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梅
教学要求: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古今异义、同形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教学课时:
3课时
一、考点阐述: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
1、常见文言实词的范围
要注意两点:①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②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实词规定为120个。
2、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
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
3、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1) 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
2) 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3) 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
4) 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
5) 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二、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
①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中考,分值为3分,每年必考。
②题 型:
A、要求考生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
B、判断古今同义或异义的情况。要求考生以比较来辨别词义的差异,求得正确。
三、考点内容: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通假字:“具”、“要”--本字:“俱”、“邀”)
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
①同音通假。如:
“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
“召有司案图”。--“案”同“按”
②双声通假。如: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
③叠韵通假。如: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
(二)、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
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
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
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二豪贼劫持”中“贼”,原指强盗,现指小偷;“齐人固善盗乎”中“盗”,原指小偷、偷盗,现指强盗,“贼”“盗”二字意义古今正好调了个位。
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
(三)、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如:
又安敢毒焉(怨恨)
毒 呼嘘毒疠(有毒的)
赋敛之毒(毒害)
(四)、词类活用:
根据一定语言习惯,把一般用作甲类的词,当作乙类的词来用,就是词类活用。
①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如:
沛公欲王关中。(王:名作动,为王)
赵王之子孙侯者。(侯:名作动,封侯)
②名词活用作状语。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来形容动词“运”,名作状,用箕畚。)
北通巫峡。(北:来修饰“通”,名作状,向北。)
③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
尔安敢轻吾射。(射:动作名,射箭的本领)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形作名,善良诚实的人)
④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这里是“使……为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这里是“使……活”)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形容词,这里是“使……尊贵”)
⑤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宾语)”“认为……”
齐威王欲将孙膑。(将,原是名词,这里应为“以……作将军”)
渔人甚异之(异,原是形容词,这里应为“认为……奇怪”)
(五)、偏义复词:
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不表示意义,只做陪衬。
①意义相近:
“今有一人入园圃”(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此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做陪衬。)
②意义相对:
“我有亲父兄”“便可白公姥”(句中偏指“姥”“兄”,而“公”“父”不表示意义。)
③意义相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只有“亡”有意义。)
四、解题方法:
1、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该法又称形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词的本义。文字学家凭什么辨别本义呢?主要凭字形。分析字形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以“引”字为例。许慎的《说文解字》:“开弓也,从弓从引”。《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开弓像是把弓弦拉长了,所以“引”有延长的意义。《史记秦始皇本纪》:“引兵欲攻燕”。开弓是把箭导向后方,所以“引”又有“导”“引导”“率领”的意义。《战国策赵策》:“秦军引而去”。开弓既是向后拉,所以“引”又有“引退”“后退”的意义。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例: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谭君本人直接到袁世凯居住的法华寺去拜访 造的形旁为“辶”,不难推断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思“制造”、“成就”显然与文义不符。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 皿--器具、 纟 --丝麻、宀--房舍、 求--毛皮、隹(zhuī )--鸟雀、冖--笼罩、 歹--死亡、 月--肉、 页--首、 自--鼻、 目---眼、 尸 --身体......
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论""自怨自艾"中的"刊""艾"从形旁上看均应该与"刀"有关;有许多学生对2001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2.对句判断法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如“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句中“怙”的意义。“怙”对“恃”,根据相似结构意义相同的特点,可以推断“怙”即为依仗、凭借的意思。 又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的“忧劳”与“逸豫”构成对比,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乐之义了。 再如, 2001 年北京春季试题“贫民虽平价不能籴”,“籴”从“入”从“米”,意义自然与此有关,再结合“粜”字的字义就不难推断出“买进粮食”的意思了。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 追亡逐北(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C、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D、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又如:91年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
A、愚笨而鲁莽 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 D、愚昧而愚蠢
例: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宏者,虽然以厚之,更所以祸之。人们喜爱自己的子女,很少能做到一视同仁的,从古至今,这种弊病就很多了。才德兼备的孩子固然值得赏识喜爱,而那些愚蠢迟钝的孩子也应当得到怜惜和爱护。那些被父母偏宠的孩子,虽然父母是想厚待他,其实却反而害了他。
在这段文字中,“顽鲁者亦当矜怜”与“贤俊者自可赏爱”两句构成反义相对关系,“顽鲁者”与“贤俊者”也是反义相对关系,“贤俊”是同义复词,意为“贤良聪明”,与之相反的“顽鲁”也当是同义复词,应该解释为“愚昧而蠢笨”,不能解释为“愚笨而鲁莽”或“顽皮而愚蠢”。“自可赏爱”与“亦当矜怜”表述的是对两者应有的态度。它们之间不是相反的关系,“赏爱”是两个词,意为“赞扬宠爱”,“矜悯”也是两个词,意为“同情怜悯”。最后两句“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一是说主观愿望,一是意想不到的后果,“厚”,厚待,看重,作动词用,“祸”也应是动词,即造成灾祸。
3.语法分析推断法
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试看下面几个句子:
A. 烟涛微茫信难求。
B .楚王贪而信张仪。
C .信义著于四海。
在 A 句中可以推断出“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 B 句中“信张仪”是个动宾结构,因而断定“信”作“相信”讲。 C 句中“信义”是句中的主语,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由此可以推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语法分析还有助于认识词类的活用,我们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主要就是依据语法结构。如:
1. 名词充当谓语且后面带有了宾语或补语,那它就活用为动词了。如“籍(登记)吏民,封府吏”。(《鸿门宴》)名词放在动词前且非主语,那它就活用作状语了。如“而相如廷(在朝廷上)叱之”和“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事之”(《鸿门宴》)。
2. 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宾语或主语,那它们就自然活用为名词了。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东西),这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将军披坚(坚硬的铠甲)执锐(锐利的武器)”(《陈涉世家》),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最大的、数量最多的是实词。同一个实词,在不同的文句中又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同时掌握并能综合运用上述几种推断方法,以便增强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
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2000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
如: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关破秦
②视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本例四句皆来之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句①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②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④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句③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4、成语印证法
所谓成语印证法就是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长期以来习用的”这个定语,说明了成语的含义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因此,许多成语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如:
1. 敌则能战之。(《孙子兵法谋攻》) 势均力敌(敌:相当、匹敌)
2. 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有的放矢(的:箭靶)
3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短兵相接(兵:兵器) 收天下之兵 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
4、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农,从事)
5、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6、 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7、95年试题12题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
8、"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
99、"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
5、融会贯通法(课文迁移法)
融会贯通法就是要求我们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当你遇到某一实词,你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符合。这种方法是以夯实课内基础知识为前提的。它在复习备考中尤其值得重视。因为历年的高考变革均充分体现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导向功能,其“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对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下面几例高考题都充分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实用性及重要性。
1. 2003 年上海试题文言文阅读 22 题:指出“ 延 默庵诊之”和“ 苟 不得其情”两句中的加点词的含义。需要把句子和词放到语言环境中来理解。联系《桃花源记》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里的“延”的意思,可判断是“请”“邀请”的意思。而在《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中的“苟”与题干中的“苟”的意思一样,是“如果”的意思。
2. 2004 年全国试题文言文阅读的第四小题 A 项:“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后,跟随旅伴上路。”推断这句翻译是否正确,难点在“随旅进道”,其中“旅”字与《岳阳楼记》中的“商旅不行”的“旅”意思相同,即指旅客。解题时,如果想到“商旅不行”就不难推断 A 项是正确的了。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文言文要狠下工夫,读抄译背,步步夯实。复习中,要以课本为核心,学会迁移,以求解答准确无误。
3、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
4、2001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
5、(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
6、字音推断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解出符合语境的意思,也就是根据同音通假求得本义。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后人便称之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在“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孟子离娄下》)中,早写成“蚤”。“蚤”的本义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义。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 1 )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2 )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 3 )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同音代替”这个规律,又决定了通假字与形声字的声旁关系十分密切。一是形声字和它的声旁字可以互相替代,如“禽”通“擒”。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可以互相替代,如“距”通“拒”。我们弄清了通假的来龙去脉,便可以坦然地接受字音推断法了,即从音的假借上去追索,以声求义。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下面,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7.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例:①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②(郭)永以书抵幕府
句①的“適”是什么意思,根据“意不自得”可以推知“適”同“谪”,“又以適去”,是“又因为被贬而离开”。句②的“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抵,送达。基本原则是依据语境,即上下文。上列三点,只是把这“语境”具体化。
8.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五、复习小结
1、文言实词由于时间流逝,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词义往往有较大差异。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是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之一,复习时应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通过比较、归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2、复习文言实词,不能光靠背记词义,应词不离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词义,不要孤立、抽象地讲解语法知识。
3、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一定要以熟悉课文为前提,课文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反三,灵活理解,从而提高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
[高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鲁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2.正确使用实词教案
5.文言文教学设计
10.鲁迅《社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