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司马迁其人其事
①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②了解司马迁的远大志向、坎坷经历,了解其创作《史记》以继《春秋》的壮举和用心。
本专题有《太史公自序》和仅存书目的《报任安书》两篇文章组成,《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写的引序,也是司马迁为自己及其史官家世所作的传记。文中叙述了司马氏的家族历史、司马谈父子的生平经历和写作《史记》的始末。特别是作者用相当长的篇幅叙写六经的要旨,论述六经的要义,充分而深刻地反映了司马父子的学术思想。对儒、墨、名、法、道及阴阳六家的分析精辟透彻、入木三分、指陈得失、有若案断,虽历百世而无可比拟。
如果将它和《报任安书》合读,则可见司马迁的远大志向、坎坷经历和执着精神,了解他创作《史记》以继《春秋》的壮举和用心。
①文章虽长但附有译文,可采用学生自读,教师设疑、解疑的方法完成教学。
②可结合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对司马迁其人其事作专题讲座。
专题二:《史记》的体例
①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②了解《史记》的体例,及其对后代正史的影响。
本专题由《夏本纪》《鲁周公世家》《河渠书》《六国年表》四篇文章组成,《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鲁周公世家》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摘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河渠书》不是对现有河渠做静态描述,而是主要通过河道的开凿、治理过程,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一般地说,这项活动有三部分内容: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司马迁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对许多成功的事实和经验做了详细记述,同时他还怀着满腔郁愤,对于豪门的阻挠、气数等迷信思想的干扰做了揭露,从而对汉代弊政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六国年表》主要叙述了六国的兴衷史,体现了司马迁公正地对待历史的态度。
①本专题选文均附有译文,可采用学生自读教师设疑、解疑的方法完成教学。
②教师对《史记》创设的“记传体”史书体式作专题介绍。
③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并结合专题八《史记》的影响相关内容,就《史记》体例对历代正史体例的影响“这一问题作专题探究。
专题三:《史记》的史家传统
①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②体会文中洋溢的“不虚美,不隐恶”的良史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
本专题由《高祖本纪》和《李将军列传》二文组成。《高祖本纪》中,刘邦虽贵为汉开国之君,但在史迁笔下,“好酒色”、“不事产业”、“奸滑”等流氓本性毕露无遗,直录其事,不作阿谀之态。在《李将军列传》中,通过李广的悲剧结局,谴责了统治者任人惟亲,刻薄寡恩以及对贤能的压抑一扼杀,矛头直指当政的汉武帝,使这传记有更深的政治意义。
①按教材要求,注意讲读自读的区别。
②《高祖本纪》可与《项羽本纪》作对比阅读,比较相同内容表达的差异,体会史迁叙述史实采用“互见法”的用意。
③搜集本专题二文以及《史记》其它篇章相关内容,对“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进行研讨交流。
专题四:《史记》的理想人格
①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②体会文中着重体现人物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灵魂。体会太史公的人本主义精神。
本专题由《孔子世家》、《管仲列传》《屈原列传》三篇文章组成。三个传主,从政有穷有达,行事或成或败,而司马迁对他们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孔子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晚年退而著书立说,宏扬儒家道义,孔子伟大的人格道德,使司马迁有“高山仰止”之赞叹。《管仲列传》中,作者并非一味称颂管仲的功业,而是赞赏其能“将顺共美,匡求其恶,使上下相亲”的为政品德。屈原的遭遇,无疑与作者身世最为相近,才高被妒,忠贞被贬,那“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旷世孤独,正是高尚的人格方能如此。这一专题,体现了《史记》不以人物地位而以道德善恶评论人物的标准,在孔子、管仲、屈原等人身上,体现了司马迁对人格价值的看法。
①《孔子世家》篇幅较长,有相当多内容涉及《论语》,可采用自读、讲读结合的办法。《屈原列传》涉及议论段落,学生自读有一定困难,宜教师讲读,《管仲列传》篇幅较短且内容较为熟知,可处理为自读。
②结合专题八相关内容,选择下列议题作专题探究。(I)谈谈《史记》不以人物地位而以道德善恶评论人物的标准。(II)试论《史记》中理想人物。如孔子、屈原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司马迁对人格价值的看法。(III)从屈原的沉江殉志,伯夷的“不食周粟”与韩信、管仲的“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等,比较不同的人物的生存观。
专题五: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①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②掌握作者善于通过尖锐的冲突、生动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本单元由《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滑稽列传》《刺客列传》四篇文章组成。《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
《廉颇蔺相如列传》为合传,蔺相如是太史公所景仰的历史人物之一,因而在这篇传记中对这位杰出人物大力表彰、热情歌颂。一方面表彰他的大智大勇,通过“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两个历史故事,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他面对强暴而无所畏惧的精神,也表了他战胜强秦的威逼凌辱、维护赵国尊严的机智与果敢。另一方面又表彰了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格。廉颇是本篇的另一主要人物。作为战国后期的名将之一,作者虽然也记述了一些有关他善于用兵的事迹,但都着墨不多。而对他的“负荆请罪”却作了细致的描写,因为这正是这位战功赫赫的名将身上难能可贵的美德。居功自傲,对相如不服,固然表现了他的狭隘,而一旦认识到错误,立即“肉袒负荆”前去谢罪,这比战场杀敌需要一种更大的勇气,因而为司马迁所敬佩。
《滑稽列传》是专记滑(gǔ,古)稽人物的类传。此篇的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及其“谈其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才能。他们出身虽然微贱,但却机智聪敏,能言多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因而其言其行起到了与“六艺于治一也”的重要作用。
《刺客列传》主要写荆轲刺秦王,太史公是带着他的全部感情写荆轲其人其事的,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十分完整的叙事主人公。“遂至秦”段是故事的高潮,惊心动魄、流传千古的“图穷首见”的壮烈场面,就在本段。“舞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舞阳”、“倚柱而笑,箕踞而骂”,以及“秦王环柱而走”等等细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把荆柯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形象气质感化地突现出来。
①抓住重点的精采的章节段落,以点带面,合理处置讲读自读。
②选择以下议题作专题研讨或探究。(I)对比阅读《史记》、《汉书》中关于项羽的内容,比较语言风格、叙事手法、抒情性、人物评价等方面的差异,重点比交刻画人物的手法。(II)《史记》刻画人物的方法对后代文学的影响。(III)谈谈司马迁首创的论赞体制对后代历史散文及小说作品的影响。
专题六:《史记》的叙事艺术
①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②学习作者叙事有详有细,笔锋大开大合、宏大场面和琐事细节自然和谐地结合为有机整体的方法。
本专题由《秦始皇本纪》《赵世家》《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四篇文章。
《秦始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中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赵世家》,全文洋洋万言,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精彩片断时有所见。其叙事之生动、人物之逼真、章法之多变、剪裁之精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大事,其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其二是关于赵氏孤儿的故事。
《魏公子列传》,魏公子即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名冠诸侯,声震天下,其才德远远超过齐之孟尝、赵之平原、楚之春申,《魏公子列传》便是司马迁倾注了高度热情为信陵君所立的一篇专传。
《淮阴侯列传》,本传记载了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
①借助注释与工具书,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读。
②结合每课后附习题,重点研讨本课叙事艺术的特点。
③结合专题七,研讨相关议题:(I)观看京剧《搜孤求孤》或其它相关戏剧,探究《史记》对戏剧的影响。(II)搜集与《史记》相关的历史诗歌,分析评议《史记》对古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④将《史记》中某个感兴趣的故事,改编成话剧、小品等,并进行表演。
说明:专题七,可以集中讲座,也可以将相关内容穿插平时教学中;
专题八,则宜将相关研究议题或活动穿插平时教学中。
[《〈史记〉选读》教学设计总表:司马迁其人其事、《史记》的体例、《史记》的史家传统、《史记》的理想人格、《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张良故事史记
3.经典古籍《史记》
5.《史记》礼书全文
6.史记谈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