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

时间:2023-09-05 14:05:32 文圣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

  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 1

  不知道大家对于咸丰帝了解的多少呢?

  今年生日过去,我便二十岁了,比咸丰皇帝登基那年的他,还要长一岁,而我,是千千万万大学生中的一位,他却要在刚刚丧父的悲伤下扛起整个社稷,承担着四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咸丰是一位苦难的皇帝,他在位十一年,无时无刻不面临这巨大的挑战。咸丰即位初年,大清国便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他命运多舛,但在位数年,兢兢业业,有过,但功不可灭。在咸丰帝之后,清朝还统治了五十年,出现了同光中兴。

  从此书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出,清朝末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看出三千年社会之变。这也许就是历史的魅力。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百家讲坛的书了,说实话,网上对它褒贬不一,它通俗易懂,它自我定义太多事实性不是那么准确。

  其实啊,在我这种历史盲面前,这算是很好的一本书了。里面有故事,咸丰和弟弟的童年;有宫斗,慈禧和丽妃的争宠;有政治,杨秀清和洪秀全的天王之争。也许里面人心的揣度夹杂了太多今天人们的认知:知道故事的结尾去猜测过程本来就是一意孤行的事,但是还是不妨碍我看完了它。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咸丰,可是书里的内容却跨度极大,从道光到同治皆有涉足。这是一个很难过的三代人,清王朝一步一步走向没落。我并不能记住清朝统治者对应的时代,可是我看到慈禧出场,看到英国军队,看到大沽炮台,这个在位十年三十一岁病逝的皇帝却让人感到悲伤。数千年未有的变故全让他赶上了,他的一生,太平天国运动,被人火烧圆明园,签订条约,甚至热河避难。用书中的话说,他责无旁贷而又无力回天。而他一闭眼,太阳就升起来了。

  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 2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一书虽然也写了咸丰帝的一生,但他的着重点并不在于这个人,而在于那个时代,时代的思想,时代的精神,时代的要求。他写的其实是一群人,一群和咸丰帝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人,作者借助当时的文献(主要是奏折和私人通信、日记)和野史笔记,将他们形象地勾勒了出来。大时代,大历史,大人物是如何浮沉的。这个命题总会吸引着人的注意。其实,在历史中,人物是常新的,但人性似乎总是共同的。读历史,更多的还是读人性。

  中国的历史,离不开权谋二字。咸丰帝其实也是善于运用权谋的。他从小就被灌输了权谋思想。在此书中,茅海建先生引用了两条野史资料,佐证咸丰是如何战胜自己的政敌奕的。当时的奕詝奕,其实也就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对于权力,或许有着天生的敏感,但是,仍是模糊的。最关键者,还是他们背后的老师。他们被老师教导该如何做,方可获取皇帝老子的.欢心。儒家的核心,在于仁,在于孝。所以,这两个野史,就在这两点着眼,证明咸丰帝是用这样的非常手段,战胜了才华横溢的奕。这其实也关乎人性。皇位是必须争的,但又要不露痕迹,所以,古往今来,争夺储位,都得利用权谋。这两个野史的真实性,可以存疑,但不能说不可能。——曹丕曹植之争,是不是如此?杨勇杨广之争,是不是如此?而咸丰帝的祖先雍正帝,不也正是因为装着一副仁孝的面目,得到了康熙的信任,最终夺得大位。——苏轼说的“想当然耳”,还是有道理的。

  咸丰帝是善于权术的。他懂得“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上位,就必须摈弃前朝重臣,重用亲信,这样才能如臂使指,也能获取威信。同时,他也善于讲究策略,懂得运用时机。在罢免穆彰阿和耆英上可以看出他对这些传统权谋的运用之娴熟。他对曾国藩的猜忌,对奕的猜忌和罢免,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君主的精明,懂得权柄的重要性。所以茅海建说:“尽管咸丰帝在诸多方面不显才气,唯独这一方面十分清醒。专制统治者对威胁自己权势的任何人与事,从来就是最灵敏,最恶感,并下手不留情的。”

  不过,他毕竟是个材质平平的皇帝,他面临的问题,既有旧的(农民起义),又有新的(外国侵略),他根本就应付不来。因此心力交瘁。甚至到了后来,他对政情几乎倦怠了,只求娱情声色,其他的,都脱卸于臣下。偏偏他在用人识人上,并不高明,甚至常常所用非人,所信任的,往往都是敷衍他,应付他,甚至是欺瞒他的,比如叶名琛、徐广缙。在这些人让他大所失望后,他似乎对汉人官员都失去了信心,所相信的,只是满人亲信。只要是官场,就充满了权力倾轧,这导致了不能合作,又严重地消耗了国力。而被事后证明为的确有能力的,能够力挽狂澜的,比如曾国藩、奕,都是他最为猜忌的,他们的获得实权,都是咸丰帝在无可奈何后,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茅海建先生在结语中为咸丰皇帝做了个盖棺论定:“他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材料。就他个人历史而言,凡是当时和后来被证明为有效的举措,如湘军、厘金、总理衙门……都不是他的创造,也都不符合他的思想;凡是他尽心尽意制定出来的政策,如怎样镇压太平天国、怎样对抗英法联军,却全不可行。他在位十一年零六个月,时间可谓不短,但我们找不出一项可以称道的大决策、可载史籍的大功绩。皇帝当到这种份上,那就不是他个人的不幸了,而是连带整个国家陷于灾难之中。”其实,从咸丰帝“知道太多的当皇帝的规范、原则、机谋、策略和秘诀,知道了太多的成功和失败的治国经验”来看,若面临的不是一个亟需转型的新时代,若面临的不是前几代尤其是乾隆帝积累下来的诸多社会矛盾,未必可以说咸丰帝这个皇帝是不称职的,但偏偏他在那样的一个时代的临界点当了皇帝,其实,就算换成奕,或许会有所不同,但大的历史方向,包括被英法联军打败,包括接受不平等条约,这些都是避免不了的。这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读史者不可不察。

《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咸丰通宝是哪个朝代的05-05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09-19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12-13

《皇帝的新装》的读后感02-18

《皇帝新装》读后感03-26

皇帝的新衣读后感02-08

皇帝的新装读书心得08-29

《皇帝的新装》读书心得03-20

草房子之之月读后感10-17

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

  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 1

  不知道大家对于咸丰帝了解的多少呢?

  今年生日过去,我便二十岁了,比咸丰皇帝登基那年的他,还要长一岁,而我,是千千万万大学生中的一位,他却要在刚刚丧父的悲伤下扛起整个社稷,承担着四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咸丰是一位苦难的皇帝,他在位十一年,无时无刻不面临这巨大的挑战。咸丰即位初年,大清国便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他命运多舛,但在位数年,兢兢业业,有过,但功不可灭。在咸丰帝之后,清朝还统治了五十年,出现了同光中兴。

  从此书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出,清朝末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看出三千年社会之变。这也许就是历史的魅力。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百家讲坛的书了,说实话,网上对它褒贬不一,它通俗易懂,它自我定义太多事实性不是那么准确。

  其实啊,在我这种历史盲面前,这算是很好的一本书了。里面有故事,咸丰和弟弟的童年;有宫斗,慈禧和丽妃的争宠;有政治,杨秀清和洪秀全的天王之争。也许里面人心的揣度夹杂了太多今天人们的认知:知道故事的结尾去猜测过程本来就是一意孤行的事,但是还是不妨碍我看完了它。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咸丰,可是书里的内容却跨度极大,从道光到同治皆有涉足。这是一个很难过的三代人,清王朝一步一步走向没落。我并不能记住清朝统治者对应的时代,可是我看到慈禧出场,看到英国军队,看到大沽炮台,这个在位十年三十一岁病逝的皇帝却让人感到悲伤。数千年未有的变故全让他赶上了,他的一生,太平天国运动,被人火烧圆明园,签订条约,甚至热河避难。用书中的话说,他责无旁贷而又无力回天。而他一闭眼,太阳就升起来了。

  读书之《咸丰皇帝》读后感600字 2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一书虽然也写了咸丰帝的一生,但他的着重点并不在于这个人,而在于那个时代,时代的思想,时代的精神,时代的要求。他写的其实是一群人,一群和咸丰帝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人,作者借助当时的文献(主要是奏折和私人通信、日记)和野史笔记,将他们形象地勾勒了出来。大时代,大历史,大人物是如何浮沉的。这个命题总会吸引着人的注意。其实,在历史中,人物是常新的,但人性似乎总是共同的。读历史,更多的还是读人性。

  中国的历史,离不开权谋二字。咸丰帝其实也是善于运用权谋的。他从小就被灌输了权谋思想。在此书中,茅海建先生引用了两条野史资料,佐证咸丰是如何战胜自己的政敌奕的。当时的奕詝奕,其实也就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对于权力,或许有着天生的敏感,但是,仍是模糊的。最关键者,还是他们背后的老师。他们被老师教导该如何做,方可获取皇帝老子的.欢心。儒家的核心,在于仁,在于孝。所以,这两个野史,就在这两点着眼,证明咸丰帝是用这样的非常手段,战胜了才华横溢的奕。这其实也关乎人性。皇位是必须争的,但又要不露痕迹,所以,古往今来,争夺储位,都得利用权谋。这两个野史的真实性,可以存疑,但不能说不可能。——曹丕曹植之争,是不是如此?杨勇杨广之争,是不是如此?而咸丰帝的祖先雍正帝,不也正是因为装着一副仁孝的面目,得到了康熙的信任,最终夺得大位。——苏轼说的“想当然耳”,还是有道理的。

  咸丰帝是善于权术的。他懂得“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上位,就必须摈弃前朝重臣,重用亲信,这样才能如臂使指,也能获取威信。同时,他也善于讲究策略,懂得运用时机。在罢免穆彰阿和耆英上可以看出他对这些传统权谋的运用之娴熟。他对曾国藩的猜忌,对奕的猜忌和罢免,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君主的精明,懂得权柄的重要性。所以茅海建说:“尽管咸丰帝在诸多方面不显才气,唯独这一方面十分清醒。专制统治者对威胁自己权势的任何人与事,从来就是最灵敏,最恶感,并下手不留情的。”

  不过,他毕竟是个材质平平的皇帝,他面临的问题,既有旧的(农民起义),又有新的(外国侵略),他根本就应付不来。因此心力交瘁。甚至到了后来,他对政情几乎倦怠了,只求娱情声色,其他的,都脱卸于臣下。偏偏他在用人识人上,并不高明,甚至常常所用非人,所信任的,往往都是敷衍他,应付他,甚至是欺瞒他的,比如叶名琛、徐广缙。在这些人让他大所失望后,他似乎对汉人官员都失去了信心,所相信的,只是满人亲信。只要是官场,就充满了权力倾轧,这导致了不能合作,又严重地消耗了国力。而被事后证明为的确有能力的,能够力挽狂澜的,比如曾国藩、奕,都是他最为猜忌的,他们的获得实权,都是咸丰帝在无可奈何后,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茅海建先生在结语中为咸丰皇帝做了个盖棺论定:“他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材料。就他个人历史而言,凡是当时和后来被证明为有效的举措,如湘军、厘金、总理衙门……都不是他的创造,也都不符合他的思想;凡是他尽心尽意制定出来的政策,如怎样镇压太平天国、怎样对抗英法联军,却全不可行。他在位十一年零六个月,时间可谓不短,但我们找不出一项可以称道的大决策、可载史籍的大功绩。皇帝当到这种份上,那就不是他个人的不幸了,而是连带整个国家陷于灾难之中。”其实,从咸丰帝“知道太多的当皇帝的规范、原则、机谋、策略和秘诀,知道了太多的成功和失败的治国经验”来看,若面临的不是一个亟需转型的新时代,若面临的不是前几代尤其是乾隆帝积累下来的诸多社会矛盾,未必可以说咸丰帝这个皇帝是不称职的,但偏偏他在那样的一个时代的临界点当了皇帝,其实,就算换成奕,或许会有所不同,但大的历史方向,包括被英法联军打败,包括接受不平等条约,这些都是避免不了的。这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读史者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