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浅谈(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6-5-1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班主任工作浅谈

单县实验中学  朱瑞富

爱、尊重、赏识是教育中的三根琴弦,三根琴弦要弹出和协的乐章,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

一、爱心是基础,对学生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学生成长中烦恼一般有:认知上的烦恼(失宠)、情绪上的烦恼(压抑苦闷)、行为上的烦恼(后悔)。因而造成学生的迷茫、困惑和痛苦,甚者自杀。自杀分为冲动型和理智型两种。冲动型比如失恋、被师生诬陷、讽刺、打骂等,心理严重失衡。理智型自杀,是经过长期的体验、推理和判断之后,有一个较长的心理过程,如学习压力大、身体疾病、师生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等导致的。

多观察、多交谈、多活动。不讽刺挖苦,不污辱体罚,不失去理智。对所谓“屡教不改”的学生要始终保持平和、宽容、理解的心态,克制自己的情绪,客观正确的认识学生的错误,公正合理地处理学生的错误。公正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

真心实意的关心,充分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羞耻心,一个人受到的羞辱过多,羞辱心就弱,自尊心强,羞辱感也强。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羞耻心就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犯了错误的同学我们要给予大度和宽容,尽量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训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学生做错了事有羞耻感,所谓“知耻而后勇”。注意把学生的羞耻心及时长华,使之成为成功教育。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他们没有为一己之利,因受羞辱而冲冠一怒,而是以大节为重,忍辱负重,终有所作为。恰当利用学生的羞耻心,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学生失去的羞耻心,就会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不以为然,对批评表扬无动于衷。不求上进、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因此教育失败。

不管你爱的表现有多么细小,只要是真诚的,都会给学生以巨大的感染力,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二、尊重是前提,师生之间尊重、理解、合作、支持、促进、民主、平等,是伙伴关系。魏书生说:“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尊重缩短了师生距离,消除学生的恐惧感,使学生乐于亲师,亲其师,信其道。你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学生会从尊重中获得自尊的感受,进而增强自信心。

尊重体现在语言习惯上,长期以来,我们在师生语言交流中扮演的是定向者、定规者、定论者的角色,在语言习惯上往往表现为指令性、告诉式、判断式、说理性、独白式。很显然,不能体现平等、民主、互动。语言应该具有自由平等性、启发引领性、真诚真情性和激励鼓动性。语言要散发书卷气,让学生觉得好听,语言要富有哲理性,让学生爱听,语言要有人情味,让学生想听,语言要带些幽默色彩,让学生乐听。平乏、生硬、单调的语言是大忌,新颖、鲜活、精深、宽容、幽默的语言是特色。

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发展性。让学生参与班级建章立制,学生参与班组管理,学生参与班级决策,学生参与学生评价,奖惩分明,不断强化,形成习惯。

三、赏识是关键,细心观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优点,使他们创设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使他们的优点得以升华、特长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完善,从而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坚定他们必胜的信心。

爱心是尊重和赏识的源泉,尊重和赏识是爱心的具体体现,我们只要将爱洒给每一个学生,以爱动其心,必能弹奏起学生心灵与生活的和弦。

居高远望,流水汤汤,单父之乡,琴台之旁,实验中学,蒸蒸日上,阳光普照,桃李芬芳。

2006年3月23日星期四

[班主任工作浅谈(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1.浅谈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论文

2.浅谈教师礼仪常识

3.初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4.初中心理优秀说课稿

5.初中心理说课稿模板

6.教师节演讲稿:最美的教师

7.2017教师节教师演讲稿

8.教师节感恩教师演讲稿

9.教师演讲稿爱心与责任

10.教师德育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