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迪迪医生》

时间:2024-11-04 14:09:40 炜玲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迪迪医生》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迪迪医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迪迪医生》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迪迪医生》 1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迪迪医生》。

  2.懂得打针吃药时不哭不闹,学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重难点:

  欣赏故事《迪迪医生》。

  懂得打针吃药时不哭不闹,学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课件《迪迪医生》。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1.教师播放课件【整体欣赏】,幼儿边看课件,边听教师讲故事《迪迪医生》。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1)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迪迪医生是怎么做的?然后可点击课件【第一段】,分别点击卡通按钮(小兔和乌龟、大象、小猴)。

  (2)幼儿欣赏故事第二段。教师可点击课件【第二段】,分别点击卡通按钮(小兔和乌龟),然后可再点击看故事。

  教师:乌龟爷爷得了什么病?迪迪医生是怎么给他治病的?乌龟爷爷害怕打针吗?。

  (3)幼儿欣赏故事第三段。教师可点击课件【第三段】,分别点击卡通按钮(小兔和大象),然后可再点击看故事。

  教师:大象伯伯得了什么病?迪迪医生是怎么给他治病的`?滴药水时,大象伯伯是怎么样做的?它害怕吗?

  (4)幼儿欣赏故事第四段。教师可点击课件【第四段】,分别点击卡通按钮(小兔和小猴),然后可再点击看故事。

  教师:小猴得了什么病?迪迪医生是怎么给他治病的?吃药时,小猴是怎么样做的?它害怕吗?

  二、讨论和交流

  1.幼儿自由讨论感冒了会怎么样?都有什么症状?针对不同的症状,医生会怎么样做?

  2.幼儿说说自己生病时打针吃药会不会害怕,有没有哭闹的经历。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打针吃药时应该怎么做才是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迪迪医生》 2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2、遇到打针吃药不害怕,在角色游戏中获得快乐成功体验。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去医院看病的生活经验。

  2、幼儿图书人手一册、多媒体课件、角色游戏“医院”的材料、四个篮子、各种动物玩具、动物图片、字卡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xx来了没有?(没有)知道为什么她没来吗?(生病了)那你们生过病吗?都是什么病啊?(引导幼儿积极回忆经验)最后是怎么治好的?(医生打针、吃药)

  师小结:原来医生的本领这么大啊!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发现自己生病了最快最好最安全的办法就是马上去看医生。森林里也有位迪迪医生,他的本领也可大了,都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听一听——欣赏故事,整体感知

  1、引导语:早上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说森林里的小动物也生病了,这下可麻烦了,不能参加森林运动会了。你能给它们想想办法呢?(想一想——小动物生病了)

  (幼儿自由交流办法。鼓励孩子在同伴面前大胆的介绍自己的办法并及时表扬。)

  过渡语:在森林里就住着这么一位白胡子老医生,大家都叫他“迪迪医生”他的本领也可大了,都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迪迪医生知道小动物生病了可忙坏了,他正忙给小动物们看病呢!

  教师引导幼儿逐页欣赏故事,根据故事内容,提出问题:

  2、提问:

  (1)、这是谁?(迪迪医生)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医生的?(穿着白大衣、带着听诊器)

  (2)、第一个来看病的是谁?(乌龟爷爷)他得的是什么病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迪迪医生怎么给他看病的?(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想象、大胆发言)乌龟爷爷打针时哭了吗?

  A第一个看病的是乌龟爷爷,他正在发高烧,迪迪医生给它打针,可乌龟爷爷的壳实在太硬,怎么办呢?幼儿交流与讨论。

  B乌龟爷爷有一个坚硬的壳和一身粗糙的皮肤,打了几针才能打进去。如果你也在乌龟爷爷的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小结:打针是有一点点痛,但忍一忍病就会好了。引导幼儿生病时不怕打针,要做个勇敢的孩子,可稍稍结合表扬目前班级中生病打针勇敢的孩子。理解词语“一声不吭”。

  3、第二个看的是大象伯伯,他因为感冒引起了鼻炎,迪迪医生给它滴鼻药水。大象会怎么样?幼儿交流与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清楚的说出大象伯伯看病的`过程。)

  (1)得了鼻炎会觉得怎么样?(鼻子痒痒得很难受、想打喷嚏)

  (2)滴了鼻药水感觉会怎么样?(清凉、舒服......)

  (引导孩子平时要保护好自己的鼻子,不做伤害它得动作。籍此扩展到保护自己的身体。)

  4、最后一个看的是小猴弟弟,他“阿嚏,阿嚏”一连大了好几个喷嚏,迪迪医生给它吃药。小猴弟弟会怎么样?幼儿交流与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清楚的说出小猴弟弟看病的过程。)

  (1)迪迪医生看见小猴子打喷嚏,会对他会说什么话?

  (2)我们小朋友是怎么打喷嚏的?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是一蹶而就,需要慢慢的积累和成人正确的观察与指导。小年龄的孩子尤其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故事情节和生活实际说说如何在大家面前打喷嚏)(例如使用手帕、纸巾、用手捂住嘴巴转过身)。

  5、过渡语:那最后小动物们的病都好了吗?迪迪医生给小动物看病的事情传遍了整个森林,还做成了一本本故事图书。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好吗?

  三、看一看,说一说——翻阅图书(自主阅读)

  1、(人手一本图书):说说哪页是封面、哪页是封底?指指认认故事的名字――“迪迪医生”。

  2、教师和幼儿共同看书,边指边看边讲故事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指导幼儿翻书的姿势和看书的方法,学习按标志翻书。)

  (1)教师提示幼儿一页一页的翻看,不把书褶皱了。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寻找答案,教师个别指导。

  问:小动物的病都好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说出动物脸上都笑咪咪的)

  (2)教师总结:小动物们看病时,打针、吃药都不怕,非常勇敢,我们小朋友以后打针吃药害怕吗?我们也要做勇敢的宝宝!

  3、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师:那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故事,看看动物们的病到底好了没有?

  (采用了启发、鼓励、提问法、情境法。通过欣赏图片,启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调动了幼儿操作的积极性。)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迪迪医生》 3

  对教材的分析:

  《迪迪医生》是小主题《不怕打针》里面的第二个素材点,根据主题目标主要让孩子知道生病了要去看医生,不怕打针、吃药并了解一些常用的医药用具如听诊器、注射器、药瓶等。

  故事和动物形象是孩子们喜欢的,在让孩子们观察画面,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发现迪迪医生是怎么样治疗生病的小动物,小动物们又是怎么样接受医生的治疗,从而积累更多的看病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体验到生病并不可怕,要和小动物们一样勇敢地接受医生的治疗,这样才能恢复健康。同时我也仔细地观察了教材配套的小图书,虽然上面的动物形象有点夸张但是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和发现,而且小动物们生病的情境也是易于孩子观察的,如小猴感冒一直打喷嚏,小乌龟发烧了脸蛋红红的头上还冷敷了毛巾,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调动孩子的相关经验来观察和理解。

  对孩子的分析

  小班的孩子多数都害怕医生、害怕打针、害怕吃药,所以看病的时候会出现哭闹的现象,不愿意接受治疗。我们首先,在该主题背景下开展了“小医生”的角色游戏,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孩子在心理上渐渐接受生病了要打针这个事实,继而让孩子知道:打针吃药忍一忍就好了做个勇敢的'宝宝。其次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如《迪迪医生》里面的乌龟、猴子、大象等不怕打针、吃药、勇敢就医的正面例子来鼓励和激励宝宝和他们一样做一不怕打针、吃药的勇敢宝宝,知道生病了要积极接受治疗。

  活动目标:

  1、 感知故事情境,知道生病要去看医生。

  2、 能仔细观察画面,猜猜并说说人物的表情和心理。

  活动准备:

  课件、 医疗器械(针筒、药水、手帕、餐巾纸等)

  活动重点:知道生病要去看医生,愿意接受治疗。

  活动难点:仔细观察画面说说故事中人物的表情和心理。

  活动过程:

  一、动物生病了

  1、(出示图片动物生病)森林里的动物都怎么了呀?(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

  你怎么知道他们感冒了呢?(鼻涕都流出来了)

  你知道他们是谁吗?(根据动物局部特征猜测)

  2、大胆介绍自己的办法。

  3、教师小结:发现生病了最好的办法是马上去看医生。

  价值分析:

  这里我采用了直接出示图一,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及观察来说说小动物们怎么了,因为图上动物生病的状况是很明显的,同时引导他们说说生病了的小动物是怎么样的,没精打采都不想做游戏,进而引导孩子们想象生病了怎么办,知道接受治疗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也没有说是什么动物让孩子们自己根据动物的局部来观察,并能说自己是认为什么动物的理由。

  二、欣赏故事《迪迪医生》

  1、(出示迪迪医生图片)迪迪医生长什么样呢?介绍森林里住着一位大名鼎鼎的迪迪医生,他呀正忙着给动物们看病呢!

  2、依次呈现乌龟、大象、小猴的图片。教师讲故事,幼儿欣赏。

  3、提问:

  乌龟爷爷生了什么病?迪迪医生怎么给他治病的?乌龟爷爷有没有哭?你们会哭 吗?

  大象伯伯得了什么病?迪迪医生怎么给他治病的?大象伯伯怎么做的?

  小猴弟弟得了什么病?迪迪医生用什么方法治病的?小猴弟弟怎么做的?

  价值分析:

  这个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观察动物们得了什么病,是怎么样接受治疗的,借助于乌龟不怕打针、小猴不怕吃药、大象不怕滴鼻药水勇敢接受治疗,让孩子知道其实打针、吃药并不害怕只要忍一忍就可以了,同时我也进行了反问“你会哭吗?”孩子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这也是鼓励孩子要和动物们一样勇敢。再说道小猴弟弟感冒了戴口罩的时候,我请孩子们讨论了为什么小猴弟弟要戴口罩,告诉孩子们打喷嚏、咳嗽的时候要带口罩或者用手帕捂住嘴巴。

  三、我们一起来学学迪迪医生

  1、 拿出小医院里面的医药箱,做医生和病人的游戏。

  2、 先请老师当迪迪医生,孩子当病人,然后进行交换。

  价值分析:

  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成了一个小游戏,进一步内化生病了要看病说出自己不舒服的地方,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也为我们的“角色游戏小医院”积累相关的经验。

  活动后的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通过我的提问和追问让孩子仔细观察图片上动物的特征和表情并加以猜测和想象,我发现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观察的还是很仔细地并能够讲述出来,但是许多孩子的声音都比较轻显得有点不太自信,所以我通过奖励五角星让孩子用响亮的声音来回答。在说到小猴子不怕吃药的时候,我也进行了反问“你们害怕吃药吗?”从他们回答中,可以看出许多孩子都害怕,因为他们回答的很不自信,所以我用轻轻大拇指的方法鼓励孩子大声地说出“我不怕打针”。

  另外在观察画面的时候孩子们的争议时很多如第一幅图片上的是斑马还是老虎,是长颈鹿还是豹,还有这副图上,着到底是什么呢?结果我们的孩子很厉害都观察出是小猴,还说出来了理由:脸红红的,有黄毛。所以我觉得在语言活动中我们应该尽量把孩子推在前面,鼓励孩子细心观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老师不要过快的肯定或者否定孩子的答案,通过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迪迪医生》】相关文章:

《迪迪医生》小班教案03-24

《迪迪医生》小班教案09-06

小班健康教案迪迪医生11-16

迪迪医生教案09-12

迪迪医生教案09-12

迪迪医生教案09-12

迪迪医生教案09-12

迪迪医生教案09-12

迪迪医生教案09-12

迪迪医生教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