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研读本诗,体会个中深蕴的热爱故土、为祖国丰美的文化传统自豪的情感。
2.解析本诗,训练想象能力,欣赏本诗的音乐美、绘画美。
3.品味本诗,学习诗歌基本技巧,为学写自由诗之辅助。
教学重点:通过对该诗的研读和解析,理解本诗思想内容,学习诗歌的鉴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余光中和流沙河。(看资料)
〖5分钟〗
二.让学生找韵出脚,教师范读《就是那一只蟋蟀》,为理解优秀诗歌“集众美于一身”做准备(学生愿意,也可跟读)。
〖15分钟〗
三.学生质疑:从字面上看,对这首诗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1.――设想:第二节排比句。
解答:《诗经豳风》:“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皎光,促织鸣江壁。”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2.――设想:呼灯篱落。
解答:姜夔《齐天乐蟋蟀》:“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3.――设想:鹧鸪的叫声。
解答:鹧鸪,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真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声曰:“行不得也哥哥”。
〖10分钟〗
三.请学生想象几幅画面:体会诗歌的绘画美。
1.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
2.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
3.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
4.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
〖20分钟〗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提问:
1.诗前小记和第一节中,共提到几只蟋蟀,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三只,第一次说到的蟋蟀,是海外听到的,是泛指;第二次说到的蟋蟀,是四川乡下听到并保留在记忆中的,是实指;第三次提到的蟋蟀,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是虚指。
2.诗的第二、三、四节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揭示了蟋蟀的歌唱的象征意义?
――答:时间(悠久的历史)、空间(辽阔的地域)、人们的记忆中(象征炎黄子孙同根同祖共同的文化传统)
3.在第四节中,哪些意象承载着炎黄子孙的共同的文化传统,试选一两种加以解释。
――答:月饼、桂花、石榴、落叶归根、荷、大雁、田间的草垛。
4.你怎样理解“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
――答:同一的民族文化的传统烙印在千百年来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心上,从不曾改变,所以尤为单调;又是千百年来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所以最为谐和。
二.鉴赏
1.你认为第四节中“想起野塘剩残荷”中的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咀嚼语言】
2.第五节中最后七个诗行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学习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答:在句式上,用六个三字(短)句加一个九字(长)句,有助于表达迫切而深远的情感。
在内容上,露珠、萤火、鹧鸪的叫声,都给人一种闪闪烁烁、隐隐约约的感觉,用来形容乡愁极为恰切。
3.“就是那一只蟋蟀”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学习反复的修辞、渲染的手法】
①贯串全诗 ②反复吟哦,突出地强调蟋蟀的象征意义 ③放在每一个诗节的开头,形成了统帅全诗的大节奏(主旋律)。
板书设计:
第一节:蟋蟀――象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主意象和象征手法】
就 第二节:时间(历史)
是 第三节:空间(地域)
那 记忆 【意象群】
一 第四节:共同的 因为我们
只 文化 同祖同根 【咬文嚼字】
蟋 一脉相承
蟀 第五节:共同的 情感 【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范例】
第六节:共同的 心态 【“反复”的运用】
[就是那一只蟋蟀(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