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时间:2023-06-20 11:55:36 志升 方案 我要投稿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通用12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通用12篇)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1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钦州,根据《中共钦州市委员会、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钦州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xx-20xx)〉的通知》(钦发〔20xx〕14号),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xx年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深入开展基层自治建设、城乡社区协商、关爱帮扶弱势群体、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组织体系建设等工作,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作用,全面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20xx年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基本成型;到20xx年5月,通过3年试点工作,实现社会治理手段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平安钦州建设跃上新台阶,建成全区一流、全国优秀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二、工作任务

  (一)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

  1.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度。

  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加强整体设计、整合资源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督导考核、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把社会风险防控贯穿规划、执行、监督各领域各环节,做好群众安全感巩固提升工作,推动社会治理融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2.完善基层组织运行机制。

  统筹上级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整合资金、资源、项目等,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确保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对社区内有关重要事项决定、资金使用等,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推进社区减负增效。稳妥有序推进市域内村改社区工作,同步调整或者成立党组织,跟进和加强党的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保持市域社会治理定力

  1.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全面落实市域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推动矛盾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2.抓好风险防范工程。

  健全市域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体系,依法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和重点人员教育管控,建立健全反奸防谍责任体系。严厉打击宗教极端、民族分裂、邪教活动,成立市级外来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站。加强钦州关爱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创立具有钦州特色的帮教模式。

  (三)发挥德治教化作用,促进市域社会治理内力

  1.建立道德约束激励机制。

  全面推进和规范基层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评议机制建设,设立善行榜、义举榜等平台,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形成良好的道德约束激励机制。在党委领导和有关部门指导下,全面加强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和奖惩机制。指导群团组织、协会商会等加强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建设,弘扬公序良俗。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城乡社区治理与脱贫攻坚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工作。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大力培育乡风文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农村产权制改革,因地制宜、连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改造,持续推进“美丽钦州”乡村建设,开展美丽村屯示范点创建,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平安和谐的新农村。

  (四)发挥自治强基作用,激发市域社会治理活力

  1.加强市域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全面落实镇(街道)协商,制定协商事项清单。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在基层协商中的领导作用,完善村(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市100%的村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制定县(区)职能部门、镇(街道)在村(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依法确定村社区工作事项。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合理确定其管辖规模和范围。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执法司法区域协作和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工作,100%的村社区建立村居民委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议事协商载体开展群众说是民情恳谈,百姓意识,妇女意识等协商活动,促进我市社会和谐。

  2.完善群众参与制度。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低于全市户籍人口的1‰,探索社会工作者分类分级管理办法,推进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队伍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融合发展。健全市域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汇集至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城市建成区注册志愿者占常用人口比例≧13%,农村地区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比例≧8%。每个镇(街道)设有志愿服务站,至少有1个平安建设志愿服务团队。完善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广泛动员城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搭建平行、互动、多样的群众参与平台。

  3.推进“时间银行”社区志愿服务工程。

  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人人参与城市品质提升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开展最美志愿者传帮带活动,通过“师徒传帮带”的形式开展“业务上传”给志愿者传授经验。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共圆公益梦,广泛推广钦南区文峰街道文昌社区“时间银行”经验。开展最美志愿服务单位催化志愿服务,完善灵山县三海街道双鹤社区、钦南区文峰街道文昌社区等一批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窗口”“志愿服务站”。

  (五)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增强市域社会治理动力

  1.健全公共服务机制。

  充分用好市域地方事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建立和完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进有关公共服务事项凭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一证通办”。全市90%以上的村(社区)可直接办理或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不低于90%。健全广大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机制。

  2.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

  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增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加强市域内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建立健全检查、评估、社会监督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和诚信自律。健全市域内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人才培育、资金支持机制,在市级层面培育建立与社会治理相关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县(区)、镇(街道)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活动场所覆盖率不低于50%。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开展公共服务。

  3.搭建纵向社会治理构架。

  细化本地区综治中心建设规范,实现市、县(区)、镇(街道)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实现与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调一致。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社会治理相应功能完备。依托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健全跨区域矛盾风险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市、县(区)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紧密协作的'跨领域矛盾风险综合治理机制。

  4.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程。

  加快建成“一网统筹、事事入格”的“全科网格”,把涉稳、涉民族、涉宗教等相关工作事项,以及与社会治理有关的各类事项逐步纳入网格化管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精细、便捷、高效。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各类民生需求项目以及部门分散承担、需要在城乡社区落实的事项,纳入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内容,统筹使用部门资源力量、工作经费。

  5.抓好综治中心规范建设工程。

  构建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爱帮扶弱势群体的体系,建立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机制,构建和完善为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社会支持体系。

  三、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钦州市民政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组织谋划。各科室要根据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任务落实。

  (二)明确职责任务。

  各科室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分解为可量化、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每年研究确定一批社会治理重点项目,逐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牵头科室、参与科室和具体措施,确保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加强督查指导。

  各科室要加强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督查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各类先进经验,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协调督导,适时组织专项督查。

  (四)按时上报材料。

  各科室要按照《钦州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并定期上报工作进度情况。属于责任单位职责的,请各科室于每月23日前将《钦州市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表》和相关佐证材料报牵头单位。属于牵头单位职责的,请各科室于每月23日前将《钦州市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表》和相关佐证材料报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工作情况后于每月24日前报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2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我镇决定开展20xx年度“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年”活动,以项目化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创新项目和责任分工

  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项目为市级和镇级创新项目,由综治办负责统筹推进,组织实施,抓好项目落地。还未完成的市级创新项目应继续抓好建设工作,确保实施到位。

  (一)推动多元化解,消除矛盾纠纷

  永和镇“老叔公”人民调解团。以镇聘专职调解员为主,充分发挥“老叔公”在调解工作中的优势,成立“老叔公”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室设在镇调解委和司法所,负责来访来电申请调解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责任单位:司法所

  (二)强化治安防控,升级综治中心

  永和镇综合情报指挥中心。投入专项经费,在永和派出所整合指挥调度室、视频监控室、情报研判室,建立综合情报指挥中心,优化内部运作机制,以实战实效为导向,加强对警情和信息资源的分析研判,更好地实现小案快侦、快破,实现“发案少、秩序好”。

  责任单位:派出所

  二、实施步骤

  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工作项目要按照全市性示范项目的标准和要求,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分完善细化、组织实施、总结提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完善细化阶段(5月-6月)。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工作项目思路办法,认真细化项目落实方案,研究提出具体目标、工作措施,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责任人员,确保创新工作项目落实到位。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7月-11月)。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承担起组织实施和协调推动的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统筹研究,创新方法手段,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务求创新工作项目取得实际效果。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12月底前)。边推进边总结边提高,系统梳理提炼项目创新中探索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总结,巩固提升,推动工作常态长效运作。

  三、有关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相关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社会治理法治化创新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负责,制定相应工作方案,抓好组织实施。

  二是强化宣传发动。各单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注重宣传推广,积板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综治平安建设。按照阶段目标,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新进展、新做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同时加大和上级新闻媒体联系,扩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优势,多形式、多角度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提升我镇社会治理法治化创新水平。

  三是加强督导考评。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工作项目纳入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内容。综治办将加强创新工作项目落实情况的跟踪督促检查,适时通报进展情况、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创新工作项目取得实效。各责任单位要于12月底前将项目完成情况报送综治办。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以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为目标,围绕"六点六化"(围绕"抓"点,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化;针对弱点,保持严打整治常态化;破解难点,推动矛盾化解法治化;做实支点,构建治安防控立体化;打造亮点,实施平安创建精细化;凸显高点,促进网格服务社会化)工作主线,创新综治工作方式方法,积极适应社会形势新常态,创建特色亮点,打造新品牌。

  二、主要内容

  1.建立完善群防群治机制。

  坚持"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的原则,落实群防群治队伍,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人防物防技防,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2.全面实施平安细胞工程。

  加强平安创建力度,深化平安社区(村)、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家庭等一系列平安细胞工程建设,积极发挥"五老"、网格员、中心户、楼栋长、志愿者骨干作用,营造平安创建大氛围,不断提升"一感两度两率"。

  3.加强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

  不断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着力提高信息化运用能力,加快视屏监控探头建设,实现街道和重点部位全覆盖。

  4.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推动建立完善信息化、精心化、法治化、动态跟踪、多元化解、整体联动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法律顾问制度。

  5.大力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加强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对象、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管理,加强学校、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危爆物品寄递物流专项整治,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严厉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6.夯实基层基础建设。

  加强网格化平台规范化建设,落实基层综治队伍建设,加强综治干部业务培训和法律专业教育培训,提升工作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保障综治"双创"活动顺利开展,特成立镇"双创"活动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汤敏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谢国清和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李珍任副组长,成员由综治办、宣传办、派出所、司法所、学校、卫生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双创"活动办公室挂靠综治办,由苏在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要求

  (一)提升认识。

  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双创"活动,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把"双创"活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推进。

  (二)突出重点。

  各村要结合实际,明确职责,强化举措,扎实推进平安、法治、精准扶贫纳入网格化服务平台等工作。

  (三)确保实效。

  镇综治工作专班将采取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综治"双创"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其结果作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4

  社会工作是在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职业活动。为进一步发展我市社会工作,贯彻落实全市“近邻”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场推进会议的精神,推进我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让城市更美好、治理更高效、生活更幸福,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社会治理、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持续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推动社会工作有效参与“近邻”党建、社会服务、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发挥社会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市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二)工作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12000人,运作规范、规模较大的品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到100家;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更加完善;以基层社会工作服务站点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二、工作任务

  (一)加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扶持力度。

  强化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通过提供办公和服务场所、启动资金等方式,鼓励相关专业背景的.组织和个人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大力支持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职工作人员应有三分之一以上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引导法定代表人由持有社会工作师及以上证书的专职人员担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多元发展,通过面向市场开展服务,合理收费,增强自我造血能力。(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局、税务局,各区人民政府)

  (二)加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监管。

  建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登记审查制度,重点加强对拟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发起人、拟任负责人的资格审查,严把入口关。进一步健全监管和退出机制,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及时淘汰内部治理混乱、服务水平低、社会信用差、长期不开展业务活动等情况的机构。建立完善社会工作服务投诉、举报受理机制,依法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行业纪律惩戒等情况。(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公安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形成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相互衔接的职业水平评价体系。支持有意愿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但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系统化训练,鼓励社会工作相关领域人员考取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责任单位:市民政局、人社局,各区人民政府)

  (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训。

  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和提升工程,每年组织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确保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不少于80学时。实施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培养工程,每年培养20名具有较高实践和指导能力的专业社会工作督导者。(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五)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保障机制。

  对聘用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工资待遇。对以其他形式就业于基层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和企业且专职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人才,鼓励用人单位综合职业水平等级、学历、资历、业绩、岗位等因素,以不低于上年度厦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合理确定薪酬。(责任单位:市民政局、人社局、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六)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

  贯彻落实厦门市“人才新政45条”,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对入选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厦门市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按规定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奖励。鼓励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依法参政议政。加大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对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按照规定享受户籍落地、保障房申请等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人社局、公安局、住房局,各区人民政府)

  (七)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网络服务平台。

  利用“智慧民政”工程,建设社会工作服务信息系统,加强数据连通共享,汇聚服务资源,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实现专业人才在线登记、服务机构线上备案、服务项目有效管理。依托互联网供需平台,打造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之间零距离、精准化的对接机制。(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八)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

  稳步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工作、社区矫正、卫生健康、纠纷调解、应急处置、优抚安置、信访调处等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做强做优针对低保、特困、困境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困难妇女、退役军人等群体的社会工作服务。推进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运营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或孵化基地。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相关领域社会工作服务。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操作规程和评估办法,由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责任单位:市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卫健委、退役军人局、应急局、信访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各区人民政府)

  (九)搭建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

  依托街(镇)党群服务中心或其他公建设施设立街(镇)社会工作服务站,支持有条件的社区(村)设立社会工作服务室。以街(镇)为主体、社会工作服务站(室)为平台,建立健全街(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整合各类政府购买服务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近邻敬老、医疗、扶幼、济困、助残、文化、育德、关爱等服务,实施“邻里守望”关爱行动,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十)规范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购买。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采取项目购买方式,在预算资金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签订期限最长3年的服务合同。对服务项目验收或者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的供应商,可以按照我市政府采购相关规定,申请续签服务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服务项目验收或者绩效评价结果不合格的,依法终止合同,并依法追究违约责任。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人力成本核算制度,以上年度厦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核算人力成本,确保人力成本不少于购买服务项目总经费的70%。在完成服务指标和质量的情况下,允许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所承接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金有适当结余,用于机构事业发展。(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十一)完善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机制。

  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原则上每一执行年度末开展1次评估,首次购买的可以酌情开展中期和末期评估。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评估办法为依据,根据所购买的服务项目性质、服务内容,参照合同约定的服务指标和要求,差异化制定评估标准,客观、公正开展评估。委托第三方评估的,应选择具有丰富社会工作服务领域评估经验的专业机构。(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十二)加强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建设。

  鼓励各区成立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推动辖区社会工作行业健康发展。完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支持行业组织开展各服务领域的专业培训、督导、评估和实践研究。推进社会工作行业自律管理,制定运营管理、信用建设、信息公开、纪律惩戒等规范,完善纠纷调处、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加强社会工作行业自我管理和监督,促进行业交流互动。(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党对社会工作领导,推动社会工作参与近邻党建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民政部门要积极协调财政、人社、教育、公安、司法、卫健、退役军人事务、应急管理、信访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共同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政府要把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部署。

  (二)加大资金支持。

  各级财政部门要把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统筹安排社会救助专项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等,大力支持社会工作发展。促进慈善工作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鼓励慈善组织委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慈善服务,推动慈善从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救助与精神慰藉、能力提升、构建社会支持并重转变,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

  (三)加强宣传研究。

  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当中的重要作用,宣传社会工作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鼓励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开展两岸社会工作交流,加强理论研究,探索社会工作创新发展。

  (四)加强督办落实。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本实施方案和分工,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完善配套政策,抓好贯彻落实。民政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5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扬发〔20xx〕24号)、《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扬发〔20xx〕25号)文件精神,推进民政领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不断优化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持续加大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推进力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二、重点任务

  (一)夯实社区治理功底,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1、完善社区治理架构。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广建立城市社区治理委员会,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基础,村(居)民为主体,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继续推进“政社互动”,进一步厘清乡镇(街道)和村(居)民委员会的权责边界,修订社区允许盖章目录清单,执行准入制度,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2、强化社区民主自治功能。

  深入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依法组织开展新一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确保到20xx年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70%。制定城乡社区协商规范化指引,指导城乡社区协商向标准化、制度化推进。积极开展引导社区开展“微”自治活动,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将自治向小组、楼栋、院落、街坊等治理末梢延伸,引导居民在网格内开展协商议事活动。

  3、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持续推行“全科社区工作者”服务模式,今年底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精力和时间进网格开展管理服务工作。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完善社区组织发现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参与的工作体系。培育一批城市“三社联动”示范社区,逐步扩大农村社区试点范围。

  4、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体系建设,推动各地建立城乡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继续执行工资自然增长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吸引优秀人才到社区一线干事创业。实施“社区书记(主任)十百千培育计划”,全面开展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到2025年,培训1000名以上社区工作者,培育100个以上优秀社区负责人,重点培育10名以上全省有影响、全市起示范的名优社区主任并纳入组织部高层次人才计划,着力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二)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

  1、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指导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立孵化培育资金,建设孵化基地,为初创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益创投、补贴奖励、活动场地、费用减免等支持。到20xx年50%的街道(乡镇)和20%的.社区要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2、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通过简化手续,积极发展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和居民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特别是社会工作机构,重点培育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特定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支持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社区照顾、精神慰藉等服务。

  3、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建立多元化、制度化的资金保障机制,协调财政局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指导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引导政府资金、社会资金等向社区社会组织和服务项目倾斜。指导各县(市、区)乡镇(街道)编制年度购买服务计划,制定并公布乡镇(街道)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三)完善社会工作政策,强化专业力量支撑

  1、不断完善社会工作相关政策。

  加强调查研究、政策拟定力度,建立健全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长效机制,与相关部门探索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职称岗位开发、队伍建设、社会工作服务规范等制度,持续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化、制度化、专业化进程。

  2、加大社工机构经费支持力度。

  协调有关部门逐步扩大财政资金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支持规模和范围。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支持力度,扶持壮大社会治理急需、具有发展潜力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稳定化、制度化的经费保障机制。

  3、强化社工机构发展与引导。

  引导社工机构根据自身工作特长,聚焦明晰自身工作范围、服务对象、服务专长,加大综合性、专业性社工机构发展支持力度。根据社工机构运营中的具体需求,开展专项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优秀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及有关专业人才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奖励。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市民政局市域治理民政领域专项工作小组,办公室、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社会组织管理局、慈善与社会工作处等处室共同参与,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负责统筹协调整体工作,其他业务处室按既定工作任务稳步推进。

  2、狠抓调研创新。

  各相关业务处室,结合长期工作计划,在市域治理工作中要进行体制机制探索,加大基层调研走访力度,参考借鉴周边省市和基层优秀做法,推进民政领域市域治理体系创新创优。

  3、加大宣传报道。

  对照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市民政局要对在市域治理工作中产生的具有探索引领性的工作事项、突出个人事迹、典型工作模式进行大力宣传,并及时和上级部门沟通推荐。

  四、强化督导

  把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镇平安建设和综治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镇各有部门,要认真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6

  洪家村地处平定乡中部,位于梨温高速和杭长高铁之间、梁余线道旁,是余江区第三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村,全村共有114户427人,常年在外人口180人。从前,这是个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青壮劳力大多长年在外务工,留在村里的是被戏称为386199部队的留守妇女、儿童、老人。村容村貌长年不变,多年来村里除了增盖几栋砖瓦房外,其余仍是“多年如一日”,危旧空心房屋日益倒塌破败,沦为蛇鼠虫蚁巢穴,村内小路泥泞杂草丛生,出行可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高耸的院墙既阻碍了道路的交通,也筑起了邻里之间心灵的围墙,主妇们常因一点鸡毛蒜皮小事恶语相向,三尺地基你争我夺。

  20xx年,洪家村被列入我区第三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村,村里在乡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民主推选,选出了一批在村内威望高、品质好、热心建设家乡的带头人,建立起了村民事务理事会。新当选的理事们下定决心,统一信念,一定要抓住宅改契机,要在不失乡愁的基础上建设新的农村,从根本上改变洪家的村容村貌。

  一、结合“宅改”,推进村容村貌大转变。

  理事会建立起来后,经过走访调查、会议讨论,一致认为要想有效推进宅基地改革,扭转洪家落后面貌,必须充分争取和发挥在外乡贤的充分支持。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在外乡贤们的根始终深植于洪家这片沃土,他们人虽长年在外,但是始终牵挂着家乡。

  一是慷慨解囊,众人拾柴火焰高。洪家乡贤助力一改促六化,集资启动资金到账47万。在外经商的洪冬金在看到宅改后的变化,听闻家乡要新农村建设提升,便主动捐助3万元用于购买洪家"门面石"。洪摇堂捐助休闲广场上的`建设用具。洪巧俊、洪瑜君捐助图书馆书籍。古井、健身器材、果树绿化、八角凉亭、路灯等都是乡贤捐助的。在外乡贤一心为家的行动感染着每一户村民,他们自发集资4万元用于河边路段建设,理事会为了激发群众动力,对捐资人员进行张榜公示。理事长洪炳金说:“我们村庄因发挥了乡贤的作用,变化极大,已经有越来越多乡贤主动找到我们理事会,说要帮助自己村庄变得更好”。

  二是借力打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农村老人大多对于宅基地的认识停留在表面,认为宅基地是祖业,一些村民对于要拆自己房屋的做法十分不认同,甚至阻挠村干部、理事的工作。为此,洪家乡贤主动做好自己家、亲戚家老人工作。对于思想顽固不化、寻衅闹事的村民,乡贤都会利用过节回家的时间,共同上户做思想工作,直至做通。

  三是头雁先飞,引领改革矫健步伐。在知名人士的带动下,全村青年人越来越多投入到家乡的建设当中,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洪天辉、洪继华在20xx年6月宅改后创立了“青农基金会”,建立了“店上洪家青农基金会”微信群,从刚开始的16个人,到现在发展成62个人,人心齐,泰山移,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村庄能变得更好。结合精准扶贫工程,青农基金会成员深入走访了42户人家,并给予每户贫困户3000元的帮助,走访了70岁以上老人40个,每人捐助100元、一桶油、一包米。

  二、结合“平安建设”,推进“和谐洪家”新进程。

  一是搭建智慧社区格局。平定乡洪万村洪家组在全乡范围内率先建成村小组综治中心1个,综治中心位于崇文图书馆二楼,建筑面积138平米,设有矛调室、综治工作室、党员活动室、会议大厅等。村内安装太阳能路灯19盏,枪式监控探头10个,基本实现了村内主要道路亮化无死角,监控无死角,综治中心视频监控实现视播一体,即定点广播对应相应监控探头,从监控中当场发现可通过定点广播即时提醒周边群众,治安状况得到极大提升。

  二是深入开展村民民主自治。始终坚持“德治为先、法治为本、自治为基”原则,洪家村先后建立起了村民理事会、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义务治安巡逻队等多支队伍,法律明白人占总户数比重超过15%,有力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水平。

  三是完善矛调机制。结合“乡、村、组、调解员”四级调解网络体系,洪家小组建立调解委员会1个,选聘委员6名,义务治安信息员15名,做到“五个有”:有组织机构、有调解人员、有调解场所、有调解制度、有调解台帐,发动综治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弘扬“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共调解邻里纠纷6件,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四是推行综治银行积分制。通过以规促德、以文养德、以评树德的模式,建立综治哨所,对村民“三治联动”行为进行积分制评价,促使村民道德文明水平提升。

  五是精心打造综治宣传工作亮点。洪家村紧邻杭长高铁,村内因地制宜,精心打造了一条百余米长,面积达1500余平米的铁路护路知识宣传长廊,有力的推动了铁路护路观念的普及。

  六是做好扫黑除恶专项工作。扫黑除恶宣传发动工作深入人心,理事会组织召开扫黑除恶专项群众大会1次,发放扫黑除恶宣传单100余张,扫黑除恶深入人心。

  七是打通民意传导通道。通过开设流动意见箱,避开农忙时节,到田间地头搜集群众意见120余条,积极为民排忧解难。

  八是开展“好婆婆”和“好媳妇”评选活动。对于获奖的农户,由青农基金会给予获奖的家庭每户1000元的物质奖励。

  三、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大变革。

  宅改后,洪家村持续开展新农村建设,先后建起了幸福楼、崇文图书馆、留守儿童快乐之家、农耕广场、文化广场。

  一是老有所终。村里新建的幸福楼建筑面积达251平方米,共有房间8个,现用于五保户居住。

  二是幼有所长。73岁的退休老教师洪光华在崇文图书馆义务开办起了留守儿童快乐之家,30余名留守儿童在洪老师的带领下读诗、练字、下棋、跳舞,还可以通过视频连线在外务工的家长们进行亲情对话,消除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壮有所用。崇文图书馆占地面积138平方米,收藏种养殖技术等书籍等3000余册,村民们闲暇时也可来此看书放松,汲取新生知识。

  四是老有所乐。村里出资购买了电影放映设备,村民可免费观看电影,安装了健身器材,引导村民锻炼身体,还帮助留守妇女们组建了广场舞舞蹈队,进行免费教学。如今每天晚饭后,妇女们不再像从前一样流连于麻将桌上,而是在文化广场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如今的洪家村,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好一幅大同世界的美丽画卷。继孝思,笃人伦,醇风俗,厚人心,体验感、幸福感、获得感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最好的来源,在这个过程当中,洪家村风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现在的洪家村,路宽了,景美了,人心也齐了。

  洪家村以社会治安综治治理工作为抓手,以宅改为契机,有力助推促进六化协调发展,通过深化盘活利用空闲宅基地,做好新农村提升工作。下一步,洪家村将继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滨水广场,打造休闲鱼塘,积极发展集体产业,助推本村各项改革,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7

  一、加强对综治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制

  村两委班子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本村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常抓不懈。年初,及时成立了村综合治理委员会、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普法依法治村领导小组,村帮教安置领导小组,村反对邪教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主要领导兼任组长,将总支部书记、主任、村两委成员、各承包组长纳入了领导小组成员。形成了书记亲自抓,治保主任具体抓,成员全力抓的良好局面。与各承包组长和相关企业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禁毒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制定了比较具体的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社会治安一票否决,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从而保证了综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强化工作措施,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平安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大力推进农村基础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全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深入开展“平安村”“平安单位”创建活动。上半年,我们认真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将“平安村”、“平安单位”的创建活动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掀起了平安建设的高潮。同时,掌握各承包组情况,严格按照创建标准,抓申报、抓创建,使平安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民心。同时,严格落实镇综治办例会制度,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予以解决,居两委职责明确,有效的推动了民主管理和依法治居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是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1—6月份,共调处矛盾纠纷10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达到90%。收到上访信件2件,接待处理群众来访10起。我们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和部署,进一步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扎实工作,全村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首先是强势发动,营造氛围。多次召开会议,宣传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的目的意义,为当前营造和谐稳定的新农村创造了条件。其次是村组上下联动,认真梳理排查矛盾纠纷。7—12月份共排查梳理出10件重点矛盾纠纷问题,其中:涉及人数较多的1起,其它9起。属于土地承包2起,界址纠纷6起,邻里纠纷2起,目前正在积极进行调处。

  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全面启动“六五”普法工作。今年以来,共举办法制讲座班2次,培训人员100余人,重点对《村委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家庭法》、《种子法》等法律进行了宣讲。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年打算

  今年以来,全村综治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组、户打防控体系没有发挥出预期的应有作用,今后需加大综治经费的投入,以提高联防员、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农村调解力量不足,个别纠纷案件不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三是综合治理信息交流和反馈制度不健全,一些上访纠纷根本未经组、村处理,个别村民就越过镇上访到县政府了,使下面工作很被动。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下一年的工作中进一步拓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逐步研究解决,以期全村的综治工作能够取得更大进步。

  下一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要将社会稳定做为当前的一项大事抓稳、抓实。我们要将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全面引向深入,全力调处化解前一阶段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坚持边排查、边调处、边上报。一要切实做到“二得两化解”、“三减”、“四到位”,即矛盾纠纷控制得住,调处得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力争做到越级上访减少,热点、难点问题减少,事件减少。做到排查、调处、防控、宣传四到位。二要采取集中排查与分散排查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边排查边调处,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进行拉网式排查调处。针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按照“谁管理,谁负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把化解矛盾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做到有领导负责,有专人处理,有调处方案,有解决时限,按照公开、公正、依法调解的原则,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三要深入村、组、户,了解掌握信访苗头,做到底子清、信息灵、情况明。四要充分发挥村民事调解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多方努力,推动问题解决,达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落实。五要依法办事,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对各承包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做好法制宣传和稳定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渠道,到上级司法部门请求解决。

  二是加强基础工作,着力解决社会治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一要全面加强基础工作。要全力配合镇综治办完善综治工作台账的健全、规范工作,各种资料齐全。二要全面加强帮教工作。按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要重点以青少年群众教育管理与服务为突破口,加大对未成年子女、闲散未成年人、边缘学生群体和违法青少年的帮教服务,使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取得新成效。三要认真落实关于排查整治农村治安混乱地区、推进农村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对本村和企业内部及周边地区进一步加大重点整治力度,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8

  一、齐抓共管把村治安作为村建设的保证:

  1、认真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加强村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切实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村建设综合治理工作。

  2、进一步加大创建平安社会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治安志愿者的活动中。村动员辖区内的村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主要村民院落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使我们的创建平安社会活动宣传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完善组织网络和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村群防群治工作组织健全,今年,我村组建了一支巡逻队,村巡逻队队员每天佩戴义务巡逻袖章下户巡逻已形成制度化。村上还给巡逻队配备了警棍、喷雾器、手电筒等器材,村工作人员还做好了值班安排,每天分班分组地按照预定时间、班次、巡逻路线进行巡逻,保证24小时都有人值班,24小时都有人巡逻,并做好巡逻记录。通过提醒村民加强防范,村民群众防范意识明显提高,防范力量建设显著增强,自开展巡逻以来,我村治安、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刑事案件发案率得到有效遏制,村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4、20XX年度我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规定今年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群防群治工作上,我村为了更好地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降低发案率,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以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为突破确保村民院落发案率的下降:

  1、加强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严抓人口管理工作。村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员,重点人员进行调查、登记。目前我辖区内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为53人,共有出租房屋户23户。每一户出租房屋业主均与村签订治安责任书,村每月对出租房屋进行治安查验至少1次以上,流动人口登记率达100%。

  2、督促辖区周边企业单位坚持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谁出租、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严把流动人口流入关,做到来路明、底子清、管得住,确保外来人员不失控。

  三、深入开展禁毒、强化居民防范意识:

  1、结合禁毒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无毒村的创建工作,以不让毒品进我家等活动为切入点,在村内以禁毒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活动形式,加强了村民的禁毒意识。目前我村无新滋生吸毒人员,无制、贩毒行为。

  2、我们一直没有放松对xxxx组织的警惕。一方面我们经常下到群众当中去,通过与群众的交流,从中了解是否有新滋生习练者,做到发现一个,帮教一个。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向我们揭发、提供xxxx组织的非法活动,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由于一直以来我们在辖区内做了大量的宣教工作,所以至今没有发现有新滋生习练者及习练者发动的集体闹事、集体上访事件,也没有发现xxxx组织发动的非法活动。

  四、围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好两劳帮教、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的预防调解工作:

  1、村委会以板报、宣传栏等形式,组织辖区村民全面开展法律进村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各项普法宣传工作,营造辖区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我村今年悬挂各类法制宣传横幅及海报5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单700余份,参加司法局法制培训1次,通过开展法律进村活动,增强了村居民的法律知识,使居民懂得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了居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2、截止至今,我村共有刑释解教人员12人其中:刑满释放人员12人。解除劳教人员0人。村结合每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建档登记,村帮教小组定期走访,了解两劳人员的'思想动态,开展经常性的帮教工作。

  3、积极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各类矛盾激化的原则,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今年,调委会共接受调解纠纷2起,排查率100%,调成率100%。

  通过一年的综合治理工作运行,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街道综治办的领导下,结合我们村的实际,扎扎实实的开展好各项稳定工作,改正存在不足之处,努力为村民营造一个安定、繁荣、祥和的生活环境。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9

  上半年以来,我村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深化平安村创建工作,为全村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领导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由村支部书记为本村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综治工作的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并建立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中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人员具体抓的格局。定期研讨工作,制定综治工作方案,切实把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完成综治主要责任任务和工作目标,维护社会政治和社会治安稳定。

  二、建立整体防范机制,充分发挥网络作用

  1、认真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加强全村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深入推进平安村创建,在“综治宣传月”活动中,听取民意、了解实情,解决本地区社会矛盾和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切实地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本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2、完善组织网络和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建立并充实六支队伍人数,以基层自治机构为基础,以群防群治队伍为依靠的综治工作网络的社会整体防范机制。打牢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根基,提高治安的`整体防范功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上半年我村共出动义务巡逻队100余人次,要求巡逻队员每天佩戴巡逻袖章,在各村民小组、重要部位、重要路段、船港码头进行治安巡逻和宣传防范工作,同时还配备了小喇叭,通过播放喊话录音提醒村民加强安全防范,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深入开展禁毒、消防与邪教警示教育、强化居民防范意识

  1、结合禁毒、消防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消防安全防范和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六月份积极组织“不让毒品进我家,消防安全处处防”的活动。平时不间断地在社区内以横幅、画报、宣传单等形式,将防范知识宣传到每家每户,截止目前为止,我社区村民无一人有吸毒状况。

  2、我们一直没有放松对邪教组织的警惕。一方面我们经常下户与群众交流,从中了解是否有新练习者。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向我们揭发、提供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

  四、加强对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和小区安全的建设

  加强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严抓人口管理工作。我们不定期的对辖区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员、重点人员进行调查、登记。并对每一户出租房屋业主均与社区签订治安责任书,租赁协议书,建立一户一档等。

  五、抓好纠纷矛盾的预防调处工作和两劳帮教工作

  1、村委会以板报、讲座、宣传栏等形式,积极开展各项普法宣传工作,营造辖区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上半年学习了《信访条例》、《渔业法》、《治安防范知识》等,同时悬挂各类法制宣传横幅2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单400余份,通过开展法律进村组活动,增强了村民的法律知识,使村民懂得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了村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2、积极排查和化解纠纷矛盾,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各类矛盾激化”的原则,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上半年,调委会共接受调解纠纷2起,调解率100%,调成率100%。

  3、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我村新增一例两劳人员LISAN,4月份从广西刑满释放。我们及时接回后,对其采取了一定的帮教措施,得知他家没有住房,我们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解决建房指标,同时,按照上级规定,完善刑释解教人员“一表三书”,规范日常管理。

  通过半年来的综合治理工作运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存在许多不足,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抓好本地区的各项社会稳定工作,同时以实际出发,针对性开展一些有利于社区的特色工作,为今后辖区的稳定、和谐打下扎实基础。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10

  xx村的人民调解工作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领导下,主要抓预防:一是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经常深入到村民群众中了解村情民意。二是治保员和人民调节员既是工作人员又是矛盾纠纷信息员,利用他们入户走访的时间对本村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通过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我们掌握了调处矛盾纠纷的主动权,提高了矛盾纠纷调处的成功率。对已处理的'纠纷,建立回访制度等防范措施,把排查、调解、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抓早抓小,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及时有效地消除长松村不安定隐患,规范了调解程序,使调解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在调解矛盾纠纷中,我们做到情、理、法结合,动之以情,明之以理,晓之以法,严格遵守调解程序,注意选择调解方式。在查明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调解程序,帮助当事人达成,对于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也在稳定事态的基础上,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一、调解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

  1、人民调解工作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矛盾激化,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我们选择有诚心、热心、耐心的人作为调委会成员,能够及时主动介入矛盾,及时依法调处,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完善调解组织功能,强化调解职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基层纠纷和矛盾中所起的作用。

  3、开展基层法律服务,面向群众,提供各种法律咨询,向村民开展一些法律服务和法律宣传活动。

  二、社区矫正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

  我们始终坚持把“教育、感化、挽救”这一工作方针作为安置帮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安置帮教工作新路子,建立帮教小组,责任到人,做到出来一个教育一个,减少重新犯罪,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措施如下:

  1、为了使帮教工作切实有效,我们对安置帮教人员进行登记注册,办理有关帮教手续以便于我们进行帮教跟踪服务。

  2、经常主动帮教人员谈心,具体由人民调解员和帮教人员进行面对面对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其生活困难的地方进行帮教,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事感人,想方设法帮助帮教人员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难题。

  20xx年村调解工作抓得紧,信息畅通,宣传工作到位,使很多矛盾纠纷都被清除在萌芽之中,实现了调解无空白、隐患无死角,为给村村民一个治安良好、环境整洁优美,人际关系和揩的新型文明村而努力奋斗。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11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朔良镇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宗旨。现将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中几个方面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乡村环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

  朔良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人。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朔良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治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图、一个曝光台、一封信、一评比)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全镇共投入资金25万元,清理村庄垃圾206吨、清理乱堆乱放1931处、清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乱搭乱盖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拆除农村危旧房37栋1246、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100处、废弃建筑残垣断壁3处。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镇列入基本整治型村庄数量为13个屯,分别是杏花村百罡屯、那腾村塘江屯、那腾村那耀屯、宝达村那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朔良村子贡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作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截止目前13个都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剩杏花村百罡屯、南立村那朝屯2个村庄规划也已经上报住建规划部门。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乡村自治建设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会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地实施开展并抓出成效,镇村分别建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职责。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开会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力求公开的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档案齐全。

  三、乡村法治建设

  (一)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1.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监督各村落实党建制度,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子成员加强对联系村党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的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1.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治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实效。同时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联调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解业务培训。

  2.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广“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3.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

  4.村级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1.调处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相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协同配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2.排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处会议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调处工作例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梳理、上报。

  3.完善逐级调处制度。从村级开始逐级调处,层层上报。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4.完善调处排查制度。排查方式采取拉网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准、排得快、上报及时为标准,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保证了矛盾纠纷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

  四、乡村德治建设

  1.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2.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淳朴民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3.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先后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嘹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类表演的指导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朔良镇是我县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群众环卫、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存在不少封建陋习。

  六、下步工作方向

  1.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扶持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不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岸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12

  为推进我县法治乡村建设,实现乡村依法治理,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按照县委、县政府转发的《进贤县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xx-20xx年)》(进字〔20xx〕13号)、中共进贤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进法委发[20xx]8号)和省市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村,完善村民自治,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不断提升全县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二、总体目标

  (一)农村基层民主更加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更加完善,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发挥作用,农民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

  (二)努力实现涉农法律制度更加完善,乡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农村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乡村(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到 2025年,逐步实现“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覆盖,切实做到提质增效。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全覆盖。

  (三)到 20xx 年,乡村(社区)法治可信赖、权利有保障、义务必履行、道德得遵守,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社区)社会和谐稳定开创新局面,乡村(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法治乡村(社区)建设成效显著。

  三、建设名单

  在全县各乡镇(含城市社区管委会)各选取一至两个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村,作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示范点,名单如下:

  白圩乡白圩村、长山晏乡五桥村、李渡镇文丰村、文港镇周坊村、温圳镇罗家村、下埠集乡港东村、罗溪镇三房村、张公镇邵窝村、七里乡罗源村、前坊镇桂花村、三阳集乡三阳村、三里乡新强村、梅庄镇新瑶村、二塘乡新源村、钟陵乡三岸村、南台乡上塘村、池溪乡池溪村、民和镇凤岭村、山前村、城市社区管委会青岚社区、滨湖社区。

  四、建设内容

  (一)加强党的领导,突出党建引领

  1、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积极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社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选优配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

  (二)加强自治建设,完善自治机制

  1、完善民主选举。严格依法选举产生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居)民小组长,村(社区)宣传换届选举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到位,选举程序规范、合法、公开,选风选纪良好,村(社区)组织选举结果符合规定。

  2、推进民主决策。村(社区)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坚持村(居)民会议制度、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等民主决策相关制度,会议记录、工作资料完整、规范。

  3、强化民主管理。健全村(社区)各种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印章管理制度、村(居)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民主管理相关制度。

  4、加强民主监督。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作用发挥明显,村(居)务决策、财产管理、工程项目等情况得到有效监督。

  5、规范民主协商。实施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各类协商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商工作机制,合理确定并细化协商内容,定期研究协商中的重要问题。

  (三)加强法治建设,提升法治能力

  1、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村(社区)建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配备法律顾问,重大事务积极征询法律顾问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群众法律需求,为村(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2、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运用多种载体和形式学习宣传宪法、党内法规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学法,村(社区)积极培养“法律明白人”并发挥作用。

  3、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建有功能完备、设施健全的法治讲堂、法律图书角、法治志愿者队伍、法律顾问工作室、法治宣传栏“五个一”,通过以案释法、法治文艺演出、法律讲座、法律图书角、法治文化阵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建设村(社区)法治文化,因地制宜推广“村民说事”、社区“法律之家”“幸福圆桌会”等做法,打造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有效的法治文化阵地。

  4、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村(社区)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坚持在法律框架内管理公共事务。

  5、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完善红白理事会、评选星级文明户等,改善不文明行为,培育文明新风。

  6、推动基层志愿服务。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在村(社区)治理的协同作用,培育壮大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开展公益活动的同时,对群众进行法律和道德宣传教育。

  (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群众安居乐业。

  1、国家各项惠农利民政策得到落实,依托乡村自然资源、人文禀赋、乡土风情及产业特色,发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传统文化、餐饮、旅游等休闲产业,村民收入持续增加,无贫困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在当地处于领先水平。

  2、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村民关系平等和谐,群众安居乐业。

  3、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净化,人与环境和谐友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升,满意度不断提高。

  五、建设步骤

  (一)动员部署。

  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要担负起组织领导责任,及时向村(社区)传达建设活动要求,并动员一切力量,参与到“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中来。

  (二)建设阶段。

  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要指导所辖村(社区)制订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凝聚建设工作共识,确保建设活动取得实效。各建设村、社区要按照建设标准、命名办法扎实开展建设活动,在10月上旬前完成建设任务。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将加强对建设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三)验收和复核。

  10月下旬,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将按照建设指导标准对各乡镇建设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进行检查验收,经验收为合格的建设村(社区),作为示范建设点,带动其它村(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未完成建设任务的乡镇将扣除当年高质量考核中相应分值。

  同时,按全国和江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管理办法,对示范点按“坚持保证质量、发挥实效、示范引领、动态管理原则”进行管理,县司法局每年六、七月份进行一次检查,每两年省市普法办对已获得全国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的.村(社区)进行复核,经复核合格的保留其称号,经复核为不合格的,撤销其称号,并扣除当年高质量考核中相应分值。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

  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要充分认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实施,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持续推进。

  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应按照建设工作指导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后要扎实推进,认真落实,按期按质完成创建任务,确保建成一个至两个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示范点。其它村、社区也要参照创建标准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确保创建工作持续推进。

  (三)加强指导。

  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要探索村(社区)特色,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指导验收,择优申报推荐参评全国、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四)动态管理。对经验收为合格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已取得国家、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的,要采取定期不定期明察暗访、学习观摩等形式进行复核,复核结果纳入全县高质量目标内容进行考核,确保创建工作的严肃性。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通用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相关文章: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精选6篇)11-21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03-10

基层治理示范村方案11-21

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方案04-01

基层治理示范村方案(精选6篇)11-18

村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汇报(精选11篇)11-21

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精选34篇)05-12

社区基层治理项目方案(精选6篇)05-12

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方案03-09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通用12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范文(通用12篇)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1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钦州,根据《中共钦州市委员会、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钦州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xx-20xx)〉的通知》(钦发〔20xx〕14号),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xx年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深入开展基层自治建设、城乡社区协商、关爱帮扶弱势群体、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组织体系建设等工作,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作用,全面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20xx年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基本成型;到20xx年5月,通过3年试点工作,实现社会治理手段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平安钦州建设跃上新台阶,建成全区一流、全国优秀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二、工作任务

  (一)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

  1.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度。

  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加强整体设计、整合资源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督导考核、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把社会风险防控贯穿规划、执行、监督各领域各环节,做好群众安全感巩固提升工作,推动社会治理融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2.完善基层组织运行机制。

  统筹上级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整合资金、资源、项目等,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确保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对社区内有关重要事项决定、资金使用等,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作用。推进社区减负增效。稳妥有序推进市域内村改社区工作,同步调整或者成立党组织,跟进和加强党的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保持市域社会治理定力

  1.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全面落实市域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推动矛盾风险防范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2.抓好风险防范工程。

  健全市域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体系,依法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和重点人员教育管控,建立健全反奸防谍责任体系。严厉打击宗教极端、民族分裂、邪教活动,成立市级外来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工作站。加强钦州关爱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创立具有钦州特色的帮教模式。

  (三)发挥德治教化作用,促进市域社会治理内力

  1.建立道德约束激励机制。

  全面推进和规范基层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评议机制建设,设立善行榜、义举榜等平台,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形成良好的道德约束激励机制。在党委领导和有关部门指导下,全面加强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和奖惩机制。指导群团组织、协会商会等加强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建设,弘扬公序良俗。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城乡社区治理与脱贫攻坚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工作。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大力培育乡风文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农村产权制改革,因地制宜、连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改造,持续推进“美丽钦州”乡村建设,开展美丽村屯示范点创建,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平安和谐的新农村。

  (四)发挥自治强基作用,激发市域社会治理活力

  1.加强市域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全面落实镇(街道)协商,制定协商事项清单。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在基层协商中的领导作用,完善村(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全市100%的村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制定县(区)职能部门、镇(街道)在村(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依法确定村社区工作事项。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合理确定其管辖规模和范围。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执法司法区域协作和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工作,100%的村社区建立村居民委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议事会理事会等议事协商载体开展群众说是民情恳谈,百姓意识,妇女意识等协商活动,促进我市社会和谐。

  2.完善群众参与制度。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低于全市户籍人口的1‰,探索社会工作者分类分级管理办法,推进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队伍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融合发展。健全市域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汇集至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城市建成区注册志愿者占常用人口比例≧13%,农村地区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比例≧8%。每个镇(街道)设有志愿服务站,至少有1个平安建设志愿服务团队。完善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广泛动员城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搭建平行、互动、多样的群众参与平台。

  3.推进“时间银行”社区志愿服务工程。

  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人人参与城市品质提升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开展最美志愿者传帮带活动,通过“师徒传帮带”的形式开展“业务上传”给志愿者传授经验。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共圆公益梦,广泛推广钦南区文峰街道文昌社区“时间银行”经验。开展最美志愿服务单位催化志愿服务,完善灵山县三海街道双鹤社区、钦南区文峰街道文昌社区等一批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窗口”“志愿服务站”。

  (五)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增强市域社会治理动力

  1.健全公共服务机制。

  充分用好市域地方事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建立和完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进有关公共服务事项凭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一证通办”。全市90%以上的村(社区)可直接办理或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不低于90%。健全广大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机制。

  2.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

  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增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加强市域内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建立健全检查、评估、社会监督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和诚信自律。健全市域内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人才培育、资金支持机制,在市级层面培育建立与社会治理相关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县(区)、镇(街道)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活动场所覆盖率不低于50%。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开展公共服务。

  3.搭建纵向社会治理构架。

  细化本地区综治中心建设规范,实现市、县(区)、镇(街道)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实现与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调一致。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社会治理相应功能完备。依托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健全跨区域矛盾风险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市、县(区)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紧密协作的'跨领域矛盾风险综合治理机制。

  4.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程。

  加快建成“一网统筹、事事入格”的“全科网格”,把涉稳、涉民族、涉宗教等相关工作事项,以及与社会治理有关的各类事项逐步纳入网格化管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精细、便捷、高效。将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各类民生需求项目以及部门分散承担、需要在城乡社区落实的事项,纳入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内容,统筹使用部门资源力量、工作经费。

  5.抓好综治中心规范建设工程。

  构建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爱帮扶弱势群体的体系,建立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机制,构建和完善为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社会支持体系。

  三、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钦州市民政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组织谋划。各科室要根据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任务落实。

  (二)明确职责任务。

  各科室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分解为可量化、可评价的阶段性目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每年研究确定一批社会治理重点项目,逐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牵头科室、参与科室和具体措施,确保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加强督查指导。

  各科室要加强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督查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各类先进经验,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协调督导,适时组织专项督查。

  (四)按时上报材料。

  各科室要按照《钦州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任务分解表》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并定期上报工作进度情况。属于责任单位职责的,请各科室于每月23日前将《钦州市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表》和相关佐证材料报牵头单位。属于牵头单位职责的,请各科室于每月23日前将《钦州市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表》和相关佐证材料报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工作情况后于每月24日前报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2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我镇决定开展20xx年度“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年”活动,以项目化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创新项目和责任分工

  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项目为市级和镇级创新项目,由综治办负责统筹推进,组织实施,抓好项目落地。还未完成的市级创新项目应继续抓好建设工作,确保实施到位。

  (一)推动多元化解,消除矛盾纠纷

  永和镇“老叔公”人民调解团。以镇聘专职调解员为主,充分发挥“老叔公”在调解工作中的优势,成立“老叔公”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室设在镇调解委和司法所,负责来访来电申请调解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责任单位:司法所

  (二)强化治安防控,升级综治中心

  永和镇综合情报指挥中心。投入专项经费,在永和派出所整合指挥调度室、视频监控室、情报研判室,建立综合情报指挥中心,优化内部运作机制,以实战实效为导向,加强对警情和信息资源的分析研判,更好地实现小案快侦、快破,实现“发案少、秩序好”。

  责任单位:派出所

  二、实施步骤

  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工作项目要按照全市性示范项目的标准和要求,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分完善细化、组织实施、总结提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完善细化阶段(5月-6月)。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工作项目思路办法,认真细化项目落实方案,研究提出具体目标、工作措施,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责任人员,确保创新工作项目落实到位。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7月-11月)。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承担起组织实施和协调推动的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统筹研究,创新方法手段,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务求创新工作项目取得实际效果。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12月底前)。边推进边总结边提高,系统梳理提炼项目创新中探索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总结,巩固提升,推动工作常态长效运作。

  三、有关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相关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社会治理法治化创新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负责,制定相应工作方案,抓好组织实施。

  二是强化宣传发动。各单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注重宣传推广,积板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综治平安建设。按照阶段目标,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新进展、新做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同时加大和上级新闻媒体联系,扩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优势,多形式、多角度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提升我镇社会治理法治化创新水平。

  三是加强督导考评。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工作项目纳入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内容。综治办将加强创新工作项目落实情况的跟踪督促检查,适时通报进展情况、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创新工作项目取得实效。各责任单位要于12月底前将项目完成情况报送综治办。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以争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为目标,围绕"六点六化"(围绕"抓"点,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化;针对弱点,保持严打整治常态化;破解难点,推动矛盾化解法治化;做实支点,构建治安防控立体化;打造亮点,实施平安创建精细化;凸显高点,促进网格服务社会化)工作主线,创新综治工作方式方法,积极适应社会形势新常态,创建特色亮点,打造新品牌。

  二、主要内容

  1.建立完善群防群治机制。

  坚持"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的原则,落实群防群治队伍,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搞好人防物防技防,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

  2.全面实施平安细胞工程。

  加强平安创建力度,深化平安社区(村)、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家庭等一系列平安细胞工程建设,积极发挥"五老"、网格员、中心户、楼栋长、志愿者骨干作用,营造平安创建大氛围,不断提升"一感两度两率"。

  3.加强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

  不断建立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着力提高信息化运用能力,加快视屏监控探头建设,实现街道和重点部位全覆盖。

  4.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推动建立完善信息化、精心化、法治化、动态跟踪、多元化解、整体联动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法律顾问制度。

  5.大力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加强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对象、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管理,加强学校、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危爆物品寄递物流专项整治,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严厉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6.夯实基层基础建设。

  加强网格化平台规范化建设,落实基层综治队伍建设,加强综治干部业务培训和法律专业教育培训,提升工作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保障综治"双创"活动顺利开展,特成立镇"双创"活动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汤敏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谢国清和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李珍任副组长,成员由综治办、宣传办、派出所、司法所、学校、卫生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双创"活动办公室挂靠综治办,由苏在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要求

  (一)提升认识。

  各村、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双创"活动,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把"双创"活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推进。

  (二)突出重点。

  各村要结合实际,明确职责,强化举措,扎实推进平安、法治、精准扶贫纳入网格化服务平台等工作。

  (三)确保实效。

  镇综治工作专班将采取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综治"双创"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其结果作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4

  社会工作是在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职业活动。为进一步发展我市社会工作,贯彻落实全市“近邻”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场推进会议的精神,推进我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让城市更美好、治理更高效、生活更幸福,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社会治理、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持续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推动社会工作有效参与“近邻”党建、社会服务、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发挥社会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市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二)工作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12000人,运作规范、规模较大的品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到100家;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更加完善;以基层社会工作服务站点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二、工作任务

  (一)加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扶持力度。

  强化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通过提供办公和服务场所、启动资金等方式,鼓励相关专业背景的.组织和个人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大力支持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职工作人员应有三分之一以上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引导法定代表人由持有社会工作师及以上证书的专职人员担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多元发展,通过面向市场开展服务,合理收费,增强自我造血能力。(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局、税务局,各区人民政府)

  (二)加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监管。

  建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登记审查制度,重点加强对拟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发起人、拟任负责人的资格审查,严把入口关。进一步健全监管和退出机制,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及时淘汰内部治理混乱、服务水平低、社会信用差、长期不开展业务活动等情况的机构。建立完善社会工作服务投诉、举报受理机制,依法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行业纪律惩戒等情况。(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公安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形成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相互衔接的职业水平评价体系。支持有意愿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但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系统化训练,鼓励社会工作相关领域人员考取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责任单位:市民政局、人社局,各区人民政府)

  (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训。

  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和提升工程,每年组织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确保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不少于80学时。实施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培养工程,每年培养20名具有较高实践和指导能力的专业社会工作督导者。(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五)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保障机制。

  对聘用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工资待遇。对以其他形式就业于基层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和企业且专职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人才,鼓励用人单位综合职业水平等级、学历、资历、业绩、岗位等因素,以不低于上年度厦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合理确定薪酬。(责任单位:市民政局、人社局、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六)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

  贯彻落实厦门市“人才新政45条”,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对入选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厦门市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按规定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奖励。鼓励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依法参政议政。加大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对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按照规定享受户籍落地、保障房申请等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人社局、公安局、住房局,各区人民政府)

  (七)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网络服务平台。

  利用“智慧民政”工程,建设社会工作服务信息系统,加强数据连通共享,汇聚服务资源,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实现专业人才在线登记、服务机构线上备案、服务项目有效管理。依托互联网供需平台,打造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之间零距离、精准化的对接机制。(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八)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

  稳步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工作、社区矫正、卫生健康、纠纷调解、应急处置、优抚安置、信访调处等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做强做优针对低保、特困、困境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困难妇女、退役军人等群体的社会工作服务。推进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运营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或孵化基地。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相关领域社会工作服务。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操作规程和评估办法,由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责任单位:市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卫健委、退役军人局、应急局、信访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各区人民政府)

  (九)搭建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

  依托街(镇)党群服务中心或其他公建设施设立街(镇)社会工作服务站,支持有条件的社区(村)设立社会工作服务室。以街(镇)为主体、社会工作服务站(室)为平台,建立健全街(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整合各类政府购买服务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近邻敬老、医疗、扶幼、济困、助残、文化、育德、关爱等服务,实施“邻里守望”关爱行动,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十)规范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购买。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采取项目购买方式,在预算资金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签订期限最长3年的服务合同。对服务项目验收或者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的供应商,可以按照我市政府采购相关规定,申请续签服务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服务项目验收或者绩效评价结果不合格的,依法终止合同,并依法追究违约责任。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人力成本核算制度,以上年度厦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核算人力成本,确保人力成本不少于购买服务项目总经费的70%。在完成服务指标和质量的情况下,允许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所承接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金有适当结余,用于机构事业发展。(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十一)完善社会工作服务评估机制。

  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原则上每一执行年度末开展1次评估,首次购买的可以酌情开展中期和末期评估。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评估办法为依据,根据所购买的服务项目性质、服务内容,参照合同约定的服务指标和要求,差异化制定评估标准,客观、公正开展评估。委托第三方评估的,应选择具有丰富社会工作服务领域评估经验的专业机构。(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十二)加强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建设。

  鼓励各区成立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推动辖区社会工作行业健康发展。完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支持行业组织开展各服务领域的专业培训、督导、评估和实践研究。推进社会工作行业自律管理,制定运营管理、信用建设、信息公开、纪律惩戒等规范,完善纠纷调处、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加强社会工作行业自我管理和监督,促进行业交流互动。(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党对社会工作领导,推动社会工作参与近邻党建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民政部门要积极协调财政、人社、教育、公安、司法、卫健、退役军人事务、应急管理、信访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共同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政府要把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部署。

  (二)加大资金支持。

  各级财政部门要把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统筹安排社会救助专项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等,大力支持社会工作发展。促进慈善工作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鼓励慈善组织委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慈善服务,推动慈善从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救助与精神慰藉、能力提升、构建社会支持并重转变,提供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

  (三)加强宣传研究。

  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当中的重要作用,宣传社会工作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鼓励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开展两岸社会工作交流,加强理论研究,探索社会工作创新发展。

  (四)加强督办落实。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本实施方案和分工,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完善配套政策,抓好贯彻落实。民政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5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扬发〔20xx〕24号)、《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扬发〔20xx〕25号)文件精神,推进民政领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不断优化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持续加大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推进力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二、重点任务

  (一)夯实社区治理功底,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1、完善社区治理架构。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广建立城市社区治理委员会,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基础,村(居)民为主体,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继续推进“政社互动”,进一步厘清乡镇(街道)和村(居)民委员会的权责边界,修订社区允许盖章目录清单,执行准入制度,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2、强化社区民主自治功能。

  深入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依法组织开展新一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确保到20xx年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70%。制定城乡社区协商规范化指引,指导城乡社区协商向标准化、制度化推进。积极开展引导社区开展“微”自治活动,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将自治向小组、楼栋、院落、街坊等治理末梢延伸,引导居民在网格内开展协商议事活动。

  3、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持续推行“全科社区工作者”服务模式,今年底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精力和时间进网格开展管理服务工作。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完善社区组织发现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服务项目、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引导专业社会工作团队参与的工作体系。培育一批城市“三社联动”示范社区,逐步扩大农村社区试点范围。

  4、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体系建设,推动各地建立城乡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继续执行工资自然增长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吸引优秀人才到社区一线干事创业。实施“社区书记(主任)十百千培育计划”,全面开展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工作,到2025年,培训1000名以上社区工作者,培育100个以上优秀社区负责人,重点培育10名以上全省有影响、全市起示范的名优社区主任并纳入组织部高层次人才计划,着力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二)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

  1、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指导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立孵化培育资金,建设孵化基地,为初创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益创投、补贴奖励、活动场地、费用减免等支持。到20xx年50%的街道(乡镇)和20%的.社区要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2、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通过简化手续,积极发展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和居民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特别是社会工作机构,重点培育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特定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支持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社区照顾、精神慰藉等服务。

  3、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建立多元化、制度化的资金保障机制,协调财政局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指导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引导政府资金、社会资金等向社区社会组织和服务项目倾斜。指导各县(市、区)乡镇(街道)编制年度购买服务计划,制定并公布乡镇(街道)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三)完善社会工作政策,强化专业力量支撑

  1、不断完善社会工作相关政策。

  加强调查研究、政策拟定力度,建立健全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长效机制,与相关部门探索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职称岗位开发、队伍建设、社会工作服务规范等制度,持续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化、制度化、专业化进程。

  2、加大社工机构经费支持力度。

  协调有关部门逐步扩大财政资金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支持规模和范围。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支持力度,扶持壮大社会治理急需、具有发展潜力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稳定化、制度化的经费保障机制。

  3、强化社工机构发展与引导。

  引导社工机构根据自身工作特长,聚焦明晰自身工作范围、服务对象、服务专长,加大综合性、专业性社工机构发展支持力度。根据社工机构运营中的具体需求,开展专项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优秀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及有关专业人才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奖励。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市民政局市域治理民政领域专项工作小组,办公室、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社会组织管理局、慈善与社会工作处等处室共同参与,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负责统筹协调整体工作,其他业务处室按既定工作任务稳步推进。

  2、狠抓调研创新。

  各相关业务处室,结合长期工作计划,在市域治理工作中要进行体制机制探索,加大基层调研走访力度,参考借鉴周边省市和基层优秀做法,推进民政领域市域治理体系创新创优。

  3、加大宣传报道。

  对照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市民政局要对在市域治理工作中产生的具有探索引领性的工作事项、突出个人事迹、典型工作模式进行大力宣传,并及时和上级部门沟通推荐。

  四、强化督导

  把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镇平安建设和综治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镇各有部门,要认真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6

  洪家村地处平定乡中部,位于梨温高速和杭长高铁之间、梁余线道旁,是余江区第三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村,全村共有114户427人,常年在外人口180人。从前,这是个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青壮劳力大多长年在外务工,留在村里的是被戏称为386199部队的留守妇女、儿童、老人。村容村貌长年不变,多年来村里除了增盖几栋砖瓦房外,其余仍是“多年如一日”,危旧空心房屋日益倒塌破败,沦为蛇鼠虫蚁巢穴,村内小路泥泞杂草丛生,出行可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高耸的院墙既阻碍了道路的交通,也筑起了邻里之间心灵的围墙,主妇们常因一点鸡毛蒜皮小事恶语相向,三尺地基你争我夺。

  20xx年,洪家村被列入我区第三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村,村里在乡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民主推选,选出了一批在村内威望高、品质好、热心建设家乡的带头人,建立起了村民事务理事会。新当选的理事们下定决心,统一信念,一定要抓住宅改契机,要在不失乡愁的基础上建设新的农村,从根本上改变洪家的村容村貌。

  一、结合“宅改”,推进村容村貌大转变。

  理事会建立起来后,经过走访调查、会议讨论,一致认为要想有效推进宅基地改革,扭转洪家落后面貌,必须充分争取和发挥在外乡贤的充分支持。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在外乡贤们的根始终深植于洪家这片沃土,他们人虽长年在外,但是始终牵挂着家乡。

  一是慷慨解囊,众人拾柴火焰高。洪家乡贤助力一改促六化,集资启动资金到账47万。在外经商的洪冬金在看到宅改后的变化,听闻家乡要新农村建设提升,便主动捐助3万元用于购买洪家"门面石"。洪摇堂捐助休闲广场上的`建设用具。洪巧俊、洪瑜君捐助图书馆书籍。古井、健身器材、果树绿化、八角凉亭、路灯等都是乡贤捐助的。在外乡贤一心为家的行动感染着每一户村民,他们自发集资4万元用于河边路段建设,理事会为了激发群众动力,对捐资人员进行张榜公示。理事长洪炳金说:“我们村庄因发挥了乡贤的作用,变化极大,已经有越来越多乡贤主动找到我们理事会,说要帮助自己村庄变得更好”。

  二是借力打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农村老人大多对于宅基地的认识停留在表面,认为宅基地是祖业,一些村民对于要拆自己房屋的做法十分不认同,甚至阻挠村干部、理事的工作。为此,洪家乡贤主动做好自己家、亲戚家老人工作。对于思想顽固不化、寻衅闹事的村民,乡贤都会利用过节回家的时间,共同上户做思想工作,直至做通。

  三是头雁先飞,引领改革矫健步伐。在知名人士的带动下,全村青年人越来越多投入到家乡的建设当中,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洪天辉、洪继华在20xx年6月宅改后创立了“青农基金会”,建立了“店上洪家青农基金会”微信群,从刚开始的16个人,到现在发展成62个人,人心齐,泰山移,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村庄能变得更好。结合精准扶贫工程,青农基金会成员深入走访了42户人家,并给予每户贫困户3000元的帮助,走访了70岁以上老人40个,每人捐助100元、一桶油、一包米。

  二、结合“平安建设”,推进“和谐洪家”新进程。

  一是搭建智慧社区格局。平定乡洪万村洪家组在全乡范围内率先建成村小组综治中心1个,综治中心位于崇文图书馆二楼,建筑面积138平米,设有矛调室、综治工作室、党员活动室、会议大厅等。村内安装太阳能路灯19盏,枪式监控探头10个,基本实现了村内主要道路亮化无死角,监控无死角,综治中心视频监控实现视播一体,即定点广播对应相应监控探头,从监控中当场发现可通过定点广播即时提醒周边群众,治安状况得到极大提升。

  二是深入开展村民民主自治。始终坚持“德治为先、法治为本、自治为基”原则,洪家村先后建立起了村民理事会、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义务治安巡逻队等多支队伍,法律明白人占总户数比重超过15%,有力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水平。

  三是完善矛调机制。结合“乡、村、组、调解员”四级调解网络体系,洪家小组建立调解委员会1个,选聘委员6名,义务治安信息员15名,做到“五个有”:有组织机构、有调解人员、有调解场所、有调解制度、有调解台帐,发动综治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弘扬“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共调解邻里纠纷6件,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四是推行综治银行积分制。通过以规促德、以文养德、以评树德的模式,建立综治哨所,对村民“三治联动”行为进行积分制评价,促使村民道德文明水平提升。

  五是精心打造综治宣传工作亮点。洪家村紧邻杭长高铁,村内因地制宜,精心打造了一条百余米长,面积达1500余平米的铁路护路知识宣传长廊,有力的推动了铁路护路观念的普及。

  六是做好扫黑除恶专项工作。扫黑除恶宣传发动工作深入人心,理事会组织召开扫黑除恶专项群众大会1次,发放扫黑除恶宣传单100余张,扫黑除恶深入人心。

  七是打通民意传导通道。通过开设流动意见箱,避开农忙时节,到田间地头搜集群众意见120余条,积极为民排忧解难。

  八是开展“好婆婆”和“好媳妇”评选活动。对于获奖的农户,由青农基金会给予获奖的家庭每户1000元的物质奖励。

  三、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大变革。

  宅改后,洪家村持续开展新农村建设,先后建起了幸福楼、崇文图书馆、留守儿童快乐之家、农耕广场、文化广场。

  一是老有所终。村里新建的幸福楼建筑面积达251平方米,共有房间8个,现用于五保户居住。

  二是幼有所长。73岁的退休老教师洪光华在崇文图书馆义务开办起了留守儿童快乐之家,30余名留守儿童在洪老师的带领下读诗、练字、下棋、跳舞,还可以通过视频连线在外务工的家长们进行亲情对话,消除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壮有所用。崇文图书馆占地面积138平方米,收藏种养殖技术等书籍等3000余册,村民们闲暇时也可来此看书放松,汲取新生知识。

  四是老有所乐。村里出资购买了电影放映设备,村民可免费观看电影,安装了健身器材,引导村民锻炼身体,还帮助留守妇女们组建了广场舞舞蹈队,进行免费教学。如今每天晚饭后,妇女们不再像从前一样流连于麻将桌上,而是在文化广场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如今的洪家村,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好一幅大同世界的美丽画卷。继孝思,笃人伦,醇风俗,厚人心,体验感、幸福感、获得感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最好的来源,在这个过程当中,洪家村风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现在的洪家村,路宽了,景美了,人心也齐了。

  洪家村以社会治安综治治理工作为抓手,以宅改为契机,有力助推促进六化协调发展,通过深化盘活利用空闲宅基地,做好新农村提升工作。下一步,洪家村将继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滨水广场,打造休闲鱼塘,积极发展集体产业,助推本村各项改革,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7

  一、加强对综治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制

  村两委班子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本村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常抓不懈。年初,及时成立了村综合治理委员会、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普法依法治村领导小组,村帮教安置领导小组,村反对邪教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主要领导兼任组长,将总支部书记、主任、村两委成员、各承包组长纳入了领导小组成员。形成了书记亲自抓,治保主任具体抓,成员全力抓的良好局面。与各承包组长和相关企业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禁毒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制定了比较具体的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社会治安一票否决,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从而保证了综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强化工作措施,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平安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大力推进农村基础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全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深入开展“平安村”“平安单位”创建活动。上半年,我们认真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将“平安村”、“平安单位”的创建活动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掀起了平安建设的高潮。同时,掌握各承包组情况,严格按照创建标准,抓申报、抓创建,使平安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民心。同时,严格落实镇综治办例会制度,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予以解决,居两委职责明确,有效的推动了民主管理和依法治居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是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1—6月份,共调处矛盾纠纷10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达到90%。收到上访信件2件,接待处理群众来访10起。我们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和部署,进一步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扎实工作,全村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首先是强势发动,营造氛围。多次召开会议,宣传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的目的意义,为当前营造和谐稳定的新农村创造了条件。其次是村组上下联动,认真梳理排查矛盾纠纷。7—12月份共排查梳理出10件重点矛盾纠纷问题,其中:涉及人数较多的1起,其它9起。属于土地承包2起,界址纠纷6起,邻里纠纷2起,目前正在积极进行调处。

  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全面启动“六五”普法工作。今年以来,共举办法制讲座班2次,培训人员100余人,重点对《村委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家庭法》、《种子法》等法律进行了宣讲。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年打算

  今年以来,全村综治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组、户打防控体系没有发挥出预期的应有作用,今后需加大综治经费的投入,以提高联防员、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农村调解力量不足,个别纠纷案件不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三是综合治理信息交流和反馈制度不健全,一些上访纠纷根本未经组、村处理,个别村民就越过镇上访到县政府了,使下面工作很被动。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下一年的工作中进一步拓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逐步研究解决,以期全村的综治工作能够取得更大进步。

  下一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要将社会稳定做为当前的一项大事抓稳、抓实。我们要将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全面引向深入,全力调处化解前一阶段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坚持边排查、边调处、边上报。一要切实做到“二得两化解”、“三减”、“四到位”,即矛盾纠纷控制得住,调处得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力争做到越级上访减少,热点、难点问题减少,事件减少。做到排查、调处、防控、宣传四到位。二要采取集中排查与分散排查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边排查边调处,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进行拉网式排查调处。针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按照“谁管理,谁负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把化解矛盾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做到有领导负责,有专人处理,有调处方案,有解决时限,按照公开、公正、依法调解的原则,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三要深入村、组、户,了解掌握信访苗头,做到底子清、信息灵、情况明。四要充分发挥村民事调解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多方努力,推动问题解决,达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落实。五要依法办事,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对各承包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做好法制宣传和稳定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渠道,到上级司法部门请求解决。

  二是加强基础工作,着力解决社会治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一要全面加强基础工作。要全力配合镇综治办完善综治工作台账的健全、规范工作,各种资料齐全。二要全面加强帮教工作。按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要重点以青少年群众教育管理与服务为突破口,加大对未成年子女、闲散未成年人、边缘学生群体和违法青少年的帮教服务,使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取得新成效。三要认真落实关于排查整治农村治安混乱地区、推进农村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对本村和企业内部及周边地区进一步加大重点整治力度,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8

  一、齐抓共管把村治安作为村建设的保证:

  1、认真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加强村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切实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村建设综合治理工作。

  2、进一步加大创建平安社会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治安志愿者的活动中。村动员辖区内的村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主要村民院落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使我们的创建平安社会活动宣传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完善组织网络和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村群防群治工作组织健全,今年,我村组建了一支巡逻队,村巡逻队队员每天佩戴义务巡逻袖章下户巡逻已形成制度化。村上还给巡逻队配备了警棍、喷雾器、手电筒等器材,村工作人员还做好了值班安排,每天分班分组地按照预定时间、班次、巡逻路线进行巡逻,保证24小时都有人值班,24小时都有人巡逻,并做好巡逻记录。通过提醒村民加强防范,村民群众防范意识明显提高,防范力量建设显著增强,自开展巡逻以来,我村治安、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刑事案件发案率得到有效遏制,村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4、20XX年度我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规定今年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群防群治工作上,我村为了更好地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降低发案率,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以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为突破确保村民院落发案率的下降:

  1、加强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严抓人口管理工作。村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员,重点人员进行调查、登记。目前我辖区内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为53人,共有出租房屋户23户。每一户出租房屋业主均与村签订治安责任书,村每月对出租房屋进行治安查验至少1次以上,流动人口登记率达100%。

  2、督促辖区周边企业单位坚持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谁出租、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严把流动人口流入关,做到来路明、底子清、管得住,确保外来人员不失控。

  三、深入开展禁毒、强化居民防范意识:

  1、结合禁毒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无毒村的创建工作,以不让毒品进我家等活动为切入点,在村内以禁毒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活动形式,加强了村民的禁毒意识。目前我村无新滋生吸毒人员,无制、贩毒行为。

  2、我们一直没有放松对xxxx组织的警惕。一方面我们经常下到群众当中去,通过与群众的交流,从中了解是否有新滋生习练者,做到发现一个,帮教一个。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向我们揭发、提供xxxx组织的非法活动,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由于一直以来我们在辖区内做了大量的宣教工作,所以至今没有发现有新滋生习练者及习练者发动的集体闹事、集体上访事件,也没有发现xxxx组织发动的非法活动。

  四、围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好两劳帮教、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的预防调解工作:

  1、村委会以板报、宣传栏等形式,组织辖区村民全面开展法律进村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各项普法宣传工作,营造辖区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我村今年悬挂各类法制宣传横幅及海报5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单700余份,参加司法局法制培训1次,通过开展法律进村活动,增强了村居民的法律知识,使居民懂得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了居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2、截止至今,我村共有刑释解教人员12人其中:刑满释放人员12人。解除劳教人员0人。村结合每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建档登记,村帮教小组定期走访,了解两劳人员的'思想动态,开展经常性的帮教工作。

  3、积极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各类矛盾激化的原则,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今年,调委会共接受调解纠纷2起,排查率100%,调成率100%。

  通过一年的综合治理工作运行,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街道综治办的领导下,结合我们村的实际,扎扎实实的开展好各项稳定工作,改正存在不足之处,努力为村民营造一个安定、繁荣、祥和的生活环境。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9

  上半年以来,我村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深化平安村创建工作,为全村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领导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由村支部书记为本村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综治工作的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并建立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中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人员具体抓的格局。定期研讨工作,制定综治工作方案,切实把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完成综治主要责任任务和工作目标,维护社会政治和社会治安稳定。

  二、建立整体防范机制,充分发挥网络作用

  1、认真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加强全村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深入推进平安村创建,在“综治宣传月”活动中,听取民意、了解实情,解决本地区社会矛盾和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切实地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本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2、完善组织网络和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建立并充实六支队伍人数,以基层自治机构为基础,以群防群治队伍为依靠的综治工作网络的社会整体防范机制。打牢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根基,提高治安的`整体防范功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上半年我村共出动义务巡逻队100余人次,要求巡逻队员每天佩戴巡逻袖章,在各村民小组、重要部位、重要路段、船港码头进行治安巡逻和宣传防范工作,同时还配备了小喇叭,通过播放喊话录音提醒村民加强安全防范,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深入开展禁毒、消防与邪教警示教育、强化居民防范意识

  1、结合禁毒、消防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消防安全防范和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六月份积极组织“不让毒品进我家,消防安全处处防”的活动。平时不间断地在社区内以横幅、画报、宣传单等形式,将防范知识宣传到每家每户,截止目前为止,我社区村民无一人有吸毒状况。

  2、我们一直没有放松对邪教组织的警惕。一方面我们经常下户与群众交流,从中了解是否有新练习者。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向我们揭发、提供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

  四、加强对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和小区安全的建设

  加强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严抓人口管理工作。我们不定期的对辖区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员、重点人员进行调查、登记。并对每一户出租房屋业主均与社区签订治安责任书,租赁协议书,建立一户一档等。

  五、抓好纠纷矛盾的预防调处工作和两劳帮教工作

  1、村委会以板报、讲座、宣传栏等形式,积极开展各项普法宣传工作,营造辖区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上半年学习了《信访条例》、《渔业法》、《治安防范知识》等,同时悬挂各类法制宣传横幅2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单400余份,通过开展法律进村组活动,增强了村民的法律知识,使村民懂得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了村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2、积极排查和化解纠纷矛盾,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各类矛盾激化”的原则,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上半年,调委会共接受调解纠纷2起,调解率100%,调成率100%。

  3、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我村新增一例两劳人员LISAN,4月份从广西刑满释放。我们及时接回后,对其采取了一定的帮教措施,得知他家没有住房,我们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解决建房指标,同时,按照上级规定,完善刑释解教人员“一表三书”,规范日常管理。

  通过半年来的综合治理工作运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存在许多不足,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抓好本地区的各项社会稳定工作,同时以实际出发,针对性开展一些有利于社区的特色工作,为今后辖区的稳定、和谐打下扎实基础。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10

  xx村的人民调解工作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领导下,主要抓预防:一是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经常深入到村民群众中了解村情民意。二是治保员和人民调节员既是工作人员又是矛盾纠纷信息员,利用他们入户走访的时间对本村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通过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我们掌握了调处矛盾纠纷的主动权,提高了矛盾纠纷调处的成功率。对已处理的'纠纷,建立回访制度等防范措施,把排查、调解、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抓早抓小,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及时有效地消除长松村不安定隐患,规范了调解程序,使调解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在调解矛盾纠纷中,我们做到情、理、法结合,动之以情,明之以理,晓之以法,严格遵守调解程序,注意选择调解方式。在查明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调解程序,帮助当事人达成,对于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也在稳定事态的基础上,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一、调解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

  1、人民调解工作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矛盾激化,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我们选择有诚心、热心、耐心的人作为调委会成员,能够及时主动介入矛盾,及时依法调处,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完善调解组织功能,强化调解职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基层纠纷和矛盾中所起的作用。

  3、开展基层法律服务,面向群众,提供各种法律咨询,向村民开展一些法律服务和法律宣传活动。

  二、社区矫正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

  我们始终坚持把“教育、感化、挽救”这一工作方针作为安置帮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安置帮教工作新路子,建立帮教小组,责任到人,做到出来一个教育一个,减少重新犯罪,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措施如下:

  1、为了使帮教工作切实有效,我们对安置帮教人员进行登记注册,办理有关帮教手续以便于我们进行帮教跟踪服务。

  2、经常主动帮教人员谈心,具体由人民调解员和帮教人员进行面对面对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其生活困难的地方进行帮教,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事感人,想方设法帮助帮教人员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难题。

  20xx年村调解工作抓得紧,信息畅通,宣传工作到位,使很多矛盾纠纷都被清除在萌芽之中,实现了调解无空白、隐患无死角,为给村村民一个治安良好、环境整洁优美,人际关系和揩的新型文明村而努力奋斗。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11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朔良镇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宗旨。现将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中几个方面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乡村环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

  朔良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人。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朔良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治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图、一个曝光台、一封信、一评比)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全镇共投入资金25万元,清理村庄垃圾206吨、清理乱堆乱放1931处、清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乱搭乱盖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拆除农村危旧房37栋1246、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100处、废弃建筑残垣断壁3处。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镇列入基本整治型村庄数量为13个屯,分别是杏花村百罡屯、那腾村塘江屯、那腾村那耀屯、宝达村那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朔良村子贡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作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截止目前13个都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剩杏花村百罡屯、南立村那朝屯2个村庄规划也已经上报住建规划部门。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乡村自治建设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会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地实施开展并抓出成效,镇村分别建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职责。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开会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力求公开的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档案齐全。

  三、乡村法治建设

  (一)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1.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监督各村落实党建制度,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子成员加强对联系村党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的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1.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治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实效。同时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联调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解业务培训。

  2.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广“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3.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

  4.村级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1.调处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相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协同配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2.排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处会议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调处工作例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梳理、上报。

  3.完善逐级调处制度。从村级开始逐级调处,层层上报。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4.完善调处排查制度。排查方式采取拉网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准、排得快、上报及时为标准,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保证了矛盾纠纷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

  四、乡村德治建设

  1.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2.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淳朴民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3.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先后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嘹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类表演的指导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朔良镇是我县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群众环卫、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存在不少封建陋习。

  六、下步工作方向

  1.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扶持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不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岸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村社区基层治理方案 12

  为推进我县法治乡村建设,实现乡村依法治理,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按照县委、县政府转发的《进贤县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xx-20xx年)》(进字〔20xx〕13号)、中共进贤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进法委发[20xx]8号)和省市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村,完善村民自治,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不断提升全县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二、总体目标

  (一)农村基层民主更加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更加完善,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发挥作用,农民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

  (二)努力实现涉农法律制度更加完善,乡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农村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乡村(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到 2025年,逐步实现“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覆盖,切实做到提质增效。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全覆盖。

  (三)到 20xx 年,乡村(社区)法治可信赖、权利有保障、义务必履行、道德得遵守,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社区)社会和谐稳定开创新局面,乡村(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法治乡村(社区)建设成效显著。

  三、建设名单

  在全县各乡镇(含城市社区管委会)各选取一至两个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村,作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示范点,名单如下:

  白圩乡白圩村、长山晏乡五桥村、李渡镇文丰村、文港镇周坊村、温圳镇罗家村、下埠集乡港东村、罗溪镇三房村、张公镇邵窝村、七里乡罗源村、前坊镇桂花村、三阳集乡三阳村、三里乡新强村、梅庄镇新瑶村、二塘乡新源村、钟陵乡三岸村、南台乡上塘村、池溪乡池溪村、民和镇凤岭村、山前村、城市社区管委会青岚社区、滨湖社区。

  四、建设内容

  (一)加强党的领导,突出党建引领

  1、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积极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社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选优配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

  (二)加强自治建设,完善自治机制

  1、完善民主选举。严格依法选举产生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居)民小组长,村(社区)宣传换届选举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到位,选举程序规范、合法、公开,选风选纪良好,村(社区)组织选举结果符合规定。

  2、推进民主决策。村(社区)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坚持村(居)民会议制度、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等民主决策相关制度,会议记录、工作资料完整、规范。

  3、强化民主管理。健全村(社区)各种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印章管理制度、村(居)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民主管理相关制度。

  4、加强民主监督。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作用发挥明显,村(居)务决策、财产管理、工程项目等情况得到有效监督。

  5、规范民主协商。实施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各类协商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商工作机制,合理确定并细化协商内容,定期研究协商中的重要问题。

  (三)加强法治建设,提升法治能力

  1、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村(社区)建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配备法律顾问,重大事务积极征询法律顾问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群众法律需求,为村(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2、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运用多种载体和形式学习宣传宪法、党内法规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学法,村(社区)积极培养“法律明白人”并发挥作用。

  3、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建有功能完备、设施健全的法治讲堂、法律图书角、法治志愿者队伍、法律顾问工作室、法治宣传栏“五个一”,通过以案释法、法治文艺演出、法律讲座、法律图书角、法治文化阵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建设村(社区)法治文化,因地制宜推广“村民说事”、社区“法律之家”“幸福圆桌会”等做法,打造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有效的法治文化阵地。

  4、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村(社区)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坚持在法律框架内管理公共事务。

  5、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完善红白理事会、评选星级文明户等,改善不文明行为,培育文明新风。

  6、推动基层志愿服务。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在村(社区)治理的协同作用,培育壮大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开展公益活动的同时,对群众进行法律和道德宣传教育。

  (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群众安居乐业。

  1、国家各项惠农利民政策得到落实,依托乡村自然资源、人文禀赋、乡土风情及产业特色,发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传统文化、餐饮、旅游等休闲产业,村民收入持续增加,无贫困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在当地处于领先水平。

  2、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村民关系平等和谐,群众安居乐业。

  3、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净化,人与环境和谐友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升,满意度不断提高。

  五、建设步骤

  (一)动员部署。

  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要担负起组织领导责任,及时向村(社区)传达建设活动要求,并动员一切力量,参与到“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中来。

  (二)建设阶段。

  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要指导所辖村(社区)制订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凝聚建设工作共识,确保建设活动取得实效。各建设村、社区要按照建设标准、命名办法扎实开展建设活动,在10月上旬前完成建设任务。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将加强对建设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三)验收和复核。

  10月下旬,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将按照建设指导标准对各乡镇建设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进行检查验收,经验收为合格的建设村(社区),作为示范建设点,带动其它村(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未完成建设任务的乡镇将扣除当年高质量考核中相应分值。

  同时,按全国和江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管理办法,对示范点按“坚持保证质量、发挥实效、示范引领、动态管理原则”进行管理,县司法局每年六、七月份进行一次检查,每两年省市普法办对已获得全国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的.村(社区)进行复核,经复核合格的保留其称号,经复核为不合格的,撤销其称号,并扣除当年高质量考核中相应分值。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

  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要充分认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实施,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持续推进。

  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应按照建设工作指导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后要扎实推进,认真落实,按期按质完成创建任务,确保建成一个至两个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示范点。其它村、社区也要参照创建标准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确保创建工作持续推进。

  (三)加强指导。

  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要探索村(社区)特色,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指导验收,择优申报推荐参评全国、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四)动态管理。对经验收为合格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已取得国家、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的,要采取定期不定期明察暗访、学习观摩等形式进行复核,复核结果纳入全县高质量目标内容进行考核,确保创建工作的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