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2-16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几个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提高文言文的朗读能力与水平。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培养善纳雅言的品质,明白学习的作用,重视学习,会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孤、博士、见、但、乃等文言实词、虚词。

  2、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

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习总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孙权劝学

                      鲁肃(爱才、敬才)

                             赞

                                            启示

   孙权     劝                 学                    开卷有益

(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就

                     吕蒙(能听取意见、好学)

2、重点内容分析

    文章第一部分运用语言描写详写孙权现身说法,从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两个方面劝吕蒙学习,第二部分运用语言描写从侧面以鲁肃大惊体现吕蒙的巨大变化,写出吴下阿蒙接受劝说就学后令人刮目相待。从而突出了孙权“善”劝。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从分析题目入手,提示学生思考本文要写的内容: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怎么劝说的;劝说的结果如何。学生寻找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写法:文章紧紧围绕 “劝”选材、组材,有详有略,详写孙权劝学,略写吕蒙就学,用鲁肃赞叹侧面写出吕蒙学后变化之大,从而突出孙权善于劝说。                       最后老师再引领学生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表现出人物的身份与人物间的关系:孙权的语言既体现他对属下的关心、赏识,对吕蒙寄予厚望又不失人主的身份;鲁肃的语言既体现了他与吕蒙的亲密关系,又体现了他也是一个赏识人才的人。

课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文章中心的。(孙权用自己的状况和吕蒙的状况作对比驳斥他的托辞,说明没有理由不去学习。文章开篇写吕蒙找理由不学习,后来从鲁肃的话中可揣测吕蒙曾无“才略”,与后文吕蒙的表现、鲁肃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学习带给一个人的巨大转变。)

五、助读材料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3、拓展延伸辅助材料---比较阅读

(1)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2)劝  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青,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③绳,輮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⑤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⑥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故不积跬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⑧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⑨,功在不舍⑩。锲11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注:①已:停止。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③中:符合,合乎。④挺:直。⑤砺:磨刀石。⑥参:检验。⑦跬:半步。⑧骐骥:骏马。⑨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驾”。 ⑩功不在舍: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⑾锲:刻。 

六、重点内容积累

1、成语:

        【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重要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整理归类。

(1)实词(1)当涂---当权           (2) 辞---推辞     (3)孤---帝王自称 

(4)卿---帝王对爱臣的称呼   (5)见---了解      (6)往事---历史

(7)孰---疑问代词“谁”     (8)及---到了      (9)过---经过、到 

(10)更---变换、改变、重新 (11)见事---了解事情的发展情况 

(12)拜---拜见             (1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2)虚词  (1)岂---反问副词“难道”    (2)但---只,只是     

(3)乃、遂---于是,就       (4)大---副词,非常       

(5)即---副词,就           (6)何---疑问副词,怎么 

(3)通假字

①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你现在掌握军国大事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我难道想让你成为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

(4)词类活用(无) 

(5)古今异义 

①孤  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苦”。

②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最高一级。

③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

(6)一词多义

  乃:乃不知有汉(竟)   蒙乃始就学(才)

  见:见渔人(看见)    见往事耳(知道) 

(7)特殊句式  

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

3、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作品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另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4、特别推荐阅读:《孙权劝学》圈点三辨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根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有关文字改写的。故事的材料精选巧取,言约而意丰。自读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适当做到下列的圈点品味--

  ①三个字音:当、为、更    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当“应当”讲,也应读作dāng。“为博士”“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读wéi才对。“即更……”句中的“更”释为“重新”,具动词意味,读gēng。

  ②三个多义词:事、以、见   “掌事”之“事”,可当“事务”讲,含有一定的“责任”;“往事”之“事”,即“事件,事情”。“以”,在“以军中多务”中作介词“用”,在“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与“为”组成“认为”。“见”在“见往事耳”和“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分别为“知道”与“认清,识别”的意思。

  ③三个古今异义词:治、博士、但   “治”,研究,今为“治理”义;“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一级;“但”,只,今为转折连词。

  ④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⑤三个称谓:孤、卿、大兄     古时王侯自称“孤”,孙权即是。古代君王对臣子、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为“卿”,前者如孙权称谓吕蒙,后者如鲁肃称谓吕蒙。“大兄”即长兄,文中吕蒙对同辈年长者鲁肃的尊称。

  ⑥三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等等。“刮目相待”即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⑦三个古汉语句式:非复、何见事、遂拜蒙母     “非复吴下阿蒙”译作“不再是原来那个吕蒙了”,是个判断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作“老兄你看起事来怎么不能早一点看到它的发展情况呢”,“何见事”即“见何事”,疑问句宾语前置,是个倒装句。“肃遂拜蒙母”译作“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拜”后省略介词“于”,是个省略句。

  ⑧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孙权的言语中可见其如何善于劝说,可感其怎样的对吕蒙亲近、关心、期望。这里是国君对臣子的“教训”口吻。鲁肃亲见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情不自禁,说话用了“赞叹”口吻。吕蒙的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态度坦然得当之无愧,话里不乏“责备”口吻。孙权劝得认真,鲁肃与吕蒙调侃得多趣,二者情调不同,三人性格有异。

  ⑨三个层次:劝、学、变     短文剪裁讲究,详略得当。第一层重点突出孙权善“劝”,命令未奏效时,孙权又用自身学习的体会再劝,并驳回吕蒙的借口。第二层写吕蒙“就学”,吕蒙不得已开始学习,至于如何刻苦学习、如何日见长进,文章只字未提。第三层写吕蒙学习后的变化,仅用一个“及”字,引出吕蒙学习的效果。

  ⑩三个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本文是记叙文,按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进行记叙,情节完整,重点突出。对话描写、神情描写(“大惊”)、动作描写(“拜蒙母”)均能生动传神,使人物形象富于情味。孙权的议论(论点:“不可不学”;论据:“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以及鲁肃与吕蒙的“论议”融汇于记叙间,顺应了展开情节和突出主题的需要。

    背诵内容:全文

词语解释练习:

  权谓吕蒙曰:告诉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事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

  孰若孤:谁 比得上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蒙乃始就学:才 开始从事

  卿今者才略:语气词,不译

  士别三日:分别

  及鲁肃过寻阳:到 到了……时候 

  见事之晚:认清事物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2.日月水火教案教学设计

3.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

4.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5.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6.小数除以整数教案教学设计

7.我喜欢教学设计教案

8.成语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9.《为学》教学设计教案

10.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