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自评《〈伤仲永〉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7-12-1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唐炯武

跳出语文教语文,拨正语文课的非语文化倾向,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不管人们对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怎样阐释与演绎,语文课“要把根留住”的信念,对于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老师来说,应该是永恒的追求。理论是灰色的,教学实践之树常青。笔者于2003年底执教新课标观摩课《伤仲永》,得到大多数同行的赞赏与肯定,认为这是一节“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是一节“真正上出语文味的语文课”,“最可贵的地方是上出了文言文的味,没有追风而架空文言”。其课堂教学实录全文刊发于《福建教育》2004年第2期(B),后又陆续被《好文章》、《语文轩》、《黑龙江教育》等多家报刊网络转载。应同行之约,现将本人对本节课的看法摘要如下,以期能有更多的同行参与语文教学的探讨。

一、 自主、探究真正有效地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些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准和学习经验,老师循循善诱,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同时目标指向明确,既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同时也决不偏离语文。比如,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的设计,笔者在上前一课即《〈世说新语〉二则》时,就考虑到。在讲完年少志高的陈元方的故事后,就布置同学们回去搜集整理有关“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故事。所以在课堂上同学们说得头头是道,既拓展了课堂空间,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为导入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附一]

一、 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构建和谐平等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平等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的,还有生生之间,还有师、生分别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一节语文课,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设计,但语文课的精彩却是无法预设的,教师只有在自己熟悉文本,并且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文本之后,才能可能真正形成充满活力的课堂,语文课的精彩也就有可能不期而遇。比如在作者介绍时,学生突然冒出一句“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像还和司马光有仇”,引发同学们大笑,老师也因势利导,笑着问:有什么仇呢?可学生却回答不出来,眼看就要冷场了,老师即刻接上:“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资料,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这样就把一个已经“死”掉的问题变成了课后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延续对本问题的思考。由于整节课老师都能注意到引导、鼓励与交流,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异常“放纵”,到了原本感觉有可能“冷场”的“复述故事,分析课文”环节,也精彩连连,笑声不断,学生的脸上的表情始终轻松而愉悦。

[附二]

五、 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让学生愉快地学生语文,感受语文的内涵,体验语文的魅力,或许就是我终身所追求的真正语文吧。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在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中,引导同学们去积累“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事例;在“介绍作者”这个环节中,又与大家一起重温了王安石的名篇名句;在“字词积累”环节,当学生在解释“宾客”一词时,提到了:这和“不耻下问”的“耻”是同一种用法。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

[附三]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

(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合作交流又总结出了“之”字的几种基本用法,真正地将文言文教学落到实处。

[附四]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是一节普通的语文课,但通过这节课的分析,也让我明白了:首先,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味,不能“用浮躁的活跃让学生习惯肤浅”,而是“用思维与精神的历险使学生走向博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其次,要尽可能地相信学生,依赖学生,鼓励学生,只有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要担当好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角色,而不能越俎代庖。第三,语文教师还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而这仅靠教学用书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多读古今优秀诗文。教师自身积淀厚了,识理多了,视野宽了,立足点高了,语文教学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作者邮箱: fdtjw123@163.com

[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自评《〈伤仲永〉教学实录》(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中职语文教学课件

2.语文教学课件

3.语文教学反思论文

4.语文教学的论文

5.语文教学论论文

6.语文教学课件《种子》

7.马说语文教学课件

8.语文教学计划

9.语文教学课件设计

10.语文教学主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