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物品教案

时间:2022-10-26 18:40:34 教案 我要投稿

藏物品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藏物品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藏物品教案

藏物品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会以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并能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2.养成自己玩具的习惯。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一个,奶瓶6个,奶嘴6个,锅子8个,锅盖8个,瓶子6个,瓶盖6个,糖果,礼物盒,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观察物品

  1.兔姐姐:小朋友们好,我是兔姐姐,我有点不舒服,听说我们小一班的宝宝很能干,想请你们帮我去我家一下,好吗?

  2.师:小朋友,兔姐姐请我们帮她东西,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出发吧。(在教室绕一圈)

  3.师:哇!兔姐姐家真的很乱呢?这是什么啊?(奶瓶)它的好朋友是谁呢?(奶嘴)我们来找一找。

  这又是谁呢?(瓶子)它的好朋友又是谁啊?那他的好朋友在哪呢?哪个才是他的好朋友呢?(试一试)

  这又是谁啊?(锅盖)它的好朋友是谁呢?(出示瓶子,奶瓶,锅子)

  :原来这些东西要选合适的才能成为好朋友啊。

  二、物品

  师:这边干净了,可是兔姐姐家后面的桌子上还是很乱呢?请你们去一下吧,找到他们的好朋友,好吗?(幼儿)

  师:你们都好了么?你的是什么呢?他的好朋友是谁啊?(幼儿说一说)

  三、谁多谁少

  1.兔姐姐:你们的真干净啊,我给你们准备了糖果,但是要请你们自己包起来了,好吗?

  2.展示如何包装礼物

  3.教师带小朋友包礼物。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来包礼物吧,记住哦,一个盒子放一颗糖果,找到合适的盖子盖好。

  4.师:你们都拿到礼物了吗?有个小朋友没有礼物呢,你们能想想办法吗?(幼儿说一说)

  5.师:好了,我们拿着礼物回去吧。

藏物品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赛道耳朵、鼻子、嘴巴里会有危险。

  2、自己或者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子、等处时,知道及时告诉大人。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2、幼儿用书第40-43页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游戏《指五官》。

  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请幼儿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着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着嘴巴呼吸,具体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二、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感知异物入鼻的危险。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提问:明明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玩什么?他把小圆珠放到哪里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小结:把小圆珠放在鼻子里,会堵住鼻孔不能呼吸。小圆珠如果进入鼻子深处,会很危险。

  三、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才能让五官避免伤害。

  (1)哪些东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为什么?

  (2)进餐和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入园时不能带什么?午休时不能玩什么?

  (4)阅读幼儿用书第42-43页:简单了解有异物进入口、鼻、耳怎么办?

  小结:笔帽、扣子、棋子、发卡、图钉、硬币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里塞;进餐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大声说笑,不然小饭粒就容易进入气管;早上入园不带小物品;午休时不咬拽衣服扣子、拉链,不玩被角、线头、棉花等,有异物进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

藏物品教案3

  设计意图:

  主题进入《我要上小学》,孩子们对小学生活也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在平日的观察中发现班级的部分幼儿做事丢三落四,整理物品的能力较弱。特别在我们每次布置好“回家作业”后,第二天总有一小部分会说忘记带了。另外自由活动中孩子们整理的玩具也是比较凌乱,这让我们感觉到要上小学了,整理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的习惯是必须要加强培养的。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活动,希望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如何才能养成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能正确使用自己的学习用品。

  2、逐步养成整理和保管自己物品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养成整理和保管自己物品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故事图片:鞋子、肉汤、衣袋、火箭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忘记过自己的东西放在哪里或东西丢失的时候?为什么回遗忘或丢失或遗忘?

  二、找不到眼睛

  (一)、故事《找不到眼镜》前半部分

  1、边看图片,边听故事的前半部分

  2、回忆松鼠、狐狸和浣熊是怎样回答熊的问题的。

  3、这些地方可能会有熊的眼镜吗?它的眼镜可能会在哪里?

  (二)、故事《找不到眼镜》后半部分

  1、听故事后,三位朋友有没有看到熊的眼镜。他们为什么都没有告诉他。

  2、读一读松鼠、狐狸和浣熊三位朋友写给熊的留言。

  3、谈论:熊怎样才能方便地找到眼镜呢?它的眼镜该放在哪里?

  三、讨论:怎样保管自己的物品

  1、如果你也像小熊一样戴眼镜看书,觉得会把眼镜放在哪里?为什么?

  2、谈论:我们有哪些东西需要保管?怎样才能做到需要时立刻就能找到它们?

  3、思考:进入小学,我们需要特别保管好哪些物品呢?

  4、我们的学习用品应该放在哪里?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习用品不遗忘、不丢失?

  5、现在我们还在幼儿园,我们怎么保管自己的东西?

  四、延伸

  让孩子每天带一个书包,里面放一些孩子想带到幼儿园的东西,在回家以前各自检查自己的东西是否还在。

藏物品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

  2、愿意参与为家人送物品的活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

  活动准备:

  1、教具:图片:手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人物图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学具:幼儿操作纸、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拐杖、女士包、领带等。(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了解物品与人的关联性。

  出示人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图片。

  师:看,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进行观察并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从他们身上的不同物品就可以看出他们是谁了。

  师:看,家里的手套都乱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找不到自己的手套了,谁能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手套?

  小班幼儿已经初步具有观察的经验,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能通过人物身上的物品分辨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同时,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物品与人的关联性"。

  2、宝宝送物品。

  (1)个别幼儿送物品。(3分钟)请个别幼儿送手套并讲述原因。

  师:你是怎么送的?为什么要这么送?

  教师小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手套是不一样的,我们从手套的不同特征就可以看出来了。

  用同一种物品--手套来引导幼儿通过细致观察、一一比较的方法来判断手套送给谁。

  (2)全体幼儿送物品。(12分钟)师: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物品,我们首先来看看他们是什么。

  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要求。

  师:我们一起来送一送,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东西放到他们下面,记住一边送要一边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送。

  幼儿送物品并讲述原因。

  幼儿集体操作时,教师所选材料有了递进,有一组(4双鞋子)同类的物品,还有一些其他特征比较明显的物品,如拐杖、领带等。引导幼儿在细致观察、一一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更全面的判断,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能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这一目标的达成。

  3、展示幼儿作业,集体检验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送的?为什么要这样送?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纠错。

  评价幼儿作业时,先选用操作正确,比较有序作业进行点评,再选用一些比较典型的作业,引导幼儿自评,利用幼儿间的差异资源进行互评。

  课后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目的是让幼儿按照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归类,从而能增进宝宝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小班的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较感兴趣,但是他们对这些常见物品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宝宝送物品》这一活动从幼儿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认一认、说一说、找一找、送一送进一步认识常见物品,并能给不同人物进行匹配。教师在教学具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在教具方面,首先选用一组同类物品,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方法--比较,同一组物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物品该送给谁。在幼儿操作材料方面,又有了递进,用了一组同类物品,另外还选了4个特征较明显的物品,难度有所提高,对幼儿更具挑战性,幼儿对判断物品的关联性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判断物品该送给谁,不仅可以通过比较,还应从实际生活出发,明白物品的用途,从而进行判断。

藏物品教案5

  活动意图:

  将物品随意的乱放,是每个孩子常会有的习惯,怎么讲,效果也不理想,但是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图片的对比,能立刻发现自己平时的不良行为习惯。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并结合给物品的分类,将整理提升一个台阶,初步根据物品的使用方法进行区分。结尾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医院拜访物品,并讲出合理的奋发,有助于孩子运用感知经验,让幼儿有发挥的空间。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懂得物品要拜访整齐的道理。

  2、让幼儿初步体验将物品进行分类的方法。如:食品、衣物、餐具等。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图片2张——一张是整齐的物品,另一张是凌乱的物品

  故事:《家里为什么会出现蚂蚁》

  收集卫生用品、餐具、食品等食物

  每人小柜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感知整齐的美感,凌乱的坏处。

  t:前写天,老师拍到了这样一些图片,说说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看了有这些有什么感受?

  t:那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物品呢?

  总结:原来将物品摆放整齐会使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具有美感,让住在这儿的人心情舒畅,拿东西也方便。

  过度语:那让我们一起走进宝宝的家吧。

  二、故事《家里为什么会出现蚂蚁》

  1、通过看图片听故事,让幼儿了解乱放物品的坏处。

  t:他的家给人有什么感觉?

  瞧!在宝宝的房间里出现了什么?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会去干吗呢

  为什么这么整齐的屋子里会出现这些呢?

  2、让幼儿初次学习给物品分类

  t:现在宝宝除了将糖果放在枕头下面还胡乱放了许多的东西,请你帮宝宝整理一下好么?

  3、幼儿动手,将物品分类

  三、让幼儿自己总结评价,讲出摆放的道理。

  谢谢大(2)班的小朋友,你能告诉宝宝你为什么这么摆放物品吗?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过程中,以动制静,充分让孩子动手操作,并把自己整理的方法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

【藏物品教案】相关文章:

《藏猫猫》教案02-13

《藏猫猫》教案08-25

藏猫猫教案09-05

小班教案 | 小班语言:藏猫猫 藏猫猫08-23

《藏猫猫》小班教案12-05

《弹性物品》教案07-08

《整理物品》教案07-08

鸭妈妈藏蛋教案07-04

你藏我找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