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夷陵中学 毛华玲
师:有两句话在课文中重复了三次,请大家找一找,是哪两句?
生:“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师:对。这是两句明目张胆的谎言---连布料都不存在,哪来什么“花纹”“色彩”呢?明明是谎言,却还重复三次,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请大家找出课文中每次说这两句话时的人物、场景,具体分析、探讨这个问题。
生:第一次是老大臣去察看布料,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但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他想: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难道我不称职吗?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没有看见布料。于是他装模作样地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师:很好,你生动地描述了老大臣说这两句话时的心理活动,真可谓言为心声。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呢?我建议大家先来读读这句赞美的话。
生: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声音低沉,不够夸张)
师:大家听出来了吗?这位同学什么没读出来?
生:“多么”读得不够有力量。
生:感叹号,要读出来。
师:对,我们再一起好好读读,然后思考话中的用意。(生读)
生:表现老大臣的虚伪、狡猾。
生:是狡猾吗?不是,是愚蠢。“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都是空话,谁相信?恰恰表明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师:那你认为他应该怎么说呢?
生:他应该说得“具体”一些,比如:这神龙飞天的花纹多么美丽,这金黄的色彩多么美丽!
生:不行,因为他什么也没有看见,那两个骗子指着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他就顺着骗子的话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生:这说明老大臣是很狡猾的,他不敢说“具体”:比如他说“这神龙飞天的花纹”、“这金黄的色彩”,但布料上如果不是这样,那他就露了老底。所以他顺着骗子的话煞有介事地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来掩盖自己内心的空虚,真是狡猾、狡猾的!(笑声,掌声。)
师:很好。这样深入文本思路细腻地分析,可以看出这两句谎言原本是两个骗子编造的,诱使老大臣受骗上当,然后又帮他们去骗别人。可见,真正狡猾、狡猾的是---骗子。再看第二次重复,是在哪里?
生:第二次是皇上亲自去看布料,事先受皇上派遣去看过布料的老大臣和那位诚实的官员陪同。他们对皇上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皇上本来什么也没有看见,但他最信任的两位老臣都这么说,也就附和着说“哎呀,真是美极了”。
生:两位老臣异口同声地赞美,使皇上深信不疑,随从的官员也都随声附和,这使得骗子的行径过了一大关、进了一大步。可见这第二次重复很重要。
生:第三次重复也很重要---因为它最终把骗局推向高潮。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了下来,穿上骗子的新衣,大家异口同声地赞叹“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并举行了隆重的游行大典。
师: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同学们走进文本思路,对作品中三次重复谎言的用意分析得入情入理,领会到了作者艺术构思的美妙和真意。
现在,请大家来归结我们上述的分析:每人用“重复的谎言”开头说一句话,从某一个角度鉴赏作品“重复谎言”的艺术效果。
生:“重复的谎言”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朝廷大臣虚伪、狡猾的内心世界。生:“重复的谎言”是一只画笔,画出了朝廷官员自欺欺人的丑恶嘴脸。
生:“重复的谎言”是一步步台阶,让皇帝最终登上了游行大典的舞台。
生:“重复的谎言”是一根鞭子,鞭挞了昏庸、无能的朝廷百官。
师:“重复的谎言”是作者的艺术匠心,导演了一出丑剧,让我们感受到童话作品的艺术魅力,给我们留下了意味深长的启迪与思考。
[重复的谎言--《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镜头 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1.《日记两则》课堂教学实录
2.《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
3.形容重复的成语
6.日记教学实录
7.皇帝的新装的教案
9.皇帝的新装课件
10.皇帝的新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