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6-7-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摘要:诗教其实就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中。诗歌的美学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悦耳悦目”的形式美、“悦心悦意”的形象美、“悦神悦志”的意蕴美。诗歌教学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构建可分为三阶段: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增强审美体验(审美想象、审美移情),达到审美理解。诗歌教学中,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发现美、创造美。 

关键词:审美感知 审美体验 审美理解 

一、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充斥的时代,人们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所学的一切都是因为实用,情趣也在趋于肤浅、庸俗甚至低级、堕落。审美,有时就象一顶遗失的金草帽,只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想象中。而长时间不读诗不欣赏艺术,就会如达尔文所说,“我的思想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机器,它只是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原料中剔取出一般规律……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①“这种趣味和能力”即审美趣味、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是贯穿于任何一门学科之中的,而语文是最具人文特性、最具诗意的学科。中国作为诗的国度,诗教其实就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中。 朱光潜先生认为,读诗“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的确,审美,能让人们的头脑、精神乃至灵魂变得更澄明、丰富、深刻和美好。“审美教育直接培育人的心灵,使人的个性得到和谐而完美的发展。通过审美教育,唤醒了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束缚而沉睡的潜在性能,激活这种潜能,从而在新的实践中得到发挥。”②

二、 审美客体:诗歌的美学结构

     诗作为美的载体之一,是一种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的艺术形式。它以语言(词)为媒介,运用词进行思维,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它是一个多层次结构统一综合所组成,其全部审美价值存在于互为异质的诸存在的“多声调和”。

1、 “悦耳悦目”的形式美

诗歌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其语言必须精练、准确、富于表现力,还要求音调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性。诗歌的形式美是属于物理存在层之美,它通过其符号即诗歌的外在形式(色、形、音等)“直觉式”地引起人的“悦耳悦目”的初级美感。闻一多先生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就是这一层次的美。

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先生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形式上,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诗的开头和结尾重叠、复沓,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诗人选用的词语色彩绚丽,富有立体感,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悦耳悦目”的形式美能产生一种诱导效应,但优秀的诗歌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

2、 “悦心悦意”的形象美

诗的语言的解释是物质层的,诗形成的画面是心理层的。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读者对作品思想的深刻领悟和启迪,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染上作品的情感和色调,即主体心灵(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想)与情节、意境、气韵等交融,达到“悦心悦意”和中级美感。如意象美、情致美等。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相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寥寥几笔,人物、场景跃然纸上。天真的横塘姑娘听到对方带有乡音的片言只语时的喜出望外,男女青年之间特定场合的对话,文字外的那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是需要读者调动经验去体会,去咀嚼去回味的。

3、 “悦神悦志”的意蕴美 

但真正的艺术美不在于它提供了形象,而在于它提示、暗示,引发了意蕴。没有意蕴,便只是浅层的美,不是真正的美。

审美主体充分发挥审美能动性,对作品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进行总体把握,达到“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境界,呈现出对客观事物必然性的瞬间感悟和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悦神悦志”的高级美感,似乎心灵运动受到震撼和洗涤。意蕴美是属于哲思存在层、精神存在层之美。

不朽的作品都达到了哲思层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蕴含着的内在悲情是一种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是一种美,“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自信又是一种美……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出两组相关的意象,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写出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三、 诗歌教学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构建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像,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③这是新教材诗歌单元的教学目标,也是合乎艺术审美教育的特性的。因为审美教育是以审美诱导(愉悦)为先导,以审美情感为内驱力(中介),最后获得深入人的潜意识深层领域的陶冶净化效应。

1、 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因为对内在感情的体验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好诗如画,好诗如歌。每一首诗就是一个审美成果抑或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教师要让学生多接触诗歌艺术,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诗歌中的审美对象,并有意识地指导他们深刻挖掘各种审美因素,达到“悦耳悦目”的初级审美体验。

     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选用、自制一些挂图,或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彩色幻灯片,欣赏诗歌书法,使学生能迅速感知图画美。如毛泽东笔下绚丽多姿的湘江秋景图,苏东坡那气势磅礴的“大江东去”图, 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 “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那一幅幅绝妙的图画,都可以将学生带入美的氛围中,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要把握诗歌的音乐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美读,“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读出诗歌的韵味;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只要真正进入角色,身历其境,拿什么腔什么调读都可以。只要积极性高涨,可以读得慷慨激昂,可以读得委婉含蓄,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只要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就行。还有,配乐朗诵、节日抒怀、吟唱会等均为较好的读诗方法,都能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诗中的审美因素。

2、 增强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一个支点,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聚精会神的体验时所感受到的无穷意味的心灵战栗。在感知基础上扩大、丰富审美对象,使对象审美化,使主体产生审美想象,进入“神思”领域,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想象总是联系着情感,想象移到对象上,对象融于主体。

诗歌中的形象是生动鲜明的,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意象)。欣赏诗歌,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个方面融合的程度。 如“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简短而雄浑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别离汉宫,远嫁匈奴,死葬塞外,独留青冢。但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环珮空归月夜魂”,魂灵会在月夜归来。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三)》中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何尝不是在寄托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欣赏诗歌时,也要注意审美移情,读者的感情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强烈共鸣,与诗中的意象交融为一体。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德莱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脱去俗念,移动性情,展开丰富的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进入诗中的境界。引导学生步入诗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教师可以根据这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画出一幅乃至好几幅画。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使绘画作品更富有情节性,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个性。

   教学中,还可指导学生把诗歌(尤指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篇具有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的白话“美文”。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李白的《蜀道难》,可以让学生改写成散文,杜甫的《兵车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可以让学生描写诗中的凄切场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领悟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3、 达到审美理解,即领悟阶段

    审美理解既要求读者对自然和艺术有大量的感性接触,又要求他有广博的学识――对各民族的深层意识和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的认识,对各种艺术的风格的认识等等。中国审美体验的最高范畴是“畅神”、“悦神悦志”,即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迅速突破对审美对象外形式的掌握,而以其心灵去“体味”内形式的意蕴,达到审美理解,审美超越。

诗歌教学中,当学生对诗歌的音乐美、图画美有了深刻感受,对诗歌的意象美、情致美等有了整体把握后,要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感受诗歌所带来的美感,在听、说、读、写的同时,感情也能随着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产生共鸣,发生起阐伏,并从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艺术满足;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咀嚼、体会、感悟诗中美妙的意境、高尚的情操、深刻的哲理。李清照的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一连串的叠字,音调声韵,本身就构成一种音美,透露出一股朦胧的愁怆之情。正是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中的“意味”又和作者所要传达的“意蕴”相接通,传达出一种明确的感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于是,这首词的“意境”就甚为深远,它饱含了诗人的人生的深切的审美体验。又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那雄浑阔大的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中那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李白《将进酒》)的自信与狂放,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豪迈与旷达等,诗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使学生“畅神”于诗歌意外之意,体验到真正的美,感悟到美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言有尽而意无穷”之中。

诗歌教学中,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当然,审美教育不能直接影响实践,不可能直接去创造美的环境,而只能直接塑造美的心灵,而且它是逐步去改变人的心理结构才能做到这一点的。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对象,善于引导学生感知美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积极建设、转化有利的审美对象,让学生从情绪体验中得到美的感受、美的愉悦;引导学生在体验美的基础上,发现美、创造美;并在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再次体验美。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陶冶自己的情操,增添文化的积淀。

 

参考书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三册、第五册)

  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语文读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于漪《古诗词阅读指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6期第7页

5、陈小梅 《诗歌教学中的审美体验--高中语文新教材诗歌教学心得》,《平阳山门中学》2002年11月

① 见《达尔文自传》,转引自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51页

②见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2页

③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 页

[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1.教师节赞美教师诗歌朗诵稿

2.恩教师节诗歌

3.教师节的诗歌

4.教师节诗歌精选

5.关于教师的诗歌

6.歌颂教师的诗歌

7.教师节优美诗歌

8.教师诗歌朗诵稿3篇

9.小学生教师诗歌朗诵稿

10.关于教师节的诗歌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