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浓墨重彩,简笔略过】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
学习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
课时安排:二课时
知识链接:【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浙江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作者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时期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赵庄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鲁迅的外婆家是浙江附近的平桥村,因此童年的鲁迅有机会与农民的孩子交朋友,并了解农民的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少年时代淳朴善良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友谊的眷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的结构。
2、学习小说详略得当的记叙方法。
3、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
预习案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对于难写字词应强化训练,注音也是教学重中之重】
归省( ) 怠慢( )凫水( )蕴藻( )家眷( )潺潺( )
絮叨( ) 撺掇( ) 橹( ) 行辈( )棹( )楫( )乌桕( )
2.解释下列词语:【词语解释应归纳为:1、先拆后组法;2、形容法;3、近义词法;4、反义词法;5、比喻法】
撺掇: 弥散: 自失:
漂渺: 惮:
3.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 ),字( ),浙江( )人,伟大的无产阶级( )、( )、( ),曾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小说集有《 》、《 》等,散文集《 》,散文诗集《 》。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
导学案
1、本文的中心情节是什么?围绕这一中心写了哪些事情?
【看社戏】
2、文中哪些事情详写?那些事情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对劳动人民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3、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
4、作者写月下行船是从哪些方面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
【此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5、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这时“我”的心情和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6、文章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戏”真的好看吗?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解说。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训练案
(一)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我们年纪都相仿,( )论起行辈来,( )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 )我们是朋友,( )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 )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二)阅读1到3小节,完成下面题目。
1、“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
2、“我”在平桥村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点?“我”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 4、本篇题为“社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高宁芙
[《社戏》导学案(鲁人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鲁迅《社戏》教案
2.《谈中国诗》导学案
6.《社戏》课件
10.初一语文《社戏》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