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思想的权利--《篱笆那边》的教学和思考(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7-12-1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李和明

过去,我们曾经特别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这给以往的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代表现代语文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让语文教学充分凸显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说起来,语文教学包含人文精神,这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就是在特别强调工具性的时期,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完全不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文性,恐怕也是不可思议的。那么,在我们进行课程教育改革试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在强化人文精神方面做些什么呢?

许多时候,我们缺乏的往往只是常识。比如,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文精神?当代青年最缺乏的,最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引导的人文精神究竟有哪些?从理论上说,也许我们对于在语文学科中突出人文性的呼唤并无大的分歧和抵触,但是,就实践意义上说,对于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不同的教师之间,却可能相去甚远。

我以为,最根本的人文精神至少应该包含这样的内容。承认并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努力摆脱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等与标准化评价一脉相传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习者都懂得和获得思想的乐趣,自觉维护思想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平等与自由的空气;自觉养成热爱科学、讲求理性、尊重别人的意识和习惯,等等。而我敢说,这样的人文精神意识,我们许多教师和学生还是严重缺乏的。因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的不少教学工作者也还是做得很不够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尝试。

一、教案设计的困惑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这是一首小诗。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她是与惠特曼、哈代、霍普金斯齐名的十九世纪中叶西方现代诗歌的先驱。就在高中二年级的上学期,在外国诗歌单元中,我们和她邂逅了。

诗作没有更多的意象,意境神韵之类,在这里似乎都无从谈起。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觉,不怕内容多得讲不完,就怕内容简单得没话说。而我们面对的,偏偏就是这样的教材。

当然,进行教学还是有办法的。这里有象征手法。比如,“篱笆”象征着规矩,戒律,阻隔,或者是保护;“草莓”象征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对于我们的学生,这些内容不需要你喋喋不休。这里还有心理描写。“我”的内心矛盾,对于“上帝”心理的猜测,以至于人的天性与社会规范的冲突……诗,有值得咀嚼的地方。换句话说,根据我多年来备课和上课的习惯经验,要把这首小诗上出课堂效果,上出训练质量,乃至于上出些新意和高潮,我自信还是可以办得到的。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很方便地把这首小诗的课堂教学熟练地组织起来,大致如下:

简单的介绍一下狄金森和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反复朗读,整体把握作品中包含的哲理;然后个别回答,诗中写到了哪些对象?明确:篱笆,草莓,我,围裙,还有上帝。诗中写了什么事件?明确,我看到了篱笆外的草莓,想爬过篱笆去采摘,但是又怕弄脏了自己的围裙,受到上帝的责骂。组织讨论:“草莓”在这里象征着什么?“篱笆”又象征着什么?“上帝”又代表着什么?明确:“草莓”象征着诱惑,“篱笆”象征着束缚,“上帝”代表着维护规矩的人。诗歌朗诵,特别注意“草莓,真甜”和“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体会诗句中包含的感情和思想。

对了,我还可以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在自由和规范之间,我们应该怎么做?面对外界的诱惑,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好自己,筑起理性的“篱笆”,规范自己的言行……这些,不是很好的人文思想教育吗?我们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内涵,不就是这样在“体现”着吗?

但是,这个时候,我产生了深深的困惑。最先引起我警惕的,是我发现自己正在无意间扮演着诗歌中那位“上帝”的角色,几乎是下意识地承担着维护规矩的责任。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这首诗歌,我们就会清晰的发现,狄金森的这首诗歌作品中,“上帝”可是个令人怀疑的家伙!我们甚至可以很分明地感觉到诗人对于“爬篱笆”这一行为的同情、理解甚至赞美。我们怎么做起了反面文章?

要说,我还是可以很理直气壮地解决这个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观念冲突。虽然我不能够把诗歌的言外之义说成是什么“阶级的局限性”(天哪,我可是亲耳听到某位教师就是这么说的),但是,我毕竟还知道我们的文化背景,主张维护“篱笆”的权威是我们的主流思想,于是,如果真需要我表达,我会找文化背景不同这件很有些时尚色彩的外套披上的。

但是,我所面对的这些学生,都能够这么想吗?万一他们十分地渴望着“草莓”,十分地厌恶着“篱笆”,我应该怎么办?毕竟,我所要面对的,是几十位活生生的人啊!

还有,我就真的这么相信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们所持有的思想和观念,果真是那么值得推广和维护的吗?

是的,为人师表,我们从第一天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起,就知道这样的口号了。“表”就是表率,也就是道德楷模,如果你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都不懂得维护规范,那你的表率作用可是要打折扣的了。谁说不是这样的呢?

可是,我们又是曾经接受过新教育新思想熏陶的人,懂得人应该拥有思想的权利。懂得“统一思想”和“统一认识”之类的活只应该是政治家们才能干的,懂得尊重每个人的思想和个性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最基本的要素,我又怎么能够大言不惭地担当现代青年的思想导师呢?

作家王小波说过很俏皮的话:“某种程度的单调、机械是必须忍受的,但是思想决不能包括在内。……假设有某君思想高尚,我是十分敬佩的;可是如果你因此想把我的脑子挖出来扔掉,换上他的,我绝不肯,除非你能够证明我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到死方休。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自己的立场来度量的,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来是长了一个鸡窝。”(《思维的乐趣》)我不幸是很喜欢王小波的人员中的一个,所以,要我去做那只有政工干部或者“上帝”才能做的事情,我就至少会感到困惑和痛苦。

二、课堂上的风波

课还是照常开始了。本来,一切正常--我们向来把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顺利展开的教学活动称为正常。已经到了课堂训练结束,准备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了,却偏偏发生了一场风波。

“老师,你刚才说中国和美国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对规范的理解和态度也有不同。那么,我能不能说,你们老师和我们学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对规范的理解也应该有些不同?”

我一怔。这个同学不是别人,正是前不久因为有些早恋迹象而被我“开导”过的那位。我想,我说话得留心。

“我想也可以这么说……”

“不同是不是就表示有对有错?”

“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老师,你比较倾向于哪一种文化?”

“这个……,我们可以展开讨论……”

我没有想到他的火力这么猛,我知道自己有些冒汗了。我从来没有在课堂上支支吾吾的习惯,这样尴尬的场面还遇到得不多。我已经感觉到,对方今天的问题,是有备而来。

那就讨论讨论吧。我提醒自己,必须给学生应有的尊重,坚决不使用“教师的威严”。

话题越来越具体了。许多学生针对学校制定的某些规章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有些学生围绕早恋现象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为“草莓”正名的,有为“篱笆”辩护的,一时间,奇思异想,精彩纷呈。

“为什么把‘草莓’叫做‘诱惑’?当年夏娃吃下的那个苹果也被称为‘诱惑’,这总是给人邪恶的印象。我建议把它们叫做智慧果或者文明果!”

“为什么要为‘草莓’设置‘篱笆’?肯定有着‘篱笆’的道理,比如‘草莓’还没有成熟,或者这‘草莓’是别人家的,说不定那‘草莓’还是有毒的呢。我们不能只看到‘篱笆’阻拦了我们获得幸福,还应该看到它可能保护着我们不受伤害呢。”

“爱‘草莓’是我们人的天性,爬‘篱笆’是对于‘篱笆’的反抗,只要有‘篱笆’的地方,就总有爬‘篱笆’的行为。所以说,‘篱笆’在客观上其实起着诱惑我们犯规的作用。”

“既然要阻隔,那为什么不是砌堵墙?或者再架上‘电网’?一道‘篱笆’,让我们看得见,拿不着,这不是故意害人吗?”

“鲁迅曾经讽刺过那些禁止男女同学同泳的法规,说明鲁迅也是不赞成太多的规范的。”

“有些法规是假正经,就像那个‘篱笆’,说不定是筑篱笆的人自己想独占那棵草莓呢。”

“我其实本来不太喜欢吃‘草莓’,‘草莓’也不是很甜的水果。就是那个‘篱笆’一拦,使我想象那‘草莓’一定很甜,产生了爬‘篱笆’的冲动。”

“为什么我们人类总喜欢压抑人的天性呢?特别是对青年人,好像所有的天性都是需要压制的。”

“好像钱钟书先生说的围城心理,我们总是对不容易得到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其实如果真的采到了那个‘草莓’,我们也许会发现那根本不值得我们为此去爬‘篱笆’呢。”

“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即使那个‘草莓’真的有毒,如果我愿意,我也想先痛快,再痛苦,省得自己老是牵肠挂肚。”

“所以人类要有理性。‘篱笆’虽然不很坚固,但是它至少可以起到唤醒人类理性的作用。有时候,由于一时冲动而犯的错误会让我们后悔莫及,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道篱笆挡一挡,就可以使我们获得清醒的时间和机会。”

…………

我瞠目结舌。但是,我隐约感到,这堂课没有失败。我甚至觉得,只有上了这样的课,我才能够获得乐趣,我们的学生也才更深切地读懂了这首小诗。

三、课后的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上,作为教师可以教给学生的是任何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技巧,而思想是不能教,也无法教的。”(《叶圣陶全集》第13卷)以往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常常就是依据了叶老的这个论点。其实,这恐怕是我们对叶老文章的误读。我注意到:叶老说不能教和无法教的是“思想”而不是“思维”。作为“思维”,我们可以说它是不是合乎逻辑,具有什么样的方式特点(比如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加以评价和探索,应该是完全可以教学的。而“思想”则常常是以独创性、区域性、时代性等为标志,受到个体的阅历遭际等因素的制约,你当然可以灌输,但却很难教学。你想得到的,学生未必也能够想到甚至也不意味着你的学生也应该想得到;你所服膺的,同样不意味着你的学生也必须继承衣钵,不越雷池。我们所说的师表,更应该关注的是你的知识形象和基本道德形象,而没有人可以把自己当作“正道皆备于我,真理皆备于我”的圣人。作为教师,面对学生,也应该尊重每个个体思想的权利,倾听他们出自真诚的思想表达,充分理解他们表达出来的未必正确的思想。在探索真理的路途上,我们要学会宽容每一位“离经叛道”者,这才是我们呼唤的人文精神的核心。

我觉得,当学生的思想火花迸发之时,你千万不要试图去做任何定于一尊的努力。在我们这个民族,思想的资源本来就相当有限,思想的空间也相对比较狭窄。即使是十八岁上下的年轻人,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时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也是难能可贵的了。作为教师,怎么忍心去扼杀这样的人性光芒?要知道,斫杀了青年人的思想,最终受害的人中也有自己在内。难道我们没有被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文字彻底败坏过作文批改的兴趣吗?我们不是在呼唤优秀作文的时候,盼望着大量有思想的文章涌现吗?少一点“明确”什么,少一点统一认识和统一思想的行为,多留一点质疑的空间,应该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我在下课时没有对刚才的讨论发一通议论,不作左右袒,不是没有话说,是不想多说。让同学们把讨论延伸到课后吧。我们不缺少似是而非的结论,我们缺少的是自由思想的精神!

面对着某一时刻思想的决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想,作为教师,我们自己应该尽可能地多拥有些思想资源。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除了知道马克思主义,知道些儒家的道理以外,还应该多少知道些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叔本华、尼采甚至弗罗伊德、福柯,还应该知道些老庄、佛陀甚至穆罕默德。我们不是要用这一切去给学生的思想贴标签,我们只是希望能够懂得一个道理。在我们的心目中,许多所谓的离经叛道其实也许倒是由于我们自己孤陋寡闻。

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激发出思想火花的,特别是我们这些长期被习惯思维左右着的师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坦然面对众说纷纭的,尤其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权威,并且经常性地接触着标准化教育的教师们。尊重与宽容,这是我们一向比较欠缺的人文精神。只有教师真正具备了这样的人文精神,我们才有可能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真正闪耀出人文精神的光辉。

 作者邮箱: shihushuyuan@sina.com

[尊重学生思想的权利--《篱笆那边》的教学和思考(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篱笆那边》教学课件

2.在篱笆下读书的牛顿

3.《篱笆青青》阅读题及答案

4.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计划

5.关于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计划

6.《在山的那边》课件

7.在山的那边课件

8.在山的那边教案

9.篱笆青青阅读答案参考

10.个人思想和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