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2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最苦与最乐1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10月28日

一、课程目标:1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辨证性和严密性。 3利用本文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1重点 使学生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2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和理解作者包含在文中深刻的思想,进而树立起一种人生责任感。

教    学    活    动

一、导入师: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前贤哲人有过很多深刻的思考,寻常百姓也有过不少精彩的论述。你们觉得世上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梁启超的这篇《最苦与最乐》将人生苦乐与责任联系在一起,思想深刻,见解不凡,既显示了儒家的进取精神,又体现了智者的达观情怀,读来令人掩卷深思,实在是文中的精品,相信大家学习此文,也必能获益匪浅。(介绍作者情况和背景)

  二、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

1.师:一般以一对范畴为题的文章,往往是把正面的概念放在前面,如“真诚与虚伪”、“勇敢与怯懦”,而本文却是倒着的,“最苦与最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让我们先保留一个悬念,等到分析完文章的结构,归纳出作者的论点, 这个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2.抽学生发言,小结。 

三、理清作者思路,剖析课文严密的论证过程,

1.提问:文章开篇用一串排比设问,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如贫、失意、老、死,并一一否定,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负未了的责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先立论后驳论,不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   

2.提问: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照应第1自然段并使论证逐步深入的?

    先指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照应第1段的“受良心责备而又无法逃躲”,又将负责任的情况延伸至家庭、社会、国家,乃至自己,使议论更加深人,最后再次照应第1段: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而负责任才是最大的痛苦。

3.第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  快乐”,但是为什么前面完全谈痛苦,用了两段,而这里既谈快乐也谈痛苦却只用了一段?

    作者给“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提出的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他所讲的快乐是与痛苦分不开的,既然前面已经用于不少篇幅,这里就无庸赘述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痛苦的状态易写,而快乐的情形难描。

4.归纳出本文的论点:“负责任(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

最大的快乐”。这是一对联言命题,针对这一论点,文章最后提出“怎么办”的

  问题,即“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全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而有力。

得出论点,思考本文的题目“最苦和最乐”,既然作者认为“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那么只有先论述“最苦”,后论述“最乐”,才顺理成章,既然行文是这样的顺序,那么题目自然也是这样的顺序了。

课后体会 本文的最大特色是论证严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借以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本文语言流畅凝练,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并仔细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最苦与最乐2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10月29日

一、课程目标:1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辨证性和严密性。 

3利用本文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1重点 使学生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2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和理解作者包含在文中深刻的思想,进而树立起一种人生责任感。

教    学    活    动

一、朗读课文,再次体会文意,1.范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2.要学生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在此基础上,体会文章的语言特

  点,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二、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

1. 师:本文的语言庄重、灵动、流畅、简洁。

2.请在文中找出体现“庄重”风格的句子, 加以体会,并思考其形成的原因。点拨:这种凝重语言风格的形成,一方面与作者梁启超的深厚修养、远见卓以及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本文谈论的是人生观的大问  题有关。在文中找出体现“庄重”的语句,如“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分析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

2.师:“灵动”具体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句式、表达方式及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

   请大家从这三方面去体会文章“灵动”的风格。

3.师:“流畅”是本文语言的又一个特征, 它体现为排比的大量而巧妙的运用和巧妙的过渡与衔接。请在文中找出相关部分,并加以分析。

排比:(1)“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2)“贫吗?

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过渡与衔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用“翻过来看”,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用“然则”进行过渡,衔接得非常紧密o

4.师:本文简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三方面:A使用概括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如用“海阔天空,心安理得”形容尽责任之后的快乐。B展敛有度,详略得当。如第1自然段将贫、失意、老死立,第2自然段则集中起来说“贫困老死”,该展则展,该敛则敛。C引用艺术的高妙。如“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这句话有什么深层含义?至少有三层含义:一,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二,孟子这句话意思与前所说的痛苦之后是快乐似乎不一致。

三,为什么孟子要说这句话呢? 采用提问的方式诱导学生分析本文简洁的特点。

三、课堂讨论:树立人生的责任感

1.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题四,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责任感的理解。

2加以小结,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

  板书设计

  1.本文的语言特点      (1)庄重原因?  (2)灵动:A句式灵活多变;B表达方式不同;C论证方法多样  (3)流畅:A排比的运用;B过渡与衔接

  (4)简洁:A使用概括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B展敛有度,详略得当

课后体会 责任感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可利用本文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把握住这三点,是本课教学的关键之处。

 

[最苦与最乐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最苦与最乐》读后感三篇

2.交响乐活动教案

3.小班美术教案《涂涂乐》

4.乐高活动设计教案

5.《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6.小红帽打击乐教案

7.中班《抛抛乐》户外活动教案

8.喜怒哀乐小学美术教案

9.打击乐朋友来跳舞教案及反思

10.中班《小红帽》打击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