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考点13-17,在高考试卷中占19分,分值之多仅次于作文和大阅读,是高考复习的重点之一。
历年的高考文言文题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
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
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
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有翻译语段。各个知识点的考核无一不是源自于课本,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尤其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其中例句和考查内容,全部都是课文原句。
如2002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解释“旬日(十天)”和“已而(不久)”两个词的含义。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相应的词,分别出现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和《促织》中的“旬余,杖至百”等句子中。可见,文言文阅读能力稍弱也没关系。要勤于积累,踏实训练。 复习好课本,巩固基础知识。首先做好把六册课本文言文细细看过一遍的计划,逐字逐句翻译,把疏通中的障碍和书下注释作为重点,这应是以一当十的好办法。实践证明,通过这种复习,能力得提高很快。
考点13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什么叫常见文言实词?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
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这些应该是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复习实词时,重点掌握课本三方面内容
1、掌握高中语文第一册的单元知识短文《文言实词的特点》。
2、掌握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单元知识短文《词类活用》。
3、掌握高中语文教材后的附录---《文言常用实词表》。
一、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一)单音性--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复音词语,分为复音词和复音结构(两个单音节词连用)两类;
附:复音实词(一个复音词)、实词性复音结构(两个单音词)
类 别 举 例 注意点
复音实词 单纯词 联绵词 参差 惆怅 幽咽泉流水下难(双声) 不要把一个复音词拆成两个单音词。
须臾 徜徉 窈窕世无双 (叠韵)络绎如浮云(非双声叠韵)
译音词 单于 琵琶
叠音词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象声词 隐隐何甸甸 间关莺语花底滑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合成词 并列式 宾客 社稷 骐骥
偏正式 足下 黄泉
支配式 更衣 从事
附加式 率尔 阙如
实词性复音结构 两个单音词构成词组 地方 其实 妻子衣裳 卑鄙(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不要误为一个复音词
两个单音词偶然相遇 中间(中间间杂着)力拉崩倒之声 吾社之行为(品行可以作为士人表率)士先者
偏 义 复 词 昼夜勤作息 勤心事公姥,去来江口守空船 备他盗之出入(入)与非常也
(二)活用性--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1)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一般活用
类 型 及 规 律 例 句 译 法
名词作状语 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做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其一犬坐于前有包举宇内,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方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 像……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公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仁而下士,礼交之。 用对待……的方式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袖四十斤椎椎杀之。笼养之。 用……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予分当引决其势必不敢留君 依据……,按照……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卒廷见相如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地。 在……,从……,向……,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 时公兵不满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当……,每……
名词作动词 后面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 ,籍吏民沛公军霸上 译法(1)换成动词:籍,登记;服,穿; 德,感激;风,吹拂。(2)动+名:军,驻军;衣,穿衣(3)介+名+动: 东,向动行。
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项王复引兵而东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
两个名词连用,一个常活用 面山而居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形作动词 后面有宾语 亲贤臣,远小人 山多石,少土 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远,疏远;穷,到尽头;重,器重;轻,轻视、看不起。
前面有能愿动词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前面有助词“所” 固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也
数词活用 用作动词,充当谓语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用作形容词,充当谓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专注)
用作副词,做状语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一旦)
(2)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活 用 的 类 型 例 句 译 法 说 明
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宾=使+宾+动 有时也可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如:活,救活。
形容词使动用法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形+宾=使+宾+形
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宾=使+宾+为+名
意动用法 形容词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形+宾=以+宾+为+形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吾从而师之 名+宾=以+宾+为+名
动词的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公子怪之 动+宾=以+宾+为+动
(三)多义性--文言实词的多义性,是由词的本义派生引申而来,引申义和本义有着或近或远的意义联系。
“引”,会意字,本义是 拉开弓。
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即用其本义。由“拉开弓”引申为
②“拉”,“左右或引相如去。”又由“拉”引申为
③“拉长”,“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④“抽”,“拔出”,“引佩刀刺马杀之。”
⑤“拿”,“引绳而束缚之。”
⑥“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
⑦“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
⑧“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
⑨“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⑩“退却、避开”,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相如引车避匿”
(四) 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除“看、见、睹、瞟、瞄”等词外,更有很多表现神态和情感方面细微区别的词:
睽,张目注视; 盯,用力注视; 眄(miān)、睥睨,斜看;
盱盱,(xū)直视; 瞥,匆匆看一眼 眈,垂目注视;
睢,(sui),仰视 顾,回头看; 望,远视; 瞰,俯视;
睇,斜视流盼; 眩,意迷地看; 瞋,瞪大眼睛看;
盻,(xì)怒视; 瞪,怒目直视; 晛(xiàn),轻视地看;
眽,深情凝视; 睚眦,瞪眼怒目; 曭(tǎng)茫然直视;
(五)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熟识《金太阳考案》165面的附录“通假字”)
三、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文段,尤其是准确理解文段中文言实词的词义。本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几种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1、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可以根据“偏旁”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依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就有可能较为准确的把握词义。
“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词义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词义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 犭、鸟、虫”:与动物类有关;
“讠(言)、辶(辵)、忄(心),彳(行)”:与行为有关,
“禾”与五谷关;“ ”与丝麻关:“贝”与金钱关; “皿”与器具关;
“ ”与房舍关;“阝”与地名关;“求”与毛皮关; “ ”与旌旗关;“旨”与美味关;“辛”与刑具关;“隹”与鸟雀关; “能”与熊罴关;
“尸”与身体关;“女”、与妇人关;“冖”与笼罩关 ;“系”与捆绑关;
“攴”与敲击关;“歹”与死亡关 “月”与肉关, “页” 与首关,
“自” 与鼻有关 “目” 与眼有关……
总之,本字关本义,形符表义不可不知。如:
“不刊之论”中的“刊”本义为“砍”,此处为“删改”。
“自怨自艾” 中的“艾”本义为“割除“处为“改悔”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的“组”,本义为“带子,绳子”。
“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的"造"字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
2001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 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2、课文迁移法
教材是我们的“源头活水”,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例:
① 远与恢素善 (06年全国高考题8题)
《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章良” 善:友好。
② 远本倜傥,尚轻侠 善 (06年全国高考题8题)尚:崇尚。
《促织》“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③ 北枕大江,难薄五岭(06湖南卷) 薄,接近。
《陈情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岳阳楼记》“薄暮冥冥,呼啸猿啼。
④ 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06上海卷)与:结交
《过秦论》“天下之士,和从缔交,相与为一。”
《六国论》“与赢而不助五国”
⑤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重庆06高考10题)
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责:索求 B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 间: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 质:质问 D颜无子,不克葬 克:能够
《促织》“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谏太宗十思疏》“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触龙说赵太后》“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秦。” 质,做抵押。C项的“质”带宾语“人田券” ,作为动词,不能是“质问” 所以判断C项为错。
3、语境推断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但在具体语境中,它的意义是唯一的;同时这个词的意义应当是与上下文其它词义相吻合、配合的,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词义。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
1、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绝食:断粮)
2、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绐,欺骗)
4、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从下文“城”可推知“邑”为小城。)
②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④追亡逐北(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⑤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⑦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怙”与“恃” 对应,动词,依靠)
⑧顽鲁者亦当矜怜,贤俊者自可赏爱(91年18题)中的"顽鲁"义:
A、愚笨而鲁莽 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 D、愚昧而愚蠢
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
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
5、语法分析推断法
语法分析就是分析所要解释的词语在句子中充当何种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补语+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份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所以我们翻译实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份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
练习:推断加点的词的词性和意义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动词,可推断为“停止”)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形容词,可推断为“与世隔绝的”)
③以为妙绝 (副词作补语,可推断为“到了极点”)
④佛印绝类弥勒 (副词作状语,可推断为“非常”)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可推断为“渡过”)
⑥范增数目项王 (动词,可推断为“用眼睛示意”)
⑦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动词, 可推断为"抬高")
⑧"取樵炊灶"(2000年试题13题) (名词,可推断为"柴薪" )
6、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例①“吾说晏子之义”(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
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号上下文语境。
例② 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
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
例③“昌宗从旁趣说”, (04年湖北卷第11题D项)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
7、成语印证法
成语就其来源看,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其中的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故而可以借助它来推断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看看以下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日薄西山”--迫近、接近)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招致)
(3)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超出)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欲盖弥彰、相得益彰”-明显、显著)
(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竭尽)
(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 (“一蹴而就”--践,踏)
(7)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 --超出)
(8)在官清恪,未尝闻私(95年12题)("恪守不渝" --"谨慎而恭敬")
(9)吾亦望汝副其心"(95年16题)("名副其实"--符合)
(10)或妄嗔怒"("轻举妄动”--胡乱)
利用成语复习古汉语,既可以将一些模糊认识的成语清晰化,又可以复习到大量的古汉语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①用成语复习文言实词
下列成语中包含了文言实词(括号前),在括号里写出释义
不易(改变)之论 不刊(删改)之论 不过尔尔(如此)
无可适(去)从 以己度(推测)人 质(询问)疑问难
登峰造(至)极 怨天尤(责怪)人 缘(攀援)木求鱼
引(拉长)吭高歌 寡廉鲜(少)耻 家徒(只有)四壁
尸位素(白)餐 不学无术(本领) 如释(放下)重负
不速(邀请)之客 不期(约定)而遇 文(掩饰)过饰非
出类拔(超出)萃 蔚为大观(景象) 寄人(依附)篱下
②用成语复习古汉语一词多义(含实词、虚词)
备: 德才兼备(具备,具有) 关怀备至(周到,尽) 戒备森严(防备)
兵 :短兵相接(兵器) 兵强马壮(士兵,军队) 兵贵神速(用兵策略)
达 :四通八达(通达) 通宵达旦(到达) 达官贵人(显达)
当: 势不可当(抵挡) 首当其冲(对着,面对) 安步当车(当作)
负: 负隅顽抗(依仗,凭借) 忘恩负义(背弃) 不分胜负(失败)
故: 故步自封(与新相对) 非亲非故(老朋友) 明知故犯(故意)
顾 :顾影自怜(回头看) 三顾茅庐(拜访) 奋不顾身(考虑)
疾: 讳疾忌医(疾病) 疾恶如仇(痛恨) 疾风知劲草(强,猛)
举 举足轻重(抬起) 选贤举能(推荐) 举国上下(全)
名: 不可名状(说出) 不名一钱(占有) 沽名钓誉(名声,名望)
如: 自愧弗如(比得上) 称心如意(适合) 突如其来(然,词尾)
胜 :略胜一筹(超过) 美不胜收(尽) 引人入胜(优美的景色)
务 :不务正业(致力,从事) 不急之务(事务,事情) 除恶务尽(必须)
相 :相机行事(鉴别,审察) 开诚相见(偏指一方) 肝胆相照(互相)
于: 青胜于蓝(比) 受制于人(被)
与: 与人为善(赞成) 与日俱增(跟着,随着) 欲取姑与(给予)
以 :以己度人(用) 以貌取人(凭) 以讹传讹(拿,把)
因: 因人成事(依靠) 因利乘便(凭借,依靠) 因材施教(根据)
③用成语复习通假字
一暴(曝)十寒 拨乱反(返)正 不假(借)思索 日薄(迫)西山
层见(现)迭出 食不厌(餍)精 矢(誓)口否认 博闻强识(志)
④用成语复习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的词加点
风起云涌 豆剖瓜分 蚕食鲸吞 口诛笔伐
草行露宿 日新月异 虎踞龙盘 星罗棋布
川流不息 管窥蠡测 耳提面命 二桃杀三士
2.形容词作名词的词加点
杀富济贫 除暴安良 激浊扬清 舍近求远
居安思危 党同伐异 披坚执锐
3.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加点
沐猴而冠 沧海桑田 户枢不蠹 不胫而走 洞烛其奸
华而不实 履险如夷 无所事事 径天纬地 衣冠禽兽
4.动词活用为名词 继往开来
5.使动用法的词加点
破釜沉舟 正本清源 富国强兵 倾国倾城 赏心悦目
丰衣足食 贪脏枉法 不可理喻 光宗耀祖 生死肉骨
6.意动用法的词加点
幸灾乐祸 鱼肉人民 席天幕地 不耻下问 不远万里 草营人命
7.为动用法 光前裕后 (光前:为前人增光,裕后:给后人造福)
⑤用成语复习古汉语句式
1.宾语前置(前置宾语划线)
夜以继日 时不我待 唯才是举 一言以蔽之
2.介宾短语后置 蠢若木鸡
3.被动句式 古为今用
4.省略句式 再衰三竭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种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两点:
1、运用这几种方法时要结合语境,多角度思考,仔细推敲,相互验证,作出选择。如果能经常有意识地去推断,我们的文言阅读能力就会得到较快的提高。
2、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深厚的积累为基础的。如果不了解有关字形的知识就无法借助字形推断词义;如果不懂的句子成分划分的技能,就难以利用它来推断词义;如果没有一定量的成语积累也难以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论语中说:“温故而知新”。知识的融会贯通便是技能。所以一定要注重积累,练好内功
考点14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古人说:学会“之乎者也矣焉哉,可以为文矣。”文言虚词是构成文言语句不可缺少的部分。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和兼词。文言虚词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在汉语的发展中变化大。由于虚词使用频率高,是表示词法的一种手段,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学习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虚词,是十分必要的。复习基本资料:
(1)第二册“怎样学习文言虚词”
(2)《金太阳考案》174面“知识档案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
一、考点阐释与探究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文言文学习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1)考查要求重在文言虚词的“用法”上。
(2)这里的“了解”,即根据上下文来解释某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3)“常见”指2003年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要求非常明确。
(4)、“在文中的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需根据语境的上下文来确定某个文言虚词的“句中用法”。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命题特点与趋势,可以看出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考查范围与内容上,均严格遵循当年大纲和说明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年份考查的虚词个数不同,可以是集中辩析一个 ,也可以是比较不同的多个虚词,近两年趋于后者,同时对极其常见虚词作多次重复考查,如"以"字;
其二,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几乎全选自初、高中所学课文,统编教材;
其三,考查角度上,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含义和语法功能,包括词性与成分;
其四,题型设置上,选项多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字异同;
其五,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还会发现不少句子的翻译和句式辩析也涉及到虚词,足见其重要性。
总之,文言虚词的考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相对稳定,估计2007年的命题方式,如有变动也只是些许调整,所以我们备考必须回溯历史,研读说明与大纲。
二、推断文言虚词含义的方法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
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参考。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
例①“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
例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
例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3、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④“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
a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
b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
c通“呵”,“喝问”;
d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4、句例推断法
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
例⑤“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的“焉”,我们就可以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例--“微波入焉” “从师而问焉”,得出此处的“焉”应该是代词,意思是“他”。
例⑥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中“为”的用法,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5、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⑦“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例⑧“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例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6、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例⑩“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⑾ “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有的又称他为特殊作用的副词。
7、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
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
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
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
例⑿ “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
例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虽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文言词义推断的原则就是“文从字顺”“合情合理”。以上介绍的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附:复音虚词(包括虚词性复音结构)
复音词 语 译 例 句
而已 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则已 也就罢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庶几 差不多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若夫 像那,至于那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何其 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之谓 说的就是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谓之 称他为、把它叫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所谓 (就是)人们所说的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若何奈何 怎么样 使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何如 如何,怎么样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何所 …的是什么 白雪纷纷何所似?
有所 有……的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无所 没有……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有以 有用来…的 吾终当有以活汝。
无以 没有用来…的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何以 凭什么 何以战?
是以 因此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虽然 虽然(即使)这样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然而 这样,可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向使 如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所以 ①……的原因②用来……的凭借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是 ①表示承接关系②从这,在这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以为 ①以(之)为②而为③认为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②收天下之兵,……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③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也与、也与哉、也乎哉 复音语气词,兼有几个词的语气,但重点在最后一个词上 其可怪也与!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吾罪也乎哉!
考点15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文言特殊句式指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置句等七种句式。也有人将后面的四种句式归纳统称为倒装句。
之所以将上述七种句式称为特殊句式,是因为这些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熟悉和了解这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文言句式特点,有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阅读第三册“文言常用句式”的知识短文。
文言句式,一般指与现代汉语表示形式有较大不同的几种文言句式。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几种。
句式 规 律 或 标 志 例 句
判断句 用“者”(表停顿)“也”(表判断)表示 ……者,……也 亚父者,范增也
……者,…… 粟者,民之所种
……,……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刘备,天下枭雄
……者也 (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用“为”(动词)表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用“乃”、“则”、“即”、“皆”、“非” “诚”(副词)等表示 此乃天也 / 山下皆石穴罅人非生而知之者/梁父即楚将项燕。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用“是”(判断词)表示 翩翩两骑来是谁
被动句 用“于”表示 ……于……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用“为”表示 为…… 为……所……为所……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如姬父为人所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用“见”(受)表示 见…… / 见……于…… /受……于……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用“被”表示 被……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无被动标志 意念上的被动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戍卒叫,函谷举
省略句 省略主语 承前省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蒙后省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自称时省 (予)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对话中省 (刿)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我)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省略谓语 省略谓语动词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略宾语 省略动词的宾语 使(之)归赵
省略介词的宾语 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
省略介词 省略介词“于”或“以” 以钟磬置(于)水中 /试之(以)鸡
倒装句 又可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几种。
句式 规 律 或 标 志 例 句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 时人莫之许也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 君何以知燕王?
用“之”“是”(助词)将宾语前置 何陋之有 / 惟命是从
为强调宾语而无条件前置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前置 余是以记之 / 一言以蔽之
代词“自”作宾语常常前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定语后置 用“之……者” “……者”表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求人可使报秦者
用“之”把形容词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数量词作定语有时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主谓倒置 为强调谓语而倒置 甚矣,汝之不惠!
介宾短语后置 “于”(乎)宾短语常后置 以勇气闻于诸侯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以”宾短语有时后置 咨臣以当世之事又试之(以)鸡
考点16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从2002年起,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从第一卷调到了第二卷,由选择题改为了文字表述题。这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的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比以往的用选择的形式来判断文言句子翻译的正误,难度上升了。
我们在答题时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句意不改变,不出现语病”。
一、应对策略。
1、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替换法
①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
例2: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
--"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瑰"换成了"珍贵","观"换成了"景象"。
②古汉语中的判断句和被动句,要将表判断和表被动的词,替换为汉语的“是” 和“被”
例3:此乃天也。译文:这是天意。
例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担心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王。
③将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固定格式 翻 译
无(有)以 没有(有)……的办法
无(有)所 没有(有)……的人、物、事
所以 用来……的 或 ……的原因
无乃(得无)……乎? 恐怕……吧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孰与、与……孰 跟……相比,哪一个……
其……之谓 大概是说的……吧
何以………? 根据什么…
何……为? 干什么呢?
独……哉? 难道……吗?
奈……何? 拿……怎么办?
3、保留法
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4、拆分法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
例5:率妻子儿女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
5、补充法
①补充省略成分。
例6: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
②补充关联词。古汉语句间关系与现代汉语句间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其意合成分较浓,很少用关联词语,而现代汉语复句间的关系多用关联词语表达,因而翻译时需把古汉语句式中暗含的句间关系用关联词语补出。
例7:求其生而不可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2002年上海卷)
译文:(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理由)却不能做到,那么死囚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此文言句式暗含假设关系,翻译时要补出。)
例8:太宗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1996年全国卷)
译文:(因为)宋太宗多次穿便衣到功臣家,(所以)赵普常常退朝后也不敢换便服。
此句暗含因果关系,皇帝可以穿便衣到功臣家而臣子却要穿朝服才礼貌。赵普不敢换衣服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宋太宗可能路过或突然到来,届时仓促来不及换衣服拜见皇上。
例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
6、删略法
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10: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张良曰:"谨诺。"(《赤壁之战》)
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还有“夫”“维”,宾语前置的标志的“之”“是”可不译,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
7、调序法
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
例1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还有一个活用词“急”,翻译时谓语和宾语都必须回到它们应有位置上,“急”要表现起意动的特点,可译成"公子您解救别人危难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
8、意译法
①古人在文中好用修辞格(如比喻、借代、委婉)和 典故,不能直译,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例如
“金城千里” ,可译为“坚固的城防”;
“万钟”指高官厚禄;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轻而易举。
“更衣”即是上厕所;
"秋毫不敢有所近"一句,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已有
例1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缙绅"是古代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为"做官的人"。
例1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②用典故的句子,不能直接翻译典故内容,只要适当译出典故的含义。
例14:“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滕王阁序》。
帝阍,原指天帝的受门人,这里借代皇帝的宫门。奉宣室,是一个典故,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王勃以典故自比。点明典故在此的含义可译为“(我)思念皇帝宫却看不见,等待皇帝的召见又会在何年?”
9、浓缩法
对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同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
例15: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屈原列传》
这是互文同义的繁笔手法,可译为“随从时俗行事”。
例16:主人下马客在船。
这是互文见义的手法,可译为“主人和客人下马上船。”。
例1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有征服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10、扩充法
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单,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它。
例18: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
翻译时要将其扩充,使意思明豁,可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例1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书》
译文: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像水一样)能够承载船只,也能够颠覆船只,这应当谨慎地对待。 如果在翻译时两个分句间不补充“老百姓像水一样”,那么译文就不连贯。
二、文言文临场翻译的七大误区
由于考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总有好多学生在答题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硬伤”,现就考生答题时常出现的一些失误整理如下:
(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二)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如:
例1:今之朝臣无以易薛永昶者。(2004年高考 湖北卷)
译成:如今的朝臣当中,无以替代薛永昶的。
例2: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2004年高考 天津卷)
译成: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
例1 中的“无以”应译为“没有谁可用来” ;例2中的后半句没有翻译,应译为“不是好的将领”。这两句都因为翻译不彻底而造成译文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三)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如:
例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译成: 想到他们的去世的祖父,(“先祖父”,指先人祖辈父辈)
例4: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孔雀东南飞》
译成: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张。(“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
例5:意气益厉,乘胜逐北。(2004年高考 天津卷)
译成: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向北追赶。 (“北”是指“败兵”)
例6: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成:稍微的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结合语境,当时是“侯赢在暗中观察信陵君”因此应译为“偷偷的,悄悄的”)
(四)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罗嗦赘余。如:
例7:婴之亡,岂不宜哉? (2003年高考 京皖内蒙春招卷)
“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把“之”删去,可译为“婴逃亡,难道不应该吗?”
(五)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如:
例8:范氏富,盍已乎? (2004年高考 福建卷)
译成:范家富贵,何不停止呢? (“已”的宾语“婚姻之事”,翻译时添加上译句才完整)
例9: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2004年高考 浙江卷)
译成:陈述茶和盐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缺少陈述的主语“他”,且陈述的也非“茶和盐的利弊”而应是“茶制和盐制的利弊” )
(六)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如:
例10: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2004年高考 浙江卷)
这个句子是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孝谨于其族闻,其信义于其友著”在翻译时应加以调整。可译为“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例11: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2004年高考 福建卷)
本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欲而得之,又请何焉?”应翻译为“(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总之,文言文翻译应符合“信、达、雅”的原则,在翻译时应做到“该删的删,该添的添,该调的调,改换的换”,一定要使译文既不改变原意,又符合现代语法的要求,在翻译时只要我们多注意、多总结,相信我们的翻译能力定会有很大提高。
考点17 文言阅读分析与综合
一、考点剖析
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依次为: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翻译、信息筛选及分析综合。就其难度而言,一般以最后一个知识点为最。这种分析综合是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其难度要比把握文意高。
《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能力层级为C级。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指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它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历年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是:
①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
②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
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
④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考查的内容有:
①某个论点的依据;
②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
③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
④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的最高层级,它是前面各项内容的综合体现,只有准确把握了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倾向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和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
二、考试题型
从2000年以来文言文的考试题型基本稳定,对以上三个考点的考查一直采用的是选择形式的题型:编组式,普通单选式。
①全都说明(表现)××人××特点的一组;
这类题型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在做题时,首先要看清并理解题干要求,然后找出对应的阅读区间,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并对照比较,作出是否符合提干要求的判断,最后运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排除。
②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对原文有关内容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对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出题者会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来设置选项;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或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义的地方,将测试点放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事件的变化上,因为选项里所说的人和事是文中确实有的,只是因为试题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隐含错误,所以考生不细心推敲,很难发现。因此,在阅读时,对有关的词句应特别敏感,可以用笔勾出,在做题时不要只检查选项中所说的人和事符合不符合事实,还要看看是否能够对上。
③对××话或××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
这个题型是对作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考试说明》早就列出了这一内容,但是以前试题中未出现过,2003年是第一次。答题时要联系全文对选项进行分析,看其是否符合文意,是否恰如其分,有没有歪曲事实、故意拔高、有意贬低、混淆是非、颠倒黑白、避重就轻等情况。
三、解题注意事项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考生最容易患的毛病有两点,一是先看考题,先入为主;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综观近十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按照认知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粗略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应考时,最好先不要去看考题的设置,在不受任何外来影响的前提下,先对材料进行整体感知,把握其要点。
若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就得弄清楚谈论的话题、作者的观点、选用的材料、论证的方法等等。
若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首先得明确所写何人,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者怎么看这个人物,如何评价。其次是一个是分层。材料中的人物经历了几个阶段,到了哪几个地方,做了几件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内容,既克服了先入为主、不及其余的毛病,又利于局部分析,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二)浏览选项,题中取巧
通读材料以后,对内容虽有整体感知,但必然留下许多疑点和难点。这时,不要去钻牛角尖,最巧妙的办法,就是浏览考题,从选项中获取信息,解决疑难。因为高考文言文的文章和题目有时候是相互解说的。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了体现“简易”二字,降低解题难度,命题者在设置题干时,一般叫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在设置选项时,常常把深难的材料设成正确选项。因此,我们即使把这些选项全返回阅读材料去理解,正确率也在80%以上。据此,我们就可以排除许多难点和疑点。
比如文言文倒数第一题,倒数第二题,建议考生文言文阅读稍弱的同学,读文之前先把倒数第一、二题看一下,一般来讲倒数第二题是筛选信息,一般都是表现人物性格,就知道这个人物是怎样品质,是廉洁,是衷心爱国,是侍奉双亲等等。倒数第一题一般是对内容的阐释,考生把这四个选项看清楚,如果题干说“下列不正确一项”,那就意味着有三项都是正确,也就是说这三项对考生来讲是变相的翻译,变相的解释。这样在具体读文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三) 再读材料,据文正义
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要辩清正误,还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据文证义”,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察揣摩字义、词义、文意。
“具体的语言环境”,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
“考察揣摩”,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语义、文意的目的。
(四)审视选项,逐一排除
运用前面的三种方法,经过前面的三次反复都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得进入第四步,仔细审视考试题目,充分利用已知信息,逐一排除错误选项。
(五)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
在进行选答时,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题干选项、材料(文段)、尾注三者不可偏废。
①要注意题干、选项的分析;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光注意选项而不注意题干,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干上,
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不是忽略了“直接”就是忽略了“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或者由于平时同类型的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也往往“视而不见”,不能正确地选择。
②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我们主张考生解题时最好有一种随时观照材料(文段)的习惯,能把选择项放回到材料当中去检验或辨析正误;这样有利于提高答题的正确率。避免因主观随意或粗心大意而导致的失分。文言实词、虚词的选择就应把解释放回原文,结合前后境来判断对错。
③要重视审读尾注;一般来说,高考文言文段下面都有一些附加的注释(尾注);这部分注释必须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并能在解题中加以运用。事实上,试卷既然把这些词句注出来了,就肯定是有用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它们都是一些命题者认为超出考纲规定的中学生阅读能力范围的内容,所以考生如果不加以很好地利用,肯定会对翻译和文意的理解形成障碍。
四、文言文阅读“分析概述”题误因例析
(一)人事不清,张冠李戴
命题者编制试题时,故意把甲人当乙人,把甲做的事加在乙身上或把对甲做的事说成对乙所做,从而造成干扰,引起错解。
例1 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14题D项:“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
对照原文,选项中的“并封他为任城王”是明显的张冠李戴;此时曹操(文中的太祖)已“崩”,封曹彰为任城王的应是文帝曹丕。考生只要细心一点,就不难判断出。
(二)时事颠倒,前后杂糅
命题者有意思地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职官里发生的事搅乱混编在一起,以致于把发生在甲时甲地甲职的事说成在乙时乙地乙职做的,从而造成干扰,影响答题。此类与前一类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同而时事不同。
例2 2004年全国高考甘肃卷第14题A项:“吴隐之学识渊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侍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此项错在“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的表述上。从原文可知,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之时,韩康伯官职是太常卿,尚未担任吏部尚书;而且康伯之母告诫韩康伯的是“汝若成铨衡,当举如此辈人”,意思是“你如果能做吏部尚书,应当举荐吴隐之”;再加上后文“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的表述,明确告诉我们此时韩康伯才当上了吏部尚书。这是命题者有意思地前拉后扯,颠倒时事,干扰考生的。考生还是细心为妙。
(三)歪曲概念,混淆是非
命题者人为地把甲概念曲解成乙概念,或者文中主人公本来是这个意思,选项却解说成另外的意思,把好说成坏,把小错说成大错,把想法说成行动等,从而造成干扰。这主要是由于考生不能准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而致误。
例3 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卷第14题D项:“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此项中“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属对原文“尝竟不见用”的曲解。“尝竟不见用”的意思是说“孟尝最终没有被任用”;“竟”是最终的意思,而不作“竟然”解;“见”在这里表被动。对这种无端的歪曲概念,淆乱是非,考生只有准确理解原文信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例4 2002年高考第15题 D项:“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原文“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是李广自己说的话,刀笔吏是指诉讼的官吏,原句意思是“不能再去接受刀笔之吏的审讯”,而非“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这亦属明显的误解概念,造成混淆。
(四)无中生有,以假扰真
文中本来没有这个意思,只有类似的意思,命题者却想当然地解说出这样的一个意思,无中生有地提供一些于文无据的信息,以假乱真,从而造成干扰。
例5 2001年高考第16题C项:“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刑,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的斗志。”
选项中“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于文无据,纯属无中生有;
原文中说,“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意思是“派富豪去贿赂燕军将领,假装乞求燕军攻破城后不杀自己”,以此麻痹燕军,而最终“燕军由此益懈”;可见并不是“打入敌军以作内应”。
(五)错连因果,产生混乱
命题者无来由地把甲事件(或乙事件)说成乙事件(或甲事件)的原因或结果,使考生思维混乱,造成干扰。常见标志性词语有“为此”“以致”“致使”“由于”“从而”“因此”“所以”等等。
例6 1997年高考第19题C项:“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这里的“为此”,表明高宗是由于狄仁杰有关尧舜的一番话才改变主意接受谏劝的;其实对照原文,就会发现高宗真正改变主意,是在狄仁杰说到法令无常、全国上下无所适从之后,而非选项中“为此”的“此”。这正是错连因果产生的混乱。
(六)以偏概全,解说失实
这是命题者有意遗漏文中有关内容、观点,导致归纳、概括不全,从而引起的干扰。
例7 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13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出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何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扰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于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 孔子家语 颜回》 )
13 .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解析:依据原文分析,选文第一段写鲁定公的“不悦”,第二段写鲁定公的“悦”。“不悦”是因为颜回说东野毕的驭术虽好,但他的马一定会逃走。“悦”是因为颜回的预测得到了实现,这使鲁定公“越席促驾”召回颜回,让他解释准确预测的根据。接着颜回回答说“以政知之”,解释了“马佚”的原因,并由此引出“巧于使民”“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的从政道理,使鲁定公大为赞赏“子之言,其义大矣”,最后“公悦”。
由此可见鲁定公“悦”的原因是 A颜回讲述的从政之道给予他的有益启示。
B项评价驭术虽与从政之道有关系,但还不是鲁定公“悦”的直接原因。
C项分析的“马穷则佚”理由,也还不是使公“悦”的主要原因。
D项仅是引起鲁定公急于知道他准确预测的依据的兴趣,也还不是公“悦”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此题BCD三项虽与公“悦”的原因有关联,但都没有抓住实质,只能是以偏概全,言不及义;对此,考生必须准确理解文意,体会出颜回的话的深刻内涵才行。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B
A .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 .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C .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D .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解析: A中“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 转述有误,应该是听了掌管畜牧的官员的回报,证实颜回判断的正确后,通过深入的对话明白了。
c 中的错误在于“他同造父一样”,这里是说他不能像造父那样“不穷其马力”。
D项的错误在于“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意思应该是孔子分析了颜回有这方面的认识能力。以上三项都为解说失实
(七)夸大其词,言过其实
文中主人公本来只有一件事做得不妥,却说成其整个人是这样的一个人;本来只有几个人赞成或反对,却说成全部赞成或反对。这是命题者有意把事件将要产生的结果说得过分夸张而造成的干扰
例8 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卷第14题C项:“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却与内心的刚强形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
此项“但”之后说桑怿外柔内刚,不善言辞是对的,但说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则是曲解了愿意,夸大了事实。
原文虽说他“遇人常畏,若不自足”,可“亦自修为威仪”“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而“令人难以置信”的评述则更是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了。
除此之外,命题者还可能设置诸如选项间自相矛盾、分类组合不当、把或然说成必然、正误连排以及多种错误交叉混编等干扰项,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必须善于整体把握,强化语感,审清题干,读准读全,借助注释,迁移联系,辨析差异,排除干扰,筛选信息,准确判断,答题才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五、练习
(一)杜周者,南阳杜衍人。义纵为南阳守,以为爪牙,举为廷尉史。事张汤,汤数言其无害,至御史。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奏事中上意,任用,与减宣①相编,更为中丞十余岁。
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宣为左内史,周为延尉,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客有让“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减百余人。郡吏大府举之廷尉②,一岁至千余章。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近者数百里。会狱,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于是闻有逮皆亡匿。狱久者至更数赦十有余岁而相告言,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万余人。
周中废,后为执金吾,逐盗,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天子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家两子,夹河为守。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
(《史记酷吏列传》)
[注]①也是一个有名的酷吏。
②“郡吏,郡太守也。”“举之廷尉,以章劾付廷尉治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杜周酷吏本色的一组是( C )
A.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会狱 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
B.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 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
C.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 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
D.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 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
[解读]这是高考的必考点,解答的关键在于仔细地审清题干要求的“直接”两字和“酷吏本色”两处限制,理解分析,全面比较,答案就明白了。
A项“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上是说“诏狱”多的客观事实,“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中的行为主体是“吏”,而不是杜周,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B项“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是杜周手下的“吏”对犯案人的诬陷,“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中的“其”如果认真分析就会看出所指代的是杜周的两个儿子,应注意前句的省略主语和后句“其”的指代对象。
C项“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中的桑弘羊是当时的理财高手,皇帝的信臣,皇后的昆弟子的身份更是非常寻常,但是杜周“捕治”“刻深”,酷吏本色暴露无遗,“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其残暴更是有目可见,该项符合题目要求。
D项“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是交待杜周深受减宣与张汤二人的影响,但是又比减、张二人“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善候伺”,这并不是直接表现杜周的酷吏本色。答案为C。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杜周在义纵和张汤手下任职时受到两人的赏识。又因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官职一升再升。
B.杜周当廷尉时,他治理政事仿效张汤,并且善于窥测皇上的意图,断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恶为标准,他的这种做法受到当时人的批评。
C.到杜周当了廷尉,很多二千石一级的官员被拘捕。案犯被押到京师会审时,杜周就要求犯人按着罪状上说的来招供,如不服,他就用刑具拷打定案。
D.杜周开始当官时家里很困难,等到他长久当官,位列三公,子孙都当了高官,家中钱财积累数目多达亿万。
[解读]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C级,也是高考的必要内容,常考不变。解答此类题目,整体理解是基础,对照分析是关键。本题依照原文的顺序将文章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对照分析。
A项中的内容在第一段,说的是杜周受到了义纵和张汤两人的赏识,又因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官职一升再升,在原文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B项杜周受到当时人批评的原因,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他治理政事仿效张汤,并且善于窥测皇上的意图,断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恶为标准,符合原文意思。
C项并不是说“杜周”就要求犯人按着罪状上说的来招供,如不服,他就动用刑具拷打定案,而是他手下的“吏”的作法,应注意人物的对象。
D项原文中“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可作为杜周开始当官是家里很穷的依据,“等到他长久当官,位列三公,子孙都当了高官,家中的钱财积累数目多达亿万”,结合文后语句的理解便可明白。答案为C。
二、(2006年北京卷)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乘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敝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无恤,曰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
[200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7.文言文教学设计
10.文言文翻译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