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21 13:00:1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小说,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所以学习这篇文章要从历史和 社会演变方面入手,进而加强对主题的理解。

  【学生分析】

  学生对时代背景不了解,应该对学生加强对背景的讲解,理解主题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整体感知小说故事情节,理清小说中的人物及关系。

  2、能力目标:

  品味文中景物描写及作用。

  3、思想目标:

  感悟闰土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运用对比及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2、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媒体手段】

  挂图、投影、录音。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没有翻身、解放,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他的思想敏锐的感觉进行认真分析,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

  二、课前预习

  1、给字注音。

  2、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故乡》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

  三、合作探究

  四、整体感知

  小说以“我”回故乡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安排情节,着重描写了杨二嫂及闺土的巨大变化,从而反映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象,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五、合作交流

  1、交流1:

  这篇小说行文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是什么?

  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为线索、主要人物有“我”、闰土、杨二嫂。

  情节: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2、交流2:

  1~5节写“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故乡的景象如何?这时“我”的心情怎样,这样写的作用?

  景象“萧条”心情“悲凉”勾画了一幅萧条故乡冬景图,表现帝国和封建压迫下中国农村的破产的悲惨情况,为闺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

  3、交流3:

  12节写“我”记忆中的故乡怎样?作者描写了怎样一幅图画?这幅图画有什么特点?

  记忆中的故乡非常美丽,作者用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形象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 故乡的象征,与现实故乡形成鲜明对比。

  4、交流4:

  阅读描写闺土的段落,感悟闰形象。

  从外貌、语言、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性格特点来分析。

  5、交流5:

  闺土变成“木偶人”的原因?闰土的变化说明什么?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闰土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

  6、小结:理解小说的景物描写及闰土的形象描写,使我们了解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民破产、农民痛苦的现象。

  景物描写是小说中的自然环境

  对人物分析抓住肖像、语言、动作描写。

  六、课外延伸

  你的故乡以前怎样?现在怎样?从变化中你得到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情节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景:萧条

  情:悲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感悟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3、思想目标:

  体会作者的感情、树立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我”回故乡时见到景物有何特点?心情如何?

  景物萧条、心情悲凉。

  2、在故乡,着重描写了哪两个人物?

  闰土和杨二嫂。

  3、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辛亥革命革命后,由于革命的不彻底,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痛苦的社会现实。

  二、合作探究

  三、整体感知

  《故乡》着重向我们展示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变化,反映了城镇市民的贫困化。从这两个人物身上,“我”想到了“希望”以及为此而奋斗的信心。

  四、合作交流

  1、交流1:

  杨二嫂的前后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豆腐西施:安分守已。

  今日:尖刻。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辛亥革命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

  2、交流2:

  画出文中表示希望的句子,并理解含义:

  我想“希望 …… 成了路”。含义是希望的有无取决于人是否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努力,希望就不会实现,全句强调要为新生活的到来而努力奋斗。

  3、交流3: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4、交流4:

  闰土、杨二嫂形象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作者对闰土和杨二嫂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闰土旧中国未觉醒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他的不幸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杨二嫂是被损害的小市民形象,他的变化使人民看到小市民日益贫困化,作者对闰土同情,对杨二嫂身上的恶性批判,对她的处境同情。

  5、小结:

  感悟杨二嫂人物形象。

  对比是鲁迅小说常用的手法。

  五、课外延伸

  李明同学因贫困缀学,在家里,他心情低落,请你从《故乡》中摘抄一段话来鼓励李明。

  【板书设计】

  闰土:贫困农民

  杨二嫂:城镇小市民

  “我”:知识分子──充满希望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用生动的肖像描写和对比方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写法。

  2、了解本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方法。

  3、理解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难点

  1、以中心事件为线索结构文章。

  2、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深刻含义。

  (三)应落实的知识点

  1、“教学重点”1、2所列内容。

  2、景物描写的作用。

  3、比喻、借代等修辞方法。

  4、生字、生词。

  (四)实施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1、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9XX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搬家,亲眼看到离别多年的故乡破败不堪,农民生活十分穷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便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这篇小说。

  2、速读全文,熟悉情节,划分段落。

  小说按时间顺序,写了“我”回故乡搬家的所见所闻。请同学们以“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我”离故乡为线索,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完成练习一。

  提示:段落划分见《教参》。

  完成练习一要引导学生理解“我”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从渐近故乡时的悲凉,到在故乡见到闰土变化后的震惊与同情,直到离开故乡时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希望必然实现的信心。

  3、分析人物

  ①闰土

  ①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作者作了鲜明的对比描写。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作填表练习。

  提示:从肖像、神情、“我”对闰土的印象等方面制表。

  ②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闰土与“我”的对话。

  提示:要读出少年闰土的活泼纯真和中年闰土的迟钝麻木。

  ③提问:

  a、是什么原因使中年闰土“苦得像个木偶人了”?

  提示:是苦难而黑暗的社会造成的。是“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多重压迫所致。“多子”也给闰土增添了负担。

  b、作者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通过写闰土的种种不幸,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社会的弊端。

  (2)杨二嫂

  提问:杨二嫂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人说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可有可无,你认为如何?

  提示:杨二嫂是个家道败落的城镇小市民。她与闰土相比是个次要人物,但对主要人物起了衬托作用,使闰土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作者通过她外貌与精神的变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急剧破产,劳动人民生活的日益贫困,深化、拓宽了文章的内容。因此说,这个人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3)“我”

  简单向学生说明“我”是一个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虽有作者的影子,但并不是作者自己。

  通过以上对人物的分析,达到理解文章中心,突出教学重点的目的。

  4、研讨最后三段,突破教学难点。

  这三段内容较深,个别地方学生难于理解,人们认识也不尽相同。教学中无需深究,只要求学生理解这三段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即可。

  提示:第一段:弄清三个“辛苦”的含义,理解“我”渴望推翻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理想。

  第二段:“我”认识到要实现这种理想,任务还很艰巨。

  第三段:“我”决心以实际行动去实现这一理想。可启发学生考虑以下问题: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是否矛盾?

  光有希望,不去实现,希望等于没有,即“无所谓有”;有了希望,下决心实践,希望才能落实,即“无所谓无”。这句话不但不予盾,反而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对踏出希望之路的信心,为新生活的到来勇敢实践的决心。

  5、能力训练。

  (1)在课文中选取现实中的故乡——“萧索荒村”和记忆中的故乡——“月下瓜田”两个片断,作对比填空练习,揣摩景物描写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2)从课文中找出使用了明喻、借喻、借代修辞方法的句子,作辨析训练。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情节的把握;

  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3、 了解小说的特点并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过程:

  【要点】整体感知情节与环境

  一、导入新课

  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二、整体感知

  1、情节把握----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1)、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2)、“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

  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

  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的变化。

  (3)、“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2、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3、故乡的景色怎样?

  (1)第二段描写写出了故乡怎样的特点?哪几个词语能集中表现出来?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 学生齐读来感受一下这种悲凉。

  十二段12段:深兰的天 金黄的圆月 碧绿的西瓜 英雄少年----令人神往,

  ---------回故乡所见到的景象与记忆中的进行对比,并说明其作用------突出变----变后心情(烘托铺垫)

  第二课时

  【要点】人物与主题

  一、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闺土 杨二嫂 水生 宏儿 母亲 我

  二、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1、描写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动作语态 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对“我”的态度 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 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将希望寄托神灵

  2、变化原因

  社会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阶级的: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结论: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

  三、杨二嫂:

  外貌:西施 圆规”

  职业与性格:美貌招生意 无业 泼悍、放肆、尖刻、自私

  结论:杨二嫂是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四、“我”的形象及其意义

  (1)叙述者线索人物------小说真实 便于抒情

  (2)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样----悲哀 愤怒别离 希望

  (3)怎样对待闰土----悲哀中同情 遗憾中关注

  结论: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五、“我”母亲:

  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六、水生宏儿:

  20年前的闰土和 “我”,20年后,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我;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结论: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 -------- 希望

  板书:

  景

  悲(对 比) 变〒农村破败 人际隔膜

  人

  【小结】“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和新词。

  2、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

  3、反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新词

  阴晦 萧索 祭祀 伶俐 愕然 鄙夷 嗤笑 应酬 世面 惘然 隔膜 恣睢

  以上生字新词12个,读音和默写都要正确。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三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名学生读1--26自然段,第二名学生读27--65自然段,第三名学生读66--88自然段),提出要求:

  1、要注意重音和停顿;

  2、语速要适当;

  3、其他学生认真听;学生读完后请学生点评课文朗读情况。

  (二)把握全文的故事情节。

  主要写作者回家,母亲把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卖给他人,作者见到闰土,和闰土交流这些年的生活情况,最后作者与母亲、宏儿离开家。

  (三)找出小说中表示现实和回忆之间转换的语句。

  1、“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2、“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3、“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三、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看书上插图,图上是闰土,看他穿的是什么衣服?他手里拿的是什么?头上戴的是什么?他脸上的神情是怎么样的?(请三位同学回答:头戴一顶破毡帽,身上穿一件极薄的棉衣,脸上的神情是欢喜和凄凉。)

  (一)曾经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让“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这“可悲的厚壁障”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6位同学全班交流)

  闰土从小家里穷,闰土的父亲在作者家做忙月,闰土过年时到作者家里帮着做事。“可悲的厚壁障”,闰土觉得作者家是雇主,自己地位低。

  (二)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体会作者以此营造的氛围,说说这些描写对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请3位同学全班交流)

  “时候既然是深冬……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环境很萧条。烘托当时的人民生活困难。)

  四、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请同学在全班交流。

  (一)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闰土见到作者后,心情高兴,但是“他景况也很不如意……”,生活困难。)

  (二)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闰土和作者曾经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

  五、作业

  文中说:“我想:我竞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发挥想象,续写宏儿和水生长大后见面的情景。300字左右。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抓住小说中闰土、杨二嫂、"我"人物性格的分析,突出一个"变"字,从中联系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主要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3、小说采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4、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

  1、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

  2、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法、对比法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鲁迅(板书: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的小说是哪一篇?(明确:《社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写于1921年的《呐喊》集中的另一篇小说《故乡》(板书:故乡)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值得留恋的、美丽可爱的故乡,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鲁迅写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故乡呢?

  二、指导学生探究写作背景:

  提问:本篇小说的写作时间是哪一年?(明确:1921年1月)如果时间倒退10年,同学们想一想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明确: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虽然已经过去十余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广大的劳动人民,仍然在饥寒交迫中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1919年底,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搬家,亲眼看到农村衰败凋敝的景象和农民贫穷痛苦的生活,心情非常悲凉,一年以后以自己的见闻为素材写了这篇题为《故乡》的小说。与我们学过的小说不一样,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请注意: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但反映了作者的感情。

  三、复习小说知识:

  提问: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明确:人物、情节、环境)今天我们就从人物入手来研读这篇小说。

  四、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思考:

  ⑴、划分文章的结构。

  提示: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线索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将材料串联组织起来的某个事物,它可以是某个人物、事件、实物……,小说就是围绕线索来选取和组织材料的。阅读时若能抓住线索,就能理清小说的段落层次,把握它的结构。),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成三部分。

  明确:"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我"离故乡。

  分析: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6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

  ⑵、这篇小说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主要人物?谁是衬托人物?谁是线索人物?

  明确:小说中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和"我"。主要人物是闰土,衬托人物是杨二嫂。线索人物是"我"。

  闰土是小说的主人公。因为他是小说的描写中心。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与中年闰土的重逢,写出了他的变化,寄予无限的同情;宏儿和水生正是我与闰土的后辈,他们是"一气"的,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有"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

  五、分析人物形象:(对比的描写方法)

  (一):润土

  1、少年——天真活泼,健康勇敢,无忧无虑

  中年——麻木迟钝,悲哀痛哭

  2、作者在描写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学生会找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教师小结:

  ⑴、外貌描写: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令人可爱可亲)。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的折磨,使人怅然、悯然)。

  ⑵、动作、语态对照:

  少年闰土:巧于雪地罩捕鸟雀,敢于月夜叉刺狡猹;“我”短短的一问,甚至“我”没有问,闰土便说出了许多“天下的新鲜事”,将心中的话尽情倾吐(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欢喜——凄凉——恭敬;共说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况;说话后的神态,“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⑶、对“我”的态度的对照: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所牢牢束缚)。

  ⑷、对生活的态度的对照: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绝望,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3、总结:在上述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思考:运用这种对比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对照,揭示的是: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生活、挣扎,当牛做马,遭受着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使他们的命运越来越悲惨。

  4、文中还有那些类似的对比?(学生自己找出并进行分析)

  类似的对比还有⑴年青的杨二嫂——中年的杨二嫂⑵家乡景物的对比

  【作业布置】:

  分析小说中杨二嫂和家乡景物的对比

  【板书设计】:

  二十多年前:小英雄

  闰土对比

  二十多年后:木偶人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 篇6

  知识目标:

  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能力目标:

  1、分析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的写法。

  2、品味小说语言,领悟作者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

  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讲述,设问、启发、讨论等法。

  预习要点:

  1、解决生字词

  2、把握结构,划分层次

  3、找出小说中人物描写片段,找出主人公。

  4、领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鲁迅为什么要写故乡?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只是表述回忆故乡的美好,还是有别的什么情感在里面?

  课堂研讨: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吟出几个写“故乡”的诗词名句来?

  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小说情节,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2、感知情节: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以上人物串成一段话,并表现小说的写作意图。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三、反馈展示,讨论交流:

  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判断小说主人公要看人物在小说中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主题思想”。这篇小说中闰土处在小说的中心地位,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决定作用,因此闰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而“我”只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2、感知情节: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明确: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第一部分(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四、合作探究,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1、此次回故乡,“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明确:能围绕“沉重、失望”,并自圆其说即可。

  2、神游《故乡》,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

  明确:变

  那么,究竟故乡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人变

  A、以闰土为例,讨论完成表格

  对比内容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

  语态“手捏钢叉,向猹尽力刺去”

  很高兴,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

  4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现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9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对我态度“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生活态度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从表中的填出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比写法,从外貌、动作、语态、对我态度、对生活态度等方面写出了二十年前后闰土的变化,请同学们说说,闰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闰土这一形象揭示了什么?

  明确:精神状态的变化,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旧中国农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旧中国农民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他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B、除了闰土,杨二嫂也有了变化,课文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杨二嫂的?表现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既然闰土的变化已经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

  明确:其实这也是一种对比手法,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2)景变

  二十年前: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美丽)

  二十年后: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阴晦)

  3、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真的不相同吗?为什么?

  明确:其实,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罢了,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

  4、然而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记忆中的故乡如此美丽,而现实中的故乡却如此让人失望呢?

  明确:心情在作怪。而心情的沉重主要来自于人的变化:儿时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的“悲哀”。

  5、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当然憧憬未来,但未来是有希望的吗?同学们认为作者对待希望的态度是怎样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引导学生探究“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有行动,才有路,有实践,才有希望。希望来自奋斗,鲁迅先生要我们明白的就是这一点。

  五、拓展延伸

  1、与闰土对话

  小说中的闰土,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小说中的故乡,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村的代表。生活在农村的我们,生长在农民家庭的我们,感受着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此时此刻,你想对闰土说些什么?

  2、与先生对话

  同学们,从阴晦的《故乡》中走出来,让我们畅然的呼吸新时代的空气。忽然有所感悟:鲁迅先生之于“希望”的阐述,不正是今天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美好的图画与“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又是何等相似啊!先生若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于人间了!

  请以“鲁迅先生,让我告诉您”为题,谈谈你身边的和谐社会。

  六、课堂小结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现主题的。

  3、初步掌握从动作、语言、外貌、心理和细节等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探究文章主题的鉴赏方法。

  4、初步学会运用 “对比”手法进行写作。

  5、理解作者对文中人物的复杂感情。

  6、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不屈努力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良好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描写方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

  2、难点:

  从分析人物到提炼主题的思维训练。

  “对比”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教法、学法说明】

  为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熟读课文、认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分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二课时主要完成课文内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三课时主要完成写法分析和写作片段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注重语言品味和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阅读课本附录《谈谈小说》(第259页)。

  3、搜集有关鲁迅生平与创作的介绍。

  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问题1:谈谈你所认识的鲁迅。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主要强调或补充鲁迅《呐喊》的内容及创作背景。

  问题2:什么是小说?阅读小说应注意些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第一问的答案(参见课课本附录《谈谈小说》)及小说的三要素。

  二、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

  三、列出人物表

  提示:《故乡》中写到了那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人物表:(按出场顺序)

  我(迅哥儿)

  我的母亲

  宏儿(“我”的侄儿)

  闰土(小时侯“我”家一个“忙月”的儿子,“我”的儿时好友)

  杨二嫂(“我”老家的街坊邻居)

  水生(闰土的第五个孩子)

  四、重点分析闰土

  提示:闰土是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也是小说的主人公。我们可以通过对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问题1:闰土的身份是什么?他现在的生活景况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若有不同看法或补充再发言,最后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个人的不同意见可以保留)

  闰土是当时(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江南农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他现在的生活“景况很不如意”(“我”的母亲语),“非常难”(闰土语);“只是摇头”,“大约只觉得苦”;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问题2:课文中说:“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我记忆上的闰土又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阅读“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至“但从此没有再见面”,概括出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来。然后齐读“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图画来”一段,感受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

  问题3:这个“少年英雄”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木偶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出了闰土的这种变化?运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确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若有不同看法或补充再发言。

  作者从多方面对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进行了对比描写,主要有:外貌、语言(包括对“我”的称呼)、神态(包括对“我”的态度)等。

  问题4:对于闰土的这种变化和生活景况,“我”有怎样的态度与想法?

  指导学生从文中寻找有关语句,理解分析:

  “叹息”(同情),“惘然”(失落感),“悲哀”(哀其不幸),“不愿意”(对现实的不满)……

  问题5:作者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提出: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理解,你赞成那一种?为什么?

  A、通过对“我”和闰土关系变化的叙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表达了对平等亲密人际关系的期待。

  B、描写了农民生活的悲苦与挣扎,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C、通过写闰土的种种不幸,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社会的弊端。

  五、布置作业

  《故乡》中所塑造的人物,除闰土外,作者着墨较多的另一个人物就是杨二嫂。课外认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自己分析杨二嫂这个人物(突出一点,不求全面),写一篇两三百字的短文。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对杨二嫂的分析

  选择三五个学生当堂交流,其余的可在课外通过网络或墙上张贴等适当形式交流。

  如果学生的分析不到位,教师要适当补充。(对杨二嫂的分析要点可参考教师用书有关内容。)

  二、探究分析宏儿和水生

  问题1:《故乡》中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是两个不同的典型人物。通过塑造这两个人物,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对当时社会的看法。为何还要写宏儿和水生?

  指导学生从课文有关语句中去分析作者写宏儿和水生的意图,理解在宏儿和水生的身上寄托着新生活的愿望。

  问题2:他们能过上新生活吗?──作者以为?──你以为?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深层含义,特别是下面语句的含义:

  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为什么害怕?

  ──“我”怕的是:希望不能实现;实现希望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实现希望要作出牺牲;希望是泡影,一碰到实际就被粉碎。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吗?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偶像”、“切近”、“茫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的愿望茫远”?

  ──“手制的偶像”是:

  ⑴ 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

  ⑵ 比喻让后代过上新生活的主观愿望。

  ⑶ 比喻用来自我安慰的一种幻想。

  “我的愿望茫远”的原因是:

  ⑴ 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⑵ 当时大多数人还不想去实现这种愿望;

  ⑶ 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也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⑷ 不如求神拜佛那样能给人带来好处。

  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希望为什么无所谓有无?决定希望有无的关键是什么?这里的路是什么路?走的人多吗?

  ──希望是虚无缥缈的,看不见,摸不着。希望是变化不定的: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原有的希望可能会化为泡影,原来没有的希望也可能会产生出来。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不去实践,有希望也等于无希望;敢于实践,希望就能变成现实。希望的有无也如同地上的路,地上的路是大家走出来的,有人走就有路,没有人走就没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这里的路是实现希望、建设新生活的道路,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开拓,去闯出一条通往新生活的阳光大道来。

  问题3:课文最后一段中为什么再次描写海边沙地的月景?这里与前文第一次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引导学生比较两处描写的异同,理解末段描写与议论结合的写法,深刻理解作者对实现新生活的愿望及信心。

  三、主题探究

  要求学生根据这两节课来对课文的阅读与分析,自己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然后交流讨论。教师要及时点评,既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原则,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最后教师可以作如下的小结:

  《故乡》的主题思想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它反映“兵,匪,官,绅”也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物质和外表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必多说。精神、内心的变化,则不仅表现在闰土成了封建思想俘虏的木偶人,杨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厌恶的畸形儿,而且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了解。闰土、杨二嫂尽管性格悬殊,表现各异,但“我”同他们之间都“无话可说”,则是共同的。反过来说,闰土、杨二嫂对于“我”,又何尝不如此。在他们看来,“我”已经成了“老爷”,或已经“放了道台”,他们之间已经存在厚障壁,也就是隔着一道阶级的鸿沟。这阶级的鸿沟,不仅是千百年的传统观念问题,主要还是现实的阶级存在问题。对于“闰土”、“杨二嫂”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灵魂的扭曲。

  四、拓展延伸

  “闰土”和“杨二嫂”的后代生活得怎样?

  课外查找有关资料,组织成一篇通讯报道或随感。

  五、布置作业

  对于这篇小说,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探究?请进一步细读课文,提出两个你觉得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就其中的一个做一些分析与探究。下节课交流。

  第三课时

  一、问题探究

  就上节课的作业选择三五个学生当堂交流,每个学生既要说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探究分析,又要给大家留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其余的可在课外通过网络或墙上张贴等适当形式交流。

  如果学生的探究分析发生原则性、方向性的偏离,教师要适当点拨,及时纠偏。

  二、拓展阅读

  王富仁《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见“教师用书”)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把握要点,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即可,不必作什么分析。要让文章自己来“说话”。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教学方式:启发诱导及自主学习方式相结合

  五、课堂形式:多媒体教学,达到生动形象的视觉效果

  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思考:故乡除了景物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

  2、品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师生互动,

  (一)闰土:少年闰土: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中年闰土: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总结:什么原因使闰土前后判若两人?

  (二)杨二嫂:小说怎样刻划杨二嫂形象的?与描写闰土的方法有何异同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三)“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归纳总结:人物形象

  性格特点:少年时:活泼、聪明、能干、淳朴、热情、知识丰富,是个小英雄形象

  中年时:憔悴、迟钝、麻木,有封建传统的等级观念,是当时社会不觉悟、生活贫苦的农民形象

  四、布置作业:练习册及课后练习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写法。

  2、能力目标: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理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的目的。

  3、情感目标:

  ⑴感悟作品中人物复杂的感情。

  ⑵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几组对照描写,把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2、领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随口说出几个写“故乡”的诗词名句来吗?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二、写作背景简介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的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这篇游说是鲁迅在1912年12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这篇小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这是一篇小说,同学们回顾一下,小说有哪三要素?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围绕“故乡”写了几个什么情节?

  3、在故乡的活动是本文的主要情节,但中间还穿插了一件什么事?从记叙的顺序上看,这叫什么顺序?插叙这个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四、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1、指名朗读描写回忆中的故乡的语段,思考:作者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读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文中还有什么地方描绘了景物?找出来读一读。

  ⑴设想一下:假设你是文中的“我”,当你即将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时,你的心情会怎样?渐近故乡时,“我”见到故乡如此萧索、荒寂的景象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⑵学生就这段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3、这是两幅完全不同的图画,现实中的故乡和记忆中的故乡景色真的有如此大的区别吗?“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感受呢?

  4、分析总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五、学生自由提问、质疑问难

  六、小结

  【板书设计】

  故乡

  鲁迅

  景物人物心情

  记忆中的故乡静谧祥和的夏夜美景─────→愉悦欢快

  烘托

  现实中的故乡萧索荒寂的故乡冬景─────→悲凉失望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2、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体会,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进而理解作品主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分析,体会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理清情节。

  3、合作探究,阅读分析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不仅是旧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在思想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体会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忧虑,以及希望打破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及多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

  1、理解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2、结合背景,多角度理解小说主题。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比较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默读和朗读来完成的。

  2、合作探究,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总结,教师在点拨时授以方法。

  3、在课文主题理解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理解的多样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深入探讨,得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

  (一)朗读导入

  1、请学生朗读第十二自然段开头和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没有一些活气。”

  2、请学生感知并总结景物有何不同。

  3、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明确。

  前者是“我”回忆中二十年前的故乡景象: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是“我”眼中所见二十年后的故乡实景:晦暗、萧条、令人感到悲凉。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在“我”眼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原因何在?作品中的“我”又怀有何种感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通过对环境描写的感知和分析导入,引发学生对创作背景的探究兴趣。并注意在后面对人物进行分析的环节勾连体会环境描写对突出人物和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二)感知学习

  1、了解写作背景。

  (1)指名学生结合资料,介绍写作背景,教师总结。

  辛亥革命后,封建zhuan制政权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军阀统治。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政治和军事力量。中国农民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下日益贫困,过着毫无希望的生活。

  小说《故乡》写于1921年1月,后被编入小说集《呐喊》,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迁居来京,亲眼看到故乡的衰败凋零和农民的贫苦,心生悲凉,感概万千,一年后就以自己所见所感为素材,创作了这篇小说。“我”虽不是作者本人,但是反映了作者的情感。

  (2)结合资料介绍作家、作品。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本文选自《呐喊》(小说集)。其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2、初读课文,设计学习任务。

  (1)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每部分内容。

  (2)阅读课文,选择任意一个人物,进行复述介绍。

  可供选择的人物:少年闰土,中年闰土,青年杨二嫂,中年杨二嫂,“我”。

  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标画段落。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大概阅读时间为15分钟,在课堂练习本完成要点归纳。交流时复述语言要简洁明了。

  【设计意图】文章的篇幅较长,采取分段的形式有助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复述介绍人物,有利于增强对人物的了解。

  (三)探究人物形象

  再读课文,引导小组内讨论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对比手法。

  1、分析闰土形象。

  分小组朗读描写闰土的段落:12~30自然段;第55~76自然段。

  设计讨论问题:

  这些段落之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

  这些段落从哪几方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寻读原文,并作出分析与总结。

  (1)外貌对比。

  少年闰土:“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的少年英雄形象。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苦难的生活折磨,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命运悲惨。

  (2)动作、对话对比。

  少年闰土:通过对“雪地捕鸟”“月夜瓜地刺猹”“讲述海边捡贝壳”等情节的分析,看出闰土活泼开朗、聪明勇敢、多知勤劳等特点。可以从对话描写的分析和对省略号的分析中进行总结:生气勃勃的闰土,心里不仅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有令人赞叹的能力。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开口改称“迅哥儿”为“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此处语言的描写,闰土用断断续续的话语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并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体现出麻木迟疑、有苦难言,几处省略号更是表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的苦处。

  还可以有选择地从下面两个角度进行对比。

  (3)闰土对“我”的态度前后对比。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体现了闰土对“我”情真意切,小伙伴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证明“我”和闰土之间已经形成了 “厚障壁”,即精神隔膜,闰土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我”搬家给他东西,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证明他将希望寄托于神灵,愚昧麻木。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描写方式展示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性格。

  (4)小结。

  小说通过对比,揭示了以闰土为代表的旧中国贫苦农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他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原文语句寻找,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杨二嫂形象。

  (1)自由朗读39~52自然段,画出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具体句子,分析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性格变化。

  例: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分析这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此句运用了神态、语言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从青年时颇有姿色的“豆腐西施”,变成了尖酸刻薄、凶悍泼辣的恣睢小市民的形象。

  (2)讨论:杨二嫂这个形象能否删去?说明理由。

  3、教师引导,学生笔记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故乡》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塑造出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的。

  (四)主题探究

  1、提问:在离开故乡时,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因为“我”的希望是:希望后辈有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比较茫远,担心难以实现。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不同于“我”、闰土、杨二嫂的生活,是消除封建思想、黑暗社会等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新生活。这是一种打破尊卑、超越物质、充满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怎样理解这句话?

  教师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只有希望而不去实践,等于没有希望。以路为喻体,形象地说明了美好的新生活要从实践中获得,并要有推翻旧社会、争取新生活的勇气与信心。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结尾部分的语言,培养阅读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

  (五)拓展延伸

  教师导语并设计问题:在课文的分析中,我们重点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对于叙事主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有哪些理解与思考?

  【设计意图】本题难度较大,分析小说叙事主体的特点和作用,为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作拓展。

  (六)布置作业

  1、阅读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其他篇目。

  2、搜集关于思乡的诗词名篇。

  【设计意图】

  1、对这部小说集能形成整体的认识。

  2、了解其他描写故乡的佳作。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鲁迅的小说《故乡》教学设计11-22

鲁迅作品《故乡》教学设计(精选8篇)05-16

鲁迅《故乡》的教学反思05-17

鲁迅《故乡》教学反思范文11-05

鲁迅《故乡》课后教学反思11-20

鲁迅《故乡》12-24

鲁迅《故乡》08-02

故乡鲁迅10-21

鲁迅《故乡》教学反思(精选9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