦,我有很多玩具,而冬子是没有的 ;张恒齐说,我每天有好多好吃的食物,而冬子吃的是野菜。黄忻说我们能在幼儿园学习,而冬子没地方上学等。又促进孩子们的语言发展。
《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 3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摆放形式的影响点数20以内物体的数量。
2.比较不同数量物体的多少。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我的数学》;若干张画有圆点的图片。
2.纸面教具:
(1)《我的数学》彩色打印,人手一份。
(2)若干张画有圆点的图片彩色打印各两份。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给幼儿雪花片,引导幼儿点数。
1.将幼儿分组,每组3人,每组分得一份雪花片。
2.请幼儿数一数,然后说出每种颜色的雪花片各有多少。
总共有多少雪花片?请每位小朋友都来数一遍。
分给你们的雪花片里,每种颜色各有多少片?
你是怎么数的呢?
3.教师到每个组,让幼儿演示数雪花片的方法,引导幼儿总结出既准确又快速的点数方法。
你们是怎么数的?谁来说一下他数得对不对?
这些雪花片很多,而且摆放没有规律,怎么数可以既快又准确呢?
小结:我们可以先把同一种颜色的雪花片归在一起,然后再来点数。
二、进一步提出要求,让幼儿再尝试点数,鼓励他们想办法提高点数的能力。
如果不先按颜色分类,要怎么数才不容易出错?谁愿意来试一试?
小结:我们可以数一个、放一个到旁边,这样就不会混了。
三、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进一步增强点数能力。
规则:
1.教师当裁判,每组幼儿轮流派一位代表来参赛,同时出示两张一样的图片,请幼儿点数出圆点的.数量,看哪一位数得又快又准;
2.数得对且更快的一方得3分,数得对但慢一点的得2分,如果没有数对就不得分。几轮结束,哪一组的分数更高就获胜。
四、教师出示课件插图,引导幼儿操作《谁最多》。
这三位小朋友分别捏了多少个粘土球?
哪一位小朋友捏得最多呢?
温馨提示
1.教师在准备圆点图片时注意控制圆点的数量,不要超过20个,颜色、大小与摆放形式可以随机设计,但一定不要摆放得有规律。
2.如果有的幼儿点数能力较强,可以挑选部分幼儿轮流来当裁判。
3.在第4个环节的计分阶段,如果部分幼儿的能力已达到,可以请他们帮助统计分数。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谁最多》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读谁的钱最多感想07-05
中班数学教案示例06-15
关于中班数学教案06-22
有趣的中班数学教案08-28
排序中班数学教案05-30
对称的中班数学教案10-18
《谁藏起来了》中班语言教案08-12
《谁藏起来了》中班语言教案08-12
《谁藏起来了》中班语言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