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寺飞泉亭记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4-9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峡江寺飞泉亭记

袁枚

学习重点:

1、体会文中作者抒发的热爱自然、热爱大好河山的感情2、体会其语言特点是:率真自然、清新淡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峡江寺在今广东清远峡山上,又名飞来寺。峡江寺的飞泉亭因便于观赏瀑布而使袁枚“意决难舍”,并受到袁枚的高度评价。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32岁辞官归隐,过着论文赋诗、优游自在的享乐生活,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性灵说”贵在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清新灵巧。

二、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有关字词

雁宕:即雁荡山,在浙江乐清县东北。

匡庐:即庐山,在江西九江市南。

“暴”通“曝”晒

“征”通“证”凭证

倾盖:两个车错车时车盖倾斜挨在一起。

粤东:广东的东面。

磴级:石头的台阶

纡曲:弯曲曲折。

鼎足:鼎的腿、三方对立。

几席:案几席子

曳杖:拄拐杖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

三、学生书面翻译文章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就学生翻译的内容信不妥之处、艰难句子作解释。

二、课文内容点拨

1、中心思想

  这篇游记,通过写峡山的景致,高度赞扬了便于观赏瀑布的飞泉亭,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第一段:开篇点题,赞赏飞泉亭。

第二段:先言其他,为下文写飞泉亭作铺垫。先写人之常情,景美人适,人才久留不去;再列举天台山、雁荡山、庐山、罗浮山、石门山的瀑布虽美,游人却不想久留为赞赏飞泉亭蓄势。无山,则无瀑布,无寺、无山瀑布不美。山、寺、瀑布相依相傍、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第三段:写石级旁的古树,突出树的“奇”,表现了峡山景致的不同一般。

第四段:描写瀑布的它旁边的飞泉亭,与第二段中写到的景致瀑布对比,极写亭子的妙处、欣赏不舍之情可见。

第五段:写亭中人的活动,将棋声、水声、松声、鸟声、杖声、吟咏声合为一体,美妙至极。

第六段:写夜宿带玉堂,交代作记缘由。

全文主体部分按行踪的变化、时间的推移组织材料。

写作特色:

  1、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结合,开头两段以议为主,中间三段以描写为主,最后一段以记叙为主,每段的结尾以多抒情句。

2、句式错落感有致,节奏鲜明,极富表现力。散句为主,长句、偶句为辅,长短交错,骈散结合。

3、语言凝练而通俗易懂,不用典故不用生僻词。

附板书:

天台山瀑离寺远╲        无登山之苦

雁荡山瀑旁无寺 ╲→→飞泉亭→ 无曝日之中

庐山罗浮山石门 ╱       更有三奇树

   观瀑日中╱

 闭窗瀑闻(听觉)

→开窗瀑至(触觉)→留恋之情

 可坐可卧可箕踞……

 各种声音美妙至极

 

[峡江寺飞泉亭记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醉翁亭记教案

2.《长亭送别》 教案

3.《长亭送别》 的教案

4.长亭送别教案

5.八年级《醉翁亭记》教案

6.《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7.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8.湖心亭看雪教案

9.兰亭集序优秀教案

10.独坐敬亭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