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花未眠》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 赵孝云
(原文见人教版高一册第44页)
出自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之手的《花未眠》,是一篇由对自然美的感悟而引发思考的说理散文,全文字字珠玑晶莹,处处睿智闪光,值得读者深入解读与多角度赏析、品味。
一读: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品的内在情感,我们首先要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尤其要注意一些段落中的中心语句。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为什么?因为这虽然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我”是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而且这在夜中绽放的未眠之花显得格外的美。由此全文从“花未眠”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关于审美的问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川端康成认为: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我们发现的再精彩、再丰富,也不过是冰山一角。而且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如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又如米开朗琪罗临终的话:“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以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说明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感受到的美也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那么怎样才能感受到更多的自然美呢?作者认为感受美不能光凭头脑想象,发现美需要机缘,美在于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对自然美的“邂逅”“亲近”,主要在于留心观察,仔细观察;不能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美往往由一朵花、一片叶、一件古美术作品中得到启迪与开光。
接着文章列举了从李迪、钱舜举、宗达、光琳等画家描绘的花画中可领略到真花的美。不仅限于花,从罗丹的作品《女人的手》可体味到各种的手势,从玛伊约尔的作品《勒达像》可领略到女人的肌肤,以及惊讶地发现“我”家的小狗和宗达所画的狗很相似;“我”在东京观赏晚霞而联想到长次郎制造的茶碗、坂本繁二郎的画,三者在心中相互呼应。由此可看出:我们可以从艺术作品中领略到自然美,艺术美与自然美是彼此融合、彼此相通的。
最后,“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作者认为,要感受到真正的自然美需要宁静的环境与恬淡的心境:到岚山去,由于是冬天,没有人来参观,才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发现花未眠,也是因为自己独自住在旅馆里而且是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这照应了前面的“美是邂逅所得”,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而这种美并不是每个人、每个时刻都能发现的。
这篇文章因其自然化的结构、自然化的语言和高深的美学思考,初看如一盘散落的珍珠,处处是精品却不知从何处着手。但一旦留意了文中的关键语句,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可见,阅读活动也会显得游刃有余。
二读:美的启迪,美的灵光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这个“新发现”又是什么呢?经过二次阅读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新发现”就是对美的发现,对自然美的崇尚、热爱和追求。作者反复强调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而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人感受美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熏陶,需要不断陶冶。也就是说“美”是客观存在的,但也同样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审美的能力。只有热爱事物、亲近事物,才能感受事物的美。“美”是一种不期而遇的心灵感应,是对美的事物的美的特征的一种顿悟,所以,只有热爱自然、增强审美能力,才能在邂逅中捕捉到“美”。时代的前进、年龄的增长,不会自动增强人感受美的能力,而发展感受自然美的能力又是无止境的,也许到死都无法完全把自己感受自然美的能力提高到极致,在这里作者把自然美提升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其实在川端康成的许多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美的崇尚。如《伊豆的舞女》开篇的一段自然景物描写:“山路变成曲曲折折,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丛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这是一段多么清雅平淡而韵味浓郁的文字!可以说就审美情趣而言,作者很少注意社会生活中的美的问题;就是涉及社会生活中的美,也多属诗情画意、优美典雅的日常生活,比如纯洁朴实的爱情的美。他更多的是崇尚自然事物的美,即自然美。在审美意识中,特别重视自然美的主观感情和意识作用。他说过:“看到雪的美,看到月的美,也就 是四季时节的美而有所省悟时, 当自己由于那种美而获得幸福时,就会强烈地想念自己的知心朋友,但愿他们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这就是他所说的:“由于自然美的感动,强烈地诱发出对人的怀念的感情。”“以‘雪、月、花’几个字来表现四季时令变化的美,在日本这是包含着山川草木,宇宙万物,大自然的一切,以至人的感情的美,是有其传统的。”他强调不仅要表现自然的形式美,而且重在自然的心灵美。可见,本文对美的阐述与他对艺术的主张是一致的。在文学领域里,他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受的美”。
《花未眠》就是一篇启迪美、传播美的佳作,我们的阅读便也是一次美的启迪,美的开光。
三读:品味语言,体验情感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花儿盛放娇艳绝美,为何却说它的美带有“哀伤”?借助体验性阅读可以有以下几种解读:
1.它的哀伤来自无人发现、无人欣赏,凌晨四点的海棠美丽芬芳,却少人喝彩,被人冷落。像中国古代诗人笔下幽怨的嫔妃宫女,深居皇宫,备受冷落,在美丽中寂寞,有一种“恨无知音赏”的落寞与悲情。
2.它的哀伤来自对生命的眷恋与不舍。最美丽的玫瑰凋谢得最快,花儿盛开之时就预示着它已接近凋零衰败。它只能拥有这刹那间的芳华,这份惊艳的美永远无法重来,就像生命里一个匆匆的过客,必得离开,无法完全属于你,正如“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是一种对走向衰败的无奈与哀伤。
3.它的哀伤来自错过之遗憾。作者深悟到,人类感受美的能力是极有限的,而自然美是无限的。“哀伤”是作者彻悟后的心绪流露。按理说,大自然总是有美可寻的,只要人活着,就该毫无阻碍地享受它,可遗憾的是生命发现美的机会并不常在。川端康成痛感自己“一生都在追求美,然而真正的美却这样无声地从身边滑走”。我想,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多少美好的东西,就这样同我们错过了。像“花未眠”一样,静静地在长夜里绽放,而我们就这样错过了她。我们总是在一次次经历中错过美好的东西,当我们发现应该珍惜时,它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由此我们既可以“借花读花”,读出花的哀伤,也可以“借花读人”,读出人的哀伤。海棠本是无情物,作者移情寄哀伤,“以我观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可谓花已非花,借花哀伤自己的哀伤。作者说海棠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与他孤独、忧郁、颓废的心理不无关系。川端康成幼年时父母、祖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父和舅父抚养。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扭曲的性格。他在童年时期没有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相反,却陷入了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和悲哀之中,内心不断涌现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活,形成川端康成比较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气质。
同时这里我们可以作一次超出文本以外的拓展阅读:这种哀伤的美和日本文学传统的审美观念“物哀”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日本人认为哀伤是人类最真挚、最深邃,同时也是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曾说过:“在人的种种情感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日本人在对人和自然以及人生世相的现实接触、认识、感动的过程中产生种种的感叹,这种感叹又总是以对怜爱的对象的情爱为基调,传达出哀伤、悲悯、赞颂、同情的内心感受。如日本人从花期短暂的樱花的凄美中能够体味到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的悲凉和哀伤。战后川端康成发表的有关日本传统美的散文,除了《花未眠》以外,还有《哀愁》《美的存在与发现》《日本文学之美》等,都带有日本传统的纤细美和悲哀美。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孤儿的遭遇使川端康成的童年忧郁悲凉,以至孤独伴他一生,且常有轻生意识。但他忽然发现盛开的海棠花竭力展示着自己生命的美,颓废的灵魂受到深深的感染: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地活下去。即使平凡渺小如花,也要绽放生命全部的精彩。活着是美丽的,要享受生命之美。人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从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错过了从我们身边流淌过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坚韧地活着,就能不断发现美。作者从一朵花想到人的生命,想到人生的璀璨,想到生命值得珍爱。
阅读至此,不免感慨:川端康成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自然之美,更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之美。有人说,生命是一次华美的日落,盛大而忧伤,平凡而又震撼人心。这的确是一个美妙的比喻。只是日落了还会有日出,花谢了还会再开,我们的生命却无法重来。冰心也说: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是啊,我们只有今生今世。就像秋天的枫叶,只灿烂一季。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存在,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使命,那就是播洒生命全部的绿意,绽放并享受今生的美丽。
三读过后,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感悟。这些感悟源自于作者“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由海棠花未眠这件微不足道的事而思考了关于生活、关于审美的许多哲理。由此我们又可以读出文章以小见大、深人浅出的写作手法。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四读、五读,从更多角度、更多方面去解读这篇美文。如读出文中的禅的精髓,又如与马来西亚朵拉的《花未眠》进行比较阅读等等。只要我们的心灵不沉睡,就有可能随时发现“花未眠”!
[三读《花未眠》(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1.花未眠读后感
2.呐喊的初三读后感
3.《简爱》初三读后感
10.教师节演讲稿:最美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