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部编版五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精选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五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 篇1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有3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交流利用关键句归纳段意;词句段运用分别安排了仿写片段以及学会用新的修改符号补充修改片段;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的诗《滁州西涧》,表达作者忧伤的情怀。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能用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词句段运用,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及时记录;认识并会使用表示对调、移动的修改符号,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和习作。
3.积累古诗《滁州西涧》,感受诗中描写的美好景色。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古诗《滁州西涧》的意思,并背诵古诗。
2.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并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教学策略】
1.借助例文,学会迁移
在教学“交流平台”内容时,教师可以呈现例文,让学生找关键语句,并训练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自然段大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迁移运用,由说到写,层层深入,将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训练落到实处。
2.发现规律,拓展升华
“词句段运用”指向实践运用。第一部分与单元语文要素“观察事物的变化”有关。教学时,可以先呈现示范语段,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每段话前面部分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最后一句则是由此引发的思考,即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值得思考的生活现象,并提出问题。运用范例中习得的记录方法进行练笔。最后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深入思考并提出问题,随时记录。第二部分通过比较、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表示对调和移动的修改符号,并迁移运用到习作的修改中去。
【教学准备】
一盆含羞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关键语句,并能用关键语句概括段意。
2.学会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及提出的问题。
3.认识并学会使用表示对调、移动的修改符号。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忆片段,自然过渡
1.交流平台,说说发现。
(1)课件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用找关键语句的方法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段落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请大家找一找。
(3)这段话的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①学生交流。
②“也是”在文中起过渡作用。这句话概括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段落中心句。
(4)小结:“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直接写出了第5自然段的大意,它是本段的关键语句。
2.课件出示《花钟》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找出这段话的关键语句。
(2)探讨:可以直接用这个关键语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吗?(不可以,这个关键语句概括不完全。关键语句虽然和段意有关,但有时候需要对关键语句进行改造,才能概括出段落大意)
(3)概括本段话的大意。(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3.课件出示《小虾》第3自然段。找出关键句,概括本自然段大意。
课件出示: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4.拓展延伸。课件出示语段,找出关键语句。
课件出示:
章鱼受惊时会变成白色,愤怒时又会变成红色。此外,它还能变成绿色、棕色、红棕色,或是周身出现有掩护作用的斑点。看来,章鱼真是一种善于变色的海洋生物。
5.比较四个语段关键语句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关键语句有的能直接概括段意,有的与段意有关,略微改变,就能准确概括段意。关键语句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可以在段首,也可以在中间,还可以在段尾。用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是个好方法。
6.围绕一个关键语句写一段话,师生交流。
关键句:春天的校园真美!
【设计意图】
借助例文,回忆学过的知识,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学会用关键语句概括段意。
板块二
发现规律,学习表达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部分的两个例句。
课件出示:
r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r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观察两个例句,找找它们表达相似的地方。(这两句都是先写作者观察到的现象,后写作者提出的问题)
(2)用横线画出作者看到的现象,用波浪线画出作者提出的问题。
(3)师生合作读,感受这种表述方法的妙处。
2.小结学法。
师:我们在观察身边的事物时,也要和作者一样,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3.聊一聊生活经历。
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观察后的思考?
4.学生交流。
5.自主观察,尝试练写。摆出课前准备好的一盆含羞草,让一位同学上来用手触一下叶子,其他同学先认真观察,再提出自己的疑问。
(1)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及思考写下来。
(2)组织学生围绕思考是否深入,问题是否合理,对练写的语段展开评价。
【设计意图】
从范例中习得记录的方法,进行练笔。先观察现象,再写观察后的思考,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学会观察,主动提问的习惯。
板块三
运用符号,修改病句
1.初读段落,交流感受。
2.学习修改。
(1)回忆以前学过的修改符号,指名说说名称和作用。(改正、增补、删除)
(2)认识表示对调、移动的修改符号。
①对调符号:表示前后相邻的两个词语或短语位置的对调。
②移动符号:圆圈内是将要移动的内容,分叉号放到移动后的位置。
(3)语段中还用了哪些修改符号?(删除、插入)
3.句子练习。
(1)课件出示修改前后的句子,让学生比较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课件出示:
我养了螃蟹一只。
我养了一只螃蟹。
它最爱显摆它的钳了。
它最爱显摆它的钳子了。
向我高高举起那大钳子剪刀似的。
向我高高举起那剪刀似的大钳子。
(2)学生交流。(修改后语句变得通顺了)
4.阅读语段。
(1)课件出示课本中修改了一部分的语段。
课件出示:
(2)读一读,说说除了已修改的部分外,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5.学习运用。
(1)用修改符号在课本上修改语段。
(2)交流反馈。
(3)出示修改后的语段。
课件出示:
我养了一只螃蟹,它眼睛、嘴巴都不怎么显眼,钳子倒是很大。它最爱显摆它的钳子了。有一次,我用一根小棍轻轻点了它一下,它立刻转动身体,向我高高举起那剪刀似的大钳子。我又点了几下,它钳子越举越高,突然,整个身子翻了过去。它急了,腿和钳子在空中乱舞,好不容易才借助玻璃缸壁翻过身来。
6.迁移练习。课件出示学生习作中需要修改的片段,集体修改。
【设计意图】巧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在对比中学习。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自然过渡到修改符号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及延续性。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内容,能够说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3.品味语言,体味意境,吟诵古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板书古诗题目,读古诗题目。你从诗的题目中知道了什么?(本诗写的是滁州西边山涧的景色)
2.《滁州西涧》究竟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让我们跟随诗人的笔触,一起去看看。
3.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指名读诗,熟读感知。
4.师:这首诗写了什么?试试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诗句,将没有把握或者不清楚的字词做上记号。师生交流。
5.再读古诗,理解大意。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在充分自读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准确、完整地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板块二品读诗文,感受美景
师:反复吟读了这首诗,“滁州西涧”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的呢?
1.“美”的印象。
(1)从“幽草”感受到美。低声吟诵,想象画面,细谈感受。
(2)从“黄鹂深树鸣”感受到西涧静谧的美。细细品读,想象画面。指名读。
2.
感觉到“荒凉”或“自在”。(从“野渡无人舟自横”感受到的)从哪个词让你感觉到“荒凉”或“自在”呢?(“舟自横”)
【设计意图】古诗词讲究用词精妙,在教学过程中力图带领学生揣摩、品味诗中的“关键词”,感受诗意。
板块三
结合背景,悟出诗情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再读一读这首短小的七言绝句,看一看能否从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或几个字来。学生可能会找到“独怜”“自”,各谈理由。
2.了解韦应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他一直有着怎样的想法,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他在诗中寄托的情感。(课件出示韦应物简介)
课件出示:
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良而无能为力,有意隐退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任其自然。
3.你从诗中哪些地方读出他这样的情感?(“幽草”“无人”“舟自横”)
小结: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这一幅山水画,看似没有主人公的存在,其实诗人的灵魂无处不在。整首诗字里行间寄托着诗人的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细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板块四
回味吟诵,感受诗意
1.回顾吟诵小知识。提示:平长仄短,入短韵长。
2.同学们试着自己给诗句标注平仄节奏。
3.跟着吟诵音乐练习吟诵,小组交流。
4.全班同学一起吟诵诗歌,个别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画面,引导学生体会、积累,学会运用。
【教学反思】
1.充分交流,主动探究。
“交流平台”学习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教师选取了典型语段《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进行新的知识的引导,让学生找出能概括该段大意的句子,引出“关键语句”的含义。学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花钟》《小虾》等特点鲜明的语段的回顾与对比,在探究中明白了关键句的作用及其在段落中的位置特点。整个过程,教师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2.品味诗句,积累古诗。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教学韦应物《滁州西涧》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方法理解诗意,感悟意境。初读,精读,研读,层层深入,抽丝剥茧,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韵律,读出画面,读出诗情。熟读成诵,完成经典诗文的积累。
部编版五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段落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教学重难点]
学会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学习用“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关键词语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课件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说说哪句话可以直接概括段意。(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2、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
(1)(课件出示《花钟》第2自然段)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2)这一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是第一句话,它不能帮助我们直接概括出大意,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这句话的提示来概括,即“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3、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1)(课件出示《花钟》第1自然段)说说哪句话可以直接概括段意。(第2句话)
(2)(课件出示《小虾》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一段话的中心句。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话,互相交流,分析这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两个例子都是先写观察到的情况,再写由此引发的思考并提出疑问。)
2、教师小结: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认真观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3、回忆相关经历,仿照例子独立练写,教师个别辅导。
4、班级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拓展
1、课件出示: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①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②明天,三年级全体去看电影。
③我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1)小组交流,进行修改。
(2)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①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两个”和“英国援建的”词序颠倒,意思混乱。)
②明天,三年级全体去看电影。(成分残缺,不是“三年级全体”,而是“三年级全体同学”。)
③我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过去”和“往”意思重复,去掉一个。)
(4)课件出示,读读议议。
2、认识修改符号。(课件出示本次要求掌握的“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的图片)
3、课件出示:修改病句歌诀
4、师生共同研读课本上修改的一段话,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增成分残缺的;删意思重复的;换用词不当的;调词序颠倒的。
5、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记住所学的修改符号,准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生字,准确朗读。
(1)课件出示古诗。(带有节奏划分的诗句)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纠正字音,学习生字。
2、简单理解,把握感情。
(1)课件出示重要词语注释。
(2)欣赏图片或课文插图。小组交流,结合注释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全班交流,出示译文: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面上。
3、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熟读成诵。
4、师小结: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请同学们试着背诵这首古诗吧。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我放手把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去获得知识,从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次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只要教师敢于放开双手,就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
部编版五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陀、螺”等10个生字。能认读有关玩具名称的词语。能说出自己玩过的玩具。
2、能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分类写下来。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3、掌握三包围的字和全包围的字的书写规律。
4、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
5、自主阅读《手影戏》,能了解内容,感受手影戏的有趣。
6、能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词语,会模仿例句写句子。能根据图片内容,发挥想象,完成写话。
2、积累有关诚信的古代名言,知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都喜欢玩哪些玩具?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交流自己喜欢的玩具)
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橡皮泥”“溜溜球”“遥控坦克”的图片,分别找同学来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玩具。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玩哪种玩具,为什么。
3、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你还会认吗?(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4、你还玩过什么别的玩具?小组之内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5、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还玩过哪些好玩的玩具?指名说。
6、齐读生词,每个词读三遍。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词语积累
1、创设情境,概括出情绪特点。
情境一:你好不容易画好一幅画,你的一个同学故意在你的画上乱画了两笔,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生气的)
情境二:在课堂上你的画被老师表扬了,你的心情又如何?(高兴的)
情境三:你满怀信心地把你的画拿去参加比赛,结果你的画没有被选上,此时,你感觉怎么样?(难过的、伤心的)
2、积累词语。
教师:我们在表达情绪时,可以用很多不一样的词语来表达。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哪些词可以用来形容生气。
出示:愤怒、发怒、气恼、恼火、气呼呼、怒发冲冠(出示相对应图片,辅助理解)
3、请你按照找形容生气的词的方法来找一找形容高兴和难过的词,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多又准。
(示例:兴高采烈、兴奋、欢喜、快乐、喜滋滋、美滋滋、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等;欲哭无泪、痛心疾首、悲痛、哭泣、泪流满面、心如刀割等)
4、教师领读示例中的词语,讲解难点词语。
5、把你积累到的词语工整地写在课本的练习题上。
(二)用加点词语说句子
1、出示原句,齐读原句。标出词语: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2、教师:“一会儿”表示时间间隔比较短,动作连续发生。
3、创设情境,学生练习说话。
(1)妈妈回到家后。
(2)孙悟空与二郎神对战。
4、指名学生说句子,教师相机指导。(可参照达标检测第3题)
三、书写提示
1、看课本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字形。
2、梳理笔顺。学生书空、描红。
3、指导:半包围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大小要写得协调;全包围的字,书写时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小要合适。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
4、学生练习书写,注意写字姿势。
5、围绕书写要点,评议学生写的字。
6、结合学生书写情况,拓展练写已经学过的字。
四、写话
教师:刚刚我们学会了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样的句式说话,我们再来看一个小故事。这是发生在小虫子、蚂蚁、蝴蝶和鸡蛋壳身上的故事,它们这一天有怎样有趣的经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1、出示课本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上画了些什么?(图片上有谁,在做什么)分别请同学描述四幅图片。
2、出示提示词: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
哪位同学能用上这些词,把四幅图的内容连在一起说一说?
教师引导:早上,小伙伴在做什么呢?过了一会儿,它们在做什么呢?到了下午,下雨了,它们在做什么呢?天黑了,要睡觉了,那么三个小伙伴在做什么呢?
预设:早上,蝴蝶到草丛中玩,她看到小虫子和蚂蚁在鸡蛋壳上玩跷跷板。蝴蝶说:“我们一起去旅游吧。”
过了一会儿,大家一起将鸡蛋壳做成了一个热气球。小虫子和蚂蚁坐在里面,和蝴蝶一起飞了起来。
到了下午,天下起了大雨。小虫子、蚂蚁和蝴蝶把蛋壳当成了一间小房子,躲在里面,一点儿也没打湿。
天黑了。他们又把蛋壳当成了一个摇篮,躺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睡着了。
3、同桌之间相互讲讲这个故事,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4、请1~2名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故事。
5、拿出练习本,把你的故事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写拼音,注意开头空两格。
6、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导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1、自由读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读,合作理解句意。
3、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句意。(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3条名言的共同点:都有“信”字,与诚信有关。)
(1)轻诺必寡信。
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随便、轻易。寡:少。意思是:轻易许下诺言必然容易失信。
(2)失信不立。
立:立足。意思是:不讲信用,就难以立身立国。
(3)小信成则大信立。
意思是:在小事上讲信用,就能在大事上建立信用。
4、学生自由吟诵。练习背诵。
5、开展诚信故事会,学生上台讲述故事。
6、教师总结诚信的重要性。
二、我爱阅读
1、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添字、漏字。
3、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宁宁和男孩之间的一个什么故事。
宁宁开始和一个不认识的男孩儿展开生动的手影较量,后来,宁宁想了一下,主动让步,那个小男孩也不好意思,不再较量了,他们就一起高兴地玩起来。
4、引导学生讨论:宁宁和那个男孩为什么后来都变出了鸽子?(可启发学生:宁宁和男孩是怎样用手影戏进行较量的?宁宁想了一下,他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想到变出鸽子呢?鸽子代表什么?小男孩又是怎样想的?)
5、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再读课文,进行教育。
通过这篇阅读引导小朋友们要学会相互关爱、友好相处。
6、组织学生玩手影戏,感受手影戏的有趣。(“小鸡、兔子、猫、狗、大老虎、鸽子”该用什么样的手势?)
7、指名分角色戴上头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我着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允许学生既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来谈,也可以把几方面内容综合起来谈。把说话落实到笔头上,做到会说、能写,扎实地落实说和写的教学目标。同时,用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传统美德——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我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使学生感受课堂的趣味性,使语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本节课需要注意的是,在练习写话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换看,让学生学习别人写话的优点。教师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就学生写话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
部编版五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并能仿写。
2.明确书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到书写工整。
3.积累两首古诗,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并能仿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2.朗读体会:朗读范例中的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回顾拓展:你还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人物的内心?并和同学交流。
二、词句段运用
(一)第1小题
1.(出示课本中的三个句子)学生齐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
(1)同桌之间交流体会。
(2)师生一同明确:
①动作描写反映了毛主席爱之深切,惊悉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感情,超人的胸怀。
②这句话是对黄继光的神态和语言描写。体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和完成任务的决心。
③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袁明将军深深地被战士们的情义所感动,现在他不是以一个首长的身份,而是以一个长辈的身份,请孩子们吃菜。
2.从“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中选择一种情境,照样子写一写。
(1)学生独立动笔写一写。
(2)同桌之间交流分享成果。
(3)教师指名分享答案。
期待落空:他的头慢慢地低垂下来,往日里亮晶晶的眸子也灰暗了下来,仿佛星光被乌云遮掩,没了光彩。周遭的气息也仿佛舒缓下来,一切成了慢镜头。刚才心里的期待成了伤人最深的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心像坐过山车一样,高高的扬起然后急速下落,最终归于让人无奈的平静。嘴角慢慢牵起了一抹不自然的微笑,颇有些让人心碎的味道。
久别重逢:周围的时间仿佛停止了,微风吹着脸颊,心里激动极了,脑子里马上回忆出与老朋友度过的美好时光,进而我们相视一笑。
(二)第2小题
1.(出示课本中的两个句子)学生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1)请同学们读课文中的句子,读准确、通顺。
(2)同桌之间互相体会句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指名学生分享成果。
明确:①连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双手都颤抖了,说明这场手术难度大,令人紧张。从侧面衬托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②与以往乐观开朗的“我”相比,现在“我”的表现显得很焦躁、郁郁寡欢。说明这件事比以往要不顺心。
(4)师点拨:句子中人物与平时有不同的表现是为了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人物特点。
2.请同学们仿照例句说一说。
①同桌之间互相举例。
②教师指名回答。
例:他一向说话做事大大咧咧,这次居然温柔地安慰起同桌来。
三、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刘湛秋的《帆》)自由读刘湛秋的散文诗——《帆》,力求读准确、读通顺、读出感情。思考: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3.师生一起明确:
(1)标题和作者的位置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2)段落要分明。
(3)标点符号不顶格书写。
4.学生动动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5.抽一两名优秀学生作品在班级展示,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阅欣赏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一)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
1.谈话导入
迄今1000多年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盛极一时的边塞诗确乎前无古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就是这其中的优秀代表。(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2.感悟诗意,朗读体会
(1)划分节奏读古诗。读准确、通顺,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名。请写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3.品读古诗
(1)学习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
①你觉得该怎么读?指名试读,评议。
②读完第一句诗,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学习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
①理解“仞”“一片”的意思,思考:这一句诗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②诗人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万仞高山的衬托下,用“座”显得单薄;在“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广阔背景下用“片”更显得单薄和孤单。)
(3)学习第三、四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①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②征人有怨吗?怨什么?(因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而怨)
③为什么又何须怨呢?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一个“何须怨”,道出了将士们保家为国的心声,表达了他们豁达的胸怀。)
(二)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释题导入
(板书课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读诗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友谊故事等。)
2.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古诗。读准确、通顺。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2)指名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
(3)师生明确诗句的意思。
3.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学习第一、二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①结合地图,了解黄鹤楼和广陵的方位。
②(课件播放江南美景)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
(2)学习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望啊望,他在看什么啊?(孤帆)可那是盛世唐朝啊,长江是交通要道,江上应该有许多来往的船只。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多么深厚的友谊啊!)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没有尽。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4.背诵两首古诗,交流积累古诗的方法。
[教学反思]
由于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认真落实了“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这一学习要素,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与“语句段运用”的内容又是对前面知识点的一个总结回顾,对于学生而言难度不大,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次“日积月累”增加了一首古诗,时间上比较紧凑。在操作过程中,朗读方面效率低,培养学生想象画面这一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表扬学生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赞扬学生的用词比较格式化,感觉与学生还是有点距离。
部编版五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 篇5
教学目标
1、体会反语的好处,并学会运用。
2、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3、了解不同的词语代表的是哪类人,掌握冒号的用法。
4、积累关于咏物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学会使用冒号,积累咏物的古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出示课本语句,想想这种表达方式和我们平时所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师点拨:反语)如,“古怪”的本意是“怪异”,此处反话正说,称赞猫可爱。
2、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进一步体会什么是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好处。
反语: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主要分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两种。
3、通过感受反语的好处,尝试使用反语表达感情。
如:老师摸摸我的头,说道:“你这个‘粗心鬼’啊,下次注意要把题目看清楚。”
二、识字加油站
1、指名读、分组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如,杆——肝(肝脏)——秆(麦秆),把熟字“杆”的偏旁“木”换成“月”,就是“肝”,换成“禾”就是“秆”。)
2、换偏旁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识记生字,你还知道哪些识记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字理识字法等)
3、师展示:转盘记忆法。以“由”为例,可以转化为油、轴、届、宙。
三、词句段运用
(一)三字俗语
1、学生自由读词语,想想这些词语说的是哪类人。
千里马——有才干的人;老黄牛——老实肯干的人;百灵鸟——歌声清脆的人;
领头羊——团体中起主导作用的人;小蜜蜂——勤快的.人;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变色龙——见风使舵的人;铁公鸡——极其吝啬的人;应声虫——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的人;哈巴狗——唯命是从的人。
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呢?试着说一说。
替罪羊马大哈地头蛇孺子牛老狐狸笑面虎
(二)冒号的用法
1、想一想,在哪些地方会用到冒号?
2、师总结:提示语在前、写信、介绍人物等情境中会用到冒号。
3、读例句,说说例句中的冒号属于哪种类型。
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让你给它抓痒。
冒号: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围绕着“温柔可亲”进行具体说明。
4、分组读课本中的另外两个例句,进一步体会冒号的用法。
5、仿写。(见达标检测第4题)
6、小练笔:仿照例句中冒号的用法,写一写剩下的两个句子。
(三)体会感叹词的用法
读一读,比一比,说说去掉加点字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从表示语气的“吧”“啊”“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对小猫责怪中包含着的喜爱之情;去掉了就只含有责怪的意味了。
2、表示语气的“啊”,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3、表示语气的“啦”,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要写的句段)请学生思考:怎样把这段字在本上写漂亮呢?(一笔一画、认真书写、字不要过大等)
2、师总结: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3、运用所学书写方法,将课本中的选段工整地摘抄到本子上。
4、评选“小小书法家”。
二、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同学们,古代诗人很喜欢为动物或植物写诗,赞美他们的高尚情操,你知道哪些赞美动物或植物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罗隐的《蜂》。
2、初读古诗,了解作者。
(1)作者介绍。(课件出示)
(2)指名读,齐读,分组读。
3、小组讨论,理解古诗。
(1)理解诗句: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2)理解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呢?
(3)分析主旨: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蜜蜂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后两句把它所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这首咏蜂诗运用象征、设问的手法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
4、知识拓展:积累关于咏物的古诗。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不同的赞美方法,从“交流平台”的利用反语表现出喜爱、赞美之情,到“日积月累”的咏物古诗,都在告诉学生怎样赞美自己喜欢的人或物,表达自己的感情,我特意在讲解“交流平台”的时候,让学生使用反语,让他们体会语文的博大精深,再用“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告诉他们赞美的方法多种多样,要灵活运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多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使其学会综合运用所学。
部编版五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 篇6
[教学目标]
1、联系人体部位,在游戏中正确认读与身体有关的词语,识记有月字旁的字。
2、认识“字词句运用”中的9个词语,读准轻声词。
3、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的书写规则。养成“一看二写三对照”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4、熟读并背诵《寻隐者不遇》,朗读故事《妞妞赶牛》,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词,注意“点”的书写规则。
难点:背诵古诗,理解古诗意思,体会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我说,你做”的小游戏,请同学们全体起立。仔细听老师的指令,我说哪个词,你就摸哪个地方。比如说当老师念到“耳朵”,你们就像这样摸自己的耳朵。好啦,让我们开始吧。
1、出示这些词语的生字卡片,逐一示范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之间相互抽查认读情况。
3、学生齐读词语,开小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4、观察8个生字。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目字旁的字都跟眼睛有关,月字旁的字都跟身体有关)
教师:在古代,月字表示肉,所以跟身体有关的字几乎都有月字(四肢、手腕等)。你还知道哪些跟身体有关的'词语,有谁来说一说?(眼睛、肩膀、胸部、腹部、腰部、臂部、大腿)
5、巩固识字,出示人的身体图片,让学生把词卡贴在相应的位置。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引导学生把字音读到位,注意轻声的发音。
(2)范读、跟读、开火车读,让每个学生都有倾听和朗读的机会。
(3)游戏环节。帮词语宝宝找家。课件出示三个小房子,标题为“带‘子’的轻声词”“叠音词”“其他轻声词”,让学生通过读词来分清词语的发音和结构特点。
(4)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也要读成轻声。(姐姐、奶奶、弟弟、爷爷、句子、桌子、本子、消息、地方、喜欢、告诉等)
(5)齐读词语,读准字音。
2、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独体字:主、书、门、我。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观察“主”“门”中点的书写顺序与“书”“我”中点的书写顺序的不同。
(3)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提示“一看二写三对照”的书写习惯。
(5)作品展示,师生全班交流。
三、课堂小结
1、教师指名认读词语,校音纠错。
2、学生练习写字,比一比,谁的写字姿势最标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课题《寻隐者不遇》,解释课题意思,导入新课。我们的诗人贾岛,到山中去寻访一位隐士,结果没有碰到他,那么诗人会遇到谁?又会看到什么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把不会读的生字圈出来,小组讨论。教师领读学生圈出的生字,学生再自由读古诗。
3、小组讨论: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了哪些事物?(课件出示图片,以便于学生理解)
4、教师串讲故事大意,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5、读好诗歌。想象画面,再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
6、演一演。请同学上来扮演诗人和童子,补充对话,进一步地理解古诗的情景。
7、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古诗,读出自己的特色和情感。尝试着背诵古诗。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借助拼音,把绕口令读准确、读流利。
2、教师解读绕口令,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绕口令挑战赛:设计比赛环节。哪位同学能大胆地挑战一下,能一字不错、流利地读完这段绕口令就算挑战成功,给小组加分,最后评出得分最高的小组,给予奖励。
4、全班一起,边拍手边诵读绕口令,先慢读后快读。
三、课堂小结
1、全班尝试齐背古诗。
2、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读读绕口令吧。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四
主书门我
《寻隐者不遇》
《妞妞赶牛》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识字,正确书写汉字,正确朗读古诗并理解文本的内容。在课堂上,我设计多个游戏环节,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气。上课过程中,我不断地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解决学习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落实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通过充分的读读记记,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美和语言的无穷魅力。
【部编版五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相关文章:
部编版《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04-04
部编版五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通用14篇)04-23
部编版语文园地三教案范文02-27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精选10篇)05-16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02-19
部编版九上语文教案(精选12篇)09-25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语文教案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