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积累“伐”、“间”、“信”等常用的实词,能够正确、通顺的翻译句子。
2、 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来塑造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3、 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说明:《曹刿论战》本文记的是史实。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这是《左传》记叙某些历时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时常用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人物的谈论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阐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本文就是这个方面的一篇代表作。文中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文章极具剪裁之妙,这主要体现在第三段。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可写的事情很多,而作者只写了“击鼓”“逐师”两件事,有意略去了与这次战争特点关系不密切的内容,而使剩下的这两件最富特色、也最为重要,成为战争致胜关键的事情在简练的叙述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文言文有了一定基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中字、词、句的语言障碍。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贯穿始终,读读译译,想想品品,通过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并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分析曹刿、鲁庄公的人物形象。曹刿的“远谋”和庄公的“鄙”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2、难点:感悟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说明: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另外本文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左传》的文学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布置预习
1.布置学生先自行利用课后注释与工具书,标识字音、字义、特殊句式。将文章读通顺,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2.让学生分成探究小组查找有关《左传》以及长勺之战的资料。(浓缩成100字左右的介绍) 1.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预习活动。对一些不能理解的字、词、句进行圈划,制作ppt,待交流。
2.查找相关资料。抓住重点、要点,用100左右介绍。
1.让学生对课文字、词、句进行预习,初读课文。制作ppt。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对课文的背景自行查找资料,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导入新课
1. 你知道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鲁长勺之战。这次战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强大的齐国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曹刿论战》。
2. 1.三国时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2.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左传》的资料。《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的文章笔触细腻,富于文采。具有精彩细密的叙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委婉巧妙的辞令的文学特点。
3.简介长勺之战背景。 通过以弱胜强这一长勺之战的特点,制造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投入积极的学习中。
初读课文
积累词句
理清思路 1.对课文进行圈画。(1)正音:刿、鄙、帛、孚、轼、辙靡(2)重点实词:伐、间、信、孚、福、加、鼓、靡;(3)古今异义:鄙、牺牲、狱、可以(4)特殊句式:何以战(倒装句);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2.教师范读课文。
3.从课题入手,《曹刿论战》,“论”是什么意思? 文章“论”了什么? 1. 学生交流,通过ppt
纠错。教师对重点、疑难字、词、句进行点拨、总结。
2.通过多种朗读方式(齐读、散读、默读等)熟悉课文。
3.“论”,评述,论述。 开头“论”请见缘由,中间“论”作战时机,最后“论”取胜原因。 1.让学生利用课后注释与工具书先自行解决课文中的疑难杂句,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生生互助。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散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的采用,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色。
3.通过对课文初步的剖析,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清晰的思路,以便深入研读。
研读课文
把握人物
形象 那么没有官位的曹刿为什么要论战呢?
1. “论”请见缘由。
(1)曹刿为什么“请见”?
(2)为什么在鲁庄公三条应战理由中唯独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2.“论” 作战时机。
出击、追击的最佳时机选在什么时候?
3.“论”取胜原因。
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是什么?
4.《曹刿论战》从上面的论战中可以看出曹刿和鲁庄公各是怎样的人?(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出曹刿是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件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探究小组表演课本剧《曹刿论战》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 1.学生齐读
(1)讨论明确:他请见的直接原因是,“齐师伐我”;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学生交流。讨论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2.学生默读
分小组讨论明确:最佳出击时间在“彼竭我盈”之时。最佳的追击时间在“辙乱”、“旗靡”之时。
3.学生散读
(1) 圈画关键句,出
击的原因:“齐人三鼓”、“彼竭我盈”。“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可以作板书)
(2)齐读、散读第三小节。根据板书,试着背诵。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明确:曹刿--远谋。
鲁庄公--鄙。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小组表演。) 1.第一问表明,正因为曹刿有着一颗爱国之心,才会在战前请见鲁庄公,向鲁庄公提出“取信于民”作战的政治思想。后面的教学系列环节设计,意在让学生对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个初步概念。
2.对战时情况的略写,突出了曹刿“谋”的作用。对曹刿这一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的得以更进一步的把握。
3.对人物形象把握这一问
题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把握,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4.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学生通过对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行为表现的鲜明对比,以此正确把握曹刿和鲁庄公的两个人物形象。
5.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课文主题加深理解。
感悟文章
写作技巧 1.《曹刿论战》是关于战争的,但是写到论就结束了,为什么作者没有将战争的场面作详细描写呢?这又体现了《左传》的什么文学特点呢?
1.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
确:通过对话更能够体作品中人物性格。正因为文章巧妙的详略安排,凸现了曹刿这样一个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人物形象。也体现出《左传》的文学艺术特色。 问题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归纳写作特点,明确课文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安排与文章的中心密不可分。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熟读全文。背诵课文第三小节。
2. 整理本课的古汉语常识:字词及句式等。 1. 熟读全文,背诵第三小节。
2. 整理字、词、句。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论什么?为什么论?就成了文章分析的重点。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本文可以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领会作者详略安排的意图。另外,教师还可以从两个人物性格入手,为什么说曹刿是具有远谋的,而鲁庄公是鄙陋的。他们的性格特点分别体现在文章的哪些情节中。同时,教师分析课文可以用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放在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全文文意。以及对文章思路的梳理上。教师及时对重点字、词、句进行点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第二课时重点放在学生对文章中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把握上。通过诵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理解文章运用对话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体现《左传》的文学艺术特色。
练习举隅
1. 解释加点字:
(1)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故: 公问其故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故克之
(3)属 : 忠之属也 (4)伐 :十年春,齐师伐我
神情与苏黄不属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 展开想象,如果你是鲁庄公身边的一位使臣,请用200字左右的文字,再现曹刿与鲁庄公论战的情形。
3.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重耳出亡始末》、《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崤之战》。
二、资料助读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沪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曹刿论战》教案
4.《曹刿论战》文言文教案设计
10.高中政治课必修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