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9-27 11:29:5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出示课件。

  (课文插图。)

  1、师述: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过小溪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有好心的人们就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解决这个过小溪的问题。瞧,这就是搭石。

  2、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

  21、搭石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搭石是普普通通的石块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请大家放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的。好,放声读吧!

  (学生自由地读书。)

  2、有新的感受吗?

  3、同学们,难怪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学生回答(家乡的一道风景)”。

  4、通过读书,你们觉得这道风景怎样?板书:

  美

  5、你们觉得这美用什么感受到的?

  三、学习课文、汇报学习情况

  好,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感受,请拿起笔再默读课文2~4自然段,在美的地方,感动你的地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写上你的感受。好,开始吧!

  1、学习第二段:

  ⑴你从什么地方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学生回答时说话完整:我从第二段这个地方感受美、读出句子来、再谈体会:从这里我感受到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

  ⑵出示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打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⑶请同学们读读这句子,想象一下:

  ①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

  ②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心里会怎样想怎样做?

  ③满意离去时,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

  想好了,两人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表演。

  ⑷汇报想象的情景,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打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小结:同学们想象得很丰富,是呀,老人多么为他人着想啊!请看“无论怎样”“只要”“一定”“他上几个来回”“知道满意才肯离去”这些词写得很生动,让我们感受到为别人着想急的美,所以把这些词读得更美。谁来读?请大家听后评议。

  ⑸如果你发现这搭石不平稳,你会怎么做?你不怕耽误了时间吗?我们再来读读这种美吧!想读得站起来读吧!

  2、学习第三段:

  ⑴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出示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以航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它他的声音,向轻快的音乐;轻薄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⑵师配乐范读《让世界充满爱》,请大家边听边感受画面的美,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⑶这画面美吗?谁来说说这是怎样的画面?

  ⑷对,这画面美就美在人们走在搭石上动作协调有序,美在像轻快的音乐,美在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美在构成家乡一道风景。这么美的画面,大家动情地美美地读读吧!

  (配乐齐读。)

  3、学习第四段:

  ⑴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美?

  出示句子: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同学们,这段话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着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互相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⑵“理所当然的事”什么意思?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理所当然的事”?

  ⑶文中“理所当然的事”指哪些?你从这两件事例中感受到什么?

  ⑷指导读:

  同学们,“理所当然”这种美的确让人感动,你能读得让人感动吗?指名读,读后评议。

  师小结:我也听出来了,这是一种让人感动的美。

  4、学习第五段:

  ⑴出示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以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⑵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搭石还是普普通通的石块吗?

  ⑶请齐读最后一段,读后谈谈你对这段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

  1、师总结:

  (配乐):一块块、一排排大事,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请同学们再一次一起带着美好的心灵读这一段话吧!

  五、交流会以及小练笔

  1、作者真实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平常常的一件摆搭石的事介绍得具体,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真情。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像搭石的普普通通的事的吗?让你感受到美吗?

  先四人小组中说一说。(配乐)然后汇报

  出示课件:交流会“寻找生活中的美”。

  2、师小结:

  同学们都有着一颗美好的心灵,真让人感动,这么多的事,我们从中选择一件写来吧!争取能通过你的文字打动大家,好些吧!配乐,出示课件:小练笔。

  【板书】

  用心

  搭石

  美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涨”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猛涨、裤子、平稳、平衡、联结、清波荡漾、理所当然、有序、伏下”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教学重、难点:

  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

  课前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课文插图,乡亲们协调有序走过搭石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质疑定标

  (一)激趣导入

  (出示几幅有关桥的图片,或课件展示桥的图景。)

  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桥?你们知道桥的作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搭石》,作者没去赞美雄伟壮丽的大桥,没去描绘古老的桥梁,而想念起家乡小河里那些不起眼的石头,(出示课文插图),这些石头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呢?你们想了解吗?

  (二)质疑定标

  “搭石”这个词对绝大多数同学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问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适时引导,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如:

  1.什么是“搭石”?

  2.搭石是怎样铺成的?

  3.人们是怎样过搭石的?

  4.为什么搭石留给作者这么深的印象?

  ……

  二、个性自读,自主感知

  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第二遍:试着从课文中寻找同学们提出问题的答案,并提出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

  3.第三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并写上旁注,说明为什么喜欢。

  三、合作交流,释疑解难

  1.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欣赏、评价。

  2.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相互帮助解决。

  3.全班交流,反馈。

  解决几个问题,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1.什么是“搭石”?

  2.作者围绕着搭石描绘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3.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搭石?

  四、练习

  1.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特别注意俗(su)、绰(chuo)、序(xu)的读音。

  (2)交流识记方法,写字经验。(“涨、衡”左中右结构的布局;“惰”右上角是“左”;“序”里面勿写成“矛”。)

  (3)练习书写生字。

  2.抄写本课的词语,给生字表中的生字并扩词。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反馈,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部分词语。

  二、寻美悟情,晶读熏陶

  1.寻美,知情。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把你认为美的句段读给你的同桌同学听,并向他(她)谈谈你的体会。

  2.赏美,悟情。

  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赏美悟情。)

  例一:“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从中体会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看图,品读这段话,想象那优美动人的画面,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情景。

  2.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体会动作的协调有序。

  3.朗读,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例三:“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风景”是什么意思?

  (2)作者用文字向我们描绘由搭石引发的一道道风景,如果你是画家或摄影师,你会画下或拍下哪几道风景呢?你能给你的画或照片取个题目吗?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

  (如:背老人过搭石;相让;流动的画;紧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

  (1)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2)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联结着乡亲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3)文章的结尾表面是赞美搭石的,如果改为以赞美“家乡人”作结的,你准备怎样写?请试写几句。

  三、诵美,传情。

  1.读一读,把你认为“美”的语段,高声诵读,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2.评一评:指名朗读,让学生在评议中增强语感。

  四、创美,抒情。

  1.有个作家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其实,你我的生活也处处有美的存在,你发现了吗?

  2.学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五、课后延伸,拓展

  六、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时,我们对这句话(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还记到是什么问题吗?生说师板:搭石一道风景?同学们是否去思考过吗?

  2、学生交流:

  板书:

  景美

  二、研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2~4节课文。边读边用“──”划出直接描写搭石风景美的句子。

  2、学生读勾画的句子,谈感受。

  板块一:

  出示: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协调有序”什么意思?在这段话中,哪个语句在解释“协调有序”?自己读读这句话。

  2、学生交流。

  3、听老师读这几句话,你们闭眼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⑴体会音乐美:

  在这轻快的音乐中,除了踏踏的声音外,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你听到了水中的声音,地上的声音,空中的声音)指导朗读声音这句。

  ⑵多么美妙的协奏曲、多么动听的交响乐:

  ①体会画面美,动作协调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景物美这句。

  ②除了漾漾清波和绰绰的人影外仿佛还看到什么?

  齐读整句。

  ③也许这是一个黄昏,你仿佛又看到什么美景呢?

  师:夕阳洒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一路欢歌笑语,虽说身体是疲惫的,但脚步却是轻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此时,你觉得,这曲音乐它演奏的是一首什么歌呢?(勤劳、甜蜜、团结的赞歌)为什么是快乐的歌呢?齐读整句。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画中有歌,歌里有画,好一个让人陶醉的画面。难怪作者会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块二:

  这是看得见的美,课文中还有许多看不见的,是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的美,请再读2、4两段,用“~~~”划出。

  出示: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师:请轻声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

  (引导学生从“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词语中体会。)

  2、齐读句子,注意读好这些词。

  3、出示:

  早晨,一位大叔抗着锄头去翻地,突然踩到一块搭石不平稳,连忙()。

  中午,一位大妈急着去学校接孙子,发现河中一块搭石不平稳,连忙()。

  夕阳西下,一位大伯挑着谷子匆匆回家,发现河中有一块搭石不平稳,连忙()。

  4、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5、师:是啊,那多危险啊,所以上了年岁的人总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你觉得这儿的“踏”是怎样地“踏”?

  师:讲得真好!这小心翼翼地“踏”、……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上了年岁的人一心为别人的心灵美。难怪作者要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一心为别人的美丽风景。

  6、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块三:

  出示: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读读这句话,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年轻人很好,老年人腿脚不好,年轻人就主动背老人过去。)

  2、“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理所当然的事是指什么事?

  师:即便是素不相识也让你感到人与人之间是那么亲近、那么和睦,好像是相识已久的老朋友,是自己的至亲至爱。正是这搭石体现了乡民们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又构成了──

  3、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全课小结

  现在,你们还觉得只是景美才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吗?

  透过这小小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乡民们那热爱劳动的美,尊老爱幼的美,乐于助人的美,透过这小小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乡亲们的纯朴和善良。读到这,你觉得这搭石还仅仅只是普通的石头吗?它更像一颗颗什么?

  齐读最后一段。

  师:这普普通通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无怨无悔,就像这里的乡民们默默的无私奉献,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像这普普通通的搭石一样默默无闻,让我们一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练习

  我见到的美。

  1、师:走搭石,这是乡亲们每天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笔下,平凡之中却显现出不平凡的美。美,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这些小事,并不起眼,但用心体会,却让人感动。你能选一件说一说,写一写吗?

  2、学生练笔。

  3、交流。

  板书

  景美

  搭石一道风景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

  三、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出示课件。

  2、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3、生汇报。

  (二)、初读文本

  1、画面的内容被写成了一篇文章,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朗读《搭石》一文,说出你的读后感。

  2、生自由读课文,师指导。

  3、检查读书效果。

  (1)课件出示新词:谴责懒惰俗语伏下协调有序人影绰绰

  自由读指名学生领读

  (2)放入句子中,能读吗?

  1、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3、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4、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指名读,评价。

  指导读:听了句子有何感觉?带着这种感觉来读。(渗透文本的美)

  好文章要读出韵味来,不知有没有信心把课文读好,把感知的美读出来。

  组内分工练读(提示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朗读并给出意见)

  指名读,自选段落,把自己最拿手的段落展读给大家。(谁第一段最拿手?谁第二段最拿手?……)

  生评价,可以二次来读。

  四、自读释疑

  读的不错,有几个小问题希望大家帮忙解答。

  课件出示:搭石是什么?谁搭的?有什么作用?

  学生笔答,交流汇报。

  五、扎实习字

  1、读完课文解决了很多问题,轻松一下,来看看字。

  出示:洪暴猛涨裤惰稳俗衡序伏

  做个小老师,给大家讲讲你最了解的字(组词书写等)

  2、课件分部分范写暴、衡、惰(师生分析各部分占位,交流如何写美观)

  3、同学们现在你挑一些最难的字写一下,一会儿交流。

  生写字,师指导坐姿。

  六、再读全文

  自由读,鼓励学生读出新的感悟。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紧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指导书写“暴”。

  2、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质疑,培养学生读中质疑的能力。

  3、指导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搭石上的风景美,人情美。

  4、领悟作者留心观察事物并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搭石上的风景美,人情美。

  2、领悟作者留心观察事物,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情景图)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当作者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今天,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吧。

  2、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收获

  1、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本课字词。(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词语难不倒大家了)

  第一组:俗语谴责懒惰汛期(平翘舌音读的很准确)

  第二组:间隔联结一行人

  你发现了什么?(这组字中都有多音字)

  第三组:山洪暴发清波漾漾理所当然

  2、指导“暴”字。(上下结构,下面是个日子,要写的扁一点,下面有两部分组成,撇捺要写的稍微长一点,最下边是个象水底,水字发生了变形。写完的同学,自己对照一下课本,看看是否写正确写漂亮,写不规范的同学,课下在练习)

  三、初步感知,寻找美

  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110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听明白了吗?开始读吧)

  2、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你找的非常准确,读的也很流畅)板书,搭石简笔画,边画边一起说说什么是搭石。

  3、提问: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课件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4、“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明确:卷起)

  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脱鞋绾裤。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你体会到了什么?(麻烦)

  5、如果没有搭石,人们过小溪,就会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依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进入秋天……)

  6、你们都有自己的感受,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也写了搭石很美,找找看。“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是啊,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中不仅仅是过小溪的一种方式,它还构成了家长的一道风景。想不想去欣赏欣赏这道风景呢。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跟随家乡的人们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四、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找找人们走搭石的有关语句?用笔画下来。

  2、生自由读。

  五、细读课文,体会美

  过渡: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已经走进了大家的心里。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你都找到了哪些语句?

  (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透过这个句子,我们仿佛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平稳,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关联词:无论、只要、一定、再、直到、才,正是这些关联词,我们更能看出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也正是因为老人的这一善良之举,才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下吧!(生齐读)

  (二)你还画出了哪些句子,请你来。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你们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协调有序)

  2、怎样的动作叫做协调有序呢?

  3、这样吧,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咱们合作着读一读。(现在你们走的是什么?走不好,就要掉进水里,有没有信心?)(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多么美的句子呀!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在指挥吧?(不是)

  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体会的多好啊!

  4、再来看看这个句子,你们还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画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绰还是这节课的生字呢,课下你查字典了吗?查字典是种很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课下也查了查字典,想一想,在这个词语中,绰是第几种意思?

  5、“清波漾漾,人影绰绰”,闭上眼睛,你放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6、听你们一描述,我感受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这画面是多么和谐啊!(板书和谐)再来读读这两个词。

  7、这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清丽的小诗,谁能读出诗一样的美,谁来读?

  多么美的画面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8、是啊,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2、从这幅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谦让)

  3、这份谦让也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那就把这种友好、亲切带进句子里读一读吧。

  (四)“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2、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生自由读)

  3、读了句子,那个词语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伏下,总要,理所当然)

  4、正是这样,老人才能轻而易举地趴在年轻人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5、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为什么?(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为什么?(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也一定伏下身子背其他老人,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别的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6、透过这个“伏”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敬老)

  7、正是因为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当成理所当人的事,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升华情感,总结美

  1、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不是)那它是什么?

  2、这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走在搭石上一心为他人着想,相互谦让,尊老敬老的人才是家乡这道风景最美的风景呀,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像作者这样,通过描写身边的小事,让我们见证了人间真情,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以小见大。

  七、作业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拿起笔,写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

  此课被评为校级优质课。

  【教学反思】

  《搭石》一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

  1、目标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目的性较强。

  我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情况下,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伏下”以及“无论”等关联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并通过多种方式地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

  2、以“美”为切入点,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朗读,如在学习“协调有序”一词时,我运用想象,让学生置身其中的方法领读课文,开火车让学生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文字中所描写的画面。

  3、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在词句教学时,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还提示理解方法,如通过查阅工具书,给词语找同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词语,抓住关键词和关联词理解体会句子,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尽管我课前精心备课,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课上了下来后,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这些都充分说明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学机智、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总结与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课文《搭石》教学设计范文12-21

语文搭石教学反思范文12-17

《搭石》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12-20

人教版教学设计《搭石》12-18

人教版教学设计《搭石》12-18

课文《搭石》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12-20

五上《搭石》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12-21

部编《搭石》教学设计12-20

小学五年级语文《搭石》教学设计(通用5篇)12-21

部编版《搭石》教学设计12-21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乐《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出示课件。

  (课文插图。)

  1、师述: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进入秋天,天气变凉,过小溪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有好心的人们就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解决这个过小溪的问题。瞧,这就是搭石。

  2、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

  21、搭石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搭石是普普通通的石块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请大家放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的。好,放声读吧!

  (学生自由地读书。)

  2、有新的感受吗?

  3、同学们,难怪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学生回答(家乡的一道风景)”。

  4、通过读书,你们觉得这道风景怎样?板书:

  美

  5、你们觉得这美用什么感受到的?

  三、学习课文、汇报学习情况

  好,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感受,请拿起笔再默读课文2~4自然段,在美的地方,感动你的地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写上你的感受。好,开始吧!

  1、学习第二段:

  ⑴你从什么地方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学生回答时说话完整:我从第二段这个地方感受美、读出句子来、再谈体会:从这里我感受到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

  ⑵出示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打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⑶请同学们读读这句子,想象一下:

  ①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

  ②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心里会怎样想怎样做?

  ③满意离去时,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

  想好了,两人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表演。

  ⑷汇报想象的情景,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打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小结:同学们想象得很丰富,是呀,老人多么为他人着想啊!请看“无论怎样”“只要”“一定”“他上几个来回”“知道满意才肯离去”这些词写得很生动,让我们感受到为别人着想急的美,所以把这些词读得更美。谁来读?请大家听后评议。

  ⑸如果你发现这搭石不平稳,你会怎么做?你不怕耽误了时间吗?我们再来读读这种美吧!想读得站起来读吧!

  2、学习第三段:

  ⑴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出示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以航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它他的声音,向轻快的音乐;轻薄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⑵师配乐范读《让世界充满爱》,请大家边听边感受画面的美,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⑶这画面美吗?谁来说说这是怎样的画面?

  ⑷对,这画面美就美在人们走在搭石上动作协调有序,美在像轻快的音乐,美在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美在构成家乡一道风景。这么美的画面,大家动情地美美地读读吧!

  (配乐齐读。)

  3、学习第四段:

  ⑴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美?

  出示句子: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同学们,这段话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着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互相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⑵“理所当然的事”什么意思?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理所当然的事”?

  ⑶文中“理所当然的事”指哪些?你从这两件事例中感受到什么?

  ⑷指导读:

  同学们,“理所当然”这种美的确让人感动,你能读得让人感动吗?指名读,读后评议。

  师小结:我也听出来了,这是一种让人感动的美。

  4、学习第五段:

  ⑴出示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以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⑵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搭石还是普普通通的石块吗?

  ⑶请齐读最后一段,读后谈谈你对这段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

  1、师总结:

  (配乐):一块块、一排排大事,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请同学们再一次一起带着美好的心灵读这一段话吧!

  五、交流会以及小练笔

  1、作者真实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平常常的一件摆搭石的事介绍得具体,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真情。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像搭石的普普通通的事的吗?让你感受到美吗?

  先四人小组中说一说。(配乐)然后汇报

  出示课件:交流会“寻找生活中的美”。

  2、师小结:

  同学们都有着一颗美好的心灵,真让人感动,这么多的事,我们从中选择一件写来吧!争取能通过你的文字打动大家,好些吧!配乐,出示课件:小练笔。

  【板书】

  用心

  搭石

  美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涨”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猛涨、裤子、平稳、平衡、联结、清波荡漾、理所当然、有序、伏下”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教学重、难点:

  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

  课前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课文插图,乡亲们协调有序走过搭石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质疑定标

  (一)激趣导入

  (出示几幅有关桥的图片,或课件展示桥的图景。)

  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桥?你们知道桥的作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搭石》,作者没去赞美雄伟壮丽的大桥,没去描绘古老的桥梁,而想念起家乡小河里那些不起眼的石头,(出示课文插图),这些石头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呢?你们想了解吗?

  (二)质疑定标

  “搭石”这个词对绝大多数同学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问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适时引导,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如:

  1.什么是“搭石”?

  2.搭石是怎样铺成的?

  3.人们是怎样过搭石的?

  4.为什么搭石留给作者这么深的印象?

  ……

  二、个性自读,自主感知

  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第二遍:试着从课文中寻找同学们提出问题的答案,并提出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

  3.第三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并写上旁注,说明为什么喜欢。

  三、合作交流,释疑解难

  1.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欣赏、评价。

  2.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相互帮助解决。

  3.全班交流,反馈。

  解决几个问题,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1.什么是“搭石”?

  2.作者围绕着搭石描绘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3.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搭石?

  四、练习

  1.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特别注意俗(su)、绰(chuo)、序(xu)的读音。

  (2)交流识记方法,写字经验。(“涨、衡”左中右结构的布局;“惰”右上角是“左”;“序”里面勿写成“矛”。)

  (3)练习书写生字。

  2.抄写本课的词语,给生字表中的生字并扩词。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反馈,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部分词语。

  二、寻美悟情,晶读熏陶

  1.寻美,知情。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把你认为美的句段读给你的同桌同学听,并向他(她)谈谈你的体会。

  2.赏美,悟情。

  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赏美悟情。)

  例一:“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从中体会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看图,品读这段话,想象那优美动人的画面,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情景。

  2.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体会动作的协调有序。

  3.朗读,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例三:“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风景”是什么意思?

  (2)作者用文字向我们描绘由搭石引发的一道道风景,如果你是画家或摄影师,你会画下或拍下哪几道风景呢?你能给你的画或照片取个题目吗?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

  (如:背老人过搭石;相让;流动的画;紧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

  (1)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2)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联结着乡亲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3)文章的结尾表面是赞美搭石的,如果改为以赞美“家乡人”作结的,你准备怎样写?请试写几句。

  三、诵美,传情。

  1.读一读,把你认为“美”的语段,高声诵读,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2.评一评:指名朗读,让学生在评议中增强语感。

  四、创美,抒情。

  1.有个作家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其实,你我的生活也处处有美的存在,你发现了吗?

  2.学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五、课后延伸,拓展

  六、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时,我们对这句话(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还记到是什么问题吗?生说师板:搭石一道风景?同学们是否去思考过吗?

  2、学生交流:

  板书:

  景美

  二、研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2~4节课文。边读边用“──”划出直接描写搭石风景美的句子。

  2、学生读勾画的句子,谈感受。

  板块一:

  出示: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协调有序”什么意思?在这段话中,哪个语句在解释“协调有序”?自己读读这句话。

  2、学生交流。

  3、听老师读这几句话,你们闭眼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⑴体会音乐美:

  在这轻快的音乐中,除了踏踏的声音外,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你听到了水中的声音,地上的声音,空中的声音)指导朗读声音这句。

  ⑵多么美妙的协奏曲、多么动听的交响乐:

  ①体会画面美,动作协调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景物美这句。

  ②除了漾漾清波和绰绰的人影外仿佛还看到什么?

  齐读整句。

  ③也许这是一个黄昏,你仿佛又看到什么美景呢?

  师:夕阳洒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一路欢歌笑语,虽说身体是疲惫的,但脚步却是轻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此时,你觉得,这曲音乐它演奏的是一首什么歌呢?(勤劳、甜蜜、团结的赞歌)为什么是快乐的歌呢?齐读整句。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画中有歌,歌里有画,好一个让人陶醉的画面。难怪作者会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块二:

  这是看得见的美,课文中还有许多看不见的,是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的美,请再读2、4两段,用“~~~”划出。

  出示: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师:请轻声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

  (引导学生从“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词语中体会。)

  2、齐读句子,注意读好这些词。

  3、出示:

  早晨,一位大叔抗着锄头去翻地,突然踩到一块搭石不平稳,连忙()。

  中午,一位大妈急着去学校接孙子,发现河中一块搭石不平稳,连忙()。

  夕阳西下,一位大伯挑着谷子匆匆回家,发现河中有一块搭石不平稳,连忙()。

  4、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5、师:是啊,那多危险啊,所以上了年岁的人总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你觉得这儿的“踏”是怎样地“踏”?

  师:讲得真好!这小心翼翼地“踏”、……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上了年岁的人一心为别人的心灵美。难怪作者要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一心为别人的美丽风景。

  6、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块三:

  出示: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读读这句话,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年轻人很好,老年人腿脚不好,年轻人就主动背老人过去。)

  2、“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理所当然的事是指什么事?

  师:即便是素不相识也让你感到人与人之间是那么亲近、那么和睦,好像是相识已久的老朋友,是自己的至亲至爱。正是这搭石体现了乡民们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又构成了──

  3、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全课小结

  现在,你们还觉得只是景美才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吗?

  透过这小小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乡民们那热爱劳动的美,尊老爱幼的美,乐于助人的美,透过这小小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乡亲们的纯朴和善良。读到这,你觉得这搭石还仅仅只是普通的石头吗?它更像一颗颗什么?

  齐读最后一段。

  师:这普普通通的搭石任人走、任人踏,无怨无悔,就像这里的乡民们默默的无私奉献,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像这普普通通的搭石一样默默无闻,让我们一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练习

  我见到的美。

  1、师:走搭石,这是乡亲们每天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小事,可在作者笔下,平凡之中却显现出不平凡的美。美,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这些小事,并不起眼,但用心体会,却让人感动。你能选一件说一说,写一写吗?

  2、学生练笔。

  3、交流。

  板书

  景美

  搭石一道风景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

  三、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出示课件。

  2、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3、生汇报。

  (二)、初读文本

  1、画面的内容被写成了一篇文章,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朗读《搭石》一文,说出你的读后感。

  2、生自由读课文,师指导。

  3、检查读书效果。

  (1)课件出示新词:谴责懒惰俗语伏下协调有序人影绰绰

  自由读指名学生领读

  (2)放入句子中,能读吗?

  1、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3、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4、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指名读,评价。

  指导读:听了句子有何感觉?带着这种感觉来读。(渗透文本的美)

  好文章要读出韵味来,不知有没有信心把课文读好,把感知的美读出来。

  组内分工练读(提示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朗读并给出意见)

  指名读,自选段落,把自己最拿手的段落展读给大家。(谁第一段最拿手?谁第二段最拿手?……)

  生评价,可以二次来读。

  四、自读释疑

  读的不错,有几个小问题希望大家帮忙解答。

  课件出示:搭石是什么?谁搭的?有什么作用?

  学生笔答,交流汇报。

  五、扎实习字

  1、读完课文解决了很多问题,轻松一下,来看看字。

  出示:洪暴猛涨裤惰稳俗衡序伏

  做个小老师,给大家讲讲你最了解的字(组词书写等)

  2、课件分部分范写暴、衡、惰(师生分析各部分占位,交流如何写美观)

  3、同学们现在你挑一些最难的字写一下,一会儿交流。

  生写字,师指导坐姿。

  六、再读全文

  自由读,鼓励学生读出新的感悟。

  小学语文《搭石》的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紧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指导书写“暴”。

  2、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质疑,培养学生读中质疑的能力。

  3、指导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搭石上的风景美,人情美。

  4、领悟作者留心观察事物并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搭石上的风景美,人情美。

  2、领悟作者留心观察事物,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情景图)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当作者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今天,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吧。

  2、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收获

  1、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本课字词。(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词语难不倒大家了)

  第一组:俗语谴责懒惰汛期(平翘舌音读的很准确)

  第二组:间隔联结一行人

  你发现了什么?(这组字中都有多音字)

  第三组:山洪暴发清波漾漾理所当然

  2、指导“暴”字。(上下结构,下面是个日子,要写的扁一点,下面有两部分组成,撇捺要写的稍微长一点,最下边是个象水底,水字发生了变形。写完的同学,自己对照一下课本,看看是否写正确写漂亮,写不规范的同学,课下在练习)

  三、初步感知,寻找美

  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110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听明白了吗?开始读吧)

  2、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你找的非常准确,读的也很流畅)板书,搭石简笔画,边画边一起说说什么是搭石。

  3、提问: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课件出示: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4、“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明确:卷起)

  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脱鞋绾裤。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你体会到了什么?(麻烦)

  5、如果没有搭石,人们过小溪,就会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依靠搭石过小溪了,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什么是搭石。(生齐读:进入秋天……)

  6、你们都有自己的感受,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也写了搭石很美,找找看。“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是啊,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中不仅仅是过小溪的一种方式,它还构成了家长的一道风景。想不想去欣赏欣赏这道风景呢。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跟随家乡的人们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四、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找找人们走搭石的有关语句?用笔画下来。

  2、生自由读。

  五、细读课文,体会美

  过渡: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已经走进了大家的心里。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你都找到了哪些语句?

  (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透过这个句子,我们仿佛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平稳,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关联词:无论、只要、一定、再、直到、才,正是这些关联词,我们更能看出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也正是因为老人的这一善良之举,才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下吧!(生齐读)

  (二)你还画出了哪些句子,请你来。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你们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协调有序)

  2、怎样的动作叫做协调有序呢?

  3、这样吧,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咱们合作着读一读。(现在你们走的是什么?走不好,就要掉进水里,有没有信心?)(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多么美的句子呀!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在指挥吧?(不是)

  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体会的多好啊!

  4、再来看看这个句子,你们还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画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绰还是这节课的生字呢,课下你查字典了吗?查字典是种很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课下也查了查字典,想一想,在这个词语中,绰是第几种意思?

  5、“清波漾漾,人影绰绰”,闭上眼睛,你放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6、听你们一描述,我感受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这画面是多么和谐啊!(板书和谐)再来读读这两个词。

  7、这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清丽的小诗,谁能读出诗一样的美,谁来读?

  多么美的画面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8、是啊,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2、从这幅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谦让)

  3、这份谦让也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那就把这种友好、亲切带进句子里读一读吧。

  (四)“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那么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2、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生自由读)

  3、读了句子,那个词语让你的心头轻轻一颤?(伏下,总要,理所当然)

  4、正是这样,老人才能轻而易举地趴在年轻人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5、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为什么?(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为什么?(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也一定伏下身子背其他老人,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别的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6、透过这个“伏”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敬老)

  7、正是因为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当成理所当人的事,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升华情感,总结美

  1、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不是)那它是什么?

  2、这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走在搭石上一心为他人着想,相互谦让,尊老敬老的人才是家乡这道风景最美的风景呀,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像作者这样,通过描写身边的小事,让我们见证了人间真情,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以小见大。

  七、作业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拿起笔,写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

  此课被评为校级优质课。

  【教学反思】

  《搭石》一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

  1、目标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目的性较强。

  我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情况下,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伏下”以及“无论”等关联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并通过多种方式地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

  2、以“美”为切入点,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朗读,如在学习“协调有序”一词时,我运用想象,让学生置身其中的方法领读课文,开火车让学生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文字中所描写的画面。

  3、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在词句教学时,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还提示理解方法,如通过查阅工具书,给词语找同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词语,抓住关键词和关联词理解体会句子,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尽管我课前精心备课,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课上了下来后,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这些都充分说明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学机智、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总结与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