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高考作文尘埃落下。单看前两年的高考作文,话题作文给人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今年高考作文题一出来,近三年高考作文题便成为一个整体,它给话题作文以最好
的注解,对话题作文,我们至少有以-F新认识:
一、 话题作文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话题作文的出现有其社会的大背景,也有语文学科自身的小背景。我国继提出“科教兴
国”的战略方针后,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又提出了素质教育,明确了“创新教育”是素质
教育的灵魂。 “创新”体现在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上,传统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与这种思维是相反的,表现在审题上,是抓字眼、抓材料的实质,而字眼和材料的实质又具有最佳的唯一性,同时,作文的体裁也是单一的,因此,传统的作文从审题开始决定了作文构思的相似性,久而久之,便出现了高考八股文模式-- “引”一 “提”一 “议”一 “联”一“结”。高考试题是教学的指挥棒,这种作文试题与创新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背景下,话题作文便应运而生。
二、 两年话题作文显现出来的不足
话题作文刚出现的时候,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这两年话题作文也显现了自身的不足,话题作文带来大量的“宿构”作文,大量的“四不像”作文,有人戏言话题作文道:“话题作文是个筐,青菜萝卜往里装”。话题作文显现出来的不足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三、造成话题作文不足的原因话题作文这样好的形式为什么会导致这种不太好的结果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两点:一者是话题作文理论的滞后,一者是前两年作文试题内容的单一。话题作文是新生事物,因为是“摸着石头过河”,往往是人已经过河了,但怎么过河的理论却没有,也正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谬误往往就会流传。话题作文刚出现的时候,不知是谁评说,话题作文的特点是两个“淡化”--淡化审题,淡化文体,这似乎抓住了话题作文的本质,于是,老师讲“淡化”,学生做“淡化”。两个“淡化”是话题作文的根本特征吗?不是,,与传统高考作文题相比,围绕某方面内容尽可能地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才是话题作文的本质。为此,高考作文题在审题和文体方面作了一些改革。审题不仅不像传统那样“为难”学生,反而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例如,今年高考作文题“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这句话引导你不必在寓言故事中打转转,更不必去抓住什么寓言故事的实质之类东西,寓言的作用仅是用形象生动的材料让你的思维在“诚信”方面活跃起来,围绕“诚信”这方面内容,写什么?从哪方面去写?这些内容在传统的高考作文试题中是万万不能告诉你的,现在倒好,“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出题人还怕束缚考生的思路,特地用了“等等”(注意:不是“等”),有人说高考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话题作文就是要去掉这种“镣铐”,但“舞”总不能在空中跳,在什么地方“跳舞”,跳的是哪种“舞”,还是要定下来的,这就是话题内容。例如“诚信(诚实守信)”方面内容。你必须写有关“减信”方面的内容。
那么,什么叫“淡化”,由“使含盐分较多的水变成可供人类生活或工农业牛产用的淡水”(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这一意思引申过来,“不太注重”、“不看重”的意思。理论上讲,只要是试题都应该认真审视,不存在什么“淡化”问题,如果不注重审题,那连话题内容都会视而不见,写出的文章便会天马行空,无所依托。另外,文体只能选择某一种,不能“淡化”,“淡化’’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事实上,近两年,话题作文中大量的“宿构”作文,大量的文体“四不像”作文,“话题作文是个筐,青菜萝卜往里装”等问题都是两个淡化错误理论导致的结果。因此,两个“淡化”说法是非常有害的。如果硬要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话题作文,那应该是:在话题内容下尽可能打开思路,在三种常见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中任选一种作文。
话题作文刚出现的最初两年,可能是由于社会大背景(创新思维)的要求,也可能是对话题作文认识的局限性,使得这两年话题作文的内容具有相似性,无论是虚拟、想象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还是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答案是丰富多采的”,都是考“思维”方面的内容,风格都是“浪漫主义”的。因为创新的特点是思维的求异性,于是,大胆想象、奇特构思、突破文体常规、让人惊呼“这也叫文章”的文章反而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于是虚拟到虚假,夹叙夹议到非叙非议的作文风靡开来,学生心中“窃喜”:现在什么都假了,话题作文就是话题作假,而作文必然影响作人,话题作文出现两年,指责便多了起来。
四、 整准确把握话题作文
“话题”与“文题”一字之差,却带来了高考作文的一场变革,这种变革的核心体现在一“话”字上,“话题”是在“聊天的氛围中”做文章;它给考生以选拔人才为前提的最大自由,“文题”是在应试的氛围中做文章,它给考生以文题上的最大限制。考场中为了选拔人才,高中毕业生被动地以“XX'’为话题作文;生活中,茶余饭后,人们也会主动地以“XX'’为话题侃大山,比如今年7月13日,有多少亿人在以“申奥”为话题或议论或叙事或说明地在作文呢!本质上,试卷上的话题与生活中的话题没什么区别。理论上讲,生活的外延,社会的外延就是话题作文的外延,话题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可估猜性,就今年的作文题来讲,寓言中的七个背囊都可以作为话题,因此,考生与其冒着风险玩“宿构”,倒不如扎扎实实训练自己的作文技能。有人说“浪漫主义”文题才能体现考生的创新思维,“现实主义”的文题就不能体现考生的创新思维,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应该走出这种认识的误区。我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这种传统扎根于现实主义土壤,今年高考作文题是有关人的道德修养方面的,这一类话题作文的出现不能看成偶然的,纵观历年高考题,“现实主义”是主流,因此,今年高考作文题只能看成现实主义作文题的延续,1999年高考作文题才是浪漫主义的偶然。这也是以后话题作文的基本走向。
六让话题作文健康发展
应该铺就两道“铁轨”,让话题作文的“火车”正常运行,一道铁轨是给“宿构”作文以严惩。宿构作文就是为应试而背诵、默写出来的作文,其外部特征是“好得很”,“好得很”的作文不一定是宿构作文,但宿构作文一定是好得很的作文,因此,碰到“好得很”的作文应再三审视,甚至采取一定科技手段将其识别出来,将其打人“地狱”。另一道是给“四不像”的作文以严惩。“淡化”文体把文章淡化得“四不像”了,这种坏风气不刹不行。只有构建高考话题作文这种约束机制,话题作文才能健康地发展。
[话题作文再认识(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10.教师德育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