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说两则》教学设计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5-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中国民间传说两则》教学设计(共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的特点,激发对优秀民间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通过对课文人物形象的分析,思考并理解文章均思想内涵。

说明:

本课收录了两则民问故事,《干将莫邪》是一篇文言文,文后附有译文,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工具书,参考译文,疏通文字,理解文章反抗暴政的主题;而《孟姜女》别是经过现代作家改编的民间故事,通俗易懂,理解上不会有很大困难,教师要从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意义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激发学习兴趣,传承文化,磨练精神;通过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分析人物形象,井通过对故事的复述等形式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l.重点:理清文章脉络,结合描写等表达方式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内涵。

2.难点:了解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的特点,激发对优秀民间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说明:

本课的两篇文章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内容并不复杂,因此教师可以在疏通文言词句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读,在教学活动当中穿插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来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理解故事的内涵。在课堂上可以创设相关的语文活动,通过民间故事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优秀民间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

导语:

同学们,荆轲刺秦土、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它们歌颂的是反抗暴政的侠义英雄和弱女于,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政的斗争精神。下面我们将要学习的《干将莫邪》、《孟姜女》记述的就是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 1.学生自由发言。

2.明确故事大意。 丰富积累,引发学生对中国民间传说的阅读兴趣。

训练速读,

指导学生

自读课文

1.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译文疏通《干将莫邪》的文字,了解故事梗概。

2.指导学生对《孟姜女》进行有效速读,并记录下每位学生目前最佳的速读水平。

(速读测试方法:

(1)学生自由分组。

(2)在规定的时间内读指定的段落。

(3)完成测试题。

(4)统计测试成绩,求出小组的平均值,“平均值为标准,评价每个学生的速读效率。) 1.借助工具书,参考译文,疏通文字,了解并复述故事。

2.速读第二篇《孟姜女》,然后完成教师预设的测试题,比如对出联语中相关的内容:

上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下联: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姜女庙,文天祥撰联)

(测试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班的情况进行设计。) 体会这两个作品剥于

中国普通百姓精神生活的影响,为阅读课文及相关作品作情感上的铺垫。通过训练与指导,提高学生的相关泛读材料的阅读速度和效率。

自由讨论,

深入探究

提问:

1.读完两篇中国古代民间故事,有何感受?

2.有哪些情节描写最生动,反映了什么?

1.讨论相关问题,自由发言。

2.寻找相关语句,反复朗读,分析、体会这些描写对突出人物特点和中心的作用。

举例:

①“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②盂姜女千里送衣、哭倒长城。

这些描写反映了故事主人公勇敢地与非正义斗争到底的精神和对亲人坚贞不渝的感情。

3.联系实际,思考中国民间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原因及其存在的意义。 在讨论发言中,对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和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进行小结,

延伸拓展 1.小结和评价学生的思路,总结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的特点。

2.补充简介名作:《柳毅传书》。 说说从小听过哪些民间传说,谈谈对这些作品的看法。 统一思想,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白蛇传》。 课外阅读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的另一篇:《白蛇传》。   拓展阅读面,提高迁移能力,以读引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审美意识。

【思路点拨】

本文是自读课文,有些要求比如生字词的正音释义、相关的资料搜集等都可以在课前布置完成,然后在课堂上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发挥余地;也可以让学生到网上查找和互相交流本地的一些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开个故事会。要做到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进行自我体验。

【练习举隅】

1.选择文中给你感受最深的一个片断进行故事改编。

2.课外阅读一则中国民间传说,写一篇读后感。 

侯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