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言
如果认真关注当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思考,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大量的主题集中于耐心、温和、关怀、柔软、体贴等专业情意要素,以专业情意替代专业智识,无节制地强调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爱学生被奉为解决一切教育教学难题的法宝。甚至有人如此宣称:“教育,只要有一颗温润的心就够了。”在各级名目的教师评比中,送报的师德材料也少不了对如何爱学生大书特书,给午饭没吃的同学买一块面包,给学困辅导作业、给贫困生捐款,不一而足。对学生的爱被视为教育的困境突围的凭借,各种以心灵鸡汤面目呈现的爱的宣言屡见不鲜。爱,俨然成为一种教育宗教,一种无可置疑的“政治正确”。这个问题相当值得关注。
这个问题与教育目的问题直接相关。需要辨思的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置换为: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人从出生开始,只是一个自然意义的人,所有的生命活动仅仅围绕保存肉体的生存欲望来进行,心理、精神的层面处于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这之后漫长的成长期,如果不经过有意识的教育,个人只能习得他所在民族的语言和日常生活经验,更多的潜能将得不到开发,心智处于可怕的闭锁状态,生命的状态或受各种原始本能的役使,或屈从于他人,很难说他是一个文明人。人是通过历史的而不只是生物的传承成为人的,教育的一般性目的是通过文明的传承培养自由人,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获得人之为人的规定性。
在这其中,引导学生对于真理的探究是教育的核心要义,真理意识的培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如果缺乏对真理的探究,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承就将变得意义不明,哲学的学习将成为虚浮的装饰,文学的阅读沦为附庸风雅,艺术的鉴赏被各种低级趣味所操纵,围绕书本上各种理论的研讨将成为无聊的为了输赢的争辩。精神财富的传承乃是一个启智的过程,是教育引导个体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真理逐渐在主体面前显露的过程。经由这个过程,个体得到理性思维的锻造、艺术教养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化育,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教育的精神乃是以真理启迪生命。
这必然对教师提出要求。教师需要有对真理的热情和敬畏。如果教师缺乏真理探究的意识,他就无法引导学生去探究真理。教师执着于真理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强大带动作用,作为一种人格濡染,它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正是对真理热切的探寻中,教师才能把学生从蒙昧中引开,帮助学生在真理的获得中敞开存在的道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就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千百年来感染人们的,正是他对真理无比虔诚的热情,在他死后的漫长岁月,他在街头和年轻人对话的场景一再地被人们借助书籍而得到回忆,他对爱智的那种非凡的追求成了整个人类的典范。
真理的探究是建立在知识获取的基础上的,教师也需要有渊深的知识。这其中包括:
所教学科的知识。学科知识的精确把握是良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对于本学科知之不多,就无法跳出教材的藩篱。更无法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他只能在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上死抠硬磨,无法帮助学生把握学科的知识结构。这正是当下教师搞应试的那套做法,在这里,应试其实不是唯一的原因,我们不妨反过来而思之,是教师自身知识面单一严重制约了他教学的气象,视野窄小,格局促狭,于是只能去“应试”,而无能去培养学生能力。
学科之外的综合知识。学科源自人们对知识、经验的分类,这种分类本身就具有人为性,是人类为了认识世界思维不得不有所分化的结果。然后,在教育中,人们又从不同的分支学科中选取一定的内容来构成学科课程。各自分立的学科课程虽然遵照了本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呈现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但也极易导致各个学科之间的封闭和孤立,这对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智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人的完整性建基于知识授受的完整性,然而这种完整并不是通过各门课程一加一简单叠加的方式实现的,他需要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具备在不同学科之间穿梭的能力。在当下,人们所面对的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的解决所需要的知识常常也是以综合的样态出现的,这就需要教育突破传统的分科主义的束缚,如果教师固守学科知识,就算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再熟悉,再丰富,也仍是坐井观天。
如何教的知识。倘若没有如何教的知识,真实的教学就不会发生。而这种知识的构成相当复杂,既涉及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也涉及对学习本质和规律的认知,更需要对人性的把握。具体知识的教学、品德的教育、以及学生某项实践技能的培养,所需要的方法,也都有着具体的不同。它们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反思性的实践逐步建构起来的,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不可言说的缄默知识。
如何教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就展现为教师的教育能力。这个教育能力所包含的的内容是丰富的,但最关键的就是师生主体之间的对话能力。对话与其说是教学的方法,毋宁说它是教学的原则和精神,是人类追求真理的最基本的方法。对话邀请人们共同去检视以往的知识经验、对话使得人们不同的观点产生碰撞和摩擦,从而使得每个人的差异和不同浮出水面。对话是两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之间思想的分享和理智的辩难,是探究一个预先并不确切存在的答案。在对话中,双方共同面向事理本身,教与学相长。对话主题的选择、如何引领对话、如何克服对话中可能经历的厌倦、枯燥以及焦灼,对话中的教学机智,都是教师需要培养的必备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育绝不仅仅是光有爱心就可以做好的工作。当下“爱学生”成为压倒性的观念,这是不正常的,是需要反思的现象。暴露了我们教育思考中源于教育理解力匮乏而有的反智倾向。在这其中,教师的位置被严重贬低了,由真理的引路人退变成了保育员。教育研究不能被感人的现象所迷惑,而需要冷思考。
这种反思将涉及对教师和家长职责定位的理解。毋庸置疑,日常生活的护理和照顾,这种意义的爱,是父母该有的。虽然父母也肯定要承担教化的责任,但是身体的养护和日常关爱,是父母不能逃脱的本分。要求教师给予孩子以父母一样的爱,这对和学生没有血缘关系的教师而言,是一种十分高蹈的道德要求,是要求教师负担无限责任。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的,这不仅是因为不太符合人性,而且还受制于现代教育组织方式的制约。现代教育组织方式的主流是班级授课制,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而教师的时间却是稀缺的,精力亦有限,若父母一样的师爱,只能是个别现象,无法普遍化。其后果不但是以道德来绑架教师,而且也放纵某些家长的卸责。教育写作中,教师不就常有写对离异家庭子女从生活和学习用品的照顾还有特殊的情感关怀吗?实际上即便离异之后,这仍然是父母需要承担的责任。
即使这里的爱是一般意义的温情,对学生施以温情也不是教育的核心要义。教师温情的爱本身的确具有濡染人格的功能,然而只有在师生共同探寻真理的过程中,这种功能才能得到良好的释放。换言之,只有在探求真理这个目标之下,爱才具有较高的品质。爱不是生命体之间纯然生物本性的展露,“真正的爱不是盲目的,它使人眼睛雪亮”(雅斯贝尔斯)。爱在教育中不是自足性的要素,不关怀真理的教育,即便有师爱的参与也是贫弱的,是空心化的。不仅如此,如果过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实际上会阻碍教师和最广大世界的万物建立起深度的精神连接,而这种连接恰恰对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帕尔默探讨共同体的治疗模式时,曾深刻地论述过这个问题。他说:当一切关系都以亲密与否作为判断的基准是,我们的世界会缩成一个逐渐消失的小点。”我们大部分人在一生中,只能与几个人达成真正的亲密,如果在共同体重就等于亲密的话,我们再也接触不到共同体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事。当亲密成为基准时,我们开始失去与日新月异的事物建立关联的能力,而这正是教育的核心。”
教育如果少了探求真理的向度,温情的爱本身就会成为一种对精神的囚禁和桎梏,成为一种隐性的精神控制。就好比父母如果缺乏对教育的认识和对儿童的理解,他们的爱必然会出问题一样,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以爱为名的代替。当教育的目的模糊,当教师缺少清明智识,师生关系就容易变成一种虚假的共同体关系。教师成为以温和面孔出现的控制者,学生则通过自我的消遁去适应束缚,不再是他自己。在这样的关系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实际上都放弃了他们完整性和独立,成为慈祥的操控者和患有斯德哥尔摩症的患者。
如果教师不能承担起真理认识的使命,不管他多么耐心、柔软、温和,仍是不合格的。平庸而愚蠢的教师无论多么兢兢业业、多么热爱岗位,由于教育主体任务的旁落,他对学生的伤害仍将是本质性的。
笔者在大学教书,这些年所见所闻正好可以印证这个论断。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兴趣,读书等于读网络段子或者应考书籍,真正意义上的不受制于私人小趣味和专业备考的阅读,绝对是罕见之事。和狭隘的知识面相伴随的是他们精神天空的低矮,不挂科是学习的最高要求,找到工作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对于职业的获取,大学生也很少从培育终身志业所需要的真才实学做起,而是也充斥着精明的算计,考证、考研是跳板,进学生会、当班干部,参与各项评比,都有着利益计算的考虑。本应作为求知殿堂的课堂,成为最不招待见的场所,翘课成为大学生经久不衰的时尚,眼下各个大学的年级辅导员不得不把如何考勤作为大事来抓,以至于出现网上扫二维码、拍照数脸等各种奇葩招数。在这种情况下,更别指望课堂中有思维激荡了。当教师试图引领对某些议题的探讨时,学生的发言全是道德化的,道义热情压倒慎思明辨,鲜少有人能进行有点知识含量的理性分析,更谈不上独立见解。对公共议题缺乏没有兴趣,对精神的事务漠不关心,体会不到什么是理智的乐趣,思考的热情与冲动消失殆尽,心智已然闭锁。在立身行事上,随波逐流是常态,独立意识极其稀缺,无论是行动还是观念,都唯众人是从,从不敢质疑大众和权威。这种可怕的状态,当然与家庭教育的拙劣和社会理性氛围的缺失有关,但毫无疑问,它也反应了中小学教育的成效。在泛滥的教育爱的张扬中,教师的职责变成了保育员。当真理在教育的场域中被放逐之时,就是平庸和愚蠢泛滥之日。
对师爱的迷信是一种反智现象,它既是教师理智欠缺的反应,同时也是理智欠缺的结果。现在需要思考的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导致教师对师爱的迷信和对教育根本任务的旁落?
这首先有文化基因的影响。把师爱抬高到一个绝对的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中心主义特征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流露。因为在我们的教育文化中,师爱隶属于师德的范畴,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是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出现的。所谓道德中心主义,即看待世事的眼光道德至上、道德优先,且内容极为高蹈,在这种文化之下,人们很难发展出客观知识传统,即把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看做客观的研究对象,发现事物之间复杂因果关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知。在教育中,这种道德中心主义的文化特征直接抑制了教师对教育的深度反思,阻碍了教师探究教育过程中复杂的因果关联和义理,使教师倾向于以师德的完备来取代头脑思考。
对师范教育的考察也必不可少。师范院校的专业基本上是对应基础教育的科目设置的,学生进入大学就被置于专业的圈子里,专业之间壁垒森严,就连文史哲专业都是互相隔绝。虽然近年来增设了通识课,但课时有限,而且所提供的课程资源在量和质上也有限,这直接造成了知识面的偏狭。教学内容的编排上眼光短小,教育教学知识的获得和相关能力培养,只靠几门教育学心理学公共课来承担,这些课程教材老化,而且充斥着各种似是而非的教条式结论。教育反思所必需的教育哲学,并没有在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甚至干脆就不开,学生普遍缺乏哲学训练,缺少日后工作所必需的哲学素养和反思能力。
教育思考以专业情意覆盖专业智识的态势,也反映了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某些缺失。2000年启动的新课改十分重视教师素养的提升。但遗憾的是,新课改缺乏哲学层面的指导,其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和新理念的推广,严格说的话尚未达到思想启蒙的层次,以浪漫化的人本主义来应对教育中"人的空场",缺乏迂回思考,有失单薄,不能和真正的思想批判、价值澄清、理念辨识相提并论,没有为教育变革累积足够厚实的思想资源,对于教师智识方面的提升十分有限。虽然课改极为强调阅读,也在教师中间也得到推进。但教师阅读结构上,问题很大。教育随笔读得多,理论书籍读得少;教育学、文学读的多,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读得少;教师理论素养低下、视野不广、心智闭锁的问题依旧。
当教师缺乏从业所必需的开阔的视野和深广的知识基础,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更没掌握批判性思考的方法时,更严重的是,对问题缺乏理智的兴趣时,就很难把教育放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交汇处去思考教育变革,教师对学科和自我的理解也必然是贫弱的,教育想象力是被幽闭的,于是,把爱心奉为教育质量提升的灵丹妙药。面对各种教育问题时,能归结到的原因,还是,爱得不够;能够开出的还是那副老方子,师爱,在感动和自我感动中,遗忘了教育终极的目标。
本文不想专门谈怎么解决,因为笔者认为将问题提出来并且分析清楚,比简单拿出应对策更有必要,做到了这一点,问题解决的道路就敞开了。教师需要正视一点是:对自身缺乏问题意识,或者认识到了但卸责的态度也是教师智识缺乏的重要原因,思想进步的前提是对问题的正视以及谦卑的自省。连问题都不知道在哪里,或者知道了,但不想自我负责,问题当然不可能得到解决。智识的蒙昧其实并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精神面相的问题。在真理面前自大,必然陷入会蒙昧和愚蠢。只有对真理热爱和虔敬,才愿意不断地反思自己、修正自己,才能摒弃理性的自负,以高等的严肃去致知问学。教师智识提升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以谦卑之心,对自身的自身的思想状况有所觉知,并且坦然承认自己的欠缺。舍此,其他层面一切努力都必然大打折扣,甚至付之东流。教师始终需牢记的是,教育是师生共同朝向真理所做的永无止境的探寻。教师是教师,不是保育员。
原标题:《教师是教师,不是保育员》
[对师爱的迷信是一种反智现象 (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1.爱的结构(随笔)
2.教师工作随笔
3.美术教师随笔
4.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5.描写爱的随笔
6.历史教师随笔
8.音乐教师随笔
9.爱的教育随笔大全
10.教师数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