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教案
江苏省东台市廉贻镇中学 刘海燕
教学目标:
1、 梳理情节,了解文中所写寻月的全过程。
2、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3、 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纯真愿望。
教学重点: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教学难点:
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短片。(播放猴子捞月短片)
2、片中的这一群小猴子在干什么?
3、它们为什么会想到摘月亮?
4、 摘到了吗?(会有两种答案,让学生谈他们的理由。)
5、 实际上是小猴子用西瓜皮盛了一个月亮,它们围着这个西瓜皮中的月亮在干什么?
6、 小猴子尚且知道爱美,并去追求美,更何况我们人呢?现在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几位小朋友,他们是如何期盼月亮,寻找月亮的?
二、简介作者
贾平凹 ,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其散文多以平常事物写起,引出一个充满寓意和深度的哲学命题。著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小说集《商州散记》、《天狗》 ;长篇小说 《浮躁》、《废都》。
三、 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
(教师巡视)
大部分同学已读完,下面请同学们概括课文的内容。用“这是一篇……的文章”的句式来说。(要点出时间和人物)
2、 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课文的内容,课文的标题是《月迹》,围绕月迹,文中写了孩子们的哪些活动?
中堂盼月
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
河滩议月
(可插入学生朗读。如在找到沙滩议月这一活动时可让全班同学齐读。 并进行朗读指导:同学们读的时候感情要充沛,文中对话的地方写得很精彩,要用充满童趣的语气来读,“月亮是个什么呢”中“呢”字读时声音稍轻延长,要充满深情向往而带有疑惑的语气读,“月亮是个好”中的“好”字要读得干脆有力。 全班齐读31自然段至最后自然段)
3、 在孩子们的活动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盼月――盼、盼望
寻月――失望、羡慕、嫉妒、争执、越发觉得奇了
议月――都觉得满足了
4、 大家为什么都满足呢?
因为正如奶奶说的那样: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月亮。我们都得到了满足。
四、 放飞想象
5、心满意足的我们,回家之后会对奶奶说些什么呢?奶奶又会如何回答我们呢?下面请大家四人一小组,分别扮演奶奶、“我”、弟弟、妹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模拟一下他们的情景对话。待会儿我们请同学上来表演。好,小组讨论开始。
(教师巡视,适当予以指导。请一两组上来表演)
五、 课堂内外
6、 读完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文中的月亮代表了什么?寻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什么的过程?
美好,圆满等等。
(老师适当小结:月亮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权力,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身边的美,因为心有多美,世界就有多美。)
7、 寻找身边的美好
生活处处存在“美”,时时都有“好”,让我们用这双擦亮的眼睛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美好”,并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写下来。
提示:教室里、校园里、家庭里、小区里、村庄里……
六、 拓展延伸
谈谈你学了本文之后,对月亮的感受。
仿照示例,想一想,说一说。
示例:月亮是一盏黑暗中的明灯,让夜行的人们明确前进的方向。
月亮是一束冬日里的暖阳,让寒风中的人们倍感温暖。
月亮是一曲思念的歌谣,使远在他乡的游子获得心灵的慰藉。
(如时间还有剩余,可让学生谈谈学了这节课的收获。)
七、 课后作业
1、找出描写月亮和月光的句段,读一读,背一背。
2、搜集描写月亮和月光的文章,诗歌,词,故事,做一期手抄报。
姓名:刘海燕
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廉贻镇中学
Email:zhujie19962001@yahoo.com.cn
[《月迹》(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