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贵有疑(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发布时间:2016-10-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材分析

《唐雎不辱使命》文章选自《战国策》,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剪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学生分析

经过了两年“问题--活动”教学模式的熏陶,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套路已经很熟悉了,对文言文需要掌握的常规知识也已经很清楚了,对文言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也已经消失了,学习文言文也能够像学习白话文一样轻松了。

案例描述

课前准备

像往常一样,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把课文的翻译和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写到笔记本上,并交由老师查阅。作业要求:本子纵向折成四个部分,最左边抄课文;第二部分课文,翻译课文,要求翻译与课文一一对应;第三部分记录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字、词、句的解释,内容、思想的理解,句法、修辞、语言、写法等方面的疑惑,甚至是对课文提出质疑(以上三个部分必须课前完成);最右边的第四部分是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和对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的修正(课上或课后完成)。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我还安排了分角色朗读的作业:前后四人为一组,分别扮演唐雎、秦王、安陵君以及旁白,并且说出朗读的依据。

课堂交流

上课的时间到了,我直接用一段充满激情的开场白导入了新课--

“古往今来,在国家和民族在遭受外敌入侵、面临危机的时候总是有许多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热爱。小国之臣唐雎,面对强秦的寻衅威胁,奉命危难之间,同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折服秦王,不辱使命,保全了国家的领土。这需要何等的气魄、胆识和智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国策》,一睹这位游侠勇士的风采!”

第一轮:交流翻译。

首先分小组交流,把预习中遇到的翻译难题提交小组讨论,小组内依然无法解决的留待全班集体讨论。当小组长把各组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时,老师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先由全体同学帮助解答,实在解答不出来的,再做提示,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答案。最后由一位同学完整地念出译文,以还大家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课文虽然比较长,但因为文中讲述的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语言也并不是很生涩难懂,所以这个环节进行得很顺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就能跨越文言文向现代文过渡的障碍。

第二轮:朗读课文。

之前学生已经练习过朗读,因此这个环节只是展示他们的朗读成果。学生的鉴赏水平比较的高,但或许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实际朗读的时候往往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鉴于此,我没有继续在理论上做过多的纠缠,而是把示范朗读和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在读中体会人物性格,抓住人物性格再读课文。待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完人物性格之后,我给学生出了一个小难题:--

“关于最后一节,有两个版本。大家看一下屏幕(出示文字:先生坐,先生何至于此!),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学生立即就能说出“多了一个‘先生’”。

我马上请学生比较一下多了一个词以后有什么不一样。 

有学生说:“多了一个词更显出了秦王的害怕。 ”

还有学生说:“重复一次可以感觉到秦王在哆嗦,更能显示出秦王的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性格特征。”

也有学生说:“重复一次虽然能更好地突出秦王的性格特征,但总觉得和历史中那个统一中国的始皇帝有点不像,秦始皇不应该是这种形象的。”

这时,我就请学生按照自己的理由有感情地选读书上的版本或者屏幕上的版本。

第三轮:质疑解惑

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时,我发现了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的?”

因此在上课之前,我特意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把它打印出来,准备在学生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发下去做为他们讨论的依据。果然,小组长们提出的其他问题基本都顺利过关,这个问题让他们争得面红耳赤。不过,他们的理由都比较感性,缺少根据,于是,我发下了之前准备的资料,根据材料做答。以下是这个环节中的一段课堂实录:

师:这篇文章可能是什么文体? 

生:记叙文、小说。 

师:记叙文与小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生:小说可以编造,记叙文记录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编造太难听了,换一个词。 

生:虚构。 

师:好,小说允许虚构,记叙文则要真实。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呢?我们来看一下编者的意见。大家一起读课文题目下面编者写给我们的文字。 

生(读):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秦王显然包藏祸心,以强凌弱。安陵国的使臣唐雎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辞穷色挠。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师:“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编者告诉我们,唐雎是一个什么人物。 

生:历史人物。 

师:好,他是一个历史人物。本文选自《战国策》,我们再来看看编者对《战国策》的注释。注释1,第二行,大家一起念。 

生(读):《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师:《战国策》是一本什么书? 

生:历史书。 

师:好了,人物是历史人物,书是历史书,历史写的都是(学生答:真实的事)那么编者告诉我们这个文章是什么文体? 

生:记叙文。 

师:好,记叙文就要考证它的三大要素。(出示文字:时间、地点、人物)我们现在来考证一下时间。(发资料)本故事发生于几几年? 

(学生看资料,资料全部是古文,没有翻译。其实时间在课文注释中有,但由于紧张,我忘了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应该由亡魏在公元前225年,与秦王还没改称秦始皇判断出故事发生于公元前225-公元前221年) 

一段时间后 

生:亡魏在公元前225年。(师板书,公元前225) 

师:好,现在再看地点。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安陵,一个是在秦王殿上。大家看有关安陵的资料,安陵又叫鄢陵,大家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看资料。

教师提示:我们要学会看资料,无关的东西我们要省去,找有关文字。

(一段时间后) 

师:有关安陵的文字有哪些? 

生:“魏旦暮亡,不能爱鄢陵,魏割以与秦,秦兵去陈百六十里。 ”

师:这个告诉我们什么?字词看不懂的现场提问。 

生:“爱”是什么意思? 

师:吝啬,可惜。 

生:这说明安陵被割让给秦国了。 

师:发生在哪一年。 

生:公元前241年。 

师:就是说在唐雎这个故事前(学生答:16年),安陵已经是秦国的了。咱们再来看看有关秦王殿的资料。这个资料选自《荆轲传》。 

生:老师,这里说“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也就是说秦王殿里不能带兵器,课文里却说唐雎挺剑而起,这个有矛盾。 

师:好,又发现问题了。我们再来看人物,本文主人公是唐雎,这个人物在《战国策》里一共出现了4次(其实是5次),除了课文,还有三次都在资料里了,请同学快速阅读,找找里面的问题。 (一段时间后) 

生:年纪不对,这里说唐雎在公元前266年的时候已经有90多岁了,那么他在公元前225年的时候就有130多岁了,这个不大可能。 

师:130多岁了,这个人能活着已经是一个(学生答:奇迹)何况还拿了一把剑指着秦始皇,大家想想看秦王会有什么反应?昏倒了,可能,呵呵。(生笑)通过对记叙文三大要素的考证,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结论:本文不是记叙文,而是(学生答:小说!) 

师(出示文字:移花接木):有一种小说的写法,叫做移花接木。这个故事就是应用了这种写法。我们中国人都喜欢故事的结局是(学生:大团圆),对了。作者很佩服曾经行刺过秦王的荆轲,他希望荆轲有一个好的结局,所以他把战国时五大刺客之一的曹沫成功劫持齐桓公的故事移过来了。这样可以让看故事的人有信心,可以号召大家起来反抗暴君。学而能用,我希望大家能用“移花接木”之法再造一个梦想,把你自己移到唐雎身上,或者把某几个英雄的故事移花接木一下,放到公元前225年那块土壤里去,重新开出一朵花来。

第四轮:作业布置

以大组为单位编排课本剧。

课后反馈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课文的把握更准确了,编排课本剧的热情很高涨,在进行课本剧表演的时候不仅能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有几个“演员”还加进了很多合理的想象,使教学任务在掌声和笑声中圆满完成。

教师反思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课堂是在老师的控制下有序地进行,而现今在新型的探究性学习的课堂中,是“老师围着学生转”。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问题为载体、按照“一交二问三未完”的教学模式进行、让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尽管如此,课堂上发生的许多事情仍然是我们难以预料的,只要我们创设有利条件,预设课堂生成,变“教师授课为研究交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在课堂上达到知识让学生去构建、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共性让学生去归纳,培养学生有探索创新精神的理想境界。

 

[读书贵有疑(人教版九年级必修)]相关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必修四数学课件

4.人教版必修五英语课件

5.梁尝有疑狱文言文翻译

6.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7.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2 Healthyeating课件

8.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9.人教版必修三《劝学》说课稿

10.人教版英语必修五第五单元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