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雨霖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词的意境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积累诗歌鉴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词的魅力,体会词人别离时凄凉、哀伤的感情。
【学情分析】
本课是《柳永词两首》中的第二首,通过上节课对《望海潮》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柳永以及他的个人经历,对词的相关知识有了充分的认识。授课班级是普通校文科平行班,成绩在年级平行班中较好,但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死板。
【学法指导】
预设学法: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
2、把握全词感情基调,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3、品读课文,仔细品味语言。
即时学法:加强教师引导
【课情前置】
(1) 学案批改评分
小组 苹果组 安卓组 联想组 百度组 捷径组 荏苒组
得分
(2) 作业批改评分
小组 苹果组 安卓组 联想组 百度组 捷径组 荏苒组
得分
一.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情景设置】
介绍“雨霖铃”这个词牌,渲染氛围。
学习目标:
1、 通过诵读感受本词的所传递的情感和情境,进而提高自身审美能力。
2、 了解词的语言特点。
3、 学习分析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 体会本词的意境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 体会本词所运用的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把握婉约词的特点。
二. 阅读教材、自主习标
(A级)问题一
反复朗读,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熟读成诵。
拓展:本词的感情基调。
(A级)问题二
词中哪句话是反映中心的主旨句?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多情”是指多情的人。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是感伤离别的,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时节。
三. 问题探究、重点讲解
(B级)问题一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这首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语,哪些句子是情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入景?
(B级)问题二
作者选取的这些意象具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凄凉、沉寂。
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情景交融
(B级)问题三
探讨古典诗词中代表性意象的内涵。
(1)意象内涵-- 月
月是 离合 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思人、思乡。
意象内涵--柳
“柳”与“ 留 ”谐音,古人折柳送别,即 挽留 之意,表达依依惜别 之情。
意象内涵--风
古语有云: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B级)问题四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历来被称颂为千古名句,请简要赏析。
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的心却是悲苦的。
(B级)问题五
作者选取的这些意象都是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眼前景,哪些是虚设景?
虚实相生
(B级)问题六
根据以上的分析,总结本词的艺术特色。
创读拓展(以下项目供选择):
1、诗意仿写:从词作核心意象中任选一二,尝试创作一首小诗;
2、为词配画:根据词作意境,为课文配上一幅插图,并说明你的构思。
四. 练测拓展 、达成目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凄切(qiè)执拗(niù) 良辰美景(chén)
B.凝噎(yè)吮吸(yǔn) 遂心如意(suì)
C.辑录(jí) 恪守(kè) 数见不鲜(xiān)
D.血液(xuè)脑髓(suǐ) 兰舟催发 (fà)
2、下面的诗(词)句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是( )
A.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了柳永和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学会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这两种表现手法。这首词的确具有独特的魅力,让人回味无穷。读这首词,我们知道了,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离别,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心情叫相思。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让我们投入地走进《雨霖铃》,感受蕴含其中的无尽韵味!
【布置作业】
1、背诵
2、优化学案相应练习题
【课后反思】
小侯
[雨霖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必修四)]相关文章:
5.雨霖铃教案
10.高一数学必修四1.5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