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礼赞演绎中职作文的精彩(浙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2-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母爱”的礼赞   演绎中职作文的精彩

--诠释“母爱”  作文教学案例

 椒江职业中专   解菊燕

一.背景教学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有一件无价之宝时刻伴随着我们,那就是母爱。是母亲,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给了我们温馨的童年,给了我们全部的爱,但是,我们经常无视。在大力提倡“以德治国”的今天,该如何去唤醒孝道这人类最天然最基本的情愫呢?让学生表达对“母爱”的至真至诚呢?恰逢今年“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以此为契机,在这堂作文课上布置了以“抒写母爱”为话题的作文。

二.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即兴表达能力和布局谋篇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

3. 唤醒学生的心灵世界,抒写真情,激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 教学设计与实施

1. 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诱发写作的灵感

戈登德莱顿说过:“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可以导致很高的创造力。”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如果不创设良好的氛围,诱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作文写作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人人都向妇女献上句句真挚的祝贺语时,难道你不想对你最挚爱的母亲在这个日子里说些什么吗?经过一番构思,不少同学侃侃而谈。

潘琴:母亲犹如一朵睡莲,静静地盛开在女儿的心灵里。母亲犹如多彩的彩虹,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为我描绘着多样的色彩。

王礼礼:进了职高,我感到未曾有过的幸福。我的幸福都是母亲给我的,这时我就想到了每个美丽的起初,母亲为我操劳;每个黑黑的夜幕,母亲为我哭泣。直到此时我才明白: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只能是母亲的孩子,永远是母亲心疼的牵挂。

朱玲玲:看着母亲,我深深感叹母亲的确老了。她为我操劳的太多。这其中包含着太多的付出,太多的艰辛。

        同学们的发言搞活了整个课堂,大家都想对母亲说点什么。而以上几位同学发自肺腑的语言,更加让人激动。这时,课堂上已经创设了一种畅说“母爱”的情境。

2.探究他人的优秀作品,提升写作的方法

    对于“母爱”这个话题,有的学生虽有体验但有时却视而不见,有的学生虽有感悟却无以表达。有体验表达不出,表达不好,怎么办?这时,我请学生齐背高一上半学期学过的泰戈尔的《仿佛》,然后展示他人的优秀作品供学生赏读,让他们在沉沉的哀乐声中,在悲恻动人的言语声中,掂量母爱的份量,抒写一份久违的情怀。学生共同欣赏发下的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在抑郁悲伤的《二泉映月》乐曲中,我低缓地讲述着艾青创作此诗的背景:艾青 1910年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出生时难产,算命先生说其命“克父母”,被送至一贫苦农民家抚养。五岁时,才领回家中读书,依然受冷遇,不准称父母为爸妈,只准叫叔叔婶婶。他在这充满冷漠和歧视的空气里长大,其心灵自小受到深深的伤害。上天关闭了一扇门,却又打开了一扇窗,正如艾青所说:“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也很爱她。”

    以音乐为背景,教师读,学生读,读出作者的情感。是啊,作者身陷囚笼,孤苦无助,窗外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在自身情感最脆弱的时刻,多么需要得到亲人的一丝慰籍,但是那曾给了自己多少宠爱和温暖的大堰河却永远的去了。作者的心如何不心痛?天上人间的阻隔,让活着的人如何不流泪?而且在阅读中确实也让我们心痛得流泪,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对大堰河的挚爱已经感染了学生,感动了学生纯真的心灵。通过对母爱的感悟,同学们凭借想象,体验文中的细节;通过品读细节,放飞思维,体悟文中的情感;凭借文章的线索,体验文章的结构;通过揣摩文中的语言,体验深刻内涵。

2. 加快任务的紧急驱动,完成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同学们能够积极体验到“母爱”的份量,或从自己的生活积淀、情感积淀等角度调动以往对“母爱”的感悟并且形成文字。这时,我就加快任务的布置:利用下一节课的时间写每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学生可以通过回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再现母亲生活中的操劳;可以通过感受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表达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由此达到用你的人生感悟去感染读者的目的。

3. 作好写作的评价,留住写作的激情

在这一次习作完成后,我对他们的作品及时的加以品评。本次作文终于打破了“有情感而无思想的空心人”的局限,他们终于从内心深处涌起了回报母亲的激情,把“母爱”这一沉重的话题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虽然有同学感情苍白,虽然有同学缺乏典型材料,虽然也有同学塑造得母亲的形象不突出,但是我们在批改时不可任意“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鲁迅语),多想想是否有合理因素在其中。我就把这些同学的一些妙言锦句加以圈注,“沉甸甸的母爱啊,有谁能掂量出它的份量,又有谁能真正报答?母爱无言!”“每一天,是谁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每顿饭,是谁早早做好,却匆匆入口;每件事,是谁操心得最多,却从不计较。”你说这些话不能让你为之心动吗?而对有些同学的精彩的开篇、闪亮的结尾等值得其他学习鉴赏的地方记下来,让学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而对好的作文则在班级中树立典型,一是选择最好的,一是选择较好的,拿到班上朗读,当时选读了潘琴的《感动》和阮嘉妮的《母爱无声》,学生感触很深。最后经过同学们的自评互批,一篇篇作品有了新的变化,同时编成一本作文集,文集就叫做《“母爱”的礼赞》。这一文集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亲身写作的乐趣,更留住了他们写作的激情,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合作所产生的巨大亲和力。 

小结:经过这一次的教学活动,学生切身感受了母爱的伟大,明白了“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语),知道了拥有一位充满爱心的母亲,是自己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的确,母爱深深,谁能沉默无言?

我们就将此作为献给母亲一份独特的礼物。母爱深深,爱在理解,爱在行动,。

四.学生反馈

课后集中每个组的四个学生对自己参与习作、参加自评互改、装订文集等过程中的切身体验及教学效果作简单的评价。几乎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评价交流反思的活动,各抒己见。学生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作文课,主要表现在:

①. 形式自由,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 有浓厚的写作气氛,用乐音、用真情熏陶学生,涌起他们内心深处原始的情感波动。

③. 能充分抒发内心的情感,锻炼了语言的即兴表达能力和布局谋篇能力。

④. 评价客观公正,使学生体会到无限的快乐和成就感。

⑤. 注重学生的劳动所得,在整理文集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通过学生的反映,我也感觉到了几点不足:

①. 部分学生不习惯合作型作文教学的方法,不愿动手,对其他同学的忙忙碌碌视而不见。他们参与讨论和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②. 一小部分学生对母亲形象感触不深而导致抒写真情时随便应付。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作文教学的尝试,我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作文教学的现代教育理论中“作文――做人”为基本知道思想,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在教学中学会做人,作文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学生作文而是教学生做人。它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去体验情感的迁移运用,实现情感升华,唤醒学生的心灵世界。我们不仅要做到爱自己,更要爱别人,从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第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课上,能够让学生抒写真实情感,抒写自己的真切体验,学生便真正成了作文的主人。教师让学生谈自己对母爱的体验,就是让他们抒发自己的情感,让他们为自己设置抒情的情境,敞开心怀谈体验,抒写自己的性情,让他们从鉴赏他人的作品时得到情感的熏陶。

第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交流彼此的感触,共同分享彼此的情思和体验,从而达到共享、共识、窒肀舜说那樗己吞逖椋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的境界,实现情感共鸣,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本次教学中,学生既有各自的写作任务,又有评价的责任;既有认同,又有主动探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他们从写作到自评互评,再到文集完成,处处都存在着合作,存在着探究,而这种“合作”和“探究”是同学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素质之一?br>

第四.教师要关注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注重学生即兴表达、抒写内心性情、开展自评互评方式都是关注学生的正确途径。对学生获得的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是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有利渠道。

总之,本次教学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写作氛围的创设锻炼了学生即兴表达的能力,撰写文章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布局谋篇能力,自评互批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汇编文集既增强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办事能力。这样的课型虽然不及其它课堂井然有序,却能让全班同学动起来,它让笔者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坚持运用新的方法,新的教学理念,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必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与思考、勤于探究、勤于写作的科学品质,必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从而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母爱的礼赞演绎中职作文的精彩(浙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

3.高一必修一英语教案

4.高一必修五数学教案

5.高一数学必修四1.5教案

6.高一必修四数学教案

7.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8.高一地理必修一《山地的形成》教案

9.中职主题班会教案

10.高一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