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6-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课程分析:这篇文章是一篇有关演讲的文章,但作者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演讲的内容上,而是放在了演讲者的形象塑造上。其中作者采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对其外貌,衣饰,语言,神态,动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从而在读者的心目中建立起了游学问,有文才的先生形象。所以对本文而言,采用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也应该是一个重点。

学情分析:今年我担任了高一三个班的教学任务,且前两个班为全年级最好的,而一班为全年级基础最差的。对老师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一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工作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该班学生基础很差的事实。一些最基本的语文通识学生都不具备,而且学生已经对部分课目产生了厌学情绪,故而对一班的教学,趣味性是很重要的。看了一班的两次作文后,发现一叙到底的作文占了绝大的部分。私下里与学生交流得知,一些学生根本分不清记叙与描写的区别。而本文在描写的手法使用上又炉火纯青,游刃有余。所以想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一班学生能体味到记叙与描写的不同,及其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的作用。

设计理念:描写手法最大的效果就在于生动形象,使观者有耳闻其声,目见其态的作用。如何使一班的同学体味到这一点呢?(一)可采用课后练习一让学生学习批注法,而且有现成的例子可供模仿。(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再现情景。请几位同学表演。这样既冲淡了批注法易于使学生枯燥的情况的出现,又通过表演使学生体味到了使用描写的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1. 了解梁启超的生平事迹,体味大师风范。

2. 学习用批注式方法,来体味描写手法的表达效果。

3.培养自觉使用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意识。

猜谜激趣,了解人物

(一) 请同学依据老师逐渐给出的有效信息打一个人名。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   云南起义   康梁

(设计意图:如果一次把所有信息打出,就丧失了本题的紧张性与趣味性,所以我采用逐一给出的方法。)

(效果:原来还唧唧喳喳着不能安静的学生,看到老师的信息后,注意力都其中起来。有几个调皮的,在云南起义这个信息打出后,就喊出了梁启超的名字。可见这一设计达到了激趣的目的。)

(二) 学生简介人物,教师补正

(设计意图:新课改要求一切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让教室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梁启超学生在初中历史中学习过,但他们了解的是政治家的梁启超。故而教师要补充作为文学家的一面。这样在学生的心里建立起梁启超的全面形象。)

学生默读,初步感知

(一) 齐读生字词

戊戌(xū)     启迪(dí)       显宦(huàn)    

 叱咤(zhà)   莅(lì)校     迥(jiǒng)乎    

精悍(hān)       谦逊(xùn)    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       屏(bǐng)息   沾襟(jīn)      

蓟(jì)北       繁冗(rǒng)

(设计意图:)一班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很差,一些字词的积累,我都采取当堂消化。只有这样有步骤的积累才能提高学生的基础。

(二) 默读文章,用画线标出描写梁启超先生的有关段落或语句,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找出描写的语句,这是区别描写与记叙的好方法。如果有的学生真找不出来,还可以与同学讨论,对比来感知两者的不同。)

(效果:我在教室里转了转,不出所料,的确有一些学生找不出描

写的语句。于是我提醒他们可以与同桌讨论,力求找全。)

(三)找几位同学读出有关描写的语句,并指明是什麽描写。随后请两位同学对其中的两段进行了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欲使学生明白描写手法的类型,并让学生体味到描写的形象生动。)

(效果:两位同学的表演虽不够逼真,但也嬴得了满堂彩。同学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我适时指出来,这就是描写的好处,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分组讨论,深入探究

(一) 请结合课后第一题,来给本组所分的相应段落作好批注。

(设计意图:此题是让学生把对描写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也让学生训练一下概括,归纳的能力。但作为略读课文,一课时的时间太仓促,所以每个人把全文的描写都批注的可能性不大,故而采用分组批注,组内交流后,全班再交流的方式进行。)

(效果:下组转时,发现很多学生还是无从下笔。这时我又提醒他们,好的描写不但要生动形象,还要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可以从性格,气质,修养,人品,身份等诸多方面去考虑。在我的提示下,同学们开始动笔了。)

(一) 展示批注,总结人物

(设计意图:学生总是觉得老师给的答案太权威,太完美,于是觉得自己永远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现在由学生自己完成,会增加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是鉴于学生基础较差,对于学生的展示,教师可以在提示的条件下,给予指导,完善。)

同学甲:

1.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潇洒自信,沉着稳重)

2.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幽默风趣,自信又自负,有良好的文学修养)

同学乙:

1.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记忆力强,博闻强识,学识丰富)

2. 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自由洒脱,生动有趣)

3.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衷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忠君,感情投入)

教师明确:梁启超先生是一位有文才,有学问的学者。那麽让我们从大家的答案,从各种不同的描写中感受这一点吧!随即用多媒体展示最终结果。

梁任公人物风采: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  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 睿智)

内容:  丰富有趣(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

表情:  成为表演 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         (潇洒自信)

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  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  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  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设计意图:整体展示利于学生把握人物的整体形象,也会体味到描写之于人物的重要作用。)

拓展迁移,能力培养

运用本课中所学习到的写人技巧,结合写作第三单元:“写人要凸显

个性”,我们布置一道作文题(可任选一道作文题):

(1) 从肖像,语言或神态等方面对班上同学进行描写,力图写出人物的个性。

(2) 模仿本文写作“记××老师的一次讲课”。

(设计意图:本课要求一课时结束,故这道题只好作为颗后题。这道题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学生练习描写。当然对描写手法的掌握还须

有赖于今后的大量训练方能达到。)

教学反思:这节课既有趣味性又避免了花架子课的流弊。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领略了描写人物的快乐,初步感受到了描写的重要作用。不过鉴于课时的限制,没有对描写手法给予当堂训练,很让人遗憾。不过学习目标还算基本达到,让人欣慰。课后与学生交流,许多学生都表明对这种模式的赞同。许多同学表示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了。我想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也是优秀的学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2.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4.《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5.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6.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7.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8.日月水火教案教学设计

9.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

10.背影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