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鱼》优秀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艺术《鱼》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报纸棍随意造型,形成鱼的各种身体形状。
2、能用彩纸大胆设计装饰报纸鱼的身体,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鱼眼睛的粘贴。
3、喜欢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欣赏过各类“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2个;幼儿卷的报纸棒若干、彩条若干、剪好花纹的彩纸若干;双面胶、透明胶、剪刀、垃圾盒;背景图一张;海浪音乐、没有鱼鳍、鱼尾、眼睛的半成品报纸鱼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纸棒变变变”引导幼儿用纸棒随意造型。
师:变出来什么,还能变成什么
二、请幼儿欣赏用报纸棒做成的报纸鱼,共同探讨鱼的身体结构、制作材料及方法
1、启发幼儿探索鱼的制作方法:先用报纸棍任意围成鱼身体的竺譬,.使用透明胶连接;然后用彩色纸条装饰鱼身上的花纹;妄善用彩色纸片装饰鱼尾、鱼鳍和鱼眼睛
2、小鱼少了鱼鳍、鱼尾、鱼眼会怎样?小鱼是镂空的,眼睛怎么粘贴?
三、提出要求,幼儿制造
1、鼓励幼儿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报纸鱼
2、提示幼儿注意材料使用和操作习惯
四、幼儿制作,教师教导
重点指导个别装饰花纹、粘眼睛有困难的幼儿
五、欣赏评价
引导幼儿从形态、花纹、鱼眼的粘帖位置、制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反思
制作报纸鱼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新鲜的、有挑战性的。由于这次手工有一定的难度,我采取探索尝试法,把动手实践的机会留给幼儿,鼓励幼儿自己动脑、动手,在折一折、弯一弯、碰一碰的过程中,学会用报纸棍造型,让幼儿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花纹装饰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鱼眼睛的高主萎本次活动的难点,幼儿的作品在鱼身的花纹设计、鱼眼睛的粘贴上出现了多种创意,有的是花纹的组合,有的用了对比色,还有的用了渐变色,幼儿通过动脑想出了不同的鱼眼睛的粘贴方法,每个作品都独具特色,使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2
教育作用:
1.帮助宝宝观察、模仿金鱼,培养宝宝喜欢小动物的感情。
2.让宝宝学习沿针眼撕纸,发展手指动作。
材料与场地:
鱼的头饰一只,配乐磁带,戳有鱼外形的卡纸若干张,回形针,盆子若干。
活动过程:
1.课前准备:
请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观察金鱼。爸爸妈妈指导宝宝找找,并用食指在缸外指指,说:金鱼的大眼睛在这里,小金鱼的嘴巴在这里。金鱼的尾巴一摇一摆,小金鱼游呀游。看看小金鱼是怎么游的?
2.问候时光:
(1)教师播放歌曲《小鱼游游》磁带,吸引宝宝注意。
(2)教师示范小鱼游。(把双手放在身后,做小鱼的尾巴游来游去,或双手一前一后摆动等)。
(3)宝宝自由地模仿小鱼游,爸爸妈妈带着宝宝跟着音乐学做小鱼游。
(4)音乐停,教师点到谁的名字,谁就游到老师身边,老师摸摸小宝宝。
3.运动时光:响铃操
宝宝能跟着节奏,模仿老师做第二节操。
4.做做玩玩:小鱼穿花衣
(1)教师示范讲解:
A.将纸撕成一长条或一小块,边撕边说:“轻轻撕,一、二、三……”,用撕好的小纸条或纸块粘贴在画有小鱼轮廓的纸上,给小鱼身上贴满“花”。
B.纸上有许多小洞,如果我们用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一起合作,一点一点地沿着小洞撕,就会游来一条小鱼和我们做朋友。
(2)宝宝自己取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3)宝宝的爸爸妈妈帮助宝宝在粘贴好的小鱼身上用大头针戳出密密的针孔。
提示家长:鼓励宝宝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彩纸,和宝宝一起把撕好的彩纸贴在小鱼身上;撕贴结束后带宝宝将碎纸屑捡入垃圾筒,保持活动室整洁。
(4)教师带宝宝将穿上花衣的小鱼送到大海里。(大篮)
5.蹦蹦跳跳:小鱼抓鱼
准备:
1.钻圈,平衡板,长绳,小呼啦圈。
2.人手一小小篮子,小鱼卡片若干放入大篮中,小猫头饰人手一只。
3.布置场地,将钻圈,平衡板,长绳,小呼啦圈按序摆放成“山洞,小河,小桥,大风处”。
过程:
1.教师头戴小猫头饰,激发宝宝兴趣。
教师:“大家好,我是小猫,我的本领真大。我会——钻山洞,过小河,走小桥,大风来了也不怕,我会抓小鱼回家呢!你们说,我是不是很能干?”同时演示跳,跑,自转等动作。
2.“我们也来学小猫,学好本领帮妈妈。”教师请家长带宝宝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模仿动作。
小猫小猫真能干,又会跑来又会跳。钻山洞,过小桥,大风大雨都不怕,抓条小鱼送回家,妈妈夸我好宝宝。
4.教师带领大家做游戏。
幼儿分两组进行竞赛活动。
5.开开心心——网小鱼
过程:
(1)教师导入:“我们一起来做网小鱼的游戏,请爸爸妈妈来做鱼网,宝宝来做小鱼。”
(2)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A.请家长手拉手搭成“鱼网”,教师组织宝宝站在网外。播放磁带《网小鱼》。当唱到“快快抓住”时,鱼网放下,抓住自己的宝宝,并把宝宝抱起转一转。
B.集体游戏2~3遍。(幼儿边玩边与录音同唱歌曲,教师鼓励宝宝自己单独钻过“鱼网”。)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一、认识“我是为钓,不是为鱼”的深刻道理。
二、体会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三、学习文章写景、议论、说理、引论融洽一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以认识“钓胜于鱼”的深刻道理为重点。
教学关键:
同重点。
教学方法:
采用结合旁批自读,配以自读练习,教师提示、点拨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
一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提示自读要点:
1.正确理解“钓胜于鱼”的含义。
2.认识“我是为钓,不是为鱼”的深刻道理。
3.体会文章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4.在朗读中体味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学生自读,并完成作业。
1.解释词语
(1)蹒跚
(2)悠然
(3)静溢
(4)澄碧
(5)流连忘返
(6)薪俸
(7)缘木求鱼
2.作者为什么选“钓胜于鱼”为题?
——目的在于从这一点引申出一个人生哲理来,钓不在鱼原就充满着引人深思的情趣,加上作者的精心构思,恰当地引例,让人折服,以其为题,更加显得生动,更加富有哲理性。
3.文中不少地方重笔描写景物,这和“钓胜于鱼”有什么联系?“钓胜于鱼”的含义是什么?
——钓本意在于鱼,作者却超乎寻常地引用老者的话并概括为“钓胜于鱼”,含义在:钓,为自然之美所迷恋,在美丽迷人的景色之下垂钓,享受的是钓,而不是鱼,为下文引申出人生哲理打下了基础。
4.文章从“钓胜于鱼”引申出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人的享受在于追求,不在于索取。
5.从文中摘录写景的句子和富有哲理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三、检查、交流自读作业。
四、教师.总结:
本文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重在说明事理,作者就一位老教授的话“我是为钓,不是为鱼”说起,或写景,或引例,或对话,引出议论,引人思考。
课文立意新颖,蕴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五、课堂练习: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但文中也不乏写景妙句,以及引例。试划出写景和引例部分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掌握生字词,体会作品的.写作特色。
2.预习《诗五首》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㈠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1.结合图片及学生现有的实践经验进行识字,先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2.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识字,如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画一画等,利用多种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3.利用学生对图片感兴趣的心理,结合图片进行。
㈡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
今天所学的木、和、竹、马、鸟、鱼,都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与我们日常生产联系紧密,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爱心。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1主题单元,《字与画》的第2课时。本课将认识9个字,这些字都是象形字,与学生实践联系较紧,通过这些字的学习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学生分析】
刚开学不足一周,学生对到校上学还有一些新鲜感,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学生相互之间还不熟悉,课堂教学组织较难。对要认识的字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已学过,但结合图片进行,学生较感兴趣
【学习目标】
1.情感领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有爱心。
2.识字:利用图片,结合实践认识9个字。
3.学习和习惯,能做开火车,找出指定的字等简单汉字游戏。
【学习重点】
1.利用图片识字。
2.常规教育。
【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常规教育
1.拿出语文书放在指定位置。
2.强调坐姿及回答问题注意事项。
二、导课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字。
2.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都说了,认字对我们学习其它课程的帮助很大,认的字多了就能自己读书看报了,这节课我们还要认识几个字,看谁学得快、记得准。
三、课中活动
㈠结合图片认识9个字(人、口、目、禾、竹、马、鸟、鱼)。
1.认字步骤:
⑴师出示图片,在旁边写对应的字。
⑵请不认识的学生对照图片猜一猜可能念什么?
⑶指名领读单字。
⑷师在图片下面写出这个字最早的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观察,得出结论:这个字与图片非常像。
⑸师告诉学生,我们现在所学的字,都是为了方便书写一步一步演变而来的。
⑹师领读字音,也可带读音节。
2.注意:
⑴教学人、口、目时,可看一看,摸一摸。
⑵教学木、禾、竹时,可让学生描一描、画一画。
⑶教学马、鸟、鱼时,先让学生观察化最早的字复杂了还是简单了,它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得来的。
㈡脱离图画字。
1.师拿生字卡让学生齐答。
2.师拿生字卡让学生抢答。
3.游戏:找朋友。根据图画找出指定的字。
4.同桌检查识字情况。
5.开火车识字。
6.唱读9个字。
7.选字组词。
㈢思想教育:今天所学的木、禾、竹、马、鸟、鱼都是自然界中的事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紧密,所以我们应该爱护他们。
四、课外延伸
在生活中找一找今天所学的字。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幼儿小班的孩子社会性关系已不限于母亲和亲人之间,而是扩展到和同伴的关系上,他们很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像水中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欢快的乐曲中感受拥有朋友的快乐。
2、使幼儿体会“忧愁”和“快活”的不同感受。
3、领会一,二,三条鱼的含义。
活动重难点
1、幼儿对歌词的咬字发音,尤其“愁”字。
2、舞蹈过程中1,2,3,数的互换角色上。
活动准备
音乐,小鱼缸,三条小鱼
活动过程
故事讲述:有一条小鱼,它没有朋友,每天都是孤孤单单的游来游去,没有别的鱼儿和它说话,没有鱼陪它做游戏,它很伤心,(哀伤的音乐)。取出鱼缸,小朋友发现一条鱼在水里游真的很孤单。老师开始唱第一段歌词边做动作:一条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老师提问:为什么这一条鱼很孤单,他为什么会发愁呢?"来;自。屈;老师;教。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它呢?
幼儿思考引出:小鱼需要朋友。
老师取出第二条鱼放入水中,老师提问,第二条鱼放进去以后会怎样,鱼的感受是什么,小朋友的感受是什么,得到关键词,快乐,高兴,开心。老师唱第二段歌词并表演动作: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老师提问,如果想让小鱼更加开心我们可以怎样做?
老师再在鱼缸里放第三条鱼,一起数一数,如果小朋友是最开始的那条鱼,你会开心吗?小朋友回答完,老师接着唱第三段歌词:三条鱼水里游,快快活活做朋友。歌词随着游戏的展开更加深刻,教师引领小朋友以表演的形式熟悉歌曲,在中间画圆,小朋友依次表演,可分组进行。
活动反思
1、过程中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很到位,也能准确地感受不同的情绪,但感染力欠缺。
2、老师将这个活动完成了,但没有关注到孩子想象的空间,比如,孩子还会选择更多的鱼,4,5,6,7,8,100,1000,等等,孩子们还可以说说平时职到的鱼类。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青年“画鱼”“观鱼”重点句的品读,能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并能体会、学习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通过观看插图想象人们议论的情景,运用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能说一句或一段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体会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
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试读标题
直接导入新课,齐读标题《鱼游到了纸上》,师提示,若重点突出“鱼”,既让人明白是什么游到了纸上?该如何读?若要人明白不但画的是一幅画,而且画得非常好,又该如何读?又假若让人明白画不是画在墙壁,不是画在油画布上的,而是画在纸上,又该如何朗读。多次提示,多次朗读,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朗读标题。
二、生字检测,扫清障碍
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课件出示词语,检测预习情况。
再次出示“花港一丝不苟厂徽聋哑青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些词语穿起来,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品读课文,认识青年
(一)画鱼——鱼游到了纸上
1、找出能直接表现青年人画鱼画的好的`句子(“哟,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女孩是在赞美青年吗?从哪个字读出来的?注意让学生读出赞叹的语气。
练习用同样的句式说话,如果说一个画家鸟儿画得好,你怎么赞美他?画猫画得好呢?画马画得好呢?
2、青年画鱼画得好,所以我们说——。他究竟是怎样画鱼才让鱼游到了纸上的呢?请默读课文7—14自然段,画出课文描写青年画鱼的句子。
出示课文内容,理解什么是“工笔细描”,什么是“挥笔速写”?引导学生轻声读读这个句子,找出答案。
男女合作齐读课文。女生做事细致就读工笔细描句,男生粗犷潇洒就读挥笔速写句。
师进行学习方法归纳: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是理解词语含义的重要方法。
3、归纳总结,有哪些词语能描述表达一个人画画画得好?提问,出示课件。
思考:看青年画画的可能会有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么赞叹青年的?引导学生思考,描述。
老人——老人会说什么?他应该怎样说?加上一点神态、动作。
小孩——小孩会说什么?他应该怎么说?加上一些动作、神态。
……
(二)观鱼——鱼游到了心里
过渡:青年的画技可真高超!(出示句子,师生齐读: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答案。
2.出示句子: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3.青年是怎么看鱼的?静静地!看了多长时间?理解每个星期天。
联系说话:课件出示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看见——
看来那个青年的确在看。春天过去了,夏天到了,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又看见——
他还在看。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你还看见——
那位青年,还在。秋天过去了,冬天到了,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我们来到玉泉,我们还是看见——
用一个词语概括青年的品质——坚持不懈
三、升华主旨,学习青年
说出相对青年说的话。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一丝不苟”等词语。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学习聋哑青年忘我的学习态度,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与人合作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重点与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课前准备】
1、CAI。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CAI出示“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画家用娴熟的技法将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在画纸上,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些美丽图画是如何被画家用美的眼神捕捉,并用生动的画笔画在纸上的吗?
2、学生讨论,进行简单归纳:
细致地观察
…………→绘画美丽图画
认真地做画
设计意图:先由美术大师的画引入,让同学们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谈谈画家为什么能够画出美丽图画?初步认识到:细致地观察、认真地态度才能画好画。再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课文,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利。
2、思考:
为什么文章以《鱼游到了纸上》为题,而不是《鱼画在了纸上》,并想一想为什么说“鱼游在纸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意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三、再读课文,走近人物
1、课文告诉了我们:
青年是怎样的一个人,聋哑青年是如何学画鱼的?课文中哪些地方描述了青年中特别的学画,认真做画的过程?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批一批。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发言,CAI出示相关语句,帮助感悟)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全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围观的人,作者是如何评价这名青年呢?你对青年的评价怎样?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深入挖掘聋哑青年形象。并了解人物学画、做画过程。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引导学生领悟:青年人虽然聋哑但专注勤奋,这是他的画赢得大家齐声赞叹的原因。
四、美读课文,归纳总结
CAI展示青年“观鱼成癖,画鱼如生”图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对聋哑青年外貌、神态和动作的描写。谈谈小女孩说:“金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青年却说:“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总结出:青年通过长期的认真观察,对金鱼非常熟悉,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在大脑中形成了准确的形象,再把金鱼画像、画活了。
设计意图:反复地阅读作者平实、直白的描写,寥寥数笔勾画出青年观鱼成癖,画鱼如生的人物特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作手法:通过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并总结出青年为什么能让鱼游到心里、游到纸上。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从这位青年由“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的学画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好品质。
2、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
3、回忆一下在我们身边你所了解的人物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学习了他们的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谈谈书上、生活中、周边人物忘我的学习态度,勤奋做事的故事。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做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实现本节课情感教育目的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蜡笔和水粉笔组合进行美术创作,体验"变鱼"过程带来的快乐。
2、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活动准备:
1、水桶、毛巾、水粉笔、一次性桌布、蜡笔、手套等
2、画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图一张、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进场指导语:今天让我们坐上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出发吧!(幼儿跟着老师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进场,坐成半圆形)
2、来到范画前,引导幼儿猜测师:海底到了,咦,海底的鱼都去哪儿了?
3、出示水粉笔这是一只魔术笔,它一定知道鱼躲在哪里?
魔术笔粘上颜料涂在纸上,鱼就出来了。
二、基本部分
1、请个别幼儿尝试作鱼师:真神奇,我们也来试试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涂颜料)
2、小结,作画练习的过程。
3、全体幼儿操作师: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要变这样的魔术啊?
4、提出操作要求
(1)在变鱼前先要用淡色的蜡笔画出自己喜欢的鱼和水草,鱼要画得多些,画的重些。
(2)画好鱼和水草后,再用水粉笔涂上颜料就可以了。
(3)在涂色时水粉笔的水分不要太多,不然颜料会流出来。
(4)保持桌面和衣服等的干净,手脏了要及时擦干净。
5、幼儿分散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评析师: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坐上潜水艇去观察水里的鱼,老师指出有特色的鱼和幼儿一起分享,这鱼漂亮吗?为什么?
2、开潜水艇离开教室师: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教室里,让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看吧!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立足课题,提出疑问
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鱼游到了纸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二、诵读入境,整体感知
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不明白,下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能否从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出示读书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②边读边思考“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尽量将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来单独再读读。
③读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2、同桌相互交流:读书要求中的有关问题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3、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针对容易读错的字板书正音:澈、港、缸、聋;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及目标中的生词。
4、点名交流:你对“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
三、认读词语,概括内容
1、出示三组词语认读:
A、举止特别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忘我境界
B、工笔细描 一丝不苟 挥笔速写 融为一体
C、大家赞叹 纷纷议论 相互交谈 游到纸上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部分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请你拿出笔写出来。
3、同桌相互对读课文,相互检查对课文阅读的情况,交流概括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语段,感悟形象
(一)、围绕“游”字,初次学习课文。
1、找出带“游”字的句子或段落,用∽∽划一划。(共七处 )
汇报:指名个别读句子。
交流所有带“游”字的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最后师生合作,把带“游”字的句子串讲起来。
初步讨论决定:用“游”字更好。
2、(从最后一段带“游”字的段落引到小姑娘的话)“他笑了,他为什么笑了?而且笑得那么甜?
(因为,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出示小姑娘的话。(多媒体)
师紧紧跟上去和学生一起:“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
情景读书:分别读,看谁读得最像那个小女孩?
品读:学生发表意见。这是怎样的叫声?(惊奇,奇怪)的叫。谁来模仿?(指导朗读)
假如你在现场,你就是其中的一个观看的一员,听到小女孩的叫声,你第一个反映是什么?(迫不及待,挤过去看……)
那么就请你们挤上去看看。(看图,多媒体出示)你的脑海里出现了金鱼怎样的画面?
(看到了,看到了,我看到了这一切还写在你的脸上!)
假如你是那个小女孩,是说:呦,金鱼画到他的纸上来啦!“还是说;“呦,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
(再次认定:“游”字妙。)
3、教学第4自然段的过程,是关于观鱼的部分。
让学生从这一自然段中快速、准确地找出有关青年观鱼的词语,师适当板书,解疑。
(二)、大家已经知道了“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聋哑青年把鱼画得像。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哪些段落具体讲了这层意思。
1、教学第7—8自然段的过程。
①你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意思吗?看看第7自然段哪些句子和词语能帮助你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重点抓住“一丝不苟”、“绣花”和“细致”理解工笔细描)
②你想象一下,青年对金鱼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笔细描?是怎样做到工笔细描的?
③正因为他画得好,围观的老人、青年、小孩都是怎么赞叹的、又是怎么议论的?
④这时我再让你说“融为一体”的意思,你能说出来吗?
⑤能否用一个词、一句话说说聋哑青年在你心目中的印象。
⑥你还可以用你知道的哪些成语来形容他画鱼画得像。
⑦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及教师范读。
2、教师叙述:青年将金鱼画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请你认真读读第3—5自然段,看能否发现什么画画的技巧?
学生读后谈感受。(引导学生立足“忘我的境界”、“呆呆地”、“静静地”以及“从来不说一句话”想象、感知他平时如何认真观鱼的品质。)
3、再评价这位聋哑青年。(除了品质以外,有必要引导谈出对生活的热爱。)
4、教师小结:是啊,如果不是他长时间忘我的观察金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画鱼,那么他又怎能使画出来的鱼像在水里游呢?
五、品读难点,明白事理
1、教师描述:当我和聋哑青年交谈的时候,我将小女孩发自内心的“鱼游到了纸上”的纸条交给他时,他是如何回答的?
2、“鱼先游到了心里”的教学引导(要求学生读3—5自然段)。
①“鱼先游到了心里”你是如何理解的?此时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的意思和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②“鱼先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将两句话及两句话所蕴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③教师小结:就是这样一位聋哑青年,虽然身患残疾,就是凭着执著、专注、勤奋,使鱼先游到心里,而后又游到了纸上,这足以让我们看到了残疾青年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④要求学生谈谈你从聋哑青年画画的经历中有哪些启示,联系实际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人和事。
板书设计:
31鱼游到了纸上
聋 呆呆地站
观鱼 静静地看 专注
哑 从不讲话
青 工笔细描
画鱼 一丝不苟 勤奋
年 挥笔速写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各种花纹有序的组合表现鱼身的变化,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
2。引导幼儿学习用油画棒进行简单的套色运用。
活动准备:
教学
ppt、范画、双面胶、剪刀、黑色水彩笔人手一只、油画棒、彩色纸。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海底世界、海洋馆)有谁去过海洋馆,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各种海洋生物的表演)
2。海洋馆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这些鱼身上的花纹是怎样的?(有全是点的,波浪线的,方块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相应的花纹。
二、观察了解线条画的特点。
(出示鱼的轮廓)
师:刚刚我们说了很多种花纹,现在我们给这条鱼穿上漂亮的衣服,让它变成一条漂亮的鱼。
1。小朋友们,
你们想给这条鱼画上什么花纹呢?
(幼儿说一种,教师在鱼身上画一种)
小结:原来这些简单的点、线、面也能组合成一幅看上去复杂又美丽的画。
2。今天这条鱼呀,不仅很漂亮,还会发光呢。
三、示范介绍发光原理。
1。教师示范让鱼发光的方法。
2。请幼儿说一说使鱼发光的秘密。
四、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1。先把鱼的主体勾勒出来。
2。运用点、线、面来装饰,装饰时线条排列清晰。
(教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合理运用线条,中途若发现问题可请幼儿互相观察发现,同时鉴借别人的好的方法。)
3。提醒幼儿作画完毕后在鱼的周围画上发光圈,凸现鱼的整体。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1。请幼儿将画好的鱼沿鱼的轮廓剪下来,贴到老师的海底世界里。
2。你最喜欢哪条鱼?为什么?
六、珍惜保护海洋生物。
今天,我们观看了很多漂亮的鱼,也自己制作了一些会发光的鱼。
可是现在,这些漂亮的鱼在不断的减少,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遭到了人类的破坏。
小朋友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保护海洋生物好吗?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画鱼的兴趣,能大胆地表现“发光的鱼”。能用几何图和线条画出简单的鱼,并用色彩进行装饰,活动很成功。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在不规则的线条画里想象出小鱼形象,能根据已有经验画出鱼的特征。
2、能运用自己学过的线条、图案大胆装饰小鱼,提高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圆舞曲》;
2、步骤图、示范画;
3、弹簧。
活动过程
一、教师跟着音乐示范画会跳舞的线,引起幼儿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条神奇的线,这条线会跟着音乐在纸上快乐地跳舞,你们想不想看看啊?
二、教师示范画线(播放圆舞曲)
师:你们看,它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那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教师边说边画)
三、幼儿徒手练习"画"会跳舞的线。
师:你们也想要一条会跳舞的线吗?请你把一个手指伸出来,我们一起在纸上快乐地跳舞吧!
我们先在这儿转一个圈,又在那儿转一个圈,在每块空地上都留下了痕迹。
四、请一名幼儿上来跟着音乐画一画,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要求。
1、师:有谁愿意到上面来试一试?
2、师:你们觉得他画得怎么样?(画得好及时表扬,不足之处教师及时提出)
3、:我们的线在纸上跳圆圈舞时,尽量把圈跳得大一些,每个空地上都去跳一跳。
五、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找小鱼藏在哪里。
1、师:你们知道吗,在这条会跳舞的曲线中还藏着一些小鱼呢,你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2、师:陈老师已经找到一条小鱼了,想不想看看它躲在哪儿?
(教师示范找一条,添画出小鱼的等)
3、师:刚才老师在这条曲线上添了点什么,就变成了小鱼了?(眼睛、嘴巴、鳍等)
4、师:这里还藏着很多小鱼呢,谁能学着陈老师也添画一些东西,把其它的小鱼也找出来
5、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试。(请一名幼儿上来添画眼睛、嘴巴、鳍等)
六、讨论:
师:小朋友真聪明,都能把小鱼找出来,那我们怎样让这些小鱼变得更漂亮,可以在它的身体上画些什么呢?
(引导幼儿可以画上各种花纹、图案,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七、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条连接小鱼的线像什么啊?
对了,像弹簧,这些小鱼啊就叫弹簧鱼,一起说。
八、学画这些弹簧鱼。
1、我们要先画一条曲线,在画曲线的时候要把圈圈花大点,这样等会我们就可以把鱼画大点。
2、小鱼有哪几个部分啊?(眼睛、嘴巴、鳍等)我们可以帮小鱼打扮的漂亮点,
在小鱼的身上画上花纹,最后还要用蜡笔图上颜色,这样我们的弹簧鱼就更漂亮了。
九、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们也想来试试看吗?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画中藏的小鱼最多,而且打扮得最漂亮。
(鼓励先画好的幼儿进行添画)还可以画上一点小鱼吐出来的泡泡。
十、展示、欣赏、交流作品。
1、个别交流:请先画好的幼儿相互交流作品,说说自己找到了几条小鱼,是怎样来装饰的?这些小鱼在一起做什么?
2、集体交流:请画的作者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你最喜欢这里的哪副画,为什么?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涂色、“捉鱼”等活动,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
2、激发幼儿学计算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活动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用大积木围成的小鱼塘两个。
2、幼儿每人一张涂色的练习纸、一把剪刀、一张长方形纸、一盒蜡笔、浆糊少许。
活动过程:
1、“接的快”游戏(复习5的组成)
教师:我说1,你说几?
幼儿:我说4。
众幼儿:对!对!对!1和4加起来是5,5可以分成1和4。
2、涂色制作练习(复习5以内加减法)
(给幼儿每人发一张涂色的练习纸)
教师:图中藏着什么呢?只要认真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把得数是5的地方图上你喜欢的颜色就知道了。
(幼儿图色,教师巡回指导)
3、“捉鱼”游戏(应用5以内加减法运算)
全体幼儿头戴自制小鱼头饰扮小鱼,老师扮渔翁,小鱼在大池塘里边游边唱:“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
渔翁:我有两个小鱼塘,可是里面一条鱼也没有,我去捉几条小鱼放在我的两个鱼塘里吧!
(小鱼游,渔翁捉。每次捉5条鱼分放在两个小鱼塘里,让幼儿说出渔翁在1号鱼塘里放了几条小鱼,2号鱼塘里放了几条小鱼,一共捉了几条小鱼。或者说渔翁一共捉了几条小鱼,在1号鱼塘里放了几条小鱼,剩下的放在2号鱼塘里。没被渔翁捉到的小鱼回到座位上,口头排出5的加减法算式题。渔翁检查后,让算得又快又对的幼儿扮渔翁,在快乐的“渔翁捉鱼”游戏中反复练习5以内加减法)
游戏结束,小鱼头饰送给幼儿,幼儿带回家。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13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化石鱼是小鱼的祖先。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注意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3、学习“答”“案”两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学习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河公公的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化石鱼》。在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还认识了一些生字朋友,这些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你记住了吗?(课件出示:原来、祖先、所有、一块化石)快点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二、新课:
1、理解“附近”一词
这些生字宝宝大家掌握的真不错,那你还记得吗?课文中说谁在谁的附近游来游去?(课件出示化石鱼图片)这就是那条化石鱼,小金鱼会在哪游啊?指名生到前面指一指。这些地方都离化石鱼很近,我们就说这些地方是化石鱼的附近。(课件演示)你能用“附近”说一句话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老师这里还有些生字宝宝也想和大家教朋友,你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稀奇、附近、答案、假鱼)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课件出示思考题)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小伙伴。个别说说。
3、理解小金鱼的话
①课文从第一到第几自然段是在写小金鱼以为化石鱼是假鱼。
②请你默读1—5自然段,想一想小金鱼刚开始看到化石鱼觉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能读给大家听吗?
③“稀奇”是什么意思?你能通过朗读的方式把小金鱼的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吗?
④小金鱼越看越觉得稀奇,那它会想些什么呢?(课件出示问题)
⑤就是呀,小金鱼觉得很稀奇,开始它以为化石鱼是假鱼,它对化石鱼说了什么?默读2—5自然段,用“----”画出小金鱼说的话。把你画到的读给同桌听。
⑥那条小金鱼来问问?(课件出示小金鱼的问话)
⑦请大家照着屏幕读一读,想想使用了哪些标点符号,(课件出示标点符号)你能读出这些标点符号吗?自己试试。
⑧谁来问问,一起问问。
⑨小金鱼为什么这么问?
⑩它有这么多小问号,它觉得很稀奇,你还可以用哪个词说明小金鱼的心情?带着这种心情读读。
(11)你们就是美丽的小金鱼,好奇地问问
4、体会化石鱼一动不动
①小金鱼为什么觉得化石鱼是假鱼读2—5自然段找找答案。
②自己读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③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化石鱼一动不动。(课件出示化石鱼的反映)
④想想这几句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课件演示)你能换一个词吗?
⑤再读读让老师听的更清楚。
⑥难怪小金鱼以为它是假鱼,我们再读读2—5自然段,女孩子读小金鱼,男孩子读化石鱼,老师读旁白。
5、理解河公公的话
①小金鱼找到的答案是正确的吗?它是怎么知道的?默读6—9自然段,用“~~~~~”画出河公公说的话。请你学着河公公的样子读读。
②先看河公公的这段话(课件出示)自己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③“最老最老”你感受到什么?(课件演示)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河公公是老爷爷他的话应该怎么读,自己试试。
④河公公还说了些什么?这次你又读懂了什么?
⑤四亿有多长?(板书400000000)你有什么感受?再读读。
①个别读,你为什么这么读?第一句后面是什么符号?后面还有逗号和句号,请你读出停顿。
②这次小金鱼找到答案了吗?化石鱼究竟是谁?
③我们再读读6—9自然段,女孩子扮演小金鱼,男孩子扮演河公公,老师读旁白。
④小金鱼们,你们怎么那么高兴呀?大家再读读小金鱼的话,分享一下它的快乐。
6、课外拓展
小金鱼看着化石鱼越看越觉得有趣,它要把这件事告诉它的朋友,看,它的朋友来了。(课件演示)小金鱼们快点讲给你的朋友们听吧!
7、学习“答、案”
①小金鱼高兴地游走了,把“答、案”两个字留给了我们。(课件出示两个字)你怎么能记住这两个字呢?
②怎么写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好看呢?写好哪几笔就能做到上盖下,下托上呢?
③教师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三、教学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艺术《鱼》优秀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学会4个生字和4个词语。
★会认4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读文知道种玉米能收玉米,种花生能收花生,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知道种玉米能收玉米,种花生能收花生。
教学难点:
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多媒体课件、视频投影、朗读课文的录音带。准备实物:玉米、花生、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谈话的方式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同学们,一提到小猫,我们马上想到小猫(如小猫钓鱼小猫吃鱼等),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小猫种鱼》。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如:小鱼也能种吗?小鱼种在地里能活吗?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呢?……要尽可能地发挥学生们的想象能力。)
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读课文。
(评:用谈话的方式引入课题,学生很轻松地进入角色,丰富词语的同时,与课题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很快发现了问题,有意识引导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能有效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二、初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3.跟同桌或小组同学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不懂的地方,同桌或小组互议。
(评: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学着在同桌或小组内解决一部分问题,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生字,就是不在符号上面过多限制学生,尊重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分小组检查生字读音。
(2)做“当小老师”的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生字。
(评:多种形式,调动兴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识字效率。)
5.自由发言:同学互说,你知道了什么?
6.学生提问题,师整理问题。
三、再读课文。
1.师范读或听录音。
2.指导朗读第一段。
(1)“农民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这个句子较长,要通过听范读或录音,让学生模仿着读出停顿,把长句子读好。结合看图理解“农民、玉米、地里、很多”。(出示视频投影)
(2)看多媒体课件理解:农民怎样种玉米及玉米的生长过程。
(3)(出示课件)填空:()种玉米,收到很多()。
(4)让学生自己学着总结:农民种玉米能收到玉米。
(5)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评:句式相似、反复出现是本课语言叙述的特点,教师重点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习第一段,为放手让学生练读、自学第二段做铺垫。)
3.学生练读、自学第二段。
(1)读出长句子的停顿。请同学们再仔细读第二段,看看你想知道哪方面的知识?(师应多准备些资料,满足学生所需,如实物、图片等等。)
(评:只要学生提出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师尽力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自学的欲望,为将来的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2)通过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农民怎样种花生及花生生长、收获的过程。
(3)学生总结:农民种花生能收到花生。
(4)发散思维:你还知道农民种()收()?
(5)熟读成诵。
4.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语:农民种玉米收玉米、种花生收花生的情景让谁看见了?让我们一起学习最后一段。
(1)朗读第三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不懂?
(2)出示句子:“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在地里。”让学生想象,小猫会怎样想呢?出示课件:小猫种(),想收到很多()。
(3)指导朗读:“他想,一定会收到很多小鱼呢!”理解“一定”还可换成哪个词?师范读,生反复练读,读出肯定的语气。
(4)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假如秋天到了,小猫走在收小鱼的路上,他一边走一边会怎样想呢?你能试着画出来吗?(小组同学交流画面内容。从全班挑出思维独特、想象丰富的画贴在黑板上。并叙述内容。)
(评:这样设计,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语言能力,又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5)、小猫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教师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鼓励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要理由充分、想象合理,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小结:动物和植物不一样,玉米和花生种在地里可以收获,而鱼是生活在水里的,不能种在地里。
(评:这里是本课的难点,多用鼓励性语言,能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促进理解能力的发展。)
5.背诵第三段。
6.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朗读、背诵课文:
1.你喜欢读或背诵那一个自然段,给大家读一读或背一背,好吗?
(评: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放手让学生读或背,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2.小组之间进行背诵比赛。
二、指导字形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迅速找到每个生字在课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再认读每个生字的字音。
(2)和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怎样记住这些字?你学会了哪些字?
(3)扩词练习。
(评:这样设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他们很快进入识字、记字之中,胜于老师往学生头脑中“灌”字形。)
(4)指导生字的笔画、笔顺,让学生每个字在书上写2遍,同桌互相挑选出写得漂亮的字,从审美的要求出发,加大字形指导力度。
(5)自由练字时间:如果自己本课生字有记不牢的情况,可以多练几遍,自己觉得记得比较好的同学,可以练其它字或读书等。
(评:让每个人都有自由支配时间的机会,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三、作业:
1.回家把课文读或背给爸爸妈妈听。
2.你想和小猫说说心里话吗?写在日记本上。(可以是一句话日记)
【艺术《鱼》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艺术教案:鱼趣_小班艺术教案07-01
托班艺术海里的鱼教案03-29
关于鱼的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教案09-03
小鱼鱼穿花衣的托班艺术教案07-16
大班美术教案:各种各样的鱼_大班艺术教案07-01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06-19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06-19
《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06-25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