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来临

发布时间:2016-9-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     2003-03-05     张双武 

 

  据《武汉晨报》2月28日报道,该市已研究确定,到2005年,将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并对高中学生的考核方式进行系统性改革。据悉,这是全国各地为适应教育部即将于本月公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简称“新课标”)而作出的部署之一。 

  2月11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修会上传来消息称,即将公布的“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共开设12至13门课程,其中技术和艺术是新增科目;语、数、英、物、化、生、史、地和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0门课程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同时设立了选修课。“新课标”的另一个重要改革就是实行高中教育学分制,1学分相当于18课时,普通高中学生3年内共设立178个学分,学生必须获得总学分的80%即142学分才能毕业,其中选修课必须修满至少6个学分。 

  关心教育的人士很快就发现,像正在全国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一样,这是一场系统而深刻的变革,其对教育的影响将是全面而长远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不亚于当年恢复高考制度。 

  我们知道,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虽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但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普通高中教育变成了一块“跳板”、一座“独木桥”、一种只为部分升大学的学生服务的畸形的教育。多少呕心沥血的场景,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每年的“高考月”里达到沸点。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开始把学生当做“人”来看待,而不是“考试的机器”;它的培养目标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是“状元”或“落榜青年”;它终于开始正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育理念,肯定了“偏才”的价值,避免了他们的才华被埋没的可能,而不是以往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强调“通才”的重要性,再说,高中阶段哪有什么“通才”? 

  很显然,“新课标”将会为高中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学习选择空间和个性发展空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不同的学科内容,实现跨年级自由听课,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还给了学生。“新课标”能否顺利推行,首先将取决于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今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应该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这是实施“新课标”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其次,“新课标”也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校而言,以往统一有序的教学常规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对于教师而言,弹性选修制意味着学生可以选你的课,也可以不选你的课。 

  最担心的是,“新课标”将如何与现行高考制度实现“对接”。在现行高考“惟分数论”这个指挥棒之下,“新课标”会不会变得有名无实?笔者认为,近些年来,现行高考制度的一些弊端已表露无遗,加上高考制度自身也在努力寻求变革,那么,我们不妨把“新课标”的实行,看做是高中教育对高考体制改革的深切呼唤和促进动力。据悉,广东省正在积极向教育部申请参加第一批全国“新课标”实验,如获批准,2004年广东将全面试行“新课标”,并有望在2007年高考中获权独立命题。 

  更重要的是,“新课标”制订者们的思路,并不仅仅是为了与高考“对接”,而是与社会、与能力“对接”,是三个“打基础”:为学生具备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新课标”的实行才有可能是划时代的。

 

[高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来临]相关文章:

1.信息化支持的学习方式变革心得体会

2.《电气时代的来临》课件

3.12月来临说说

4.形容冬天来临的成语

5.七夕来临的说说

6.1月来临的说说

7.冬天来临了散文

8.冷,在世界里来临【散文】

9.高中学生思想汇报

10.高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