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级技工学校 陈顺华)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网络时代的技校语文写作教学对象、教师的再审视;教学目标、任务的再定位;教学方式、手段的再创新;教学内容、思想的再斟酌;训练途径、环境的再选择;教学程序、时间的再安排;考核计划,评分标准的再完善等七个方面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改设想论述,提出了适应网络时代技校语文写作的基本教学思路,力图改革传统技校语文写作教学的不足,从而促进网络时代技校语文写作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得语文写作教学成为为技校生构建主流文化所认同的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的重要手段。
关键字:技校语文 写作教改 目标定位 方式创新
思想斟酌 训练选择 程序安排 考核标准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这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体现在作者对写作材料、生活素材的取舍、重新组合和融化方面,也体现在作者对表达方式的选用、表现形式的营构以及语言的运用诸方面。技校的写作课作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但长期以来技校的语文课在一些人眼里并不象专业课那样被重视,成了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即使有写作课的学校,写作教学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课堂与生活脱节,造成教学与训练的封闭化、单一化倾向。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雷哈蒙德在《数字化商业》一书中指出:“全球电脑网络化的发展将成为塑造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决定因素”。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青年一代,其生存方式和思想方式被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特立独行式的行为,我行我素的风格,反权威、反传统的文化基调引起了社会主流文化的侧目和关注。技工学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其语文写作教学如何为他们构建为主流文化所认同的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一道严峻的社会学、教育学的课题。因此技校语文写作教学应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及时予以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
一, 教学对象、教师的再审视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勃兴,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
高,就业压力加大;教育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扩招,上大学已不再那么高不可攀;加上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使得技校生源处于尴尬之境。在过去的几年里,技校尚属计划招生,初中毕业生的志愿选择也一般为中专--技校--高中,但形势的急剧变化,引起初中毕业生择校的观念变化。现在的技校招生对象一般为高中未录取的所谓名落孙山者,许多初中毕业生是在无奈之下选择了技校。“大学梦”的中道崩殂使得他们入学后暂时失去奋斗目标。加上中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天真,往往幻想、憧憬多余现实。一旦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相碰撞时,他们要么产生过激行为或急躁情绪;要么怨天尤人、消极等待或自暴自弃,进而对自己所接受的学校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自甘流俗,茫然不知所措。网络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又往往使他们迷失自我。精神界域的苍白空虚,表现在部分技校生身上为精神上无根、学业上无求、生活上无序、社交上无礼、伦理上无情。技校生的精神世界激进与偏执并存、迷茫和失落共生。
鉴于此,技校教师应清晰地认识到教学对象的变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当前教学对象的对话、交流和沟通,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理解。对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讲,更应重新审视学生和自己。网上交流日趋风靡,而这本身也就是网上写作,即口语的网络书面表达。在高科技浪潮冲击和数字化风起云涌之下,如何为学生印航指路,为他们构建精神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穷则变,变则通,时代提出新问题,时代也呼唤新观念,强调新方法。
二.教学目标,任务的再定位
青年学生爱上网,上网的最大诱惑在于能在虚拟时空中探索未知领域,展现自我,实现自我。我们称之为“网络一代”。网络一代相互交流沟通自有其特殊的文化语境。他们从特定的文本中(如《大话西游》、《第一次亲密接触》、《流星花园》等)剥离出台词并在网络虚拟语境中广泛使用,从而逐渐构成了一种网络上流行的“亚语言”。异类的文化语境成为网络一代交流信息的载体,并用它来辨认同类或异类。甚至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起了这类“亚语言”。“网络一代”的精神内核同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是紧密联系的。他们以其特有的生存方式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生存理念。其中肯定有社会主流文化所不具备的时代性、先进性。写作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主要手段,在网络时代也面临着挑战。通过写作教学的改革,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之间架起内在联系之桥,一方面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另一方面让科技进步与文化回归双向交汇。通过写作教学进行比较、阐发、引导,让学生找回精神文化之根。因而新时期技校语文写作教学应当超越文本制作和板快组合的传统观念,从社会文化发展和需要的高度定位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写作教学不止涉及文本的形式化生成,更需要涉及文本的社会化功能。这就需要技校语文写作教学与勃发的市场经济潮流相合拍,与素质培养的教育任务相合拍,与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趋势相合拍,与高技术和高情感平衡的新价值观相合拍。据此而言,技校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可概述为: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通过讲授课程和操作训练,使受教育者掌握语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文体知识,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和相应的文化素质,学会一般文章的写作并能灵活运用,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社会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这一目标要求语文写作教学日渐科学化(方式、途径、工具),系统化(结构及联系),现代化(观念、内容及所达水平)和民族化(概念、体例及表达)。写作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用于教学(研究例外)的写作理论应力求揭示规律,有利于指导实践,做到深浅适宜,繁约得当,博精合度,力戒繁而杂,多而滥,深而晦。从理论涵盖到概念赋义,从习作布置到成绩评定,都要落实到提高学生的“采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这一中轴上。就学生的表达能力而言,训练目标可以具体化为四个可检测、可评价的指标:
1 常识指标--基本的知识体系,通过书面考试得到检测,例如词汇,语法等。
2 规范指标--文字书写、文体布局、行款格式的标准化程度,可按规范指标得到统计。
3 速度指标--按不同对象,级次提出单位时间内草拟和清誉的字数标准。
4 质量指标--内容所具有的价值程度,通过综合衡量得到相应的比值。
应当说,技校语文写作教学目标既要有整体的、全程的目标,又要有分项的、单程的目标。这样,达标训练才能落到实处。
二 教学方式,手段的再创新。
技校语文写作教学的调整,改革和更新,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传统方式和手段的改变。语文写作教学长期被封闭在狭小天地中,除了“一张嘴”、“一本书”,就是“一张纸”、“一支笔”,而网络一代现在使用最多的却是键盘和鼠标。改变这种单一方式的途径,就是引入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说,加强情景描述,穿插操作演示,利用实物、模型、教具等。可收到直视、形象的效果,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发挥想象。录像投影设备、电化教育设备,特别是多媒体电脑,利用网络获取更多、更新的有价值信息,充实写作题材,更能造成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国际信息界引人注目的一件大事是美国SUN公司JAVA语言开发的“3W”动态执行浏览器,可提供超文本格式的图形、图像、语言、动画与卡通等多媒体信息,并能将动态文档转换为动态执行代码,扩大了过去只能用于查找检索的功能,为远程的交互的教育应用开辟了可行途径。目前,比尔盖茨等微软人正在设想创建适合读写的“绿屏技术”,进一步使电脑识别语句并了解其意义。诸如此类,将为技校语文写作带来革命性效应。它不仅作为输录和编排的工具而影响写作教学,而且作为采集和表达的工具而使人的感官功能不断延伸,思维功能不断深化。在写作训练中,即可以借用视屏检索寻找必要的资料,也可以通过点击某一图标或热键看到图文并存的仿真演示,自然比凭空捏造式的作文训练优越得多。经过人工创意,电脑图像可以突破人类视觉的局限。如把宇宙宏观世界缩小,把细胞微观世界放大;把快得看不清的事物放慢,把慢得看不见的事物(如植物生长类)放快等等。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感的写作材料。教育者在新形势下要放弃过去高高在上的说教者的作风。可以实在地说一句,不懂当代青年心理是不懂教育,同样,不懂现代互联网络技术也是不懂教育。在实践工作中,可采取师生互学,教学相长的措施。例如可选择一些精通电脑的学生同老师结对,从而打破师生之间的传统藩篱,加强沟通和理解,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深化师生感情。而且在互教互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迅速掌握了现代互联网络多媒体技术,提高了多方面素质,增强了全方位技能。
三、教学内容,思想的再斟酌
我们周围的世界变化太快,网络语言迅猛冲击,现代化的传播介质的广泛利用,使得技校基础写作课也必须紧跟时代,“彼不动,我谋动;彼若动,我先动”。语文基础写作课需要一定的综合度,不能因任课教师的兴趣,爱好和研究重点而偏科偏体。在以往的写作基础教学中,有人把“写作”等同于“创作”,钟情文学作品;有人拘泥于文章的信息功能,偏重新闻体裁;有人着重现实,侧重于应用文体。这都有偏颇。技校语文基础写作课应包括“原理”、“常识”、“文体”,三个部分。原理有理论涵盖性,旨在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写作的本质和特征;常识包括结构要素、文面要求等,旨在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要领;文体则是具体的品种,要把最常用的各类文章包括进去。
在防止以偏代全的同时,要防止以形代质。“质”是内涵、本质,不是单一的文本知识。任何文章,形体为内容而存在,为功能而运作。这就要求写作教学始终以知识理性为基石,以人文精神为动力,以文化价值为准则。从这个意义看,写作活动不能机械地等同于电脑的输出和输入。
综合地讲,技校语文写作教学要把握这样几个“结合”。
1、基础性和专业性结合--既照顾到可行的宽度,又照顾到方向的深度;
2、文学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既学会审美意义上的表达,又学会用实用意义上的表达;
3、常识性和实践性的结合--既通晓已有之理,又长于操作之行;
4、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既介绍前人的经验,又着重现代的观念和方法;
5、世界性和民族性结合--既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知识,又不搞“概念搬家”、“名词爆炸”,着意融会吸收;
6、个体性和共向性的综合--既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又引导学生认同共向的价值准则。
双向结合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引导操练,提高能力,培养素质,使学生从网络依恋情结中解脱出来,借以进行行为纠偏和情绪智商的开发。
四、训练途径,环境的再选择
写作课属于技能性课程,写作的理论和常识,都是为直接指导操练而存在的。长期以来,从科目设计到训练途径,从写作环境到成绩考核,未能照顾到写作课的特殊性,把它混同于纯知识的课程。写作教学需要走出校门,接近生活,了解社会,收集材料,超越“自我”。如果说,文学写作需要生活功底的话,那么,实用文章则更需要直接取材现实。写作教学需要开辟“第二课堂”,建立供学生观摩、调查、采访的“网点”,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激发兴趣,获得真实的写作材料。这样做,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训练集材能力,又可以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斥巨资创办校园网,并让学生独立操作建立自己的论坛,发表自己的感想。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德育攻势,把学生从外面的网吧里拉回来。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崭新的讲台,德育教育的场所和情感交汇的园地。
五、教学程序,时间的再安排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其间要经历阅读与训练,认识与实践,输入与输出的交替反复,非“一次性”的知识传授所能完成。将写作课集中安排到某一教学段,力图“毕其功于一役”,不符合写作能力循序渐进的规律。新时期的写作教学应强调层次性、阶段性、递进性和联系性,通过降低“坡度”,增加“阶梯”的方式,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深化。
笔者认为,对技校生来说,语文写作课在扩大课时的同时,可分三个阶段穿插到三学年的教学之中。第一阶段为“基础型写作”,安排到第一学年,占总课时60%,重点讲授原理、常识,集中解决谴词造句、书写格式问题。第二阶段为“采集型写作”,穿插到第三、第四学期的假期前后,占总学时的20%,主要方式是举办讲座,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工厂农村,调查社会现状,采集生活材料,加以整理研究,写出相应的记实性文章、应用性文章或文学小品,假期结束后由教师批阅,进行统一或个别的指导。这种“战地练兵”比“纸上谈兵”的效果好得多。第三阶段为“研讨型写作”,安排到第三学年,占总学时的20%,主要从热点问题、学术问题的交流和争鸣,激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定题目,查找资料,拟写提纲,起草文章,教师给予单独的,具体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术探索能力,还可以举行演讲赛,报告会,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这项工作,需要写作教师和担任其他课程的教师共同完成,这种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知能转换和手脑并用,符合循序渐进,阶段上升的教育规律。
六、考核计划,评分标准的再完善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不能缺少考试这一环节。写作虽是实践课,考核同样十分必要。通过考核,才能反馈信息,检阅成绩。当然,鉴于写作课的实践性特征,面对网络一代文化上的虚无和精神上的无根,考核计划应与知识性课程有所区别。
写作考核应注意的问题是:
1、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可考查,可考试, 可开卷,可闭卷,可口头,可书面,可全部考,可随程考。
2、既考查知识掌握情况,又考查能力提高情况。
3、兼顾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由于先天禀赋和个性差异,学生往往在文体、语体等方面各有所长。考题不宜局限过死,应有一定的弹性系数和选择空间,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和爱好。
4、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要减少“面面俱到”的考题分布,重在考查能力和应用,不鼓励无意义的死记硬背。
5、除了以“学习--成功率”和“时间--准确率”的成绩尺度外,还要参照“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及自身基础上的“提高程度”等因素,切实体现当代教育的“减负”精神。
作文评价标准的弹性空间历来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行的作文评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综合打分,一种是分项打分(一般为内容,语言、结构,文面四项)。两种方式各有长短。无论使用哪种方式,都应注重“检测”和“评价”的双向结合。“检测”指客观的标准而言,如文字,文面,语言,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评价”指对作文内容所含价值的判断,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这样把既定标准的衡量与参照系的比较相结合,就能给出相对准确的分值。
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不希望看到因技术进步的冲击引起文化传承的断裂,从而导致网络一代的文化断层和精神裂变。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对网络一代新人类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通过写作教学这一手段,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文化与科技相交汇,物质力量与精神感染相辉映。培养青年人生理想,设计未来人生走向,成为道德完满、健康向上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当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尤其是网络在学生中日益普及,为技校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只要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不断开拓,技校语文写作教学就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绩。通过努力,文化的回归、精神的寻根必将使语文写作教学成为为广大技校学生构建为主流文化所认同的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的有力手段。
参考资料:《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年第4期
作者邮箱: CHENYIXIAO168@163.COM
[网络时代技校写作教改探索(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信息技术教改论文
4.技校的自我鉴定
6.技校开学周记
7.技校学生期末评语
8.技校学生周记
9.技校自我鉴定范文
10.技校学生学期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