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4-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

2、 体味《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3、 品味语言,感悟徐志摩诗歌的独特风格。

二、 教学步骤:

1、引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多年以前,当我们听到这首《再别康桥》时,内心总会涌起莫名温柔的感动,我们也许会想象那位“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诗人,揣摩他当时的心绪:是不屑,是不舍?是洒脱,还是无奈?一首离别时牵动了多少读者的心。今天让我们再读这首诗,走进康桥,领略美景,走进诗人的内心,品读人生。

2、学生朗读。

3、课件: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是新诗的诗魂,中国诗坛的一位巨星。在他短暂的人生中,有一段浪漫而波折的情感经历,但他始终未放弃对爱的执著追求。他崇尚自由、平等、博爱,内心纯净,诗歌富有激情。他不但在爱情上是一个“情种”,在政治上亦是一位爱国赤子,许多散文揭露社会黑暗,表现了一个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不论是他的师辈、同辈还是晚辈,都赞美他,崇敬他,足见他的人格魅力。

4、引出“康桥”

康桥,即为剑桥。徐志摩于1916年考入北大,4年后赴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作者在康桥上看云,在绿阴下读书,在草地上仰卧,在康河里划船。。。。。。康桥就学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中曾经自陈道:在24 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乐论。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注:插加“康桥情结”幻灯片]

所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5、《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见幻灯片)

本诗作于1928年11月,作者自英国返国途中。由于作者旧地重游,重访昔日留下美好回忆的学府所在地--康桥,故为“再别康桥”。作者于1922年首次告别康桥时曾写下题为“别了康桥”一诗,其后又写过《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这些诗文均抒发了作者对曾经抚育过他的康桥无限眷恋之情。如今,又要和它告别,往日物事涌上心头,自然难舍难分,惆怅莫名。

(6、有感情的朗读(边读边想象)

先讨论明确本诗基调:含有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对康桥风景的赞美和深情。

7、诗的鉴赏:

问:此诗美在那里?(讨论)

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提炼为诗歌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主要表现在:①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③回环复沓。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指的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音乐美与建筑美可以直观感受到,可简单分析。最重要的是对诗歌绘画美的鉴赏,对意境的鉴赏,要走进作者的精心选择的物象文字,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所谓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绘画美”仅供参考的分析:

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寄托着诗人的感情,那么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部分意象分析:

1、金柳。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2、 青荇。刚才讲到了柳,还是一种很美的植物,而且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安有个地方叫灞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伤心不过灞桥柳。但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当它们变为诗人笔下的形象时,也就饱含了诗人的情感。这时候,我们就称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为意象。如果没有负载这种情感,就只能称物象了。而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物象――意象――意境

欣赏品味

诗的第一节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二节起,直到第五节,都是写作者对康桥的美好的回忆,以及由此产生的“寻梦”的幻想;第六、七两节,从美丽的幻想中跌回现实,呼应开头,抒发别离的惆怅与哀愁。可见本诗的感情经历了“愁-乐-愁”三步曲。

第一节写久违的学生作别母校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生怕打扰了康桥的静谧;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第二节至第六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是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像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只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

第五、六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 “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的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终未成就,一切归于寂然,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

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对应,诗意也有递进,间接表达出作者深挚的感情。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我觉得本诗的美,美在宁静,美在空灵。诗人告别康桥时,没有喧嚣的车马,没有凄切的寒蝉,也没有叮嘱的友人,只有大自然的金柳、青荇与清泉,静静的、悄悄的,详和、柔美、飘逸,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笼罩着全诗的那份离愁也是淡淡的,在给人感染的同时,能带你到梦里去。

8、聆听课件朗读(按喇叭键)

9、徐志摩的信仰:

胡适:志摩今年在他的《猛虎集自序》里曾说他的心境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这句话是他最好的自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十)小结:

1、导:如果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着陶渊明的动人幻想,那么,在康河的柔波里,也有着徐志摩的美好理想,这是他现实中的桃花源。

2、小结:康桥--诗人一切美好生活的代名词,是诗人理想王国的象征。

《再别康桥》--诗人美好生活的悼亡曲,康桥理想的告别曲。

这首优美而哀婉的抒情诗的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是诗人性灵的诗化,

也是诗人执着追寻单纯信仰--爱、美和自由的歌吟。

10、诗歌拓展,作业选做。

○1、鉴赏:《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2、背诵徐志摩的《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再别康桥(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设计

2.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案设计

3.人教版七年级上《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4.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5.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6.人教版必修四数学课件

7.人教版必修五英语课件

8.人教版匆匆教案设计

9.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10.人教版《山中访友》教案设计