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及相关民族风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3、品读赏析重点语句,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4、理解文中理解排比、反复的作用。
5、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预习形成】
1、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相关民族风情。比比谁知道得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今天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动描摹,跟着安塞腰鼓的节奏,体会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对,那是心灵的呼唤,那是生命的宣泄。今天我们来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题目是--
2、认识这些字吗?给加点字注音
瞳仁( )亢奋( )羁绊( )冗杂( )烧灼( )
磅礴( )淋漓( )戛然( )闭塞( )束缚( )
3、说说下面词语的意识。
冗杂:
亢奋: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
忘情:
狂舞:
火烈:
晦暗
羁绊:
碰撞:、
搏击:
烧灼:
奔突:
辐射:
翻飞:
淋漓: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4、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你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
5。知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要塞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至少写5个
如:“壮阔” 的安塞腰鼓“豪放的安塞腰鼓”
6、分节、分男女高声地朗读,注意节奏、重音。并思考问题: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
7、 我们来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来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特点。
8、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分别举出几个例子。
9、仿照例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使人想起:
10、这样“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联想到什么?它体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
三、重点研读
11、文章第二部分为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试找出起止段落,并找出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它每出现一次,又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请用“好在……,你看(听)……”句式叙述。
12、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13、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找出一处说说其好在哪里?请用“我喜欢 句子,因为 ”的句式进行评点。 (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等角度入手)
第二课时
四、小结: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炼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拓展延伸(任选一题)
1、 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式或比喻句式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六、【检测反馈】
1、文章表现了恢弘的气势和激越的情感。说说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手法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为什么会有那么强大的力量?)
3、结尾句是含义
4、课内阅读: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用什么修辞方法?分别写出了后生们的什么特点?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3)上述句子改为“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可以吗?为什么?
(4)文中为什么要写“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5、课外阅读:
延安武鼓
银笙
要说打鼓,哪里的也没有延安的有特色。那些专家们搜肠刮肚,终于想出“延安武鼓”这个词儿,那“武”字的确写尽了延安打鼓的特色。不知从什么年代起,延安武鼓就流传下来。当然,那时不划分什么文鼓和武鼓。一群群茂腾腾的后生,从黄土高坡上、从黄土山沟里边敲边打地走出来,走出富有自己特色的舞步,打出富有自己节奏的鼓点。繁衍生息,流传至今,延安武鼓逐渐形成三个流派: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
要说“武”,从装束上讲,便是些武士打扮。洛川蹩鼓的鼓手们,一色的横眉豹眼,头戴方巾,背插古戏上武将的小旗,全然一种将士风度。宜川胸鼓尽管有男女之分,但都是头扎英雄巾,胸打英雄结,脚穿登山鞋,紧袖裹腿,洒脱不俗。
“武”不只在装束上,更在内涵。延安武鼓矫健刚劲,热情奔放,挟裹着黄土高原的狂风,附带着边疆战马的嘶鸣,蕴藏着壶口瀑布的咆哮,闪现着七月暴雨雷霆……当安塞腰鼓在电视屏幕上一出现,立即征服了亿万观众。那些在生活的湖泊中安静惯了的人们,被安塞腰鼓激励着、感染着,坐不宁,站不住,恨不得立即加入狂奔的行列,去跳、去奔、去踢、去翻。
你可能还没有领略过洛川蹩鼓的风采就像是从天而降的一群天兵天将,人人腰前缠一面大鼓,红色的鼓槌上下翻飞。鼓手们一面打,一面蹩(跳),时而聚合,时而分散,万鼓齐鸣,万箭齐发,万旗齐展,把一个眼红的厮杀摆在你的面前。
武士有武士的勇猛,也有武士的柔情。你看那宜川胸鼓,武士的身上去扎着彩色的花。鼓手左手握硬木槌,右手持牛皮软槌,软腰、合腿、踢腿、转身,连环打、转脖打、围腰打,把狠劲、狂劲、猛劲、虎劲全融入优美精湛的舞姿之中,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花而不乱、妙处横生。
延安武鼓,曾轰动华夏。亚运会上,安塞腰鼓倾倒外国观众;在全国首届民间秧歌大赛中,延安三鼓沸腾了沈阳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延安武鼓以它的“狂”和“野”展示了黄土高原的天然属性。几千年来,高原就是一个战场。这里既是兵家征战之地,也是民族杂居的场所。汉、匈奴、西夏、回、羌、蒙古等诸族在这里交往,农耕文化和牧游文化在这里交流,亲情和仇恨在同时生长,终于养育出既具有农耕文明又具有马背狂野的独特高原人。……高原人尚文尚武的个性,深深地渗透进延安的武鼓之中。因而可以说,延安武鼓是激越强劲的阳刚之气,是坚强勇敢的北国之魂。
咚咚咚咚,豪放的鼓声,疯狂的鼓声,鼓手们一上场,就忘了天,忘了地,忘了一切存在。他们像站在高山之巅,尽可以呼风唤雨,尽可以扭转乾坤。这种自信和气魄,我敢说,是没有任何艺术可以比拟的。这是黄土地文化的特有现象,还是人类的返璞归真?我说不清。我只是想,倘若让这种文化氛围熏陶一代又一代华夏人,用这种气质去实现变革,高原定会是另一种风貌的。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延安武鼓的“武”的特色的?
2、文章为什么说“延安武鼓是激越强劲的阳刚之气,是坚强勇敢的北国之魂”呢?(请摘录原文的语句回答)
3、文章第八段“我只是想,倘若让这种文化氛围熏陶一代又一代华夏人,用这种气质去实现变革,高原定会是另一种风貌的”一句中,“这种文化”指 ;“这种气质”指 。
4、文中第五段,“武士有武士的勇猛,也有武士的柔情”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安塞腰鼓》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