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由《墙上的斑点》导入。
二、阅读话题内容:
要求学生结合学过的小说来分析结构的内容。
三、分析小说:
1、主题:
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之前对生活的一些追忆,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指著追求。
这篇小说虽短, 主题却比较复杂和微妙。半张纸在作品中, 不仅是年轻房客两分钟内情绪发生转换的契机, 也对主题的深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主人公未注意到电话机旁墙上的半张纸以前, 面对空空的房间, 想到就要离开这里, 一种人去楼空的失落感袭上心头, 他徘徊着, 顾盼着, 寻觅着, 给作品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 这种哀愁使主人公决心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 他决心要忘却这一切。但是, 当他发现了这张纸条 , 取下纸条, 只用了两分钟就读完半张纸上的十几个电话号码一一重又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之后, 作家笔锋陡转, 作了这样的描述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 吻了吻, 仔细地将它折好, 放进胸前的衣袋里。此时这张险些丢弃的半张纸, 竟成了年轻房客弥足珍重的纪念物。他吻着这淡黄的小纸, 实际上是吻着他的爱人和婴儿; 是吻着逝去的生活。半张纸给了他那么多的人生欢乐, 给了他那么多精神慰藉, 他不能抛弃它, 不能忘却它, 他要把它深藏在心底。他将带着半张纸给他的人生启迪, 去开拓新的人生之路。正因为这一个原因, 他才能在离开公寓时, 不垂头丧气, 不徘徊惆怅, 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 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 可惜, 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这精妙的结尾, 不但与开头呼应,而且一扫两分钟前的哀愁, 半张纸使得主人公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 奋然前行。
2、结构分析:
1)学生分析,师生共同讨论。
2)明确:小说《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作家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材。作品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 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 最后又通过半张纸表现主人公情绪的变化, 深化作品的主题。半张纸成了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 成了小说的灵魂。
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 通过半张纸被注意, 引出了主人公对以往两年间全部悲欢离合的回忆, 使得小说的布局别具一格, 饶有新意。小说开始于搬家车辆的离去, 男主人公被独立留在曾经的家里, 作最后的一瞥。作家以哀婉平缓的笔调, 描写主人公即将离开这居住两年的房间时的复杂心情:哀婉留恋, 若有所失。它给读者造成一个悬念。男主人公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仅仅是如此吗? 也许更深的, 还是对这里的眷恋, 故意找个借口再待一会儿; 马上一转, 说没有, 没有什么东西遗漏, 没有什么了--连续重复, 暗示主人公的故作镇定, 这是写浅层心理;接下去, 叙述他决定再也不去回想在这里的往事决定一词, 更是显露出他心理上的脆弱, 如果真的可以不去回想, 还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决定吗? 往事就像元孔不入的空气, 又岂是一个所谓决定能够阻挡得了的; 下面, 用一个但是, 把镜头转向我们更本质的主人公那半张记录电话的纸条。这样简单的几句话, 表面上波澜不惊 , 而内里却意义摇曳, 语言非常有层次感。
在只有一千多字的小说中, 作家却不惜笔墨, 精细地描绘了半张纸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 甚至连纸上的字迹也一一作了说明, 这样, 半张纸便凸现出来, 像电影特写镜头似的强烈地吸引着读者。 而主人公也被这小小的纸头强烈剌激着, 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因为那上面浓缩了他一生中两年里的最美好的时光。然而爱之愈切, 痛之愈深, 竟然使他决定要忘却。
3、讨论练习三:
《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持续了多长时间? 这种安排有什么意义 ?
引导学生理解半张纸作为结构的要点, 使得小说的叙述时间和主人公的记忆闪回时间发生较大的交错, 从而得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从外部而言只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 但是从内部深层而言, 持续了两年的时间。这使得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主题得到有效表达。
四、作业:
1、试用 100--300 字描述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中长篇小说的结构。
引导:指导学生首先要抓住结构的要点,其次要看它的结构是否依赖情节的力量而构成,还是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
2、完成练习册的相关内容。
[《半张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姥姥的剪纸教案教学设计
2.半张纸读后感
3.半张纸阅读答案
5.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8.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9.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10.小数除以整数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