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品读文章精炼生动的语 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对比中体味鲁迅童年的童真童趣,感受如今美好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品读文章精炼生动的语言。
2.在对比中体味鲁 迅童年的童真童趣,感受如今美好的学习生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屏显播放歌曲《童年》开头片段)
听到这首歌我们都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 那时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的童年,即使是大作家鲁迅也不例外。今天,我们 一起循着先生的足迹,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先生多姿多彩的童年世界。
引导学生从作者姓名、籍贯、身份、代表作、作品风格等五个方面介绍作者。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速读课文。
2.扫除文字障碍。学生提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讨论解决,重点识记。
三、交流感受,质疑问难
1.读过文章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也可以说说你对文章哪个地方有疑惑。
2.学生谈初读感受或提出疑惑。
小结:这么短的时间,就有这么深刻 的见解,很为你们高兴。大家都很善于思考,你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相信这节课我们会解决这些疑惑。
四、合作探究,品味赏析
1.(由学生的感受引入主问题) 刚才有同学说百草园很好玩,有同学说三味书屋后面的园也很好玩。如果你就是鲁迅,你喜欢哪个地方的生活?为什么?跳读课文,用批注的方式写出喜欢的理由。
2.学生依例自主阅读、批注,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意见。
4.全班学生共同交流。
小组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表意见。
答案预设:
喜欢百草园的生活。原因有:
(1)百草园的景色很美。
①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品析第二段,反复诵读,感受美景、品味雅词。
如:A.“碧绿”“紫红”写出了缤纷的色彩;
B.“光滑”“肥胖”“轻捷”写出了有趣的情状;
C.“长吟”“低唱”“弹琴”给人听觉上的愉悦;
D.“又酸又甜”写出了 充溢于口的味觉感受;……
②教师引导: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吃的是覆盆子、桑葚,你们小时候最喜欢吃什么?从吃的零食方面,学生把自己的童年与鲁迅的童年进行比较, 总结出自己生活的富裕。
③百草园有美丽的景色:绚丽多彩的颜色,悦耳动听的声音,活灵活现的情状,新鲜美好的味道。下面我们大声齐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百草园这有声有色、
有趣有味的美景。(学生齐读)
(2)百草园的事很有趣。
引导学生对听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两件事简略品味。美女蛇的故事可让学生复述。
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
(1)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 言并指导朗读。学生可能回答的原因有:
①“我”对“三味书屋”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从“我”问老师何为“怪哉”的奇思妙想,从“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子书”“人声鼎沸”的热闹读书场面,从先生“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向后面拗 过去,拗过去”的略带迂腐的神态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三味书屋的风趣和快乐。品味语言:“人都到那里去了! ”(通过句末用叹号而不用问号,来揭示先生外严厉内温和 的性格,并让学生模拟朗读体味。)
②三味书屋的学习虽然枯燥, 它后面的园却可以玩。如:爬上花坛折腊梅、攀上桂树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都让人感受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仍然是充满了童趣和欢乐的,这与“百草园”的快乐自由是相连贯的。
③上课时老师自己读书入神,学生可以玩纸盔甲、画画。
引导:在 这样宽松的环 境中,鲁迅都是在玩吗? 虽然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鲁迅还是很勤奋的,你从文中那些句子看出来的?
(2) 如果没有学生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 可引导“你为什么不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引导学生把少年鲁迅的读书情况与自己的的读书情况进行比较。
答案预设:少年鲁迅在私塾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上课就是死记硬背;还只能学语文这一门学科;画画还要偷偷摸摸的;问个问题老师不但不答,还要挨骂。现在上学比较有趣:可以问问题,不用死记硬背。老师对我们很和蔼,还有许多有趣的科目,像音乐、美术、体育。还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学校课程来上。
5.比较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生活的异同。
(小组讨论后各抒己见,说“异”说“同”都行,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预设:
①“同”--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出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有本事的人的某 种崇拜、对自由欢乐的追求、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等等。
② “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 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里只能暂借片刻逍遥;百草园里有朴素自然的情趣, 三味书屋里有于平淡中开掘的美好情调,等等。
五、联系生活,体验反思
不论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都是鲁迅先生难忘的童年记忆。请同学们以《难忘童年那段记忆》为题,说一说自己童年的故事。
张语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