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调查报告汇总8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世界无烟日,针对“90后”大学生开展的一项吸烟情况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受访者第一次吸烟是在初中,他们大多是受好奇心驱使。几乎所有受访者都知道二手烟的危害,但只有三成人会劝阻他人吸烟的行为。
吸烟多是受好奇心驱使
参与本次调查的共有4017名“90后”大学生,男女生的人数大体相当。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有过吸烟史的人占比35.5%,他们吸烟的最大动机是好奇心驱使,其次是为模仿他人和缓解压力。
调查发现,这些“90后”烟民的吸烟史普遍不短,上高中前就开始吸烟的近六成,42.9%的人在初中第一次接触香烟。这些年轻的烟民中,近九成能把每天的吸烟量控制在5支以内,有34.5%的人平均每天连一根烟都抽不到。
结果显示,受访者多是在心情不好、感觉压力太大或饮酒后吸烟,还有人感到孤独、疲惫时会点上一支。
仅三成人会劝阻吸烟行为
调查显示,97.8%的受访者知道吸二手烟的危害,但当他们身处二手烟的环境中,仅有三成人会进行劝阻。此外,59%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吸烟,九成人介意自己的男(女)朋友吸烟,不赞同女生吸烟的超过八成。
解读
吸烟早可能是受环境影响
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吕文龙表示,“90后”烟民中近六成人是在上高中前就开始吸烟,说明他们可能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日常生活以及接触的影视剧中,吸烟都给尚处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以很大的诱惑,他们尝试吸烟也是追寻一种酷的感觉。”
超过三成的“90后”吸烟人群每天抽不到一支,说明这些人还没有形成很大的烟瘾。“这其中可能有公益宣传的原因,对吸烟有害健康做得比较广泛和深入。所以这些孩子知道吸烟太多对身体不好,因此会控制自己的吸烟量。”吕文龙说。但这些“90后”有时因社交需要,或者是遇到苦闷烦心的事,也会想到要抽一支烟。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外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旅游群体当中,青年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而在青年旅游者中至少有半数以上是青年学生(主要指大学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它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青年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另外,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旅游选择之外,受青年大学生影响而做出的家庭旅游的选择,在我国国内旅游活动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出游意向(动机)、出游地点和时间、出游态度和偏好、出游次数、旅游的方式(包括交通工具、同伴等)、旅游花费来源、旅游消费状况、旅游信息渠道来源和学校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影响等。
大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它具有以下几点旅游行为的特点:
1. 在旅游态度及偏好方面,大学生对旅游持有非常有定的态度。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旅游,其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闲散心,自然风景区和民族风情区的偏好值最高。
1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旅游,其旅游的目的主要是休闲散心,寻找乐趣,所以选择的景点主要是自然风景区和民族风情区;
2 .经济支出方面,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满足中低端旅游产品的消费,因为家长的供给依然是大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大学生可支配的经济支出有限,不可能支付得起大酒店高昂的住宿费用,个人小旅店虽然价格便宜,但小旅店经营的不规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使得大学生在安全方面存在顾虑;
3 .大多数学生出游时选择不定时间,不大喜欢受约束,乐意与同学一起游玩,并且在旅游的吃、住、行、购物、游玩中,相当多的学生都选择乐意把钱用在游玩上。
4 .目前学校没有过多重视大学生旅游,旅行社对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旅游产品,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
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作为一名学生,课桌是伴随我们整个学习生活的重要道具。对待课桌,不同的同学有着不同的态度,有的将其视为亲密“战友”,有的将其视为公共财产妥善保护,而还有一部分同学在对待课桌的态度上并不是很正确,在课桌上写写画画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对待以上各种问题,我们做出了调查表,提出了诸如“你是否曾在课桌上留下痕迹”、“你留下痕迹的心里是怎样的”以及“你是否会对别人在课桌上留下痕迹的行为进行制止”等一系列问题,向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大家较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 你曾在课桌上留下过痕迹吗?
从对同学们的调查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偶尔会在课桌上留下痕迹,大约占70%,没有留下痕迹的同学很少只有10%左右;令人感到不解的是,经常留下痕迹的同学也占到了20%左右的比例。
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为课桌文化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方面;第一,大学生在学习时间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第二,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有待提高,保护公物的意识急需加强。这些都是大学生中间“课桌文化”存在的原因,通过这些,相信我们可以有效的减少“课桌文化”现象。
二. 你为什么选择在课桌上涂鸦,课桌文化的出现基于学生怎样的心理?
调查表明,大多数同学只是随手就在课桌上留下了痕迹,并没有想过这种行为是否恰当或者符合行为规范等,但也有不少同学是为了宣泄感情,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压抑的情绪,这种行为是不爱护公共财产的表现,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道德;还有一种情况是学习生活无聊,大学生们无所事事,所以在课桌上涂画;为了考试作弊方便也是大学生们创造课桌文化的另一种“动力”,这是违背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不是我们当代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另外,跟风或者因为其他因素也是一种情况。
通过对此行为的心理因素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学生们对学习生活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从而使得自己在课业时间无所事事,并且,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大学生活中应该坐什么并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也是“课桌文化”屡见不鲜的重要原因。
三. 你认为“课桌文化”可以算为一种校园文化吗?
绝大多数同学在此项调查中选择了肯定的答复,有趣的是,没有同学在这项问题上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同学们的意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选择“可以”的同学将另外一种非主流的、不算是积极向上的文化现象也算入了“校园文化”之内,这种现象是与蓬勃向上的大学生精神相悖的,也是大学生对公共财产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我个人认为,不应将这种现象算为一种文化,理由如下:首先,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而所谓的“课桌文化”只能算是在学生中流传的一种不算文明的现象,虽然可能有一定规模,但是还不够精神财富的层面;其次,严格来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而“课桌文化”的创造主体只是学生,距离“文化”产生所要求的还远远不够。
四. 你看到过别人在课桌上进行涂鸦吗?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们选择了“看到过”,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同学没有看到过。这表示“课桌文化”在学生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经常有学生会在他们的课桌上留下“到此一游”诸如此类的痕迹,这不仅给我们的学习生活留下了不和谐的污点,也是对他人生活环境的不尊重。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对留下痕迹的同学进行制止以及劝说,告诉他们这是不爱护公物的表现,使其认识到这样做会对他人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个别抱着对考试作弊有利的想法的同学更不应该这样做,这更是学生最起码道德的缺失以及不诚信的表现。
五. 你会揣测写下桌面涂鸦的人的想法和形象吗?
半数以上的同学还是会揣测一下留下痕迹者的想法及其形象的,这当然可以理解为某种好奇,但是这种好奇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就变成跟风,使得“课桌文化”群体发展壮大,造成这种不文明的现象越来越多,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分析留下痕迹者的心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找到“课桌文化”产生发展的原因,是分析问题的另一个角度,不能简单地断定这种想法是对是错。
六.你看到和你志同道合的涂鸦会不会产生认识一下对方的想法?
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同学们在看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意见时会产生认识一下对方的想法,不到一半的同学则选择了不会。这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渴望认识更多的朋友,富有积极进取的想法,并对不属于自己生活圈子的东西充满了向往,也从一个侧面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们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大多都是友好而希望多与陌生人交往的。
这种想法与观念代表着“90”后这一代人渴望冲出现有生活的某种心情,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对现有平静生活的不满或乏味,现在有一句话在网络论坛上很流行,说的是“这个世界太平庸了,我要飞回火星去!”这一句充满对当下社会的调侃的语句,能够很恰到好处地反映出这一代人积极尝试、对待所有东西都是抱着好奇的心理的。
七. 你会对他人的涂鸦发表意见吗?(类似于人人网回复)
在这项问题上同学们的意见基本平均地分为两个阵营,选择“会”的同学占总数的58%。而选择“不会”的同学也占到了总数的42%。很多同学都表示,由于人人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很多同学都养成了“看帖回复”的习惯,看到什么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者意见,就一定要把自己的看法附在后面并且互相之间进行对比,甚至会进行激烈的辩论或争吵,形成所谓的“刷楼”,并由此引出的类似“楼歪了”、“楼主威武”等等网络词汇,为网络文化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在他人的涂鸦下发表意见,无形之中会助长原始涂鸦者的不良行为,也使自己参与进了涂鸦行为之中,将使得“课桌涂鸦”愈演愈烈,扩大这种不良行为的影响范围,是不利于控制这种行为的。当我们在课桌上看到别人留下的痕迹时,即使对此意见有个人看法,也不应该在课桌上继续留下痕迹,这不是发表自己观点的正确做法。
八. 如果你看到别人在课桌上涂鸦,你会制止他的行为吗?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项问题上,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同学选择了“会”,绝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不会”,还有一部分同学将视自己的心情而定。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社会上普遍冷漠的心态在校园里的一个变种,对他人或者对无关自己的事情漠不关心,在当今社会已经不是什么令人大惊小怪的事情,这是这个社会的悲哀,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即将要面临的悲哀。“个人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描述的情景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如此发达的今天出现,不得不说是社会教育的失败。从这个小小的“不制止”,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不作为的心态将伴随着大学生们度过他们的大学四年生涯,甚至会随着他们一起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当一个人生活在冷漠的眼光之中,遇到困难而没有一双手伸过来帮助自己时,即使“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对下一代教育的不负责任。
因此,我们应该在学生之中形成热心关注公共事务的风气,培养同学们帮助他人的意识,使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再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每个人看到不利于他人或集体利益的事情发生时,都能及时制止,那么这种课桌涂鸦应该会大大减少。
九. 你觉得你不会制止他的行为的原因是?
有将近半数的同学选择了“支持他的涂鸦行为”这一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是另外一种普遍心态,“害怕影响同学关系”则是另外一部分同学的担忧。部分同学表示,当自己看到桌上的涂鸦痕迹时,有不少语句或者意见是与自己不谋而合的,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或就某件事表达了与自己同样的不满,这是同学们选择不去制止的重要原因。另外,很多同学早早地在大学生涯中就养成了各处不得罪的性格,由于评奖评优等种种原因害怕影响同学关系。最后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则是当下社会的普遍心理,身处校园的同学们当然也会受此影响。
当做完这个问题的统计分析后,我们认为,现在大学生普遍有种自认为成熟的叛逆心理,对某种自己看不过去的现象总会想着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而多数这种看法是受网络上较为激进的言论影响的,所以很多同学们在某些事情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这些看法却未必正确。所以很多同学选择不去管甚至支持课桌涂鸦。
十. 你看到课桌上的痕迹有什么样子的感觉?
在这个问题上,只有12%的同学选择了“反感”,并认为这是破坏公物的行为,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将近一半的同学选择了“好奇”,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特别的校园文化,许多课桌上的观点很有想法,对自己有不少启发。还有40%左右的同学则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他写他的,和我没关系,看不看是我的自由”。
这种调查结果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流通的高度发达,很多同学对待当下的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看法,并以“有想法”自居。但是很多同学并不清楚自己的看法是否成熟,仅仅把自己有想法这一条来当做自己成熟的标志,对待很多问题有些是非不分。或者以“不管自己的事情”来“洁身自好”,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意见。
最后,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若想彻底杜绝课桌涂鸦的行为是不现实的,这种现象是伴随着学生意识的进步随之出现的,,虽然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爱护公物、没有社会公德心的表现;但是,这些课桌上的痕迹在也从另一个老师们不太注意的角度,显示出了当代学生们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他们不再是老师们思想的附庸,而是有着自己独立思考的个体,但是这种表达意见的方法欠妥,学校、老师应该加强引导,指引学生们通过正确的方式抒发意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主要为网络调查,少数为校内调查
调查对象:大学生
调查方法:采取网络问卷调查,qq,随机调查
调查人:刘华德曹泽明 卢冠志
调查分工:梁迪 江庆曦高松楠
二:调查的正文
(一) 前言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源远流长,亘古不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品质,事关重大。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对在全社会倡导“明礼诚信”的文明新风有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系列问题,如对诚信的认识、考试作弊、出勤问题等的调查,具体分析了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探讨了提高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状况,我们“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课题组开展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主要为我院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调查内容涉及与大学生诚信密切相关的系列问题,如对诚信的认识、考试作弊、出勤问题等。
(二) 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
第一: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第一,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诚信”作为一种德性,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当前社会上对于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并不高,而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诚信道德的认同度也不高。他们普遍认为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不相符合。其中,认为“大学生总体诚信很好,不值得担忧”的只占5%;认为“一般,不诚信只是个别行为”的占74%;认为“较差,较多人存在不诚信问题”的占21%,没有人认为”很差,前景值得担忧”。
第二:大学生对个体诚信道德认同度高。调查显示,尽管大学生们对群体道德水平的认同度不高,但对个体的道德水平却予以充分肯定。调查中,认为自己是或基本是讲诚信的人分别占”58%和41%,只有1%的人明确承认自己不讲诚信,这与他们对群体诚信认同度形成鲜明的反差。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对诚信道德认同存在矛盾心理。大学生对个人的诚信要求高,但同时在现实中,不诚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有些大学生的思想与其自身行为不一致,导致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另一方面,可能一部分人在作调查时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虽然本次调查是不记名的,但可反映出他们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诚信的。
2.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的诚信现状
第一,关于考试作弊问题。调查显示,竟然有高达40%的学生表
示可以理解作弊行为,并且7%的学生明确承认自己经常作弊,偶尔作弊的也高达57%。这为大学生应该讲诚信的理想蓝图添上了多么不和谐的一笔。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甚至去做作弊这样的不诚信行为理由可归结为以下三点。1)大学的学习比较自由,但是许多大学生也因此没有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平时不注重学习的积累,期末期间临时抱佛脚,最后为了保证自己能通过考试,采取了作弊手段。2)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及各种荣誉,在自己劣势学科中暴露了自己的不诚实行为。3)部分学生为了拿一个较好的成绩去应付家长和老师,作弊就成了他们最便捷的方式。作弊变成了一种潮流,这是发人深省的。这不仅仅是欺骗了周围的人,更大的受骗者是他们自己。考试只是检测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作弊就使得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危害显而易见。
第二,关于作业问题.根据调查结果,12%的学生表示”个人完成”,”大部分自己写,少量引用资料”的占59%,”大量引用资料”和”用别人的文章拼凑”的分别占了23%和6%.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图方便,大部分学生借用了他人的劳动成果,东拼西凑,草草地去应付老师。第三,关于出勤问题。对于”有一门课的上课时间与个人安排发生冲突,课堂考勤又很严格,你会:”这一问题,38%的同学选择上课,等点名后再溜走,35%的同学选择请同学帮忙点名,23%的愿意安心上课,也有4%的不去上课。除了安心上课的同学外,其他同学的行为都是在欺骗老师。如果事情真的比较紧急,
应事先向老师请假,中途溜走和欺骗老师是极其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大学生对于这一情况应该高度重视。
3.大学生诚信与利益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诚信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大学生又该何去何从在调查问卷的反馈中,71%的答卷者选择在自己利益遭受损失时坚持维护诚信,剩余的21%的学生则表示无可奈何。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会把诚信防在利益之上。而表示无可奈何的学生是采取中立态度的表现,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部分学生挣扎在诚信和利益的边缘,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他们会选择做一个诚信的人,但利益受到损害或出现新的利益诱惑时,他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追求个人的利益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放弃诚信这一做人的基本原则。没有诚信的社会不可能为我们提供长远的利益。个人应该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处理好诚信和利益的问题是协调好个人和社会的重要问题。
4.诚信缺失的原因
本次的调查也暴露出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就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四点。1)社会因素。当今社会,不诚信的现象比比皆是,给年轻的大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影响,造成了对诚信的漠视。2)家庭因素。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学生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时甚至把错误思想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也有的家长自己不诚信,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则弄虚作假。教育子女
说真话,自己却假话连篇,使子女对诚信认识模糊。这些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都是不利的。3)学校因素。某些学校为了取得学术上的优势,偏重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诚信等道德教育,使学生缺乏接受诚信熏陶的环境。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形成正确诚信观。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4)社会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等等,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诚信缺失。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竞争越来越厉害。而大学阶段作为人生的关键阶段,相 比于高中阶段,要求一下子高了很多。不管是生活、学习、工作,都比之前困难很多。因此很多人都陷进了矛盾,而且会经常感到压抑、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等。而 且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可是却没找到任何措施来应对。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又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又很高,不仅是 对能力的要求,而且是对素质的要求。这次调查也是为了深进大学之中发现一些,从而能进步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26日~12月13日
(三)、调查地点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四)、调查对象
在校本科生
二、报告正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以至于当今的大学生经常陷进个人压力等等。现在的大学生存在的压力,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从而导致大学生不能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样的现实,这样的学生是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习任务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作了调查与分析。此次活动以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形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压力是指“事件或环境,包括个体在与这些事件或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个体的认知与评价而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简称为“压力”。而学习压力的实质是个体面对学习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上的特殊反应,是个体和学习任务、学习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状态。
有调查表明,学习压力在当今大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心理压力中,是高于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家庭压力、婚恋压力等诸多压力的,这表明大学生承受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而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中的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呈现出自身的特点。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这些大学生当中,较普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学习心理障碍,学习压力较大。很多学生感到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感觉自己的进步不如他人明显,对测试学业技能水平的筛选考试缺乏信心,对专业前途感到忧虑。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之下,许多学生表现出诸多不适应和学习障碍,接受信息、掌握技能的速度明显减慢、学习效率降低。
由此可见,学习压力在我们学生中扮演的角色就不是无可轻重的事了,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有80%的同学认为谈论学习压力是一件必要的事,只有20%的同学不看重这件事;另外,
对于“学习压力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程度”的调查则显示有95%的同学认为这个多多少少还是会有所影响;还有,大家对“学习压力对学习的作用”这一问题的看法是有65%的同学认为学习压力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又有85%的同学在思考自己对待学习压力的态度时,觉得自己的做法是一般般而已,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同学还是没能很好的找到解决学习压力的好方法。确实,只有正确认识到学习压力的实质,我们才能找到解决学习压力的好方法,从而化压力为动力。
既然学习压力的实质是“个体面对学习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上的特殊反应”,是个体和学习任务、学习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学习压力的产生和持续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学习任务的难易、数量、时间要求以及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判断,都会导致学习压力的变化,即,学习压力的产生和持续取决于受到影响或威胁的个体对外部环境(学习任务、学习环境)的认知和评价,而大学生的这种认知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1、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当学生知觉到的学习任务难度与知觉到的自身学习能力(智力因素)大致相等时,感受到的压力最大。因为当面临难度很大的学习任务时,一些学生会由于自认为任务难度超出自身智力水平、无法完成而选择放弃,从而逃避了压力;而当面临的学习任务难度很低时,学习者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从而构不成学习压力。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其知觉到的学习压力的大小。面对相同的学习任务,不同个体所感受的学习压力存在着巨大差异,知觉到任务难度与自身学习能力大致相等的个体,由于怀有完成任务的希望,而完成任务的不确定性也最高,因而承受着最大的心理压力。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同样会影响他们对于压力的体验,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抱负水平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压力的认知和评价。
如果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浓厚,渴望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那么他的学习会专注于学习任务本身,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当作挑战而乐此不疲,这一类型的学习者一般就不会感受到过重的心理压力;相反,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由对专业知识本身的兴趣引发的,而是指向外界刺激物,如考试过关、获奖学金、拿文凭等,一旦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很可能产生消极情绪,导致精神紧张,对自身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从而带来较重的心理压力。
如果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浓厚,渴望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那么他的学习会专注于学习任务本身,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当作挑战而乐此不疲,这一类型的学习者一般就不会感受到过重的心理压力;相反,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由对专业知识本身的兴趣引发的,而是指向外界刺激物,如考试过关、获奖学金、拿文凭等,一旦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很可能产生消极情绪,导致精神紧张,对自身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从而带来较重的心理压力。
通过我们的调查与分析,我们总结出当今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些学习压力。回结如下: 压力之一:所学非所爱
很多人在进大学的时候选择志愿是根据父母老师或者亲友的意见,或者因为都不了解就随便填了一个志愿,或者是因为调剂而到了原本根本都没有想去读的专业。开始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所学非所爱,于是想学的东西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办法去学,而要学的课程要参加的考试又都是令人厌烦和头疼的。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先需要注意对学习保持比较理性的态度,因为每个专业无论如何都可以教会人一些东西,包括思维方式,在保证本专业的学习都合格的情况下,可以试着了解一下别的专业。这时比较重要的是理智地对待自己更想进入的专业。试着和那个专业的同学老师联系一下,再通过职业倾向测验,看那个专业是否自己真的喜欢以及那个专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如果真的.喜欢,可
以有两种办法,一是试着转专业(包括通过考研转专业),二是自学,包括自己看书和旁听课程。
压力之二:找不到学习方法
大学的时候多半是自习,课外阅读量增大,灵活性与创造性增强,各个专业又有各专业独特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要求。许多同学来到大学之后,看到别的同学学得那么好,不得要领,这成了苦恼和焦虑的一个根源。
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就是多去向别人学习,和那些学得好的同学多聊聊,多观察他们的学习方法,也 向 老师和师兄师姐多请教,许多好的技巧就是那样学到的。但是,单纯地学习别人的也不行,发展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你是听觉型、视觉型还是触觉型的?是单纯的学习效果更好还是在实践中学习效果更好?根据自己的学习类型,来找到更好的学习办法。
压力之三:自我期望太高
许多同学对于自己的期望很高,想把自己的各专业门功课学好,多做项目,多写文章,争取保研和拿奖学金的名额。另外一些同学想拿到双学位,或者拿到各类证书,还有一些同学在托福,雅思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心思。这当然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时候,在学习的同时还要做许多另外的事情,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所以,需要
估计一下自己的能力和精力量力而行,不要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也不必拿永远要当 No.1 来证明自己。只要把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做好就足够好了。
压力之四: 不恰当的社会比较
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如果单以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其在高中以前的阶段都是相对优秀的,可一等进了大学校门,才知道优秀人才多的是,自己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 “ 鹤立鸡群 ”。这样比较的结果,就是要么 “破罐子破摔 ” ,要么加倍努力学习。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在学习方面超过别人,性格变得极端、敏感、偏狭。
二、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节对策
缓解大学生过重的学习心理压力,调节他们由学习任务、环境引起的紧张、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以较为平稳、积极的心态有条不紊地高效地进行学习,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一尝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当学生体验到学习压力的威胁时,通过改变对压力情境的评价和解释,就可以改变其对学习压力的体验和反应。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是调节大学生学习压力的有效手段。
当学生对专业学习感兴趣时,学习动机的满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他专注于学习活动以获得求知欲的满足,因此将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来的压力,而能自觉地进行学习和钻研,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某些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仍然
能够使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自信地面对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习任务本身,心理上不过多地被任务以外的因素(如考试、文凭等)所干扰和控制,是一种调节压力的有效方式。
2、改善和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在学生尚未完全掌握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时,教师不仅应在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上注意尽量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速度,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集体特征、个别差异等,不断变换教学组织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活动,并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3、培养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
积极的学习态度可使学生在遇到困难遇挫折时,不是一味地退缩和逃避,而是持积极心态化压力为动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来学习。而要培养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内心形成一股激励力量,这是产生积极态度内在源泉,也是促使学生对学习抱有积极态度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常常进行鼓励,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积极的归因,这是促使大学生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外在激励。
4、面对压力时倾诉对象
我们可以找身边亲近的朋友倾诉,或是寻找老师的帮助,总之,不要让压力困扰着我们,使得我们消极沮丧。
5、自我应对压力的方式
在压力眼前我们可以选择转移和自然调整,也可以选择顺其自然,但就是不要选择压抑,压抑会使我们整天郁闷不已,生活态度逐渐消沉,这对我们有着很不好的影响。
三、建议
从上述分析得出的对于大学生如何缓解学习压力的建议:
1、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化压力为动力,多跟别人交流、沟通,碰到心理压力问题时要及时跟别人沟通,尽量不要压抑。假如发现自己有严重心理障碍,要及时找专家进行辅导,避免悲剧发生。
2、大学生要学会自我缓解压力,不要把所有的压力压抑在内心,适当的发泄是必要的,可以找个适合自己的发泄方法适当宣泄自己内心的压抑。
3、多多关注社会上的就业问题,从中获取一些对自己专业有用处的信息,对症下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得当。
4、父母对孩子有期望是没错的,但家长要留意跟孩子的交流方式,少打击、多鼓励,经常谈心,及早发现孩子的学习压力是否过大了。
5、身为学生群体的一员,当发现身边人学习压力过大时,要主动关心。同学之间多交流、多互相帮助。
6、学校要健全心理咨询建设,安排师资专门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多开展关于心理健康的学习座谈会或者举行一些趣味性活动进行心理教育。
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求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因为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进。有过滑雪经历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滑雪最大的体会就是停不下来。刚开始学滑雪时如果没有请教练,看着别人滑雪会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可事实是如果你穿上滑雪板一下就滑下去结果肯定是从山顶滚到山下,摔很多跟头,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只有反复练习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来,学会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才叫学会滑雪了,才敢从山顶高速地往山坡下冲,因为只要你想停,一转身就能停下来。学习也一样,你只有知道了何时放松自己,学会让自己在合适的时间停止,你才算会真正的学习。 总之,大学生学习压力的产生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结合的结果,不能简单将之归结于客观的外界环境。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调控学习压力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入手,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多方面寻求应付的对策。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逐年上升,旅游消费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作为我国旅游业的特殊消费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解我院大学生旅游状况以及相关看法。
关键字:大学生,旅游消费,调查报告。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xx年4月,调查地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调查对象: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问卷情况:本次抽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调查问卷80份,有效问卷80份。 调查目的:解大学生旅游状况以及大学生对待旅游的相关看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进行调查,然后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每年旅游次数适中,并且对待旅游态度较合理。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我院学生43.75%每年旅游两次,且仅有7.5%的少量学生每年旅游次数多于4次。对于大学生而言,每年旅游4次以上为过度旅游,这将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及金钱。所以我们应该适量控制,合理对待旅游。
(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旅游花费较合理。统计数据表明:我院学生22.5%旅游花费在300元以下,48.75%的大学生旅游花费在300~500元,仅有28.75%的学生花费在500元以上。对于广大的大学生而言,我们的生活费及其有限,除在校的日常开销之外,我们没有过多的积蓄。所以旅游的每次花费不应该过多,300~500之间较合理。
(三)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更喜欢与熟人一起旅游。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与朋友一起旅游的占统计总数的60%,和班级同学一起出游的占1.25%,这都是与熟人一起出游。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单独出游不能给予自己安全感,依赖感较强的90后更喜欢与熟人一起旅游。所以单独出游的人数仅占13.75%,和旅游团出游占到18.75%。
(四)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更热衷于选择短期假日出游。我院学生一部分需要通过转本来提高自己的学历,有的则要面临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他们更需要通过旅游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周末时间短暂,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出游的人数较少,仅占总人数的11.25%。寒暑假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兼职,所以此时出游不是最好的时机,只有30%的同学会选择。而像清明五一这样的短期假日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这个时候去放松一下。
(五)费用问题成为我院学生旅游出行的决定性因素,旅游的安全性不受重视。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如果没有足够的旅游费用,那么出游就变得异常艰难。所以我院40%的人选择费用作为影响旅游的决定性因素。只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途中的安全十分重要,这才是关键因素。当今交通事故频发,在旅游中受伤甚至丧命的游客层出不穷。作为大学生更应该注重安全,而不能将安全问题忽视。
三、总结与建议
(一)南京信息职业学院学生旅游现象普遍,并且旅游在大学生心目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不难看出,我院学生基本每年至少都有一次旅游经历。这对放松心情舒缓压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一年两次旅游安排较为合理,部分学生一年旅游次数达到四次以上。对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们也能够充分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与便利。所以我们更应该支持与提倡大学生旅游。
(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旅游上的花费比较合理。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十分有限,除日常开销之外,每个月也只剩下很少一部分钱,所以在旅游的花费上应该做到用钱有度。48.75 %的学生旅游花费合理,花费适中,值得提倡。多于500元的同学应该适量控制,避免多余的开销,杜绝过度消费的现象。作为大学生更应该以节约为荣,适度消费。
(三)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忽视旅游过程中安全问题。“旅游热”这一词汇为大家所熟知,如今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往往是这些问题不受大家重视。每次到短期假日,黄金周,大家纷纷选择出游来缓解工作或者学习的压力。这使得安全问题凸显,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在旅游中受伤的游客。安全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我院学生则把旅游的费用放在首位,作为制约旅游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极少一部分同学重视安全,我们更应该通过这份调查问卷让大学生重视安全问题,维护好自己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只有这样,旅游才具有意义与价值。
(四)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较多选择与熟人一起旅游。对于爱旅游的游客来说,当自己看到喜爱的景色时更多的是分享。这时就需要一个或者多个好友结伴而行,既能相互照应又能分享喜悦,这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在此我想提以下几点建议:
1:随着旅行社数目的不断增加,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我们更应该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自己权益被侵犯,要学会拿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但不可以走极端做违法的事情。
2:网络是把双刃剑,随着它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很多虚假信息通过网络传播,我们千万不要轻易相信这些信息。在选取旅游目的地信息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网站,必要时可以到旅行社亲自解相关信息。
3:现在经常出现导游强制游客消费的情况,我们对此应该学会抵制,必要时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同时做到理性消费。
4:旅游对大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大家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一定要做好规划,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注意出行的安全。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不仅作了量的规定,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也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个阅读方法而已。因此,他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因此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一、调查时间:
20xx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调查方法:
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三、调查对象:
四、 调查目的:
五、调查情况分析。
1、 调查中有 82﹪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感兴趣,但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4﹪的学生选择了看书,66﹪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等。这说明小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3、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自那里?据统计63﹪是家里的, 25﹪是班级图书角借的,12﹪是从同学处借阅及学校图书馆的。这说明家庭的藏书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藏书量在400册以上的家庭占5﹪,但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喜爱阅读的占100﹪, 90﹪的孩子阅读书籍超过了50本。认为喜爱写作的占60﹪,认为自己作文良好、优秀的占100﹪, 而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的家庭,孩子的阅读量没有一人达到30本。 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6、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蓝猫淘气3000问》《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中华伟人故事》《神探福尔摩斯》,《哈里波特》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而学生对《哈里波特》的热衷,也说明了国外媒体对新作的宣传成功。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读了。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喜爱阅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老师重视,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8、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容易。调查发现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老师要求做读书笔记时才去阅读,且读得囫囵吞枣。
六、针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 注意方法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注意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4.给足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
5.推荐课外读物,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6.开展读书活动。继续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做摘记才去读书的。要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学科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当然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可视具体情况来采用具体方法。
总之,没有课外读物就没有素质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关于学生调查报告汇总8篇】相关文章:
关于学生调查报告汇总六篇09-28
关于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总四篇10-13
关于学生近视调查报告06-21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汇总六篇10-14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汇总8篇09-26
【精选】学生调查报告汇总四篇09-25
【推荐】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总九篇10-31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汇总九篇10-22
实用的学生调查报告汇总5篇10-15
【热门】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总五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