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评课稿设计

时间:2020-11-19 09:34:11 稿件 我要投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评课稿设计

  周三,这个每周工作室中最重要的日子里,我们又坐在一起,听了胡潇文老师和叶爱青老师为大家带来的精彩课堂。当然课后王老师的精彩评课更让我们受益匪浅。每周能这样实践和聆听,觉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在这样的熏陶和磨砺下,对语文、对课堂、对自我发展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评课稿设计

  今天,胡潇文老师上的是《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次听胡老师的课,感觉她语言干练而清晰,指导过程充分而有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父爱OR信念

  一般我们在拿到《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的时候,总是会把目光聚集在父爱这个点上。你看父亲为了救儿子,不顾自己的身体,一直挖了38个小时,这样的爱怎能不叫人感叹。但是在阿曼达父亲的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只是父爱吗?其他那些父母身上难道没有对孩子的爱吗?你看,文中描绘的每一位父母面对这倒塌的废墟,面对失去儿女的痛与阿曼达的父亲是一样的。但他们在痛哭流涕之后,最后都选择了离开。而当别人都规劝着这位父亲离开的时候,当挖了三十几个小时还一无所获的时候,是什么支撑着他呢?是信念,是那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话语。正是这句在父亲心中坚定不移的话语让他不停地挖啊挖,没有想过放弃。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儿子也没有想过要放弃,一直坚持到父亲去救他。一堂好课,主旨的把握真的非常重要。这就像你看风景一样,站得越高、望得越远。在这堂课上,胡老师就是用“信念”这个主旨思想层层深入,步步挖掘,主线明晰、思路清楚地向我们展示着信念对这位父亲的重要,对阿曼达的重要,对每一个人的`重要。

  明确了文章的主旨,要上好课,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胡老师通过让学生朗读和体会重点词句,比较其他父母与阿曼达父亲的不同表现,从听觉和视觉多角度感受父亲的那种执着与坚持等方法,使整堂课显得非常饱满,更好地诠释了“信念”这个核心概念。

  要OR不要

  在我们的课堂上,总是想着要让学生进行一些语言文字的训练,认为这样才能让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否则就会落入重感悟,轻练习的批判中。但是语文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当学生沉浸在语言之中,回到生命的源头,去还原着、感受着、体会着时,情感与理性就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在今天的课堂上,还有几处不明确的地方,经过王老师的点拨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他猛的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与“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这两句话理解之后,胡老师要学生用关联词把它们连起来。当时听的感觉这个地方比较生硬,有一种只是为了练习而练习的嫌疑。王老师也认为“落入了机械的训练之中,意义不大,建议删除。”

  在学习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句重点句的时候,胡老师是让学生听声音感受并读一读,然后再找一找,哪些词语也感受到了在这38小时中的艰辛,利用对重点词的理解来加深对“信念”的理解。我觉得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在这样的挖掘过程中,父亲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他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想象和还原的方法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王老师认为:“要填补这个时间的空白点,让学生写一写当时父亲身上的变化,把想象补进去,再全部否定,因为在这个时候,父亲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对信念的最好诠释。”

  要还是不要,用或是不用,不是简单地叠加,不是机械地操作。需要时就大胆地铺陈,不要时就大胆地舍弃,“当要则要,当弃则弃”,因为每一个环节地设计和方法地使用,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运用语言。

  “诗意语文是感性的语文,诗意语文是生命的语文”。每一次地聆听与思考总是为自己能走近她而欣喜,就让自己怀揣着对诗意语文的追求,一路向前吧!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评课稿设计】相关文章: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评课稿01-05

数与形评课稿01-19

平移与旋转评课稿01-14

图形与变换评课稿01-14

变量与函数评课稿01-02

小河与青草评课稿12-30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评课稿01-09

排球课评课稿01-0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评课稿2篇01-07

0的认识评课稿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