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论

发布时间:2016-2-19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开课前,先来讲个小故事。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一日游金山寺,寺里和尚开头只随便招呼他:“坐。”冷冰冰地对小和尚说“茶。”后见郑板桥气概不凡,又上前说:“请坐。”重新吩咐小和尚:“敬茶。”当得知来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便笑容可掬地说道:“请上坐。”郑重地传呼小和尚:“敬香茶。”老和尚拿出纸笔,请郑板桥留点墨迹。郑板桥见他转眼工夫便换了三副面孔,于是信笔写道:

  坐,上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看了上面的故事,您大概知道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是什么了吧?对,今天的课程就是对联。

  对联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无确考。一般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但在桃符上写“神荼”、“郁垒”二神名,其目的只是为了辟邪,只到《淮南子》记叙有关二神的神话时,尚无独立使用对仗句的意识,“神荼”、“郁垒”亦非对仗句子。这种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理由是《宋史蜀世家》有如下记载:“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从现在发现的材料看,在孟昶以前之唐代,已有人作对联了。把对联的起源定在五代,为时过晚。

  谭嗣同似乎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石菊影庐笔识》中,把对联的起源定在梁代。他说:“考宋(应为梁)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但这个结论同样不正确。因为,上下联末句句脚要求一仄一平,而“卿”与“生”都为平声,且正好压韵,仅此一点即可知两人都不是在作对联而是在作诗。两人的句子合起来,还是一首带有永明体色彩的诗(句数不定,可通篇两两对仗)。

  有人把对联的产生定在西晋,谓“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即是我国最早的对联。这也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野客丛谈》卷二十五称之“不期对而对”的产物,正说明这两句之合于对联,不过是二人自报家门时的一种偶合罢了。

  关于对联,有多种手法和种类,我们会在以后的小教室里为大家陆续介绍。今天要讲的是关于对联的几个特点:

  一、字数相等。

  如果有谁家在门口贴出的对联,左右字数不等,那只能算做是口号而不能当作对联来看了。以后会在“趣联”中讲到字数不等的对联,但这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历史产物,通常不多见。

  二、句式。

    ⒈对联的句式一般是长短句,这一点类似于词。

    ⒉喜欢用倒装。这种倒装,主要是为了合某一特定句式或平仄。例:

     二十年前此读书,记古寺夕阳,常看青枫红叶临绝顶;

     一千里外更穷目,数今朝风物,只有月色滩声似旧时。

  这副对联题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宫。“常看青枫红叶临绝顶”是“常临绝顶看青枫红叶”的倒装。之所以这么倒装,是为了与下联“只有月色滩声似旧时”饿句式相合。

    ⒊常将若干结构相同的词语联合起来作一个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例:

     胜地重新,在红鸥花中,绿杨阴里;

     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三、彼此对仗。

  对仗中也有许多讲究,今天先讲工对。

  工对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词类必须相当。二是结构必须相应。三是节奏必须相同。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常能看到私塾先生要学生对对子,这都是当时的启蒙教学。一般来说也比较简单,如“天对地、山对水、红花对绿叶,晚照对晴空……”如果出一上联“蛱蝶穿花。”通常要对“蜻蜓点水”若异想天开对上个“苍蝇下蛆”则要令人喷饭不止了。

  如此说来“五车书”可对“三尺剑”,“山前石”可对“竹下风”,那么本期回家作业的上联是“千载画图山色景。”想想,您会对上一个什么下联呢?

[附庸风雅论]相关文章:

1.安全认识论课件

2.《过秦论》的教案

3.矛盾论和实践论读后感

4.实践论与矛盾论读后感

5.论资产的计量属性论文

6.论压力阅读答案

7.《纵囚论》原文及翻译

8.论趣阅读题答案

9.概率论知识点总结

10.论服务营销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