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3-1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注:《风筝》,作者鲁迅,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课文,本文为深圳大鹏华侨中学创省一级学校评估期间优质课的课堂实录。自信这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公开课!

署名:陈晓涛

师: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应该接触到了不少鲁迅先生的作品吧,下面就请你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先生的作品。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少年闰土》。

师:很好,不过老师要更正一下,《少年闰土》是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哦,请大家再说说鲁迅的作品。

生:《社戏》、《孔乙己》、《阿Q正传》、《铸剑》。

师:真了不起,你居然知道鲁迅先生这么多的小说,连选自《故事新编》的《铸剑》都知道,不会是看了参考书吧。下面我再请同学们谈谈鲁迅先生的作品集,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生:《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

师:嗯,很好,大家预习的很充分哦。下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请大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好“思维扩展”的题目。

(投影仪显示)

思维扩展: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就作家作品而言,学得最多的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那么先生曾经对自己的作品选入中小学课本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学生讨论,大约两分钟。)

师:好,大家安静下来,我点刚才没有举手的同学讲一讲。

生:鲁迅先生一定很高兴,他有这么多作文入选我们的课本。

师:这个想法不错,你可得好好努力,说不定有一天你的作文也会入选语文课本。

(学生大笑)

师:鲁迅先生可不这么想哦,请看大屏幕!

(投影仪显示,点一位同学朗读)

鲁迅是反对自己的文章入选中学课本的。他曾经说:“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 鲁迅不愿意让他的这本小说集入选中学的课本其原因,他说是因为自己对人世的悲观,不愿意这悲观的情绪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师:读得很好,大家课后再去讨论这个问题。好,言归正传,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风筝》就是鲁迅悲观、绝望情绪的充分流露。大家是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这样的散文,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克服阅读的障碍,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在一起学习课文之前,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同学们了解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请同学们认真领悟,这对于我们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投影仪显示)

写作时间:《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这一天恰逢旧历年正月初一。

师:正月初一可以说是中国人最喜庆的节日,往往中国人还喜欢在新的一年里图个好兆头。那么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鲁迅先生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当然是很高兴啦,我们家每年过年都很热闹。

师:大家不要拿自己去推测鲁迅哦,我们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定要有根据。我们先来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段,再谈谈作者在新年里的第一天的感受。

(师生齐读第一段。)

生:我觉得鲁迅内心挺悲哀的,他居然这样写:“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师:很好,有人要补充吗?

生:我觉得鲁迅先生很孤独,过年干吗不去打麻将啊(学生爆笑),一个人在家写这么死气沉沉的文章。

师:讲得很好啊,还有同学有问题吗?

生:作者在大年初一居然这样写道“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我觉得这种景物描写很恐怖,树枝居然是“灰黑色的”而且还是“秃树枝”,又添了一个“丫杈”,怪吓人的!

生:老师,鲁迅为什么看到风筝会“惊讶”啊?

生:我觉得这句话前后矛盾:“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冬天地面上有积雪阿很正常啊,作者为什么还要用个“还”字?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老师先来简单的回答一下,大家注意认真听,课后再想想老师说的对不对!对北方的冬天已有风筝感到“惊异”,因为“我”的故乡放风筝一般在春天。作者用一个“还”字,可能是说积雪时间很长,北京的冬天很寒冷。现在又轮到老师来问大家问题了,文字很深奥,大家先抄下来,慢慢体会。

(投影仪显示)

思维扩展:孤独、焦虑、恐惧的情绪不仅意味着自我意志与世界、与自己的有限性或命运的对立,是否也意味着另一更深层次的不安?

师:抄好了吧。老师突然想到了一首老歌--张学友的《吻别》(唱):“想要给你的思念,就像风筝断了线,飞不进你的世界,也温暖不了你的视线,我已经看见一出悲剧正上演,剧终没有喜悦我仍然躲在你的梦里面……”

(学生狂笑)

生:老师,你走调了!

师:哈哈,老师只是觉得冬天和风筝联系在一起很凄惨啊:“我的世界开始下雪,冷得让我无法多爱一天,冷得连隐藏的遗憾都那么地明显……”(学生继续笑)。大家安静一下,看看老师诗化的语言。(一片嘘声)

(板书:精神高飞远走的寂寞感和一个人暗夜行路的孤独感寒冷感,进而生出无限悲凉的人生感慨。)

(学生鼓掌)

师:《风筝》这篇课文写的是不是鲁迅的“吻别”啊?(学生笑)

生:(齐声)不是!

师:那我请同学说说《风筝》这篇课文到底讲的是什么?

生:鲁迅小时候把他弟弟的风筝扯坏了,长大后很内疚!

师:说得不错,很简洁。不过你可能犯了一个错误哦,文学作品是允许虚构的,文中的“我”就是鲁迅先生吗?

生:(齐声)不是!

师:大家可不要这么简单地判断问题,请看大屏幕:

(投影仪显示)

《风筝》的“真实性”认定

《风筝》一文所叙述的关于精神虐杀的一幕是否是真实的?

鲁迅有时候,会把一件事特别强调起来,或者故意说着玩,例如他所写的关于反对他的兄弟糊风筝和放风筝的文章就是这样。实际上,他没有那么反对得厉害,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可是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

--周建人

乔峰《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见《鲁迅回忆录》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

他不爱放风筝,这大抵是事实,但鲁迅写折毁风筝等事乃属于诗的部分,是创造出来的。

--周作人

周作人《鲁迅与〈弟兄〉》,见《鲁迅回忆录》中册。

师:文学允不允许虚构?

生:(齐声)允许!

师:这回回答得挺干脆可是对的哦。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求证就能得到肯定的答案。但我们的很多教科书为什么总是把《风筝》一文所叙述的“精神虐杀”作为确定的事实分析呢?继续看大屏幕!

(投影仪显示)

思维扩展:若《风筝》一文所叙述的不是真实,那你从中能体会作者怎样的心理。

师:这个问题很难吧。再问大家一个简单点问题,大家猜猜看,鲁迅与弟弟周作人的感情怎么样?请看大屏幕:

(投影仪显示)

A、同胞情深曾几时(鲁迅与周作人留学日本时的亲密照片)

看下面一段描写(王晓明《鲁迅传》),体会童年兄弟之间的情谊。

(播放擅长朗读的男音乐老师事先录好的画外音)

“阿哥,咱们什么时候去抓麻雀啊?”周作人带着笑呆呆地问道。树人瞟了弟弟一眼:“没看见我这儿还要看书吗?去去去,一边儿玩去。”满脸的尘土周作人对着哥哥吐了吐舌头跑开了,那边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小弟建人在太师椅上小盹。那年,鲁迅8岁。

冬天,家中盛水的大缸里结了一层薄冰,鲁迅敲碎后捞了来分给弟弟们吃,三人咬得满嘴爆响。当然,他们也有扫兴的时候。还有一次,鲁迅从一张“老鼠成亲”的画中得知元宵节晚上是老鼠成亲的日子,于是与弟弟一咬耳朵,睁着眼睛守了一夜,结果啥也没看见。第二天,周作人干什么事都无精打采,但对兄长却毫无责备之意。

师:鲁迅有两个弟弟:周作人小他四岁,周建人小他八岁。大家还记得小学的一篇课文吧,讲鲁迅因为给父亲买药,上课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再也没迟到过。不知道这篇课文有没有对大家产生不良影响,想必那时,课桌都遭殃了吧!(学生笑)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作为长子和大哥,毫无怨言地承担起经济的负担,到了1909年,为了成就弟弟周作人在日本的学业和小家庭幸福,鲁迅决定放弃自己在东京的第二步文学活动的计划以及去德国深造的机会,回国供养母亲和弟弟们。

生:鲁迅真是一个好大哥,一定和弟弟周作人的感情很好吧!

师:你只说对了一半,为什么呢?大家继续看大屏幕:

(投影仪显示)

B、兄弟反目成仇

1923年7月,周作人写给鲁迅的绝交信(注意《风筝》的写作日期:1925年正月初一)

鲁迅先生:

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7月18日,作人

(播放擅长朗读的男音乐老师事先录好的画外音)

“鲁迅先生”,口气如对客人,小弟与大家长兼长兄之间关系完全扯平;以先生称,口吻已是对路人态度。“我昨天才知道”,可见以前不知道,那必是有关人格尊严事体。删节号“--”,表示那些我已知道、你更明白、不必再披露、以免彼此丢脸的事。“过去的事”,是说昨天得知的那种事,似含不止一次、而且持续较长。“不是基督徒”,道出自己不能象个教徒那样忍受屈辱,或宽恕这种事。“尚能担受得起”,见出此事重大,对他是大伤害,需要“担受”。“不想责谁”,这里的谁,既可暗指鲁迅,又可含有不是一人单方面事,至少牵涉两方。以周作人洞悉人性的目光,自然知道这类事复杂,若想搞清细节,无异再辱一次。此删节号“--”,表示有许多话不必说了吧。“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取俯瞰姿态,带一种无奈的悲悯,人是可怜的。

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从网上查找一些资料,了解一下鲁迅兄弟间反目成仇的来龙去脉。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在幼儿园和你打过架的小朋友,你现在还会不会特别记恨他啊。

生:不会!我非常想念一些幼儿园的同学,有很多我们好久都没见面了!

师:是啊,老师幼儿园时的小伙伴早已各奔东西了,有些可能这辈子都见不到了。儿童是不记仇的,何况是兄弟?你幼儿园打架的小朋友,现在要是碰到了还倍感亲切。大家看一下思考题:

(投影仪显示)

思维扩展:

(1)鲁迅在兄弟反目成仇后写的《风筝》一文中流露出深刻的内省和自责,难道仅仅是因为“我”小时候粗暴地践踏过弟弟的风筝?

(2)鲁迅遗嘱:

一、不能因为丧事受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问题:现实生活中的鲁迅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但唯独对自己的弟弟周作人,没有任何攻击性的文字--甚至是在周作人不断写文章嘲讽他的时候,为什么?

师:有人说: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鲁迅对自身的矛盾有着深刻的内省和自知,但却不得不同时信奉这些互相矛盾的思想,从而长久地处于精神的矛盾和紧张之中。--汪晖:《反抗绝望》(板书)大家可能很难理解这句话,那我们还是回到课文中来,来体会鲁迅精神的“矛盾”和“紧张”。

(第一节课下课,休息十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初步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心理,那么我们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课文中所饱含的特别复杂的思想感情。

师:我请一位女同学来读一下课文的第二段,大家感受一下鲁迅笔下“童年的故乡”。

(班上一位朗读很出色的女同学深情朗读)

(投影仪显示)

鲁迅笔下“童年的故乡”

阅读文章一二两段,比较童年故乡的环境描写和现实生活的环境描写,体会作者不同的心境。

师:我们班几乎有一半的同学是外地生,你们想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啊!

生:(齐声)想!

师:你们什么时候最想家乡?

生:我生病的时候,我的外婆在老家,要是外婆在身边多好啊!

生:有同学欺负我的时候,我特别想念自己的家乡。在老家,我有很多好朋友。

师:老师也是。老师自从上大学以后,每年春节才能回家啊,有时候自己一个人不开心的时候特别想回家!

(投影仪显示)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师:大家再感受一下鲁迅笔下童年的故乡。这里我们可以体会鲁迅的童年和故乡情结:回忆中童年的故乡的的美好与温暖与现在的远离故土的肃杀的严冬的当下感觉形成鲜明对照,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故乡和童年已经逝去并无从返回的叹惋!

(板书:“我”试图在这种回忆中获得内心的温暖和慰籍。)

师:现在老师再请一位男生来读一下文章的结尾。

(班上一位朗读较好的男同学读)

(投影仪显示)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播放擅长朗读的男音乐老师事先录好的画外音)

从回忆中温暖的童年拉回到冰冷的现实。回忆中的童年虽然有故乡的美好,又有少年的纯真与无忧无虑,但这丝毫掩饰不了“我”对自身罪责的沉痛反思。 “无可把握的悲哀”,一是指悲哀程度,类似于无限的悲哀;二是没料到弟弟忘记,连求宽恕而不得,所以悲哀无法摆脱!即是对自己的身上的人性恶和旧的痕迹的悲哀,也是对弟弟的善于忘却、主动认同这种虐杀及缺乏反抗和复仇精神感到悲哀。

虽然有春天以及故乡景物的温暖而美好的记忆,但毕竟只是回忆而已,故乡和童年早已离“我”远去,从故乡温暖的春天拉回到眼前的寒冷的冬天,到现实的严冬式的肃杀的生存环境,充斥着怅然若失、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感!

这里的“无可把握的悲哀”包含了“我”的多重心境:想摆脱罪感和求得宽恕而不得的沉痛;对被虐杀者的失忆和无怨的感慨;还有对故乡童年失落的悲哀;眼前的生命的孤独给人的肃杀感和寒冷感;为生计辛苦辗转于异地而生的人生的苦辛的漂泊、孤独、寂寞……百感交集,自是无可把握!

(投影仪显示)

思维扩展:

A、“童年的故乡”与“现实环境”悲剧性的对立;“过去”与“现在”;“童年”与“中年”是否也影射着什么?

B、鲁迅的小说和散文充斥很多“童年的故乡”的影子,我们班也有很多外地的同学,身在他乡的你们什么时候会最想家?体会体会鲁迅的“童年的故乡”所包含的感情。

C、文章中有很多关于现实世界的环境描写,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的荒谬、死亡的威胁,内心的无所依托,虚妄的真实存在,自我与环境悲剧性的对立,由此而产生的焦虑、恐惧、失望、不安……。

D、什么事情让“我”再见到风筝时如此“悲哀”?“我”是否想过办法去摆脱这种“悲哀”的境地呢?效果如何?

师:大家从前三个问题中选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放学回去后仔细研读课文,查找资料,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记好问题后,大家再讨论一下第四个问题,等会儿请同学回答。

(学生抄题,讨论,大约5分钟。)

师:好,请大家安静下来,谁来回答?

生: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师:很好,效果如何呢?请还是用原文回答。

生: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师:找得很准,请坐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大家还是从原文中找。

生: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救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师:效果如何?

生:“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板书)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下面几段课文。

(投影仪显示)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象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师:这里鲁迅是不是通过对他弟弟的缺乏记性的叙写来批判中国人的善于忘却?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觉得这种遗忘是很正常的,一个人小时候经历的事不可能都能记得,时间能埋葬掉多少往事,何况是小时候亲兄弟之间的矛盾?但成年以后,一些刻骨铭心的伤痛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请听画外音

(播放擅长朗读的男音乐老师事先录好的画外音)

遗忘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否则所有的人都如鲁迅一样记得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活着还不成为一种折磨?另也可能是因为弟弟认为哥哥本来就是对的,自己确实不该放风筝,所以当时虽然或者伤心,很快也就忘记了,本来就不认为自己对,又怎么该怨恨呢?被虐杀而不自知,就如现在的学生一样,主动要求老师对他们在所谓的应试学习上要求严格一点!许多普通的百姓不也是这样,被统治者压迫和虐杀而毫不自知或者认为理所当然从而也毫不反抗吗?按理说,虐杀者和被虐杀者都需要反思,我的虐杀也跟被虐杀者的顺从有关系,被虐杀者的温柔驯顺适足以激起虐杀者的施虐欲。作为个体的我还可以反思自己的罪,但作为一个群体的政党或者国家机器有这种反思能力吗?如果说,个体遗忘了这种伤痛还可以理解的话,一个民族对历史的悲剧也毫无记忆就必须批判了。我在上历史课的时候跟学生讲建国三十年历史中残酷和非人性的一面时,学生也会惊异地睁大眼睛说:“有这样的事吗?”好像是我在撒谎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此处的批判也并非全无意义。

(投影仪显示)

“绝望”与“虚无”

思维扩展:鲁迅最终否定了忏悔,步步深入地揭示了“希望”的消逝与幻灭,显示出“绝望”与“虚无”的真实存在于绝对权威地位。体会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希望--绝望”、“现在--过去”、“虚无--实有”、“乐观--悲观”。

师:我们大家最后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三段,看看自己是否能体会到“我”绝望与虚无的痛苦内心!

(师生齐读)

下课铃声响起,在齐读声中结束,下课!

(讯址:深圳大鹏华侨中学 陈晓涛 )

cxt358@yahoo.com.cn

作者简介

陈晓涛,男,1983年生,江苏如皋人,深圳大鹏华侨中学语文教师。曾在《白桦林》、《妙语》、《社科纵横》、《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科研论文数十篇。文学作品、科研成果多次获省、市级嘉奖,部分科研成果被南京师范大学列为精品课程参考资料。

[《风筝》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日记教学实录

2.写风筝的课件

3.《风筝》课件

4.劝学教案教学实录

5.议论文结构教学实录

6.《木兰诗》教学实录

7.议论文教学实录

8.日记两则教学实录

9.风筝教学课件

10.放风筝语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