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诗词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2-03-11 08:51:06 古籍 我要投稿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诗词原文及赏析

  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诗词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诗词原文及赏析

  【原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女词人,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幼承家学,早有才名。婚后与其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其住所为“易安堂”,故自封为易安居士。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早年生活安定,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有《漱玉词》等。

  【注释】

  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象熔化的黄金。

  ②合璧:象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④次第:接着,转眼。

  ⑤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

  ⑥三五:指元宵节。

  ⑦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⑧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⑨簇带:妆扮之意。

  【评解】

  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明对比。感情深沉、真挚。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平淡中见工致。

  【集评】

  张端义《贵耳集》: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金石录》亦笔削其间。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段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王士祯《花草蒙拾》: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刘辰翁《须溪词》《永遇乐·璧月初晴》小序:“余自辛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李调元《雨村词话》: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赏析】1

  黄昏是一个特别令人惆怅的时候,微醺的夕阳斜斜地照上绮窗,半明半昧的光线似醉人的眼光,软软的朦胧的笼在身边,不肯离去。前尘影事渐渐都回到眼前,此时隔了这样一种昏黄的惆怅看去,不论欢乐悲伤都染上了岁月的痕迹。

  这一阕《永遇乐》是写在黄昏的词,写的是作者在黄昏里的一点回忆一些感慨。“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开首实写眼前景色:夕阳似融化的金子,斜斜的挂在西山上,明亮、温柔、没有刺眼的光芒却别有一种教人留恋的软媚。暮色渐起,满天云影舒舒卷卷,散开复又聚拢。如同散落天涯的半璧,因了机缘的巧合,再遇到另一半合成整璧,这些分散满天的云朵慢慢合成一片。暮色愈发沉了,环顾四周,叫人忍不住想低低地问一句:那念兹在兹的人在哪里?自己这又是在哪里?”这一问拉开了作者与景物的距离,同时又暗暗地为整首词定了调子。悼往伤今,抚今念昔如同黄昏里的那一抹苍青是整首词抹不去的底色。南朝江淹《拟休上人怨别》有“日暮璧云合,佳人殊未还”句,“暮云合璧”化用此上句而来,同时词中暗蕴“佳人殊未还”之意。“人在何处”这一问,问的含蓄问的惆怅,将这追念之意暗暗地漾了开来。“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是“烟染柳浓,笛吹梅怨”的倒文。作者在那低低地一问之后,又将眼光转向身边的景物。暮色沉沉,青青的柳枝隔了这四起的烟霭看去,似乎愈发浓郁。不知何处传来一缕笛声,《梅花落》的曲调幽幽入耳,直响到人心里去。只影对晚景,纵是春色正好,这其中又有多少春意?词中“春意知几许?”正承“染柳”两句而来,正因为有对春景的描绘,才引出“春意知几许”这一问。上片这前六句,作者极巧妙地在景物与自己之间推进推出,既写眼前之景又寄心中之意。那两个问句淡淡问起,似是不经意之笔,实是作者著力安排,引得读者去体会她的含意,又因为不曾明白道出,所以妥帖之外,别有含蓄之致。在成功地渲染了全词的氛围之后,作者又回到现实。“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这是上片的第三个问句,结构与前两个问句一样,都是两个四字句写景,问句紧承其后,作者的情感暗含于问句之中。通过这一句,我们知道前面写的是元宵节的黄昏,天气很好,融暖和适。可是作者却说“次第岂无风雨?”这一问很奇怪。元宵节在宋朝是一个十分热闹的节日,在这一天,即使是常年身居闺阁的女子,也可以严妆丽服出门观灯赏花,因此当时的女子们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作者忧心忡忡的道:“此时天气虽好,可转眼之间难道不会有风雨?”这一问泄露了她的心事。我们知道热衷游乐的年轻人在久受拘束之后,终于有机会可以放松一次,即使外面真的风雨交加,他们也会说天气很好。只有饱经沧桑,心事重重的人才会看着醉红的夕阳对来访游伴懒懒地说“等会儿怕会有风雨吧?”在往下看“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应是“谢他酒朋诗侣,香车宝马,来相召。”“谢”是“推辞谢绝”之意。由此看来“次第岂无风雨”一句应该是对酒朋诗侣以香车宝马来邀请自己时地回答。所谓风雨其实只是借口罢了,真正的原因是无情无绪,看花没心情,观灯无意思。

  下片紧承上片而来,作者谢绝了酒朋诗侣的邀请,虽不愿出游,心中到底还是不能忘情,今宵独坐,不由回忆起往日情形。“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中州,应该是今河南省开封市,即宋朝时的东京。因为河南为古豫州之地,居九州之中,所以称中州。“中州盛日”即东京兴盛繁华的时候,那时环境尚且安定,作者也还年轻,青春明媚,又才气纵横,不曾为生活吃过苦,也不曾看见生活的本来面目。那时候,即使是乌云都是镶着金边的。年轻的时候深闺无事,读书女工之外每多闲暇,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幻想,于是特别重视元宵这个可以出游的节日。“三五”过去指农历十五,此处特指正月十五。“铺翠冠儿”是装饰有翡翠或是翠绿色羽毛的花冠;“雪柳”多以素绢或银纸扎制而成;都是当时妇女元宵节插戴的装饰品。周密《武林旧事》卷二曾记:“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娥,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由此可以知道“铺翠冠儿”和雪柳都是当时极流行的饰物。“捻金雪柳”应是以加了金线的丝绸所制,较普通雪柳别致些,大约是女子们争奇斗艳别出心裁的结果。“簇带”是当时的方言,即“戴满插满”之意。“济楚”也是当时口语,指女子整齐美丽。记得当时京都繁华,闺中少女,长日无事最盼望的最重视的便是元宵节。戴一顶铺翠冠,拈一朵精心制作的捻金雪柳,仔细地戴在鬓间,齐齐整整的装扮起来,与女伴们一起观灯游戏。作者韶华盛极,满目辉煌满眼锦绣中,知道自己是最美的,青春的矜持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惆怅旧欢如梦,李清照写这首词时已经饱经忧患,不再年轻。她一定知道年少绮怀,人间惊梦最容易不过。于是笔下迅速由旧日拉至眼前,回忆中的美好转眼便成现实中的凄凉。如今孤身一人,辗转天涯,容颜憔悴,霜华满鬓,早已无心收拾,元宵夜更懒得出去。无情无绪出去也没意思,倒不如在帘子底下听听那些小儿女明媚流丽不更世事的欢言笑语,重温一场旧梦。“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与前面中州盛日,争奇斗艳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结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尤为沉痛,似作者的自言自语,更是一种百无聊赖的慰藉。生命的红烛眼看快要燃到尽头,过去再也不再,风雨飘摇之中,只能眼看它烧下去,并且借这一点微光重温旧梦。

  有些事在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时候,对于某些感情是很难有深切体会的。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波澜不惊的,亡国之痛,身世之感,我们是知道的,可那是一种雾里看花的知道,隔了混沌的距离,只是知道,不能懂得。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当时名士,母亲也知书识字,她少女时代一直过着相对悠闲优裕的生活,结婚之后与赵明诚也甚为相得,渡过了一段欢乐的时光。南渡之后,国破家亡,亲人离散,清照自身亦饱尝流离之苦,她与赵明诚半生所集金石字画散失殆尽。现实的凄凉使得人们往往到回忆中寻找慰藉,可是过去的时光越美好,越衬的现实悲凉无比。李清照是一个敏感多思的人,精神的重压和生活的折磨使她承受着极大的痛苦。这个饱经忧患的老妇人以平静的笔触来回忆青春时的往事,对比眼下的凄凉情景,于百无聊赖中寻一丝慰藉。其中沉痛,虽不自言,却教人不忍卒读。作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崩坏的时代,旧的一切统统被破坏,整个时代在渐渐的下沉。个人的悲剧在时代的洪流中是微不足道的,千万人的悲剧汇成了整个时代的`悲歌。李清照这首词写自己的身世之悲盛衰之感,在当时实在是大多数人的命运。因为带上了整个时代和社会的悲剧色彩,写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这首词变得格外浑厚深重,在当时影响很大。刘辰翁曾依此词和作一首,同是饱经世变的词人,他或者更能理解李清照的情感: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这首词也是抒写今昔之感,然而下字不够精当,当浓处不及易安深厚,当淡处又不及人家沉痛。处处贴着原词来写,反倒时时拘束,露了形迹。相比之下,倒是姜夔的《鹧鸪天》(元夕不出),自铸清词,别有易安情怀。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帘寂寂,月低低,旧情唯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这首《永遇乐》很早便会背了,那时我也还小,夏日午后,坐在梧桐树下,一字一句,默默记诵,细碎的阳光透过手掌形的树叶漏在书上,带着绿色的清凉。

  如今我也大了,生活的面貌亦略微知道一些。写完这一章的时候,正是黄昏。夕阳软醉的脚步在书影与书影之间徘徊,忽然分不清是前世还是今生。(尤君若)

  【赏析】2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

  词的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起始二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写晚晴,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紧接“人在何处”四字,点出自己的处境:飘泊异乡,无家可归,同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这里的“人”,有的评论者认为指李清照所怀念的亲人,从文意上看,似不如指作者自己为好。)前三句写当时的天气,次三句写当时的季节,“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点出时令是初春。上句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下句从听觉落笔,通过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联想到“砌下落梅如雪乱”的初春景色。四处充满春意,景色宜人,但在词人看来,毕竟“春意知几许”,还远不是很浓郁的。虽是“元宵佳节”,“融和天气”,可是这些年来国事的变化,身世的坎坷,使得女词人产生了“物是人非”、“好景不常”之感。所以在“融和天气”之后,立即指出“次第岂无风雨”的可能,在淡淡的春意中又掺进了浓浓的隐忧。以上三小节结构相类,都是两个四字句,是实写,写客观景色的宜人,紧接着一个问句,反衬出主观的不同感受。归结到本篇的主题: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因此,虽然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请她去观灯赏月,也只好婉言辞谢了。表面上的理由是怕碰上“风雨”,实际是国难当前,早已失去了赏灯玩月的心情。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当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样,诗人很自然地转到当年汴京欢度节日的回忆上来。

  词的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中州”指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三五”,指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当时宋王朝为了点缀太平,在元宵节极尽铺张之能事。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直点灯到正月十六日”,真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其中提到宣和六年正月十四日夜的景象:“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看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十六日”条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首词里的“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写的正是作者当年同“闺门”女伴,心情愉快,盛装出游的情景。全是写实,并非虚构。可是,好景不常,金兵入侵,自己只落得飘流异地。如今人老了,憔悴了,白发蓬乱,虽又值佳节,又哪还有心思出外游赏呢?“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更反衬出词人伤感孤凄的心境。

  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切动人,语言也很质朴自然。作者在这首词的下片中,无论是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作今昔对比也好,还是用今天的游人的欢乐来反衬自己的处境也好,都能更好地刻划出诗人当前的凄凉心情。真是语似平淡而实沉痛已极。更多李清照宋词赏析请关注诗词库的李清照专栏。

  这首词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伤今追昔之作。写作地点在临安,约在绍兴二十年(1150年)间,这首词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诗词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及赏析01-05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翻译及赏析05-06

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及赏析08-17

《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及翻译04-30

《永遇乐·落日熔金》古诗词鉴赏12-12

李清照《永遇乐·落晶熔金》的鉴赏08-31

辛弃疾《永遇乐·烈日秋霜》原文及赏析07-10

李清照《永遇乐》03-10

李清照——《永遇乐》07-21

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原文及赏析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