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阐释】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通盘思考。分析综合不是互相孤立、可以截然分开的,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一般思维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考查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难点所在。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的一个思维过程,要求考生根据文中的信息,正确把握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某个观点成立的根据等。
文言记叙文,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分析理解文章主旨,看文章写了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问题,分析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分析了解作者的思路及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旨。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不同的,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语段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
作者在文章中表述自己观点态度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①间接表达--可能借叙述人物、事件时选用褒贬义词等来表现,可能假托文中一个人物之口说出来,也可能借笔下正反两方面人物的不同描述表现出来,还可能借转述别人的评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②直接表达--议论中的中心论点、分论点、记叙性文字中的议论抒情、说明性文字中的评述性语言等。
【考题直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08湖南卷)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以治闻。由万州相次九颅州而治之。一再至日鄂州。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其尤甚日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公日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③之。州之吏民皆日“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莱所,皆是,然后欢日:“公,神明也。”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公刚果有气,外严内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初,皇考侍郎为许田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及公佐峡州,晋公荐之,遂拜著作。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荆南,递归焉。以景祜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终于家,年七十有三。
(选自《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有删节)
【注】①狴(bì):监狱。②簧(zé):竹席。③鞫(jū):审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颜之所以推荐欧阳颍自建宁县往万州代职,是因为他认为万州难治理,需任用非常善于治理的人的缘故。
B.歙州民风不正,人们好打官司,不畏牢狱。入狱之时,尚穿戴整齐,且自带凉席,以便在牢中过得安然舒适。
C.欧阳颍认为富家失盗是富家二子所为,将其抓获,严加审问,二子供认不讳,后又起获了赃物,百姓叹服。
D.欧阳颍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才干,经丁晋公推荐拜著作佐郎,其后多次任知州之职,景祜元年在家去世。
【试题解析】
湖南省2008年高考文言文选的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文章――《尚书职方郎中分司南京欧阳公墓志铭》。墓志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散文的范畴,但从行文叙事的角度看,这篇文章又近似史传。鉴于以往高考文言文阅读大多从史传文选材,湖南卷从2004年起,有意避开史传文,从古代散文中选材。为了避免人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史传文的重要性,2008年的文言文阅读题,命题者有意选择了欧阳修这篇介乎经典散文与史传文之间的文章。欧阳修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这篇文章虽然是墓志铭,但没有某些墓志的“谀墓”的弊端,比较实事求是。整篇文章以叙事为主,思想健康,中正平和,优美精练,语言现象丰富,平易而又有一定的难度,作为文言文阅读题的材料是合适的。
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B项中表述主要考查考生对“其视入狴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恬如也”中的“视”“犹”等的理解,文意是说,歙州人把进监牢戴枷锁看得如同戴冠束带和躺在竹席上睡觉一样轻松,是比喻的说法,并非是事如此,表述中没有考虑“视”“犹”的意义,而是作为既成事实来描述,与文意相左。另原文中“带”是与“冠”连在一起的是“束带”之义,表述中有“自带凉席”的话,将“带”和“凉席”连在一起,造成了一定的迷惑性,故本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考题陷阱】
一、偷换概念,以偏概全
例如2006年全国卷一第10题B项:“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未再发生过的事情”表述不当。原文有这样几句话:“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意思是说泉陵侯朗,沿途抢掠骚扰,但到了始兴县内,一草一木也不敢侵犯,至于其他盗匪有无抢掠侵犯只能是不确定。这是从侧面强调何远治理有方,而不是选项中所说未曾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这里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时态不当、前后勾连
2004年全国老课程卷第14题B项:“皇太子初学有成后,疏广心怀知足常乐、功成身退的想法,要求归老故乡,虽然中途曾经后悔,但最终还是提交了辞呈,并获得皇上的应允。”这里“虽然中途曾经后悔”表述不当。原文有“今仕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几句,这里“惧有后悔”是担心以后会后悔,但并不等于现在已经后悔。所以题干把未然当成己然,表述上犯了时态混淆的错误。
再如2005年重庆试题第13题A项:“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入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这里“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表述不当。原文有“随计入京,里中醵金赆行。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几句,意思是说侯可随计吏来到京城,怀里揣着筹来的用于赠别的银子出发了。等到将要回来的时候,都散给了别的一同考科举的人”。这里是说他参加完科举考试要回来的时候,并非题干所言是“回来后”。
三、无中生有,查无依据
例如2005年湖南试题第14题D项:“欧阳修曾利用其它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这里“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的表述不正确。原文最后一段有“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一句,意思是说它最后残缺几卷,现在没有再补上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原祥,不轻率增加。“补足缺少的卷帙”一说可谓无中生有。
又如2003年全国卷14题C项:“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其错误在于“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这一点上,属于查无根据。从上文“及义兵入关”前还有一句“矩后从幸江都”来看,炀帝不在京都,所以说裴矩是主张立即回京总观大局,商讨对策,而非“主张立即平定”。此外,像2005年全国卷一第10题C项中的“裴侠在工部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全国卷二第10题C项中的“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全国卷三第10题C项“车夫被丙吉的宽容所感动,他主动要求去探听敌虏入寇云中、代郡的消息”中的“主动要求去探听”,江苏卷第12题B项中的“阳城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江西卷题第14题D项中的“对其功高赏薄、晚年被贬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2006年全国卷二第10题B项中的“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铁证如山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广东试题第11题B项中的“杜环使张氏在杜家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晚年”,福建卷第10题A项中的“作者并含蓄地批评了晃太伯、伯夷这类人的
消极避世行为”;北京卷第10题B项中的“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等说法,在原文中都没有依据,属无中生有。
四、牵强附会,强加因果
强加因果就是把两者之间不存在的因果关系说成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导致逆情悖理,不合逻辑。例如2005年北京卷第10题B 项:“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由于荆灵公的干涉”不当。由“齐人以为让”可知,鲁国赶走了庆封,是因为受到齐国的责备,并非荆灵公的干涉。
再如2006年天津卷14题C项:“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原文有这样几句:“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意思是:“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是给高峻出谋划策的呀。现在到来,态度推辞不屈从,一定无投降心。成全他那么他就会得计,杀了他高峻便吓破了胆,他就会投降。”由此可见,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在于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智囊、主心骨。寇恂杀死皇甫文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所以选项强加因果,造成错误。
五、张冠李戴,弄错对象
2004年北京卷第10题D项:“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原文是“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间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由此可见,不再打官司的主语是“当直佐僚”而不是“牟州罪人”。选项显然是将前后发生的几件事情杂糅在一起,导致张冠李戴,弄错了对象。
又如2004年天津卷第14题D项:“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原文有这样几句“大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从这几句话来看,封曹彰为任城王的是文帝曹丕,而不是曹操,因为“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后面几句承前省略“文帝曹丕”这一主语。
再如2004年江苏卷第14题D项:“皇帝曾命令徐勋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勋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后来在徐勋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文中“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的“或”是不定指代词“有的人”,并不就是指蔡京。
此外,像2004年浙江卷第14题D项把辛冬家破人亡理解成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2005年广东卷12题C项的把东平王苍问朱晖能否和蔺相如相比,理解成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诸如此类,都属于弄错对象,误解文意。
六、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除了上面的几种错误类型之外,有些选项的错误还表现在对文章内部个别词语的意义用法理解不清,导致望文生义,主观臆断的错误。
例如2005年辽宁卷14题A项:“凡是有才学、有知识的穷书生,冯道都予以引荐和任用。”和这一选项表述相关的句子是:“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意思是凡贫困微贱无所依恃却有才干、有抱负、又与他素来相知相识的士人,他一律提拔重用,这里的“素知识者”不是一向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是与他素来相知相识的人,这里误把古代“知识”当成今天的“知识”理解了。
2006年江苏卷10题C组:“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机关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的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跟在几个人后面”表述不当。原文中有“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一句,其中“从”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跟随”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率领、带领”的意思,而不是“跟随”的意思。其实“从”字的这一用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鸿门宴》里我们已经接触到:“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此外,像2006年湖北卷第12题C项把“过于随便,不拘礼法”含有批评之意的“放达”理解为称赞之意,2006年四川卷第10题把“以礼邀请樊英授业”的“礼请”理解成征聘他出来做官,如此等等,都属于望文生义。
七、主次不分,轻重适当
例如2005年浙江试题第14题A项:“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因为作者所要揭示的是朝廷任用非人和官制不善导致这一社会弊病的产生。
2005年北京春招卷二第10题B项:“髯樵低价出卖自己的柴草,主要是为了更容易把柴卖出去,这样也照样能获利。”这里髯樵低价出卖自己的柴草,并不是为了更容易把柴卖出去。2005年湖北试题14题D项:“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表述不当。文章借李超和胖和尚比武这一曲折离奇的故事,重在阐明的是一个人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千万不要恃才傲物这一道理。
【技法解密】
一、归纳概括的步骤及方法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阅读时要注意:①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②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选项的正误。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人物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回文查对,将选项中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二、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表现形式:有的表现直露而明显,有的隐晦而含蓄;有的分散,有的集中;有的隐含在作者笔下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中,有的隐含在作者对情理的分析中。
1.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对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
2.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
3.要紧扣原文主旨,千万不能主观臆断,扭曲文意或随意拔高、任意贬低作者的思想;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古人,不苛求,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古人;还要运用辩证观点,分析作者思想的精华和局限性。
[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 概括中心 分析观点(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4.文言文教学设计
6.文言文翻译教案
10.文言文教学设计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