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特色。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提纲:
1. 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2. 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 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知人论世
(一)学生眼中的作者
请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及相关资料进行回答,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课前预习中的疑问。
(二)老师眼中的作者(老师ppt小结,给大家一张苏洵的名片)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解题
1.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三、初步感知,梳理字词句
1、检查预习情况。以游戏的方式检查字音,以游戏的方式来巩固字音字义。(分小组竞赛,在规定时间内,由一小组提问某一字词向其他小组的任意成员,若被提问者能回答正确,则被提问小组得分,若被提问回答不正确,则由提问者回答)
2、汇报演讲,鼓励学生通过预习和游戏掌握的文言知识进行汇报,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在ppt中展示(以整理的准确度和齐全度加分)
3、找茬质疑环节,鼓励学生找茬质疑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以质疑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加分)
4、营造氛围,听示范朗读
5、小组pk自选段落进行朗诵
6、教师指导划分节奏
7、全班齐读
8、分段分组pk翻译
步骤与要求:
1、各小组一对一翻译,记录疑难问题。
2、小组内交流,互助学习。
3、任务组意译相关段落。
4、各小组质疑,任务组答疑。
四、整体阅读,理清思路
1、教师ppt出示“战国七雄形势图”补充讲解史实: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外交上,秦采取 “连横”这一有针对性的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1、对于如此历史事实,苏洵有着怎样的见解,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那么苏洵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2、文章是以怎样的论述结构这个中心论点的。(各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汇总讨论结果。)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合作探究研读剖析】
本文既是一篇有见地的史论,也是一篇典范的文言文。请从文章的论证结构探究其典范性。
论证结构:
一、( 1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开宗明义)
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二、(2-3)本论--论证中心论点,从论证两个分论点来论述。
第2段: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论证方法:例证法(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引证法(以地事秦……火不灭)。
第3段: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论证方法:例证法(齐附于秦、燕赵用兵后亡),对比法(附于秦之非--用兵之效)
三、(4-5)结论--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教师分段进行探讨解析
【补充史实】--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赂秦之国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不赂之国
(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四、了解文章大意、明确写作意图
1.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注意这是一句被动句,用“破灭”引出意念上的被动。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3. 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六国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为什么说贿赂秦国才导致六国相继灭亡?
明确: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
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
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
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4.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三、四段,概括第三段大意,并找出不赂的三国分别灭亡的原因。
明确:第三段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的,概述了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四段不赂三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齐“与嬴而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以三国的的事例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针对六国灭亡,老师也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些史实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5. 学生个人朗读第五、六段,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学生结合注释可能的回答,文中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告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师投影显示北宋与契丹、西夏地理位置图,补充讲解时代背景:
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是从军事政变中取得政权的。他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反对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但这种做法却削弱了兵力。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并在此基础上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以上内容教师简要介绍)
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6. 我们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总结、反思历史,大家回顾我们学过的历史,还有没有类似六国和北宋这样用贿赂以求苟安的史实呢?
明确:学生可以反思历史事实,比较容易想到中国近代史,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联系现实,全世界人民该如何面对美国的四处干涉行为和目的,要汲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不要被美国的表面气焰吓倒,为了世界和平而团结协作。
(这一部分,通过多种诵读形式,引导学生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最后归到写作目的时再补充讲解时代背景,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回顾反思,还可上升到引发学生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思考苏洵见解的局限性。对问题的回答,强调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和补充。)
课堂小结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作者借古讽今,用以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之覆辙。
布置作业:
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熟读课文,并阅读教材配套读本“兴亡的评说”三篇史论。
板书设计: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韩、魏、楚
弊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在 齐“与嬴而不助五国” 勿从六国破亡
赂 不赂者以赂者丧 燕“以荆卿为计” 之故事
秦 赵“牧以谗诛”
赵意
[六国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六国论名师教案
3.六国论优秀教案
9.六国论第二课时教案
10.《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