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词的章法和句法特点
2. 感受、品味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能力训练点:
1.初步训练学生读词、诵词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味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活动设计:
1. 课前加强预习,熟读背诵
2. 课内师生对话式讨论交流
教学设想:
朗读法、诵读法、讨论交流法、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美美地聆听,进入情境:
1、 导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多媒体展示课题)
2、 听音乐MTV《虞美人》(邓丽君唱),自读品味课文《虞美人》。
3、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李煜(937-978)字重光,五代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降宋后封“违命候”。从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以泪洗面的凄凉生活。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李后主没有什么可称赞,可是作为一个词人,李煜给后人留下许多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虞美人》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篇。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故国深切的怀念之愁,这是一首亡国之音,更是一首绝命之词。
二、美美地朗诵,整体感知
1、朗诵课文,整体感知
首句问苍天“春花秋月何时了”隔句相承:“小楼昨夜又东风。”二句问人生:“往事知多少”隔句相承:“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五句问自己:“应犹在”六句回答:“朱颜改”。通篇采用白描手法、问答形式,以问起,以答结,问得好奇,奇语劈空,答得高妙,妙语惊人,问天问人问自己。反复对比得出宇宙之永恒与人生之短暂,天地之有常与人生之难测。
(多媒体展示) 问 答 对比
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永恒有常)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短暂难测)
(亡国之悲,故乡之思,涌上心头,不堪回首)
几多愁 一江春水 (变抽象为形象)
三、美美地交流,局部赏析[重点、难点突破,讨论交流]:
1、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词,为什么?
“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眼前景,寄寓着词人厌春花秋月无尽休,人生短暂无常,失去自由,痛不欲生的痛苦感情,所以见了春花秋月而觉得厌烦。白描手法写自己的感情。
“小楼昨夜又春风……”写实景寄托词人由今及昔的难以承受的痛苦回忆,回忆故国。“又”表现了时光不断流逝,照应开头,季节变化,引起了无限感慨。
“雕栏玉砌应犹在……”物是人非,国土更姓,山河变色,人在国亡。承上启下。
2、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
“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3、词中还有哪一句让你的情感产生震动?你是怎样理解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景物表达了没完没了的愁思,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形象化。从正面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无穷无尽的哀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贴切生动的写出愁恨的深长,浩渺,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多媒体展示]:
上片:景色依旧,良辰不再,明月中故国已不堪回首。
下片:物是人非,往事成空,几多哀愁恰似春水东流。
赏析词的方法:
A朗读诵读,整体感知
B知人论世,鉴赏品析
C美点疑点,讨论交流
四、拓展阅读,品味鉴赏[听MTV〈乌夜啼〉多媒体展示]:
乌夜啼(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 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七首虞美人(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3.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7.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10.成语故事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