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正确给予乃为人师--由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谈教师的最高境界 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6-9-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老鬼(史勋能) 嘉兴海盐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做教师的最高境界便是将好的方法教给学生。我们一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在运用一些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方法的运用究竟得体或者是不得体,是学生学习得与不得的关键所在。一般说来,我们不外乎总是如勇士一样带着学生在课文中左冲右突,有如铁骑突出刀枪鸣一般,撕碎并融合着所有的信息,一堂课就完成了。于是,就心安理得地想: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是的,平时,我们就这样快乐地决定并运用了自以为正确的方法进行教学。

天天如此,年年如此,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们在这样的方法中由“桑田”变成了“沧海”。我们的方法是否正确,这是我在听完肖培东先生的《一棵桃树》之后的思考,于是,就由了“法的正确的给予乃是人师”的思绪。

一、朗读的方法的给予

北大教授肖川说过:一所好的学校,是应该有笑声、朗读声与歌声的。说实话,这样的“三声”状况到今天实在时有些尴尬,课堂应有的朗读声已渐行渐远。

但是,肖培东先生上课前就让学生美美地读--“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地朗读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在学生真切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很多学生沉浸于课文中的美好。或许平时的朗读也有些问题,所以,肖老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及时地阻止他们让他们将速度慢下来。

后来,在授课的过程中又多次地引导学生朗读。所以,课堂上多次出现朗读。比如,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桃树的委屈与“没出息”,对“拱”“紧抱”等词的理解的时候,也一定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朗读。学生读得好不好到位不到位要点评要引导:快了,不行;慢了,不行;声高,不行,声低,不行。只有恰到好处,才能真切地表达情感。同时自己也亲自上阵,与学生一起读,示范地读。以前,我也曾经对课文的朗读做过一些研究,觉得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情感应该有不同的读法。在课堂上也有一些指导。但现在,因为课堂一味地追求“效率”,这样的朗读是越来越少。根据肖培东先生的课堂的琅琅书声来看,我觉得这样的课堂的灵魂便是语文。

二、会的不教,只教不会的

人们经常在批评我们语文教师的效率低,有时我也觉得语文教师的效率的确不高。

前些日子,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与建筑有什么样的关系。建筑不外乎是把所有的材料备齐了就可以做成一幢建筑。我们的教学则不同,如果一定要与建筑相比较,就是从二三年级时,就建造了一幢房子:有砖瓦,有屋檐,有大梁,有门窗--与其他建筑的形状并无两样,只是比一般的房子小得多。后面的学习就是不断地给这幢房子扩大,扩大,扩大;装修,装修,装修。以至于到最后,这幢房子可以变成一幢特别庞大特别空旷。我们语文老师则是不断地往里添增东西。但可以肯定,有时添增的东西有用,有时添增的东西,就不一样有用。无用的,我们就将其称之为方法不得当,也就是在做无用功。如同肖肖培东先生在之后的评课中所提到的一位老师所上的《伟大的悲剧》一文一样:课文写了什么,什么时候出现了什么问题,什么时候谁谁去世。这样的教学法的确不具有语文课的性质。

所以,上课时,肖培东先生询问:从课文的性质来看,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学生不需思考就会答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肖培东先生又问:旁批有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哪些是懂的,哪些是不懂的?当弄清了有几个问题与“懂与不懂”的问题后,便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一步一步地引导了。

所以,肖培东先生在教学时,将教学的重点一下子就切进了“小桃树初初地生长”的环节。

其中用了哪些词语体现了小桃树的“没出息”?于是,就有了“拱”,有了环境生长的不易,有了“委屈”“立即”的对比与“长”“才”“竟”字的深度剖析。(题外话--在“委屈”一词的分析时,我到是觉得应该是与其他事物对比才能体现出来,要是独自伫立在天地之间,没有对比,估计就不会有“委屈”可言了。对于“紧抱”着,有思考,但没有太析透。为什么“紧抱”?当然是胆怯、害怕,不太敢面对其他的物类啊。)

肖培东先生在“没出息”的话题上作了全方位的引导,学生们也顺理成章地找到了几个片段。

当把“没出息”的主旨弄清楚后,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了。他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只不过是借用了“小桃树”这个载体来表达了自己的命运的多舛、对奶奶的怀想以及对她的感恩。在全家人都认为这棵桃树不成器、没出息的情况下,只有奶奶看似漫不经心的话语,坚决地表达了她的观点。这是奶奶对这棵小桃树的精心呵护,所以课堂也就让学生思考并找寻到了奶奶的崇高的精神,让自己多年之后时时地进入自己的脑海,并使自己的精神得以升华。

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明在写小桃树的实在写奶奶的一明一暗的写法。

我一直都是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离谱(有时我自己的课也比较离谱)。我想,肖培东先生这样充满了灵性的引导方法当然是语文课堂充满了语文的味道--这就是肖培东先生的最高追求,他不是将他的新浪博客就取名为“我们的语文”么?如果我们语文的课堂都时如此,就不会有人说我们的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了。

三、用语言掀翻课堂

语文最美好的东西当然是语言,抓住语言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魂。

语文课文中的很多语言各自体现了作者的不同风格。鲁迅的冷峻,丰子恺的幽默,沈从文的清婉,朱自清的清新,郁达夫的坦诚,所有的特点都是通过语言体现。

那么,贾平凹的《我的小桃树》的语言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便引导学生去找寻啊。

在这节课中,肖老师一定是抓住了贾平凹的通过对小桃树外形的品评,小桃树如“我”一般“没出息”的生存状态呼之欲出。

于是,我们在课堂中就感受到了“一树的花一片、一片”“花一片片落了”的落花速度的不一样,也感受到了“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却开得太白太淡了,寻瓣儿单薄得似纸,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红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姑娘,苍白的脸,偏又苦涩的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不一定只是为“花”而伤感。从这样的分析中,不只是我就是学生也感受到了贾平凹的语言充满了深意。

当然,我还觉得同样是陕西作家,贾平凹的语言不太像陈忠实与路遥的那样富有黄土高原的耿直。

四、关注细节

第一次阅读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就觉得第一段中的“常常”以及其他文字都是不该被忽视的--任何一篇文章里的“闲笔”都不会“闲”--这一段文字是作者真正地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我阅读到这一段时就做了一个旁批:满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只能在后面的文字中去找寻。甚至,我想到,这篇文章这个地方当然是不能被上课的老师忽视的。肖老师也就关注到了这个地方。他说到:“寻常的事物在这里摆出了一幅不寻常的情感。”“常常,是一直都在想,不是一下子就写,说明这件事一直在牵扯着‘我’的心房。”

我们自己写点文章的人,当然是怀着一种有时美好有时矛盾有时忧郁等多种心思来写文章的。而贾平凹写这篇文章的内心也一定很矛盾啊。想写,而又不想写。为什么想写?写自己如小桃树一样的经历过挫折的命运,写那些年不抛弃“我”与小桃树一样的奶奶,也写那些年不关注命运多舛的小桃树的其他亲人。写赞扬就一定会有批评:讴歌了奶奶,也就鞭挞了其他人。这样的文章当然是会得罪人的。如果写是该写得隐晦些不能入一般散文一样明白晓畅,要不贾平凹就将身边的亲人都得罪光了,那么他也就会众叛亲离,从而落得个孤家寡人、无家可归的下场。学者抑或是社会学家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也说到,自己写的一些文章也引起了乡人们的不满甚至是怨恨。我也写过一些与家乡有关的文章,每写一篇便先给我的亲人看,给我的乡党看,让他们提出意见:哪些话语说得不对,哪些情结需要修改--错了的,就改;得罪人的,就删或者换。尽量在符合实际的情况下,不得罪人。如果能协会出贾平凹这样双线并存有明有暗含义深刻的文章,当然也就不纠结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点不关注有些可惜,甚至还会不得要领。

孔子说:“取乎其上。”说明了法在人生之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们教师运用好的方法,便可以达到教师的最高境界。而我们也就应该运用好的方法,而法的正确的给予才真正地被称之为人师。

[法的正确给予乃为人师--由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谈教师的最高境界 教学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1.一棵小桃树读后感

2.《一棵小桃树》阅读附答案

3.贾平凹的散文的读后感

4.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论文

5.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论文

6.七年级下册英语人教版课件

7.爱的最高境界

8.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伤仲永课件

9.2018年教师个人师德总结

10.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