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想要把历史写得精彩,写给老百姓们看,就有几个难点:
其一是历史书通常会带着不少名词,很难让一般人消化。譬如明朝的将军和总兵官,去翻下《明史》会发现有一大堆,祖大寿是,吴三桂是,左良玉也是,谁官大?谁管谁?要按照正规方式去解释,那么我会说总兵有好多种,像总镇一方的是镇守,最大;独镇一路的分守,次之;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名协守,再下面还有提督、提调、巡视、备御、领班、备倭等等一大串,总之十分容易让人头晕。但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这些官职就会被比喻成军区司令、军分区司令这样的现代说法,十分易解好记,而且叫人觉得也还有趣。
难点之二是幽默白话之下但要严谨。历史书不同于小说,不能戏说,更不能胡说,必须要有相当的基础和认真的态度,两者缺一不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我认为应该说是比较严谨的,态度也是认真的,可以看出他在明史上花了不少功夫。
譬如当谈到懿文太子朱标的身份时,他说“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但并非嫡子(其母为庶母)”,别看这简简单单一句话,里边就有不少内容在。曾有人指责他说:“《明史》里不是记载得明明白白吗?‘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你怎么说他不是马皇后生的嫡子?
事实上明史研究前辈吴晗就曾考证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当时朱元璋、马皇后两人已被元军阻断在两地,马皇后不在太平,因此此事可疑,同时他认为朱棣的马皇后之子身份也属伪造,因此认为朱标亦非嫡子。可见这种说法,是前人做了相当考证后的一家之说,有其成立的基础。当年明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是考据过并选择了他认为可信的一说来表述,这在历史书中是相当普遍的做法。只从这点上看,其态度就应该说是认真严谨的。当然,任何一部历史书,尤其是通史类的历史书,难免会有些差错,有的是笔误,有的是知识面所限等等,尤其在面对治史难度最大之一的明史时,可以想象当年明月的笔下也难免要有错讹。虽然错误是不能被接受需要纠正的,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作者认真的态度是首先需要被肯定的。
难点之三,是背景知识的交代。在我看来,这是非常个叫人头痛不好解决的大问题。如果是学术书,你在里边交代一堆背景知识,那就叫罗嗦、废话,这些基础知识看学术书的谁不知道?好比你一说万历朝的“癸已京察”“辛亥京察”,大家就都知道在你说什么事,而“京察”是什么意思,“大计”“铨选”又是什么意思,根本无须交代。
但是,对想了解历史又缺乏历史专业基础知识的普通读者,这些却是必须不厌其烦交代清楚的,而且你还必须说得有趣,不然的话,人还不如拿着字典辞海辞源去看《明史》好些。
那么,谁来用有趣的话语去告诉他们?这个工作谁来做,谁在做?
我想,那些认为历史书不可以幽默、白话,必须要严肃的先生们,显然是不屑于做这事的。既然他们不愿意做,那还有谁愿意用老百姓能听明白的语言,给我们这些草根们说说历史上的那些事儿,说说汉朝、唐朝、宋朝、明朝那些事儿呢?
我看只能是那些不觉得掉价,不嫌麻烦,有志于把中国历史推广到每一个普通百姓身边的人们来做,譬如阎崇年,譬如易中天,譬如当年明月。
只冲着这份心思,我就愿意给当年明月鼓鼓掌加加油。一个国家的历史,绝不只仅仅属于学术研究的,而是属于每个人、每一个普通人的,我们现在缺的也不是学术高端,而是缺向老百姓们讲叙属于他们的历史的人,央视百家讲坛的火暴,难道不是最好的注脚吗?
历史是精彩的,写一个精彩的历史给老百姓,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