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9《枣核》教学设计(共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作品,感受海外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2、学习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了解巧设悬念、以小见大等写法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抓住线索梳理内容,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咬文嚼字,揣摩人物内心世界,品味简洁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游子的思乡情结,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
1、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月之故乡》录音。(要求:认真听录音,用原诗中的一个短语概括诗的主题)
提问。回答。(答:思故乡)
讲述:同学们,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中许多优秀子孙因各种原因被远离故土、飘零海外。在离开祖国的日子里,他们魂牵梦绕的是故乡,挥之不去的是回乡;正像一首歌中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他们身在海外,眷顾的是祖国这个“家”,依恋的是乡音乡韵,醉心的是一草一木……比如一棵枣树--请读文章《枣核》。
二、整体感知
(一)、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 学生分散读课文,同桌之间隔段读,并结合注解,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2、 讲述:文章叙事朴实,不加修饰,却真切的反映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思考:(1)构成文章主体部分是什么内容?(2)反映了海外赤子怎样的情怀?
独立思考解答问题。
教师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主要内容是美籍华人朋友领“我”踏访后花园的谈话。反映了海外赤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二)、精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解读题目。
请同学们大声读一遍题目--
讲述: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同学们不免要问:“枣核”与“思乡”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思考:“枣核”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同桌之间讨论解答问题。
教师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枣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索枣核--用途蹊跷;见枣核--如获至宝;说枣核--为解乡愁;议枣核--民族之情)
讲述: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土连在一起。读罢全文,谁都能看出,在美籍华人朋友的心目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于故乡故土。枣核,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过渡:作者对这种思乡之情作了高度的概括,请在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2、概括中心。
(结尾:“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集体读本段两遍。
三、品读体味
过渡:这里讲的“依恋故土”、“民族之情”实际上就是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是那么真挚、浓烈,如一杯醇酒,芳香四溢,感染着我们。
3、 请同学们默读全文,画出文中集中表达感情的句子--品味美酒之浓烈
步骤一: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步骤二:指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读,注意语速要缓慢。
评价:(1)朗读内容的正确与否;(2)朗读中的优点缺点。
步骤三:学生同桌之间对读。
步骤四:指名朗读基础一般的学生读,并评价。
(“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的那棵枣树。”)
4、 讲述:同学们,照理说,这位美籍华人朋友生活富足,完全可以过无忧无虑的生活,为什么有“缺点什么的感觉”?
(提示:这种缺乏是物质上的吗?)
步骤一: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讨论解决。教师巡视讨论情况。
步骤二:师生活动,共同解决问题。
(因为:身处异国他乡,缺少故乡的风土人情,缺少乡情乡韵;这里不是心的归宿,虽然有丰厚的物质享受,却无法替代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远离故土的缺憾。)
过渡:正因为如此,这位美籍华人朋友才想办法来弥补这缺憾--
5、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划出寄托思乡之情的行动的有关短语。
举手回答,评点。
(栽垂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北海泛舟、试种家乡的枣树)
6、 讲述:如何理解“游子的心境”?补充所给的短语
提示:分解问题----什么是游子?怎样的心境?分别用短语概括。
(身在异国,心系故土)
7、 品读用词的精妙。口头回答下列句子中黑体字词语的好处。
(1)、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3)、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
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讨论,使答案趋于完善。
教师提问,师生一起辨析正误。
(“托”用动作写出珍惜的态度,“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把“贵重”的程度具体化了,生动表达了美籍华人朋友的枣核如获至宝的激动心情;“一……就……”这个句式起强调作用,“一”过圣诞,“就”自然而然想旧历年,把游子思乡之情表达的自然、深沉;“劈头”有直截了当、单刀直入的意思,领“我”踏访后花园,别的什么都不问,“劈头”就问“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表达出朋友急于向“我”倾诉思乡之苦的情态。)
四、感悟升华
师朗读《害怕回乡》节选
……故乡,是生命的根,在抚摸生命之数的根须时,如果没有丰厚的果实来回报,那么你可曾以自己树冠的绿荫,给故乡送来一丝一缕的清凉?
你会想到自己没有做官,不是荣归故里,你不很富有,不是衣锦还乡。你也不是明星,不为故乡增色。也许,这并不重要,故乡无意苛求于你。只是你对脚下的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可曾有过应有的付出?
想到此,你会明白前人为什么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感喟了。
……
所以回乡,不只是回到往昔,回到记忆,而是回到生活的始发站,去审读自己的生命行程。
回乡,面对养育你的土地,你想到故乡的厚恩,未有寸功的回报,你会悚然心惊。
所以,我害怕回乡。
评析:作者因“未有寸功的回报”而“悚然心惊”可见作者对故乡的深爱;“害怕回乡”更曲折的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深情。
同学们,我们对祖国的爱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依恋故土是炎黄子孙不变的情怀。不久的某一天,在座的同学有很多将远离故土,到异国、到他乡去开创自己的事业,祖国、故乡将离你越来越远。我相信同学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把生我养我的“家”永存心灵深处,时刻准备回报故乡的厚恩。
附:
月之故乡
彭邦桢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板书
枣核
萧乾
训练目标
一、 理解人物“身在异国,心系故土”的真挚的思乡之情。
二、 学习美籍华人热爱祖国、依恋故土的神圣民族感情。
线索:
索枣核--用途蹊跷
见枣核--如获至宝
说枣核--为解乡愁
议枣核--民族之情
游子心境:身在异国,心系故土
侯晓旭
[《枣核》教学设计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关于枣核教案
2.枣核阅读理解答案
7.教学设计评语
10.《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